馬上就要高考了,感覺自己非常焦慮,該怎麼辦?

forgetme然


作為一個高考過來而且當時一直在班裡倒數心態還沒崩的老學姐,在這裡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幫到今年高考的同學。

高考焦慮造成的因素有兩個,一是不知道去向何方,不知道前途在哪,這種未知帶來的焦慮;二是對於高考沒什麼把握,不知道自己能考多少的這種壓力帶來的焦慮。

首先,要先樹立好心態,這種焦慮沒什麼要緊的,只不過是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有的一種情緒,不要擔心。再者,這裡我提出兩點建議,一點治標,一點治本。

其一,治本

上面已經說了這種焦慮是因為兩種原因帶來的,我們就從這兩個角度來看。關於不知道自己前途何方的同學,一定要給自己制定一個總體的高考目標,不能太大,應當制定那種屬於自己跳一跳就能夠碰到的目標,這樣不會產生過分的擔憂還可以激勵自己繼續學下去;

另外,把自己的目標細化成為每天的一個小目標。把目標量化,當做一個二十釐米的尺子,然後看一下現在自己在尺子上的那個位置,離最後的目標還有多遠,再考慮一下怎麼縮小這種差距。就像是假如我現在的數學只能考120,那麼說明我還是有點基礎的。那我容易失分的點在選擇題的最後兩題和填空題的最後一題,以及最後面的一個大題。這個時候可以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就是說選擇題倒數第二題相對於其他的來說會比較簡單一點,而且題型固定,然後我需要刷多少題才能保證這個題我會做,需要多少天,假如說我通過計算,確定我最後需要三十天的時間才能改掉這個問題,每天要做五個題。那麼這三十天內每天五個題就是我的小目標,只要我每天都完成這五個題,就一定會進步。從小到大,只要每天都能完成每天的任務,那麼到最後我一定能夠考到自己想要的分數。

每天只要想著完成這一天的目標,每天的小目標完成了都會有一種小小的喜悅,而且每天只要完成了這些小目標,最後一定能夠達到我想要的分數。這樣是不是就不會感覺到不知道去向何方,不知道最後能考多少了呢?每天都被這些小目標的充實和完成的喜悅包裹著,焦慮就會一點點的下去。

其二,治標

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很難保證每天都像一個機器人一樣運轉,也不能一直緊繃著,但是放鬆也要講究一定的規律,太鬆了容易收不回來,這裡給大家的建議就是每天留一點時間給讓自己感到放鬆不會沉迷進去的活動。每個人因為性格,習慣都會是不完全相同的,我當時主要是兩個方式,利用晚自習的空閒時間慢跑或者發呆。

對我而言,夜晚會讓我感到安靜和舒適,而慢跑可以緩解坐在凳子上一整天的壓力。所以每天的跑步就像是給自己充電一樣,跑兩圈又是生龍活虎的自己。除此之外,堅持跑步還有另外一個好處,你可以告訴自己,如果能夠堅持下來每天跑步就一定可以堅持下來好好學習、自信是自己給自己的,自信滿滿,穩操勝券才面對高考才不會慌。

所以建議大家在忙碌的學習中也要留一點時間思考怎樣才可以合理有效的讓自己放鬆。跑步只是一個方法,也可以和閨蜜,兄弟聊聊天什麼的,但是一定不能太久,太久了就收不回來了。

以上是大二老學姐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有用,也希望2020的高考學子,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戲侃三國


我也是上了大學以後才後知後覺,如果我當初學習方式能夠更“有營養”一點,我一定考的比當初好。

1.充足的睡眠真的很重要,千萬不要熬夜被窩裡看書,或者早起壓縮睡眠時間看書。真的得不償失。睡得好真的很重要!

2.真的要吃好,我當時每天中午為了有洗頭髮的時間,我們班女生幾乎都是泡麵解決。午餐真的很重要,高三一年拼的不就是身體和腦力嗎。一定要好好吃飯

3.心無旁騖的學習。我大學學的是醫學,每次到了期末考試之前。真的瘋狂看書做題背書,有一次長達9天不洗頭髮[捂臉](自我感覺高三都沒這麼努力)

4.看錯題,做錯題。你會發現,多時間你會提升很多。

5.有規劃,有自己的計劃。高三這個年紀,堅持應該事件容易的事情。按照自己的好的學習計劃去堅持,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總之,我認為高考是對情商與學習知識的雙重考驗。靜下心來好好努力,一個好的大學真的真的不一樣[心]只要你開始行動,心態穩。你就成功了,你的青春,你的十八九歲就是值得自己一輩子自豪的,閃閃發光的[啤酒]


