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中,為何要記載司馬懿的兩次夢境,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都說:人生如夢!但這四個字,對三國時期的司馬懿來言,卻並非充滿了悲涼和恍然感,而是真實反映出了他的人生軌跡。

司馬懿本是書生,年輕時雖沒有諸葛亮那般“臥龍”聲名遠播,卻也算是一方才俊。如諸葛亮一樣,司馬懿也有一位出道很早的大哥,叫司馬朗。在小時候就號稱神童,名聲很響,似乎比司馬懿更有出息。

《晉書》中,為何要記載司馬懿的兩次夢境,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崔琰卻不這麼認為,對司馬朗說:“你弟弟司馬懿才是真正的大才,聰明、敏銳,看問題很深遠,性格又剛毅果斷,你比不過他。”所以崔琰算是司馬懿的第一位知音。

正因有了崔琰的這句評價,司馬懿被曹操兩次徵辟。在公元201年,司馬懿終於來到了曹操身邊,由此開始了跟曹魏長達50年之久的恩怨糾葛!

《晉書》中,為何要記載司馬懿的兩次夢境,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曹操的三馬同槽之夢

《晉書》:(曹操)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太子素與帝善,每相全佑,故免。

曹操晚年,經常夢見三匹馬在同一槽內吃食。這讓曹操即恐懼又厭惡。因為“槽”者,曹也!不正是代表著曹魏基業嗎?卻被三匹馬一起吃,能長久得了才怪。

《晉書》中,為何要記載司馬懿的兩次夢境,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所以曹操就認定了司馬懿父子,遲早有一天要奪了曹魏天下。可曹丕卻由於跟司馬懿關係很鐵,總是保全,因此曹操未能殺掉司馬懿。

曹操此夢很著名,因為事後應驗了!但實則卻反應了曹操對司馬懿的束手無策——更準確的說是對“門閥士族”的束手無策。因為曹操從司空到丞相最終封魏王,是伴隨著殺戮而來。尤其是封魏王前後,先逼死荀彧後冤殺崔琰。

《晉書》中,為何要記載司馬懿的兩次夢境,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而荀彧和崔琰,正是當時曹魏集團中,兩大門閥士族的代表人物。他們之所以阻擊曹操,一是不認可曹操“宦官之後”的出身,二則是曹操,自始至終都沒有給予他們想要的利益。

因此,曹操這個夢顯然是壓力導致。在崔琰和荀彧死後,只有司馬懿最有潛力,接過門閥士族的“領頭羊”這地位。這才是曹操“三馬同槽”之夢的真實面目,並非是由於司馬懿能忍,會裝。所謂階層從來都是決定自己屁股坐在哪兒,自古使然。

《晉書》中,為何要記載司馬懿的兩次夢境,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二、司馬懿的第一個夢境:曹叡的“枕膝之夢”

《晉書》:帝至襄平,夢天子枕其膝,曰:“視吾面。”俯視有異於常,心惡之。

這個夢是司馬懿破遼東時,他自己做的。夢境很好玩,他夢到皇帝曹叡枕著自己的膝蓋,說:“司馬懿,看著我雙眼!”司馬懿急忙低頭看去,感覺曹叡的模樣跟平時不一樣,這很讓司馬懿討厭!

《晉書》中,為何要記載司馬懿的兩次夢境,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司馬懿的這個夢境,事後應驗了兩點。

第一:曹叡不久後就死了,他成了託孤之臣。所以他夢境中曹叡的模樣,其實就是一種將死的模樣。

其二:司馬懿從征討遼東這一刻起,開始產生了謀反之心!因為他是“心惡之”,討厭皇上,就代表著司馬懿厭煩了曹魏!

《晉書》中,為何要記載司馬懿的兩次夢境,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其中,最關鍵的是第二點,司馬炎開始產生反心了。因為司馬懿已經事實上,成為了門閥士族的領頭羊。且曹真死了,諸葛亮死了,唯一還能壓制司馬懿的,僅剩下了曹叡。

所謂,夢由心生,司馬懿的這個夢境,就說明了這個道理,是一個妥妥的謀反之夢!

《晉書》中,為何要記載司馬懿的兩次夢境,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三、司馬懿的第二個夢境:賈逵、王凌的“索命之夢”

《晉書》:帝寢疾,夢賈逵、王凌為祟,甚惡之。秋八月戊寅,崩於京師,時年七十三。

司馬懿這第二個夢境,是發生在“高平陵之變”,他奪了曹魏大權,誅殺曹爽等三族,滅掉王凌之後。他夢到了賈逵、王凌,在夢對自己進行各種報復或恐嚇,讓他既害怕,又擔心。果然兩個月後,司馬懿死了。

《晉書》中,為何要記載司馬懿的兩次夢境,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賈逵,跟司馬懿有過同等遭遇。被曹休恩將仇報過,但賈逵卻至死不改其忠心。雖他兒子賈充,是司馬昭的心腹,弒殺曹髦的罪魁禍首,但賈逵對曹魏的忠心,卻誰都知道,根本不容懷疑。

王凌是三國初期,司徒王允的侄子,由於反對司馬懿奪了曹魏大權而起兵,卻被司馬懿擊敗了並被殺掉,夷了三族。

《晉書》中,為何要記載司馬懿的兩次夢境,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因此司馬懿這第二個夢境,反應的是他內心的糾結和恐懼。對於司馬懿來言,在很長時間內,根本沒有謀反之心,卻隨著第一個夢境為起點,他最終奪了曹魏大權。這就註定了司馬懿,從此再也無法揭掉身上的“奸臣”標籤。

因此,他死前這才夢到了曹魏兩大忠臣。所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這個夢已經證明了,司馬懿奪曹魏大權,雖貌似強悍,但卻是心虛異常,因而成了“索命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