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吉斯坦總統採訪時說幫中國不留後路,“巴鐵”幫中國的不止這些

17日,巴基斯坦總統阿里夫•阿爾維接受中央電視臺臺央視記者專訪。在採訪中他說:

用全國防疫物資支援中國,這是朋友間應該做的,我們沒想為自己留後路。在採訪中他還引用一句諺語:患難見真情。並動情的說:“我們既能和中國同甘,也會與中國共苦。


巴吉斯坦總統採訪時說幫中國不留後路,“巴鐵”幫中國的不止這些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友誼可以追溯到新中國建立初期。

當時新中國剛建立,急需獲得國際社會承認,巴基斯坦是為數不多幾個承認中國合法地位的國家。在當時的歷史情況下對中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巴吉斯坦總統採訪時說幫中國不留後路,“巴鐵”幫中國的不止這些

在接受此次採訪前,巴基斯坦在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爆發之際,巴鐵舉全國之力,清空國內醫療物資捐贈中國的新聞就曾刷爆各大主流媒體平臺。對於這位鄰居,中國人友好的稱之為“巴鐵”。

中巴友誼不是一句口號,在彼此遭遇危難、災害的時期我們都能看到對方傾心幫扶的行為。其實中巴友誼的故事歷史上很有多,每每在危機面前中巴友誼總會被提及,細數歷史上中巴互助的事件,會發現巴基斯坦總統所說的與中國同甘共苦不是說說而已。


巴吉斯坦總統採訪時說幫中國不留後路,“巴鐵”幫中國的不止這些

說道中巴友誼,另一個鄰國印度必須提及。半個多世紀以來,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關係時緊時緩,時至今日雙方在克什米爾區域的摩擦也從未停止。在當年印巴分治時期,在美蘇國際大國的支持下,印度將巴基斯坦軍隊打得節節敗退。

在國際上巴基斯坦得不到任何軍事援助,在這個緊急時刻,當時並不富裕,深陷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國,毅然決定再次對巴基斯坦提供軍事援助。幫助巴基斯坦保住了當前的領土完整和對巴佔克什米爾地區的控制。


巴吉斯坦總統採訪時說幫中國不留後路,“巴鐵”幫中國的不止這些

至此之後,中巴友誼日漸升溫。在國際事務中巴基斯坦一貫與中國保持步調一致,力挺我國。每當中國國內發作自然災害,巴鐵也是多次對我們傾囊相助。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期,巴基斯坦國內共有4架運輸機,其中兩架用於日常飛行,另外兩架作為緊急備用。但在地震發生後,巴基斯坦動用全部四架運輸機帶著28名醫務人員組成的巴基斯坦醫療隊和大批物資飛赴中國四川地震災區。

捐贈中國2萬多頂帳篷用做救災安置物資,這也是當時世界各國中對中國最多的帳篷捐贈。


巴吉斯坦總統採訪時說幫中國不留後路,“巴鐵”幫中國的不止這些

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每頂帳篷高達200美元,光帳篷捐贈巴基斯坦就達到400多萬美元,對於經濟並不發達的巴基斯坦來說,這是一筆巨大的支出。但當時的巴基斯坦領導人只是輕描淡寫的說:“這些援助不是用錢來衡量的。中國兄弟以前幫助我們的時候,跟我們要過錢嗎?”

當然,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援助從來都沒有停止過。2008年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發生強烈地震。


巴吉斯坦總統採訪時說幫中國不留後路,“巴鐵”幫中國的不止這些

地震發生當天,時任的中國國家領導人胡錦濤第一時間給巴基斯坦致以問候,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羅照輝將中國政府捐贈的100萬美元的支票親手遞到扎爾達里總統的手中。

中國也成為巴基斯坦地震發生後第一個向巴基斯坦提供援款的國家。

巴吉斯坦總統採訪時說幫中國不留後路,“巴鐵”幫中國的不止這些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包括這次蝗蟲危機,中國政府在瞭解情況之後,第一時間派出中國專家組遠赴巴基斯坦幫助他們解除蝗蟲危機。

並在此次全球性的新型冠狀病毒來臨時,給巴基斯坦提供了最有效的援助。


巴吉斯坦總統採訪時說幫中國不留後路,“巴鐵”幫中國的不止這些

正是這些肝膽與共的互助事情,將巴基斯坦和中國緊緊拴在一起,也成為國際關係中的一段佳話。中巴關係正如巴基斯坦領導人所言:“”中國這一大國永遠無法被孤立。”這也是中國人對巴鐵兄弟要說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