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便是怎麼一回事?

HUIHEN


血液從肛門排出,糞便顏色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黑便),均稱為便血。便血只是一個症狀,並非一種疾病。便血多見於下消化道出血,特別是結腸與直腸病變的出血,但亦可見於上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少量出血(少於500ml)時,可很快被機體代償而不引起明顯症狀;當出血量超過800~1000ml以上時,尤其是在較短期內丟失者,均可有頭昏、乏力、心悸、脈搏加快、血壓下降、皮膚蒼白等表現,更嚴重者可出現休克的表現。有上述表現時均提示為大出血。

便血的病因,主要有三類:

一、消化道本身的疾病,例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胃、腸道潰瘍和炎症、寄生蟲感染、腫瘤(包括息肉和癌)、痔、腸套疊、肛裂、大便乾燥擦傷等。

二、消化道以外的其他系統的疾病,例如血液病、急性傳染病、維生素缺乏症、中毒或藥物毒性作用等。

三、兒童出現便血,多由腸息肉引起,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也可見於細菌性痢疾、腸套疊、血液系統疾病等。成年人便血,多由痔瘡、肛瘻、肛裂、腸息肉、腸癌、炎症性腸病等引起。

便血的顏色取決於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與血液在胃腸道停留的時間。便血伴有皮膚、黏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現象者,多見於血液系統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按照臨床表現來說:

一、鮮血便

多為急性(即時)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時間就經肛門隨糞便排出,或便後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觀類似外傷出血,顏色鮮紅或紫紅、暗紅,時間稍久後可以凝固成血塊。常於以下疾病:

1、痔瘡:各期內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為糞便附有鮮血或便後滴血。外痔一般無大便出血。

2、腸息肉:為無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時出血,排便結束後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與糞便相混,或息肉位置高、數量多,也可與糞便相混。

3、直腸脫垂:久病後可有排便時出血。

4、肛裂:便血,出血方式為糞便表面一側附有血跡,不與糞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後滴血。

二、膿血/黏液血便

即排出的糞便中既有膿(黏)液,也有血液。膿(黏)液血便往往見於直腸或結腸內的腫瘤及炎症。常見以下疾病:

1、直腸癌:血色較新鮮或暗紅色,糞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糞便三者相混。

2、結腸癌:隨病程延長逐漸出現大便出血,多為含有膿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較暗。

3、潰瘍性結腸炎:黏液便或膿血便,同時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4、腸道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腸病等。

三、黑便

又稱為柏油便,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出血量較少,且出血速度較慢,血液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排出的糞便即為黑色;若出血量較多,在腸內停留時間較短,則排出的血液呈暗紅色;出血量特別大,而且很快排出時也可呈鮮紅色。

四、隱血便

小量(微量)消化道出血不會引起糞便顏色改變,僅在糞便隱血試驗時呈陽性,稱為隱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常見潰瘍、炎症及腫瘤。便隱血試驗可檢測糞便中的少量(微量)血液成分。腸息肉(癌)的早期糞便隱血可呈現陽性,定期進行糞便隱血檢測是結直腸腫瘤篩查(初篩)的重要途徑。

五、伴隨症狀

1、肛門及肛周病變:便血鮮紅,肛門疼痛難忍,或腫脹有痔核,或伴有肛裂。

2、上消化道疾病:嘔血一般都伴有黑便,出血量大、速度快時可以有血便。

3、下消化道疾病:根據出血的原發病不同,伴隨症狀表現不一。

便血的自我對照檢查方面:

1、痔瘡:便血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和,出血量可大可小,便時滴血或手紙上帶血,在便秘、飲酒或進食刺激性食物後會加重。

2、肛裂:引起的便血在臨床上也是較常見的,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血,便後有肛門劇烈痛疼,出血量的多少主要與裂口的深淺和大小有關。

3、直腸惡變:此類疾病引起的便血與痔瘡較為相似,便血呈鮮紅色,成滴狀附於大便表面,常與膿液和黏液混合,或與大便混合。晚期伴有肛門直腸下墜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數增加,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4、直腸、結腸息肉:引起的便血,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一些患者在大便的表面帶溝槽。

5、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引起便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膿血便,並伴有下腹痛、發熱、便頻及裡急後重等症。

6、消化道疾病:一般來說如果大便呈柏油狀或呈黑紅色,出血部位多在於上消化道,如食道、胃及十二指腸的炎症、潰瘍、損傷、血管病變、腫瘤等;如果血色紅,則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

此外:

1、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血友病等。也是引起便血的主要病因之一。

2、腹腔內血管阻塞性疾病:如腸缺血綜合徵、門靜脈血栓形成等,也是引起便血的病因之一。例如缺血性結腸炎,多見於患有動脈硬化的老年患者,系因腸繫膜的血運發生障礙而使腸黏膜發生缺血、潰瘍形成所致。病變以結腸多見,臨床表現為在劇烈腹痛後解出暗紅或鮮紅色血便。

