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挖出“巨龍”,遺骨長達7米,考古學家稱:“鐵證如山”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自古以來,龍文化就在我們心裡紮根,各種建築、習俗都有著龍的身影,在全世界的眼裡,中國人就是“龍的傳人”。在我國有一本重要古籍《山海經》,裡面收錄著各種奇珍異獸,其中龍的記載也有許多,包括蛟龍、燭龍、應龍等等,既然龍文化淵源流傳,真龍是否存在呢?南水北調挖出“巨龍”,遺骨長達7米,考古學家稱:“鐵證如山”

南水北調挖出“巨龍”,遺骨長達7米,考古學家稱:“鐵證如山”


龍的傳說五花八門,有的人認為龍其實就是蛇或者變異蜥蜴等相似動物,也有的人認為龍其實是閃電、黑霧等自然現象產生的虛擬生物,也有部分人認為龍存在過世界上,最後像恐龍一樣滅絕了。總的來說,最後一種說法在歷史中傳的比較多,因為古代的皇帝都喜歡將自己稱為“真龍天子”,足以看出來龍在當時崇高的地位。

南水北調挖出“巨龍”,遺骨長達7米,考古學家稱:“鐵證如山”


世界各地發現龍的傳說數不勝數,基本都被人認定為是假的,真正的龍至今也沒有被人發現過。然而,我國曾在一次“南水北調”的工程中有一個重大發現,在黃岡市的村子裡,專家們挖出了一條類似“龍”的遺骨,經過測量發現長達7米左右,他們將這個發現報告上去,隨即考古人員前來調查。

南水北調挖出“巨龍”,遺骨長達7米,考古學家稱:“鐵證如山”


考古人員前來發現,這“巨龍”竟然是由鵝卵石鋪成的,有著龍首、龍身和四足,看上去和傳說中的龍相吻合。考古學家們不得不感慨,6000年前的古蹟中竟然有著如此清晰完整的龍形象,真是“華夏文明,淵源有自,龍虎俱在,鐵證如山”。

南水北調挖出“巨龍”,遺骨長達7米,考古學家稱:“鐵證如山”


其實,各國都出土過不少類似龍形動物的遺骸,其中,出名的有日本瑞龍寺的“真龍”標本。而我國展出的新中國龍化石,有著長長的脖子和犄角,與神話中的東方龍極其相似。但是新中國龍是2億多年前的生物,離我們非常遙遠,或許在那個時代,真龍的確存在,它們跟恐龍一樣,不能適應環境變化或是自然災害,最後滅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