默默無聞的左撇子


不必擔心,08年我高三,距離高考還有不到一個月,512來了,然後我就天天按部就班,有其他事情就做其他事情,沒事兒就複習,沒心情就看點兒別的書。當年高考推遲到了7月3-4號,我考了個二本,跟之前的全市模擬的水平差不多,但是由於延期考試和錄取,我這個成績偏低,所以沒錄取到目標學校,復讀一年,上了個211,也還行。學到的東西總是不會丟的,相信自己。


小滿有雨


高考的最後階段,不可能在知識學習上有質的改變,但成績的獲得除了已有知識水平外,還有臨場發揮的因素。

就好比有的運動員一樣,平時的水平不低,但是一到大賽就發揮不出來了,這其實就是心理作用。好的心理作用不但能把平時的水平反映出來,甚至還可以超水平發揮。而若心理素質不過關,那麼該會的題目甚至都做不好,更別談超水平發揮了。所以臨考前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做到寵辱不驚才行。

焦慮等心理素質行為,往往與自己太多的期望、自身能力的高低、外界壓力等都有關。先找出自己是哪方面的因素,然後給自己重新對話一次,看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其他的暫時都不考慮。留一個唯一的主要任務。

其次,做好自己每天的學習計劃,按照計劃學習,同時在最後階段一定不要圖快,整理好筆記,穩紮穩打,每一次複習都要搞懂,理解透。只要複習到的就告訴自己,這一塊兒內容OK了,不斷讓自己放心,心理上就逐步減緩焦慮了。

最後要說的是,越到最後每天越要保持一定的運動活動時間。這對緩解焦慮也非常有幫助,主要是運動能幫助身體產生“快樂激素”(主要四種),對學習興趣維持,專注力,記憶力,理解力等都有幫助。如果擅長一些對左右腦協調有作用的運動就更好了。

還有一點就是保證睡眠時間,作息要儘量規律。

希望對廣大學子有參考價值,祝高考順利,心想事成。


江小文老師


馬上就要高考,感覺自己非常焦慮,相信每一個高三的學生都有過焦慮的經歷。換句話說,每一個高三學生都會焦慮,只是大家焦慮的程度不一樣。適當的緊張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專注度,但是焦慮緊張過度了,這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如果因為一件事焦慮而長時間出現睡眠障礙,以及出現一些身體上的不適症狀,這種情況需要尋求專業醫生進行心理指導和疏通。但是絕大多數人的焦慮還是可以通過自我的心理調整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如果覺得自己焦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羅列出自己所擔心的事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既然焦慮,首先要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焦慮。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將自己焦慮的事情羅列出一張清單。大家都知道僅僅是心中擔心焦慮,這種心態並不能幫助人們解決任何困難。

羅列出清單之後,逐一分析一下每一件事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對於高考的學生,焦慮清單上出現的肯定是某些科目沒有學好,擔心因此而不能進入自己心儀的學校。從清單上將自己的科目從弱勢到優勢科目排一個序。優勢科目繼續保持其優勢,弱勢科目再根據具體科目的高考試卷來做一個更詳細的分析。結合知識的難易程度以及自身的掌握程度,劃分出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題型,逐個做專項練習,一個一個的突破。自己擅長的題目分數一定要拿到,難題儘量的多拿一些分。

對於那些實在是不能拿到分的題目,那就需要學生做出取捨了。爭取將剩下的複習時間花到自己容易提升的知識和題型上。這部分儘量的多拿一些分數也可以對放棄的題目做一個分數補償。

找到最令人焦慮的事

對於高考的學生,最令人擔憂的事情,應該就是擔心自己考不上想考的學校。既然知道這個可能的結果,那心理上就要對這個最壞的結果做好準備。如果將來出現了這種情況自己也是可以接受的。

高考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機會,但它絕不是唯一的機會。高考只代表了一個學習階段,高考分數也只對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效果做了一個評測,並且這個評測也不一定顯示出一個孩子的全部。分數高,並不等於以後辦事能力就強

進入一個好的大學對於以後步入社會找工作時,這個文憑只是一個敲門磚。至於以後的事業發展程度就取決於個人能力了。也有不少畢業於普通院校的學生,在各自的行業做出了不小的成績。

所以,不要將高考看成改變命運唯一的機會,而要將它看成一個成長的機會。在這個機會面前,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準備去迎接它,至於結果就不多想了。俗話說,七分靠打拼三分靠命運,結果的好壞也有一些運氣的成分。

不要只想只擔心,要行動起來

前面已經分析出來自己所擔心的事,也調整好心態了,接下來的事就是行動起來。

林語堂曾說過:”能接受壞的情況,在心理上就能發揮新的能力。“接受了可能出現的壞情況,心情一下就會變得輕鬆起來。心情輕鬆的情況下,你就可以平靜地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用來攻克困難,來改善,阻止可能出現的最壞的情況。