3、急性感染性疾病及腸寄生蟲病:如急性重型肝炎、傷寒、鉤蟲病、血吸蟲病等,也可引起便血。

4、其他:如食用動物血、動物肝臟,以及酚酞類瀉藥等引起的黑便誤認為是便血。

遇便血者,尤下消化道大出血,應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出血的特徵,認真地分析其發生出血的可能原因。同時應立即採取有效的止血措施,以儘快的達到止血的目的,從而為進一步尋找出血的病因創造條件。便血時應遵循以下治療原則。

一、一般治療措施:有失血性休克者應臥床休息,去枕平臥,給予吸氧。嚴密觀察神志、呼吸及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徵,並應觀察便血的量及色澤,記錄尿量。

二、補充血容量:便血量大、貧血明顯或已發生休克者,應積極補充血容量。以血漿代製品或全血為佳,有利於糾正休克。

三、應用止血藥物

1、6%~8%的去甲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溶液反覆灌腸或者冰鹽水反覆灌腸(冬季不宜多用),除可起到止血作用外,還可起到清潔腸道的作用,從而為腸鏡檢查作準備。

2、凝血酶或白藥或白岌粉等中草藥溶於生理鹽水中灌腸,有時也可發揮止血作用。

3、靜脈給予常規止血藥物,如酚磺乙胺(止血敏)、維生素K1、氨甲苯酸(抗血纖溶芳酸)、6-氨基己酸或血凝酶(立止血)等。

4、有條件者可輸注冷沉澱(含各種凝血因子)或血小板等凝血成分。

5、腸繫膜上或腸繫膜下動脈選擇性(或超選擇性)造影時,如發現出血部位,可選用垂體後葉素或特利加壓素注入出血的血管內,有效止血率可達80%~90%以上。


純鈞LHGR


現在腸癌的發生率越來越多,這也讓很多人都非常的焦慮,而腸癌的主要徵兆與便血也有關,所以一旦出現便血,很多人會聯想到腸癌,會出現恐慌,其實不用恐慌,雖然便血是腸癌的其中一個症狀,但是引發便血的因素有很多,要具體看便血的性狀,才能判斷具體是什麼問題,不過即便不是腸癌,出現便血也不能小覷,畢竟出血總不是好吃,要及時干預,避免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那麼對於便血來說,有以下幾種因素:

1.大便帶鮮紅的血滴,一般只排便後滴下或者是附著在大便的表面,這種情況一般內痔和肛裂。

2.大便紅白帶膿,這種情況一般是大便像鼻涕並且帶血,這是急性細菌性痢疾的問題。

3.大便鮮紅帶糊狀,一般這種情況是便鮮紅或者暗紅,並且還會伴隨腹瀉,腹痛,多位機型小腸炎。

4.大便漆黑似柏油,這種情況一般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引發的出血。

5.大便呈細條狀,並且糞便呈黏液,膿狀血便可能是腸癌了。

6大便味鮮血便,可能使下消化道出血。

所以大便出血的情況比較多,不要驚慌,但建議也要立即就醫。


另外更重要的是,平時做好腸胃的保護工作,健康合理搭配飲食結構,按時吃三餐,飲食要葷素搭配以及粗細搭配,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久坐,戒菸限酒,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腸胃的健康。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血便就是大便帶血,看是鮮紅血還是黑色的血塊,如果是鮮紅色血,就是直腸或者肛周出的血,應該是內痔或者外痔引起的出血,內痔出血大便不疼出血量大,外痔出血量少多會疼,肛裂引起的出血就會疼。痔瘡因為飲食辣味食品而易發作引起血便。

如果大便有黑色血塊,可能是遠端結腸胃的出血,急性腸胃炎引起的出血。

如果出血量大,時間長,最好去醫院做檢查。如果以前有痔瘡,可能就是舊病復發。也要及時治療。


草莽神農


你好,血便是怎麼回事?

血便原因有一下幾點:

1.下消化道出血

2.痔瘡

3.肛裂

4.直腸息肉

5.直腸癌

下面我們就說一下,幾種出血的特點和原因

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受到機械損害,或者炎症等情況出血,如果出現在消化道上段或者中上出血,很少出現紅色鮮血,大多數為柏油樣便,由於鮮血被消化或者微生物作用原因不會還是紅色。只有出現在下消化道才會紅色血便。

痔瘡 有一句話叫做“十男九痔”雖然沒有那麼誇張,痔瘡確實很常見的疾病,如果痔瘡引起的血便,一般為紅色鮮血便,如果是外痔大多數能夠分辨是不是由痔瘡引起的血便,而內痣可能一般還是不能分辨引起血便的原因。

肛裂 引起血便中患者最能夠辨別的原因,肛裂在大便時肛門有撕裂感覺並且疼痛感較強烈。所以大多數血便患者自己能夠辨別,並且痔瘡和肛裂引起的血便一般血都是在大便表變或者後端。

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也會引起血便

直腸癌 直腸癌引起的血便是最可怕的,也是很少能夠感覺到的。據統計,中國死於癌症其中直腸癌排名前5,所以出現血便大家應該注意。

不管什麼原因,當你出現了血便應該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檢查。找出血便原因。


82年的周較瘦


便血 :胃出血,腸癌,痔瘡。當然我不是醫生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