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時而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但可以拒絕形式主義 I 《大贏家》

剛剛看完大鵬的電影《大贏家》,其實這部電影我是分兩次才看完的,早上看到了三十多分鐘,就沒看下去的渴望了,因為大鵬太正經、太嚴肅了,他的電影都是“搞笑”的人設,而在這部電影裡,大鵬飾演嚴謹,正如他名字一樣,主人公一根筋、木訥、嚴肅。

中午的時候,打開手機又把剩下的看完,我很慶幸看完了整部電影,這是一部很有現實意義的電影。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是仿的另外一部電影,對其一頓狂批。

我們時而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但可以拒絕形式主義 I 《大贏家》

高曉松在節目說,曾經有一次去見韓國的一個學者,就關於韓國“去漢化”的問題展開了討論。高曉松表示,漢字是韓國傳承文化的載體,一百年前,韓國的官方文字還是漢字,現在實現了“去漢化”,可是並沒有產生偉大的文學作品。

學者承認漢字承載了更多的東西,但是漢字太難學了,只能在上層社會流傳,民間的文盲率是很高的。那位學者說:“寧可不出偉大的作家,也要讓每個人都識字。

只要電影能帶給觀眾一些正能量、積極向上的東西,我覺得就是一部好電影,尤其是在全球籠罩在疫情之下的時刻。

1,情節緊湊、輕鬆有笑點、伏筆眾多

《大贏家》講的是主人公嚴謹(大鵬飾演)在一家銀行裡擔任客戶經理,主要負責貸款業務。行長讓他先簽名放款給客戶,這樣就能拿到業績提成了,可是嚴謹以資料未全拒絕簽字,於是受到行長的誤會 ,同事也不喜歡他,家人冷落她,因為他不懂得變通,不會巴結,做事死板。

銀行聯合警察,舉行一場搶劫演習,嚴謹扮演唯一一個劫匪,大家都以為只是一場簡單的演習,沒放在心上,但是嚴謹一開始就認真對待演習,眾人的對他的態度從無所謂、反感到全力配合演出,最終他們打敗了警方,成為了演習的贏家。

我們時而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但可以拒絕形式主義 I 《大贏家》

從嚴謹搶劫銀行開始,情節緊湊,輕鬆笑點多,伏筆眾多,有看推理小說的感覺,我就列電影裡的幾個伏筆:

1,影片開始,嚴謹因為客戶的資料未全,不肯簽字放款,行長埋怨他一根筋,不懂得變通;結尾的時候,行長感謝嚴謹工作認真,幸虧沒有放款,否則釀成大禍;

2,嚴謹被行長斥責完,看到同事們圍著看視頻,他一過去同事們就散了,嚴謹以為同事都在排斥他,影片結束,彩蛋放出來的是:同事們圍著觀看的是嚴謹偷偷給海嬌(柳巖飾演)桌上放玫瑰花的錄像。並不是在排斥他;

3,劇情發展到一半,在換人質的時候,嚴謹點明讓攝像大哥作為人質,看似無意,實則有心。影片結尾時嚴謹的陳述,就是和攝像大哥提前拍好的,並故意把口香糖拿掉。警方看到這段視頻,誤認為掌握了犯罪現場的人員位置,可以讓突擊隊實現強行營救,結果是一個圈套,突擊隊全隊“犧牲”;

4,最開始嚴謹拿著劫款,在銀行門口被警方包圍,無路可逃,而此時銀行鐵閘卻慢慢放下,以至於嚴謹成功溜了進來,眾人埋怨海嬌,其實這是海嬌在配合嚴謹,實際上,劫匪不止嚴謹一個,還有銀行裡的櫃檯同事—海嬌。


2,活著就好——成年人的真實寫照

《大贏家》以假裝搶銀行為主線,演習犯罪現場,笑點多多,也暗含了職場中很多的無奈。

嚴謹扮演假劫匪,連著“殺”死了一個人質和一排警察,時至夜晚,演習還未結束,聚集了大量人群,還上了熱搜,氣急敗壞的行長衝進犯罪現場,讓嚴謹立馬被警察“殺”死,結束演習,嚴謹不肯,眾人過來安慰。

保安說:“嚴哥,這工作丟掉的話就不值得。”

經理說:“小煙,你就聽哥一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行不行?”

銀行老員工說:“真的真的,不划算不划算。”

嚴謹還是不從,行長髮話:

“我給你兩條路,要不然,咱們就結束吧;要不然,明天我把他們一個個的叫到辦公室,一個個都給開除了。

我們時而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但可以拒絕形式主義 I 《大贏家》

嚴謹代表的就是跟你我他一樣的小人物,為了生活,在工作中常常要忍受很多的委屈,很多事情是我們無能為力的,成年人的世界裡就沒有“容易”二字。

下班前被領導罵的狗血淋頭、批得體無完膚,回到家已是深夜,第二天早上鬧鐘響了,還得硬著頭皮上班,繼續被領導罵。

生活很苦很累,累到連喘口氣都難做到

因為新冠肺炎病毒,很多人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或被降薪、或被停工、或被辭職。

一個朋友,在五百強做了十多年,現在已是部門經理,去年10月份剛好貸款買了一套房子。現在被公司辭退,投了上百封簡歷,只收到幾個面試,唯一通過的一個面試,卻被告知等疫情結束再來上班。每個月要還房貸,兩個小孩上小學,還有年邁的父母,他說:“活著就好”

活著就好,是成年人最真實的寫照。

3,“演習”就是人生:努力沒有結果,那就再努力一點

劇中孟非飾演的主持人說:“這種演習,都是裝樣子,一年能播八百回,隨便拍點就行”,很多人都認為這只是一場演習,走走過場而已,實在不明白嚴謹為什麼要這麼認真。

我們時而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但可以拒絕形式主義 I 《大贏家》

正如我們的人生,很多人深知生活不易,活著就好,於是開始走形式主義,馬虎對待工作。

很多人認為,不管自己怎麼努力,生活都不會起色。

《大贏家》描述出目前社會上,人們承受了生活和職場的壓力,在這雙重壓力下,有很多人如機械一般地活著,身體和心理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們應該如何破局?

影片末嚴謹的陳述可以說是完美的結局,給之前一切的反常行為都給出了合理的解釋:生活很苦,努力沒有結果,那我就更努力一點,社會很無情,但我仍然選擇做一個好人。同時也把觀眾情緒帶到了最高潮。

影片警告大家,不要為了走捷徑而一步一步走向罪惡的邊緣,當你一旦踏上了那條路,就不能回頭了。

我們總是要面對現實,在現實面前,拒絕做形式主義,請你再努力一點點,請你選擇做一個好人。


最後

以打劫銀行為主線的《大贏家》,串聯了一系列人物故事,有親情、有愛情、有世故,也有搞笑,劇中的人物真實地存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從開始對演習的走過場式態度,到認真對待,最後引發的是大家對社會現實的思考,歡笑中帶有苦澀,悲情中蘊含人生無奈。

你我都是一樣的人,在現實社會中都有自己的角色,用心演好這個角色吧。

生活很苦,你已經很不錯了,現在是你變得更好的時候,請再努力一點吧,最終你一定會成為贏家



你戴面具的時間太長,都不記得面具下的你是什麼樣子了……歡迎關注 ,「找尋內心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