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用什麼文字記錄你的孤獨?

徐徳惠


我會用日記的形式記錄我的孤獨。每當我孤獨難耐時,尤其是精神孤獨時,我就寫日記,用寫日記的形式與自己交流,與自己分享孤獨,等日記寫完以後,內心的孤獨感就消失了,然後再讀一下自己的日記,反而愉悅而慰貼。我近三十年寫了八十多本日記本,其中佔五分之一的部分是寫孤獨。我喜歡獨處,喜歡閱讀,與人少聚集,因而時常感到孤獨,日記成了我獨處、閱讀等不可缺少的部分了。

如今,因孤獨而形成的寫作習慣,使自己語言的表達上上了一個層次。從這點來說孤獨而不孤獨,孤獨又成全了自己的一些方面。


退之317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對孤獨有獨特的見地。

晏殊無奈的孤獨“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園香徑獨徘徊”;

亡國之君李煜的孤獨“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陳子昂無人理解的孤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這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李白那壯志未酬的孤獨“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

辛棄疾難覓知音的孤獨“把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我最喜歡的還是林語堂老先生所寫的孤獨!

“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走獸,有飛蟲,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孩童走獸飛蟲自然熱鬧,可那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陽光中的貓


記錄孤獨的文字:

  1. 孤獨在黃昏裡散步,惆悵在夕陽下吟唱離別,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在冬日裡腐敗潰爛,它們凝視對方,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向世間道離別。
  2. 一個個靈魂在世上好像那些古老森林裡並排著的樹,枝枝葉葉也許有些呼應吧。但是他們的根,他們盤結在地下攝取營養的根卻各不相干,又沉靜,又孤單。
  3. 沒有巢的人,只能被風牽扯著飄蕩。既無法長出翅膀,也無法落地安家。不知道他們哭的時候,眼淚會不會落到泥裡,落到等待之人撐起的藍傘上。
  4. 山雨,觀天,遼原顯。鹿過窗沿,燈火遊人眼。春風不拐廟門拐,夏溪滾燙,四時輪轉籤。祭臺滿盞三兩遍,谷落河畔,綠窗關不嚴。把煙滅,撣拂笑問灶王爺。可堪二十有一年,仍在演,此戲唱罷再無言。
  5. 江雲暮潮,孤影一梢,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6. 孤獨是什麼,是秋來紛紛葉落,行人過客匆匆。沽酒無人應,心事無人聽。

是今非昨,人成各,斟字酌詞千萬句,輾轉躑躅難為言。

是幾行情書無以寄,經年後,紙箋泛舊,硯池落灰。

是春雷夏雨姍姍來遲,我撐好了傘,你未至。


竹影伴月


三毛在《溫柔的夜》中寫到“清風明月都該應是一個人的事情”。

孤獨本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關鍵在於你怎麼看它,如果放大,那就毫無生活的意義可言。

一個人承的住孤獨苦悶,也會享受到風清月朗。

我喜歡一個人,但我並不稱之為孤獨。

我喜歡一個人仰望天空,藍色帶給我執念,我會自言自語說:藍色是我喜歡的顏色。

我喜歡一個人走路,一個人的時候行程可以隨機更改,想去哪裡去哪裡。

我喜歡一個人看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記錄書中故事與自己的感受。

我喜歡一個人來來回回的坐地鐵,看路過我身旁人的眼神與面部表情。

我喜歡一個人讀詩,在清晨的公園看日出讀詩。

………………

我的文字記錄的都是我一個人的生活,但我並不覺得它孤獨,因為我在記錄的那一刻已經賦予它靈魂,跟我一樣有趣的靈魂。


mi米


一般會用漢語記錄心情,畢竟英語不一定能表達出內心真實的世界

就比如百年修得同船渡 千年修得共枕眠,他的英文會是A hundred years of building, a thousand years of crossing, a thousand years of building, sleeping together

你還能從英文中讀出意境嗎?


孫掌櫃de聲音雜談


能懂我的,只有身後孤單的足跡,延伸過秋與冬夏,伴著落月,數著潮汐。我知道雪花是暖的,只有它才肯親吻我的臉頰,直到化成晶瑩的一滴一滴。


榆關那畔是故園


現在是清華大學教授的劉瑜曾有一篇極為火的文章《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
我喜歡她的那本集子,連送人帶自存一共買了五本。
人註定是孤獨的,溝通從來都是相對而已,你得認清這樣的事實。
但是,面對這恆長的孤獨我們還如何呢,我把她的句子分享給你:

但另一些時候,又驚吒於人的生命力。在這樣缺乏溝通、交流、刺激、辯論、玩笑、聊天、緋聞、傳聞、小道消息、八卦、MSN…的生活裡,沒有任何圈子,多年來僅僅憑著自己跟自己對話,我也堅持了思考,保持了表達欲,還能寫小說政論論文博客,可見要把一個人意志的皮筋給撐斷,也沒有那麼容易。