在羅列焦慮清單時,實際上也是在幫助你制定一個更合理的複習計劃。有了複習計劃,下一步就是讓自己忙於完成這個計劃。人在忙於一項事情時,是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經歷去憂心另外的事情的。

良好的行動力,是克服憂慮的良藥。知道自己憂心的事,並能接受最壞的可能性,為此你也盡其所能的改變可能出現的壞結果,那麼99%的時候,壞事不會成真的。


涼夏和暖冬


最後三個月,大部分學生都非常焦慮;

有感覺自己有太多沒有複習好的,時間又不夠,茫然;

有學生覺得努力那麼久沒啥收穫,也茫然;

有學生覺得沒啥可複習的了,但就是考不好,不知所措;

有學生想到了未來,想到了上不了好大學;

有學生覺得身邊沒有可以理解他的人,都是施壓的人......

因此,失眠,空虛,焦慮等

如果是這樣,那我們首先要說,你的焦慮不會讓事情變好,但它又是正常的.

其實沒有學生在高考時不緊張,70%學生高考有過不清醒,但實際你要相信,你學了那麼多年,不是白練的,會的還是會的。

所以你只需要做好當下就行,努力的把錯題拿出來反覆做,把薄弱章節重新搞懂,每天哪怕一個知識點收穫,堅持下去也是很大的結果。

需要有計劃,符合你的,稍微努力能完成的計劃;計劃的開始可以是碎片的,稍微有彈性的。沒有完全完成計劃不要擔心,正常的。你覺得有收穫就行。

努力到最後一刻,我有學生努力幹了最後一個月,分數收穫很大。

努力過程,有問題一定找老師,臉皮要厚,不懂就問。

最後,祝你高考順利


學齡期育兒王老師


首先,你需要去外面走幾圈,加一些適當的運動,放鬆一下心態;

其次,找一個空曠的地方,大聲的說10遍“沒有人能打敗我,除了我自己,加油,你是最棒的!”(可能會有點小羞澀,但這也是比較好的一種方法。)

最後,不管你有沒有調整下來你的情緒,你此時都應該找你的好朋友分享一下你的經歷,你會發現所有的焦慮都已經離你要去了!


神臨九州


方法很簡單,就是要消除你的“心理時間”,讓自己的身心,完全安住於此時、此地、此事。

學生的焦慮,多數是因為擔心“未來”的某些事情,比如高考考不好、擔心複習目標進度無法完成、或者在學著某個課程的同時又在擔心另一個課程,亦或為自己剛剛浪費的時間悔恨不已……

這些擔憂的心理,都來自於一個共同的源頭,那就是“時間”,這個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東西”,本來是人類大腦創造出來的一個方便於管理生活的工具,而現在卻成了給我們帶來困擾和焦慮的最大障礙。

想一想,無論是未來還是過去,甚至是現在,這些你擔心的事情,有哪些是你能把控的?

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能擁有昨天嗎?你能擁有明天嗎?你甚至能擁有5分鐘嗎?你不能,因為你永遠只能擁有當下的這一刻——這個流動著的,永遠變化著的時間點。

只有深刻的理解了這一點,你的“心理時間”才有可能開始瓦解。

所以,不要去擔憂了,也不用焦慮什麼,做好當下的這一件事情就足夠了。

【這裡需要排除兩個誤區】

誤區一:人們通常下意識的認為“有效的學習一定要伴隨緊張和焦慮”。我上學時老師經常說適度緊張是有益的,但現在我知道了,這其實只是我們潛意識裡的一個常見的誤區而已。實際上緊張情緒沒有任何意義,內心平靜下來了,效率只會更高,這是毫無疑問的。

誤區二:“努力學習就一定要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這是“有為青年”的一個更加常見的誤區,就像我們總是在歌頌蜜蜂的勤勞一樣,潛意識總是把義無反顧和沒有片刻喘息混為一談。

可大家並不知道,蜜蜂一天裡的多數時間都在休息!一個沒有休息、沒有運動、沒有身心調節與平衡的,高度緊張的學習狀態是不可能持久和高效的。所以,學會調節“內心焦慮值”,把握好學習生活的節奏,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問題是聽我說擔憂沒用——也沒用!】

其實你自己也知道沒用,可是還是免不了持續處於擔心和焦慮的狀態裡,因為我們大腦的焦慮已經形成慣性了,就算明白所有的道理也沒用,這就是大家面臨的實際困惑。

你可能意識不到這種慣性是多麼的根深蒂固。不是隻有高中生才會焦慮,就是沒有高考這個“達摩克利斯之劍”的成年人,也會不停的焦慮。

因為大家的潛意識思維總是在“催促自己”做點什麼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它不停告訴你:此時此地是沒有意義的,做“這件事情”是沒有意義的……

