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興衰(下)

(接前文)

地震火山 毀了龐貝

龐貝居民早已習慣了小地震。事實上,對龐貝之災記錄最詳盡的小普林尼寫道:“小地震沒有造成什麼緊張,因為小地震在坎帕尼亞很平常。”但在公元62年2月5日,一場里氏5級或6級的地震重創龐貝。那一天,龐貝城有兩場祭祀活動:一是紀念“國父”奧古斯都週年,二是紀念龐貝城保護神。地震引發混亂。在地震期間墜落的油燈引起火災,加劇了人們的緊張。龐貝城附近的赫庫蘭尼姆城和努凱里亞城也被地震波及。

廟宇、房屋、橋樑、道路……當時龐貝城的所有建築可能都倒塌了。地震後多日,龐貝城出現無政府狀態,盜劫猖獗。公元62~79年,龐貝城的部分建築被重建,但直到公元79年龐貝城被徹底毀滅之前,一些受損建築仍未被修復。當時,不少龐貝居民搬到了羅馬帝國的其他地方,但依然有很多人留在原地。

考古學家目前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在維蘇威火山爆發時正在被重建的損毀於公元62年地震中的建築。一些舊的、被損壞的壁畫可能被與新壁畫區分開。先進儀器正在被用於探尋長久以來被隱藏的壁畫。這些建築之所以在地震發生17年後仍在被修復,原因可能是公元79年火山大爆發之前年份中越來越頻繁發生的小地震。

2002年的一項發現表明,薩諾河口當時也有很多人居住。人們住在高蹺屋裡,這些高蹺屋由水道連接,這與今天的威尼斯頗有幾分相似。

龐貝興衰(下)

維蘇威火山爆發情景(18世紀繪畫)

公元79年8月24日(考古學家對這個日期有爭議),就在羅馬火神節次日,維蘇威火山發怒了。一項包括火山學和生物-人類學在內的多學科研究,調查了火山噴出物、遇難者,並且進行了多項模擬實驗。該研究認為,在龐貝及周圍地區,高熱是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這項研究之前,科學家推測的龐貝居民死因主要是窒息)。這項發表於2010年的研究結果表明,暴露在火山灰流的至少250℃高溫面前,距離火山噴口不到10千米,足以造成人在瞬間死亡,就算人在建築裡面也一樣。

龐貝建築和遇難者被12層總厚度為25米的火山灰掩埋,這些火山灰在大約6小時的時間裡降下。小普林尼對維蘇威火山的這場爆發進行了第一手記載,當時他在米塞努姆目睹了火山爆發,但他記錄此事是在此事件發生25年後。和他關係密切的他的舅舅老普林尼,在試圖拯救擱淺的遇難者時死亡。作為艦隊指揮,老普林尼當時下令停靠在米塞努姆的海軍艦艇穿越那不勒斯灣去幫助人們撤離。火山學家意識到了小普林尼所記錄的事件的重要性,把類似事件統稱為“普林尼事件”。

根據小普林尼的一封信,維蘇威火山的這次爆發時間被普遍認為是公元79年8月24日。然而,在龐貝廢墟進行的發掘暗示,龐貝城被埋是在這個時間的大約3個月後。這得到了這封信的另一個版本支持,該版本說的噴發日期是11月23日。

被火山灰掩埋的人看來穿得較厚,這與8月份的氣候顯然不匹配。商店裡的新鮮蔬果是典型的10月蔬果,而商店裡的乾果則是典型的8月蔬果。釀酒罐已被封閉,這應該發生在10月底。在一名女性遇難者衣袋裡找到的硬幣上面的標記,表明這些硬幣不可能是在9月的第二週之前鑄造的。不過,對上述兩個版本之間的日期差異為什麼這麼大,目前沒有令人信服的理論來解釋。

地下空洞 人體使然

龐貝興衰(下)

在龐貝和赫庫蘭尼姆被厚厚的火山灰層掩埋後,這兩座城市被棄,最終就連它們的地址和名字都被遺忘。1599年,挖掘地下水道以分流薩諾河水的人們偶然看見了上面有壁畫和銘文的古城牆,這是龐貝遺址首次重見天日。當時,建築師豐塔納被叫來。他挖掘了幾幅壁畫,然後將它們覆蓋,所有文物他都沒有帶出。其中一幅銘文中有“龐貝城議員”字樣,但豐塔納沒有重視,可能是因為龐貝這個名字早已被人遺忘。