“忍受的極限會是什麼養的結果?” 讓我告訴你,忍受是沒有極限的。

年少的時候,我覺得孤單是很酷的一件事情。長大以後,我覺得孤單是很淒涼的一件事。現在,我覺得孤單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讓它成為一件事。 有時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絕望。 真正的絕望跟痛苦、悲傷沒有什麼關係。它讓人心平氣和,讓你意識到你不能依靠別人,任何人,得到快樂。它讓你謙卑,因為所有別人能帶給你的,都成了驚喜。它讓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內心。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不同的自我,他們彼此可以對話。你還可以學習觀察微小事物的變化,天氣、季節、超市裡的蔬菜價格、街上漂亮的小孩,你知道,萬事萬物都有它值得探究的秘密,只要你真正-我是說真正-打量它。 當然還有書、報紙、電影電視、網絡、DVD、CD,那裡面有他人的生活、關於這個世界的道理、音樂的美、知識的魔術、愛的可能性、令人憤怒的政治家…我們九九八十一生都不可能窮盡這些道理、美、愛、魔術的一個小指甲蓋,怎麼還能抱怨生活給予我們的太少。

絕望不是氣餒,它只是“命運的歸命運,自己的歸自己”這樣一種事實求是的態度。 就是說,它是自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52bbebe0b2894c6bb5a8b1b6a6d8b89e\

如果貓會用手機


也許,所謂的孤獨就是你只有一個人,無論發生什麼,你都不敢倒下,因為你的身後沒有支撐。但我不把一個人生活的日子記錄為孤獨,只因為我們還有朋友,還有親人,我從不覺得我很孤獨。

  難道你會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住而就定義這種生活為孤獨麼?不,我們不能,要知道我們不是一個人,縱然我們漂泊在異地,但是我們的老家還有掛念我們的父母,我們還有要打電話甚至是每隔一段時間要見面聯繫的朋友。在我們的心裡,也會有那麼一個或者幾個一直惦念的人。

  過去的幾年裡,我一直是一個人租房生活,租的是單間,但是合租的人之前並不認識,除了見面打招呼之外,也並沒有什麼交集,但我很享受那種狀態,我拒絕了和好朋友一起合租。那個時候想的是,這樣的生活會讓我成長的更快的吧?一個人出去吃飯,最怕的就是飯還沒有吃完,而因為你中途去了一趟衛生間,你剩下的飯就被服務生收走,但恰恰這樣的生活,也讓我知道未雨綢繆,要先做好打算。一個人去逛街,試衣服的時候,沒有人給你拿著包,你只能把包帶在自己的身邊,放在你的視線之內,這樣的生活,讓我養成了細心的習慣,看護好自己的個人物品;一個人睡覺的時候,也曾因為害怕黑暗,而讓屋裡的燈亮了一夜,但這樣的生活,讓我逐漸有了膽量,不再如此懼怕黑夜裡的路,更是知道要把該充電的設備都充好電,以防突然停電帶來的漆黑。

  我們一個人做了好多的事情,一個人去逛超市,一個人去加班,一個人回家,一個人去醫院,是的這些你或者我都經歷過,一個人在外的日子最怕的是生病,但是也更加意識到了鍛鍊身體的重要。好好的愛自己,身體是自己的。

  記得曾經凌晨兩點,在地震中的晃動中醒來,那是人生中第一次感覺到地震,睜開眼睛的時候,眼前掠過了很多個人的影子,想要拿起電話打給他們,那個時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心中還有著這樣的在乎的人。危難中我們最想見的那個人,就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吧。

  縱然曾一個人生活過,但我並未覺得我是孤獨的,其實我們都並不孤獨,只是你把自己想的那麼懦弱,那麼害怕孤獨而已。


艮艮的叢林生活


孤獨就像大風裡的塑料袋。


環球音樂風向標


曾經,我也是一個意氣風發,朝氣蓬勃的少年,那時的我年少,輕率,激情滿滿而穩重不足。時過境遷,滄海桑變,人生已經步入中年,這些年來自己過得並不怎麼樣,也在不斷反思原因所在,我發現是自己在個人發展問題上缺乏主見,很多重要的人生折點沒有深思熟慮,沒有有效的管理好時間,以至於蹉跎半生!但是我的孤獨幾乎不怎麼寫在臉上,而是深深的烙在心裡!我猛然警醒,亡羊補牢,猶未晚矣,於是我開始變工作邊努力,即使付出的辛勤和汗水更多,但是我毫無怨言,因為我知道我是在為以前的年少無知,不懂得珍惜而買單!我的孤獨就記錄在我撒下的那些汗水裡!並且我還將為之拼搏下去,直到我定下的目標實現為止!加油,孤獨常伴我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