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鮮以仁”的“令”為何意並談談引發的思考

“巧言令色,鮮以仁”出自《論語·學而》,是其弟子為孔子編纂的傳世的著作。孔老夫子作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周遊列國,創辦私塾學堂,晚年修訂六經,留下許多經典,至今仍浸潤著我們這一代人的思想。孔夫子主張:仁、義、禮、智、信。顯然,巧言令色不符合“仁愛”的學說。巧言指能言善辯,色,指面相,那麼,“令”又為何意呢?

子曰“巧言令色,鮮以仁”的“令”為何意並談談引發的思考

孔子畫像

  • “令”在該句中的意義以及其他意義

令:美好的

巧言令色的故事:秦人尊盧沙,為人諂媚,靠說大話騙取了楚國上卿這一官職,並吹噓:只要楚國封我為上卿,國富民強指日可待。三個月後,晉國出兵攻打楚國,楚王便問尊盧沙有何對策,尊盧沙此時卻想不出萬全之策,說只好割地求和了。楚王一氣之下割掉其鼻子,驅逐出楚國。

巧言令色作為一句成語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也被人們廣泛使用。“令”用作褒義時,想必大家都聽過“令尊”、“令愛”、“令夫人”等敬詞,此處的“令”則表示美好的。當“令”用作中性詞,有動詞表示“使”、“讓”的支配含義;也有短的詞調的意義,如,如夢令。當然這些大家早已熟知。

迴歸成語,從字面翻譯來看,巧言與令色並列,巧言不難理解,不過令色指的可不是美好的面色。此處作貶義,多用來形容人巧舌如簧,花言巧語,面相偽善,沒有仁心。

在工作中,有人向領導諂媚,私下偷懶,卻拿到頭等功,我們可以說他巧言令色;在外交中,中國面臨嚴峻的疫情,有的國家給予我們物質支援,而有的國家卻僅靠媒體聲援......話不多說了,自在人心。


子曰“巧言令色,鮮以仁”的“令”為何意並談談引發的思考


  • 孔夫子所主張的“仁”

“巧言令色,鮮以仁”說完了“令”,我們再來談談“仁”。仁無論在古代還是當代,都屬於高尚的道德範疇。我們形容一個善良人,大多會說他仁義,有仁心,仁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道德原則、道德境界。自己終身踐行,並勸奉弟子及他人踐行。

“有教無類”就是其仁愛的一個很好例證。"有教無類"指不分貴賤,對誰都可以進行教育。孔子開辦私塾,傳道授業解惑,不因學生的低賤身份而歧視學生,也不會因學生智商有差異而進行選擇性教育。孔子一生弟子無數,可以見得他對學生的仁愛。

孔子把“仁”看作道德的最高準則。他稱人應有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是孔子富有同理心表現出的仁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大家有福同享,互幫互助,這是孔子胸懷天下表現出的仁愛;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在身邊,我們不要離他們遠去。即使外出工作,上學,也要告訴他們自己在哪以及自己的現狀。這是孔子對於孝所主張的仁愛。

不論對個人,對家人,對學生,對社會,孔夫子以家國情懷傍身,都把“仁”作為基本的道德準則,而這種準則,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

子曰“巧言令色,鮮以仁”的“令”為何意並談談引發的思考


  • 我們如何對待巧言令色的人?“仁”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1.先自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仁”的主張對自己也極為嚴苛,子曰:苟志於仁者,無惡也意為我們如果追求仁,首先自己不能有惡行。但是要知道,巧言令色有時並不是有意的,面對一些事,我們不得不低頭,不得不說好話。我們作為一個自然人,價值觀會有偏差,每個人對於諂媚的標準自然也參差不齊。也許在自己的眼裡是毛遂自薦,在他人的眼裡便是巧言令色了。重要的是把握一個度。而這個度如何把握,就要問自己:我的目的是什麼?這個目的是否利人又利己?是否符合道德標準?符合,則繼續,忽略其他聲音;不符合,及時止損。

2.瞭解情況,好意提醒,勸其改正。,因為人性本善。一個巧言令色的人並不是天生如此,和他後天接受的教育,所處的環境,接觸過的人,遭受的社會洗禮有關。要知道,巧言令色有時並不是有意的,面對一些事,我們不得不低頭,不得不說好話。我們作為一個自然人,價值觀會有偏差,每個人對於諂媚的標準自然也參差不齊。在對方沒有傷害到自己的前提下,我們應秉持仁愛之心,大度包容,利他行為會大大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感 。這時,有人會問:對方聽取我的意見並改正還好,倘若不聽呢?

3.絕對相信,因果有報。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意為我們作為一個仁者,能幫助別人,也能憎惡一個惡人。要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巧言令色之人不聽勸告,社會自會以別的方式懲處他,所以請你絕對相信。


子曰“巧言令色,鮮以仁”的“令”為何意並談談引發的思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