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第二部喜劇電影《大贏家》及格了嗎

《大贏家》是由大鵬柳巖主演於淼導演的作品。該片講述了一個對待工作十分嚴謹的銀行職員嚴謹,在一次搶劫演習擔任劫匪的角色,然而這個假劫匪似乎比真劫匪還要難搞……

昨天晚上8:00《大贏家》在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抖音等多平臺免費播放。它是繼《囧媽》之後第二部免費網上播放的電影,上線之後,我第一時間觀看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才知道這部電影的版權來自日本小說《永遠不會結束的遊戲》,此前,韓國也翻拍過這部片子,所以我在今天看了一遍韓國版《率性而為》,以下內容主要對比中韓兩部作品的差異,內含大量劇透,

慎入~~

本土化合格,笑點密集

很多人質疑在韓版裡搶劫之前做了大量的背景鋪墊,而《大贏家》第一幕直接開始籌劃搶劫演習很突兀。其實不然,在韓版的背景裡,主人公的職業是警察,他所在的城市短短一個月連續發生五次銀行搶劫事件,領導才決定進行一次模擬搶劫案,然而在這麼嚴重的時態下,大家還是把演習當作演習而已,消極對待,尤其是談判員照著稿子毫無感情的與歹徒溝通,極具諷刺意味。

《大贏家》在影片開頭記者提出“既然銀行不可能被搶,這個演習還有意義嗎?”這時候局長的回覆也是極具諷刺意味。

開年第二部喜劇電影《大贏家》及格了嗎

在中國的國情下,相信每個人都受過形式主義的困擾,比如,消防演練時,每個人摸一摸,搖一搖,連真正使用滅火器的資格都沒有。再比如,投不完的票和填不完的調查問卷。結合本土化矛盾,不需要做過多的鋪墊。

《大贏家》的大部分劇情與《率性而為》是一樣的,改動的部分有很多比韓版跟接地氣,首先,銀行的小機器人,在小機器人上雖然笑點不多,但是接近性很強。這兩年,幾乎國內所有銀行都配備了這樣一個機器人,每次去銀行,只要它是開著的,我就忍不住跟它聊兩句。

在韓版裡大家肚子餓了之後靠喝咖啡充飢,而在《大贏家》裡則是要求警察點了個火鍋,肥牛,金針菇,豬腦子真的有被笑到。

還有一段,警察帶男主的家人來勸男主投降,韓版的笑點在於媽媽根本不關心兒子是搶劫犯,只關心白天找不到的印章被兒子放在那裡了。而中國版媽媽,在看了一天兒子的直播以後,覺得兒子火了,於是開始現場徵婚,

開年第二部喜劇電影《大贏家》及格了嗎

這一段,不好意思,我又被笑到了。

人物塑造有新特點

《大贏家》的主角不再是原版的警察,而是變成了銀行櫃員,所以原版主角是這樣的

開年第二部喜劇電影《大贏家》及格了嗎

而大鵬卻是這樣的

開年第二部喜劇電影《大贏家》及格了嗎

原版的警察一幅不配合就殺了你的感覺,而中國版的銀行職員一副求求你們配合一下的慫樣,符合各自的職業,同時為了使嚴謹的行為更加合理,《大贏家》給大鵬加上了退役老兵人設,這樣一來,嚴密的作戰計劃就更說的通了。

另外一個角色是孟非飾演的記者,在韓版中,一共出現了三個記者,三個人對待這一事件的表現各不相同,首先出現的兩名記者非常不耐煩,這種情緒在國產版裡都集中在行長一行人身上了。後來出現的女記者才終於看到了這場鬧劇的新聞價值。而中國版記者孟非一開始以為是走過場的演習,覺得隨便拍拍就行了,當他發現主角不尋常的表現之後,開始認真的報道,一個小小的反轉讓這個角色鮮活了起來,這一點是比韓版高明的。

另外一點比韓版好的地方在偶然被捲進來的爺孫身上,三次給錢,第一次爺爺取錢給孫子,第二次,天黑了孫子說,回去晚了要被扣零花錢,第三次,在公共汽車上,孫子把錢還給爺爺

開年第二部喜劇電影《大贏家》及格了嗎

孩子和家長的交流問題一直是社會熱點,延續了原版耿直高冷的性格的同時,《大贏家》的孫子,更有人情味。

以上是優點,接下來是缺點

不知道為什麼,兩部電影高度相似,時長也差不多,可是韓版看起來更緊湊一些,《大贏家》卻給人一種拖沓的感覺,這種拖沓不是劇情造成的,我認為問題出在剪輯上,場景切換節奏太慢,特寫鏡頭有些不和時宜。

演員用力過猛,大鵬的演技一貫有點用力過猛,但是這次還有更猛的,行長的表現太令人失望了,嗚嗚喳喳從頭到尾,同時我認為也不是田雨老師演技的問題,而是表現行長不耐煩的劇情,太多了。

國產電影的通病強行煽情在這個片子裡也體現出來了,在眾人一起指出死的人是行長時,已經是一個昇華了,畢竟韓版結尾裡的市長被捕之類的反轉在國內應該過不了審。跟著的嚴謹的自白,這一段似乎與劇情有關,也似乎十分多餘,強行上價值。大鵬的電影《縫紉機樂隊》的最後也是上了一波價值,但是一百多個樂隊的場面讓這個價值不那麼突兀,這裡一個假劫匪,強行勸人向善,真的有被尬到。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是值得一看的,韓版更具諷刺意味,演員演技更自然。國產版更溫暖,笑點更多,在我這裡的評分是7分左右,因為免費播出的誠意,我在豆瓣上打了8分,畢竟免費無價。

\u0001\u0001\u0001\u0001\u0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