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的芙蓉湖為何在江南消失了

無錫除了有三萬六千頃的太湖,還曾經有過一個充滿詩意的湖泊——芙蓉湖。


浩渺的芙蓉湖為何在江南消失了


芙蓉湖是吳地除了太湖之外的第二大湖,又名無錫湖、射貴湖,因湖面浩大也被稱為“巨浸”。翻開漢代的《越絕書》,有記載稱:“無錫湖,周萬五千頃,其一千三頃,毗陵上湖也,去縣五十里,一名射貴湖。”唐代陸羽的《惠山寺記》稱該湖“南控長洲,東泊江陰,北淹晉陵(今常州)”。芙蓉湖水清且淺,長滿荷花,盛產蓮藕,故以“芙蓉”為湖名。中唐詩人、開元宰相李紳,晚年在遊歷家鄉無錫後,寫過一組五首《卻望芙蓉湖》的詩篇,在他“水寬山遠煙嵐迥,柳岸縈迴在碧流”“逐波雲彩參差遠,背日嵐光隱見深”的讚美詩句中,我們依稀可見當年芙蓉湖的幽靜與壯美。

隋唐以降,由於大運河的開通和太湖的治理,大片湖灘土地得到開發,芙蓉湖被逐步改造成可耕田,圩田面積不斷擴大,水面不斷縮小,到今天已基本消失殆盡。

芙蓉湖的消失,與歷代洩水造田直接相關。古代無錫,多發水患,芙蓉湖的治理成為歷代地方官的頭等要事。早在戰國時期,楚國春申君封在江東,即開始治理芙蓉湖,“治以為陂”(河岸),“立無錫塘”,京杭大運河無錫段別稱“塘河”即出於此。無錫地名中的上塘、下塘也有不少與此相關。東晉元帝時(317-322),晉陵內史張闔曾洩芙蓉湖水入五瀉河,注入太湖。五瀉河即今白蕩圩。張闔在其任上希望將芙蓉湖改造為圩田,因財力有限未能實現。唐貞觀三年(629),又在北門築蓮蓉橋,蓮蓉橋也為無錫最古老的橋之一。


浩渺的芙蓉湖為何在江南消失了


北宋元祐年間又築蓮蓉閘,並築堰洩水為田。紹聖年間,兩浙轉運副使毛漸開挖蓮蓉河,引水入長江,芙蓉湖水位再降,百姓又開墾出一批良田。至明宣德年間,江南巡撫周忱上築溧陽東壩,下開江陰黃田港,外洩湖水,又在芙蓉湖西部築堤修成芙蓉圩、楊家圩,得圩田10.8萬畝。由此,芙蓉湖不斷縮小,明代時湖面“東西亦五六十里”,面積只剩100平方公里左右。清代時,芙蓉湖縮小成僅20多平方公里的小湖圩。20世紀中葉之後,芙蓉湖被徹底圍墾造田,綠洲無存。

現在,芙蓉湖只留下數十片圩田,被稱為“芙蓉圩”,上世紀尚存的東西兩片水域(西湖在玉祁,東湖在前洲)是早年芙蓉湖的中心湖區,曾滿植荷花,芙蓉飄香,而今也已經消失於城市開發的煙塵之中。但前洲仍有“浮舟”“前舟”的村名留存,今“前洲”之鎮名也是由“前舟”而來。原芙蓉湖的區域內還有許多帶有“宕”“墩”“尖”字樣的地名,隱隱透露出與芙蓉湖的那一段前世因緣。

古代的芙蓉湖煙波浩渺,水面與無錫北門外的運河相連,江尖渚即芙蓉湖中的一個渚島。明代周忱再度治理芙蓉湖,水勢縮小,江尖渚上的民居漸多。清代,渚上開設了大批陶器店,到處堆滿缸甏,因此被百姓稱為“缸尖渚”,後經方言演變,諧稱“江尖渚”,簡稱“江尖”。玉祁的鳳埠墩(即玉祁大墩)、東北塘的芙蓉山,原先也都是芙蓉湖中的小島,皆因水落而變成陸地。


浩渺的芙蓉湖為何在江南消失了


至清初時,黃埠墩至惠山尚餘十里湖面,遊船往返於三裡橋與五里街的上河塘、下河塘之間,這段當時旅遊的黃金通道,十里水道,風光優美,沿途盡享湖光山色。秦儀的《題芙蓉湖圖》這樣描繪芙蓉湖的景色:“風帆葉葉過沙洲,楊柳拖煙古渡頭;最是蓉湖好時光,落花飛絮一登樓。”

而今,芙蓉湖已消失,但詩意的芬芳依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