對於豐塔納為什麼重新覆蓋這些壁畫,有人認為他是為了把這些文物保留給後人,也就是他有保護文物的先見之明。但也有人推測,豐塔納封存文物是為了不讓性內容傷風化,因為當時流行的觀點是:古代壁畫的情色和享樂主義內容是不正之風。

1738年,為那不勒斯王(波旁王朝的查爾斯)的夏宮挖地基的工人,首次發現了赫庫蘭尼姆遺址。1748年,西班牙軍隊工程師埃爾庫比爾對龐貝廢墟重新進行發掘。從那以後,這兩座古城得到多次發掘,由此發現了許多完整的建築和壁畫遺存。就算是在成為西班牙國王后,查爾斯依然對這些發現非常熱衷,原因是展示文物能強化那不勒斯的政治和文化影響。

此後,又有人對龐貝和赫庫蘭尼姆廢墟進行了認真發掘。1863年,意大利考古學家菲奧雷利接手對龐貝遺址的系列發掘。在早期發掘中,他們多次發現火山灰層中包含人類遺骸的空洞。菲奧雷利率先意識到這些空洞是人體分解後留下的,於是他發明了一種技術:把液體石膏注入這些空洞裡,提取維蘇威遇難者的形態。這種技術今天仍在使用,但今天大多采用的是一種透明樹脂。該樹脂不僅更耐用,而且不會傷及骨骼,這樣一來遇難者骨骸就能得到進一步檢測。

在龐貝發現情色藝術讓當時的考古學家陷入困境,其實這是古羅馬開放的性習俗與當時歐洲保守的道德觀之間的衝突。在這種藝術中,一種典型是對酒神與愛神之子的刻畫。當時,一面這樣的壁畫因為“審慎的理由”被封存,只在客人有需要時開放。但這幅壁畫不僅沒有開放過,後來還不知所終。直到1998年,因為一次暴雨,這幅壁畫才重見天光。

從龐貝廢墟掘出的大量文物被收藏於那波利國家考古博物館。1819年,當弗朗西斯國王和妻女參觀龐貝展覽時,國王對情色文物深感不安,下令把這類文物鎖進密室,只對“道德高尚的成年人”開放。在近100年裡,這間密室開了又關,關了又開,最終在2000年完全開放,但未成年人必須在成人陪同下參觀,或者有書面許可才能參觀。

龐貝興衰(下)

石膏鑄模凸顯了龐貝遇難者在死亡時的驚恐

旅遊勝地 亟待保護

在超過250年時間裡,龐貝一直是一個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到2008年,龐貝每年吸引遊客近260萬人,這讓它成為意大利最火的旅遊地之一。龐貝遺址如今是維蘇威國家公園的一部分,而且該遺址已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了緩解與旅遊有關的壓力,遺址管理方已開始發行新的門票,讓遊客也能造訪赫庫蘭尼姆和斯塔比亞等遺址,從而降低對龐貝遺址的壓力。

龐貝興衰(下)

龐貝遺址是附近龐培市經濟的主要動因。抵達意大利後,遊客乘火車即可直達龐貝遺址。駕車去的話,停車很方便。對龐貝遺址的發掘如今僅限於少數考古團隊,遊客能參觀的遺址也不到20世紀60年代開放參觀區域的1/3。儘管如此,要想參觀完開放的全部遺址,也要花好幾天。

龐貝遺址下面的古物被完好保存了近兩千年。因為隔絕了空氣和溼氣,地下古物避免了腐爛。一旦被髮掘,文物的研究價值很大。而一旦發掘出來暴露於空氣中,龐貝遺址就面臨自然和人為壓力,文物腐爛速度就會迅速加快。風化、侵蝕、光汙染、水損害、發掘和重建方法不當、動植物的引入、遊客破壞和偷盜等等,都對龐貝遺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壞。目前龐貝古城的2/3已得到發掘,而餘下1/3的狀況正迅速惡化。

對龐貝遺址的保護讓考古學家殫精竭慮。人們為遺址保護籌集了大量經費,但仍不足以阻止文物的衰變。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