這個潛在的心理模式,可以毫無理由的頑固的存在著,它總是想讓自己放下“此刻”這個事情,去做“未來的”一個更有意義的事情。

這個持續著的狀態讓你做什麼都變得沒有意義了,因為無論做什麼,你都是在做此刻最沒有意義的這一件,而這,就是焦慮的源頭。

解決問題也正要從這個源頭入手,不悔過去、不懼將來,就只全心全意的做好當下這一件事情。

——————————

就像今早的我,本來一個人在家休息,卻感覺做什麼都是空虛而焦慮的,總想做點兒什麼,卻什麼也做不下去……

這就是大腦焦慮狀態的持續,它甚至可以是無由頭的,實際上我並不需要參加高考,也沒有什麼必須要做的事情。

早上送完孩子,我一個人來到小區旁邊的公園,用王陽明交給的方法,讓心物相接,比如耳根的“本心”和聲音的“外物”,或者眼根的“本心”和顏色的“外物”……讓它們輕輕的接壤,卻不做任何發力,把自己的意識能量放在周圍人的身上,輕輕的感受孩子的叫聲、樹葉細微的波動……

那僅僅是平靜的相接和感知,向內不尋求和評價,向外不刻意執取,伴隨著對呼吸的覺察,讓心靈處於一種完全自由、放鬆而舒展的狀態……

不多久,那個“一定要做些什麼”的焦慮狀態開始動搖了,某種語言無法形容的當下自足而喜悅的感受,瞬間漫過全身,在這之後,就沒有什麼可焦慮的了。

因為大腦的波動形式變了,幹什麼都不再焦慮,我可以一個人愉悅的回家看講座視頻、給自己做飯、感受飯菜的香氣……

要知道,如果我的大腦依然處於焦慮的波動狀態,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

——————————

學生朋友,看到這可能要問了,我們哪裡有這麼多時間坐到公園轉換心境?

實際上,只要明白了這個“心物相接”的原理,又哪裡需要坐到公園去,無論做什麼都可以鬆開潛意識緊握的拳頭,讓內心舒展開來。

無論你是在聽講、做題、背單詞、讀課文,還是吃飯、走路、上廁所……這些根本無所謂,只需讓自己保持在一種“順迎”的狀態就可以了。

順就是臣服於當下,不去陷入“時間陷阱”,將與時間有關的焦慮全部放下,迎就是讓你的心和當下正在做的事情相接,放手將自己投入“未知”,並保持警覺,用一顆不焦灼的心,愉快的迎接當下的一切挑戰……

先說這些吧,預祝高考成功!當然,前提是您需要有個成功的當下,因為,成功不在“未來”,它永遠只能在此時、此地、此刻……


李奧納多


曾經我高三壓力也很大,甚至都有點神經衰弱。

壓力主要來源是自認為高考非常重要,很想考好,認為不能辜負自己,不能辜負爸媽,當時會覺得高考就是生命的全部,但事實並非如此。

高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試,但只佔人生很小的比例,只要放輕鬆做好當下就好了,未來有很多定數,只要盡力了,就會有風采等你。

放鬆焦慮辦法:

1.設立每日學習目標:千萬不要為了一時滿足設立了難以完成的目標,因為一旦沒完成,自己會更沮喪。設立可實行性目標,每天每週去完成

2.找到一個能釋放壓力大運動,跑步 打球等

3.散散步,看看身邊一些人和事,會給自己感悟,讓自己看淡壓力


蘆葦Vicky


不要太過焦慮,高三是關鍵時期,任何的不良情緒都會對你的高考最終成績造成影響。就像是我在高考的時候,當時就是因為太過於緊張然後沒有考好。其實快到高考你有那種緊迫感是正常的,馬上就要高考,越是到這個時候你越不能慌。在這個時候你要想清楚你在哪幾科上面有欠缺,在適當的時候,你可以去詢問一下你的老師。因為我已經高考完了,我自己認為老師對一個學生的鼓勵是很重要的。你可以自己去找一下班主任,或者說是你的任課老師,去和他們說一下,你在學習方面現在是什麼樣的感覺。可以讓老師給你分析一下你在什麼方面不足,多讓老師重視你。其實現在還是三月份,你備考查漏補缺的時間其實還是很多的。在這段特殊時期,你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最後,要對自己有信心,要相信自己能行。多讓身邊的朋友鼓勵一下你,這樣的語言可以刺激你,適當的提升你的自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