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從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大炮有多牛?

羽幻成昕


內憂外患——風雨中的清王室

晚清時期,封建專制社會走向衰落,中國人民的抗爭史從此浸滿血淚。在國內,經濟上,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土地兼併嚴重;政治上,清朝統治的腐朽日益暴露;軍事上,裝備陳舊,營務廢馳,兵員良莠不齊;財政上,國庫虧空,入不敷出;思想上,閉目塞聽,愚昧無知,盲目自信。而縱觀國際,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崛起。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奪取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加緊對外擴張。

當時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正將矛頭指向大清,它明白打開大清這個市場會取得如何豐厚的利益,但是一個古老落後的農業國與先進的工業國之間必然會發生激烈的碰撞,英國無法打開中國的市場,而中國的茶葉,瓷器等又是英國所需要的,大量的白銀湧入了中國,這是英國所不願意看到的,所以英國想到了鴉片,不僅摧殘國人的身體與意志,還可以獲得大量回流的白銀。

在道光帝的指示下,林則徐興起禁菸風潮,禁菸運動打擊了英國的鴉片走私,卻也成為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最好的藉口。至此,我國對外的屈辱歷史開始了,我國人民的覺醒之路也開始了。

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自強

"自強""求富",多麼振奮人心的口號,清朝的柱石們在數次戰爭中屢戰屢敗,於是深感這一龐然大物再不"續命"可能就來不及了。大清危矣,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就此展開。

而"自強"之路離不開軍隊的強大,而統治者和一眾大臣想當然的認為我大清與列強最大的區別乃是軍隊之戰鬥力,而要想立竿見影地提升軍隊戰鬥力,最可行的辦法就是從國外引進先進武器,擴充軍備。

1866年,清朝政府派出了一支考察團,到歐洲國家購買武器。這支考察團在英國、法國遭到了冷遇,卻在德國受到熱情招待。其中緣由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晚清時期中國內外交困,最大的危機來自英國、法國和俄國三大列強,後來再加上日本。

德國一和中國沒有領土爭端,二沒有向中國運鴉片,遠不像英法俄那樣對中國進行赤裸裸的侵略,相比其他三國,德國對中國的威脅相對較小,歷史上德國和中國關係一直不錯。此外,德國和其他三個對中國虎視眈眈的國家關係緊張,是中國天然的合作伙伴,所以德國成為了李鴻章最好的選擇。

在考察德國期間,德國克虜伯公司招待至為周到,克虜伯公司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甚至在百忙之中親自接見了考察團一行,這讓考察團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隨後,考察團寫報告給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他(阿爾費雷德·克虜伯)熱情、好客,不像英國人、法國人那樣藐視我們的長衫、馬褂和長辮,他彬彬有禮地用盛宴款待我們這些中國人!"而且李鴻章對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神交已久,所以更加堅信了購買德國軍工的決心。

但是這僅僅是一小部分原因,如果克虜伯公司沒有強悍的硬實力,也是得不到李鴻章青眼相加的。

我們就來說說克虜伯大炮它究竟有多麼強悍。它的口徑有280毫米,炮管長11.2米,重44噸,最大仰角可以達到30度,有效射程能達到19,760米,在3000米的範圍內,炮彈可穿透65.8毫米的鋼板。可以說是當時各大火炮中的佼佼者。其在普法戰爭中大顯身手,更是讓李鴻章堅定了購買克虜伯大炮的信心。在著名的色當會戰中,普魯士軍隊配合火力強大的克虜伯大炮,讓法國軍隊損失慘重。最終普魯士大獲全勝。這場會戰,普魯士僅僅損失9000多人,而法國軍隊損失12.4萬人,戰損比達到了1:14。

李鴻章瞭解到克虜伯大炮的威力後,喜滋滋地向朝廷進行彙報:

"後膛裝藥槍炮最為近時利器。查格林炮一宗不能及遠,僅可為守營牆護大炮之用。惟德國克虜伯四磅鋼炮可以命中致遠,質堅體輕,用馬拖拉,行走如飛,現在俄德英法各國平地戰陣皆以此器為最利,陸軍炮隊專用此種,所需子彈之價格與炮價相等。"

在李鴻章看來,德國生產的克虜伯大炮,採用後膛裝藥技術,威力巨大,裝備4磅鋼炮就可以輕輕鬆鬆擊穿"致遠"級別的艦船,價格也不昂貴,很划算。

購置武裝——李鴻章的求"勝"欲

1871年,李鴻章向克虜伯公司開出了一張鉅額訂單,訂單包括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第一批114門克虜伯大炮運到中國後,李鴻章將它們率先裝備在淮軍中,一共裝備了19個炮營。這是中國第一支近代炮兵部隊。而且出於對克虜伯大炮的信任,在李鴻章的主持下,北洋水師一共向德國公司購買了5艘艦船,即"定遠""鎮遠""濟遠""經遠""來遠"。甚至從英國公司購買的兩艘巡洋艦"致遠"和"靖遠",也在主炮位置上配備了兩門210毫米克虜伯大炮。

數據顯示,從1877年到1896年,清朝累計向德國克虜伯公司購買了約2000門克虜伯大炮。這些大炮裝備在海岸線主要城市的炮臺上,成為了中國國防的骨幹中堅,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庚子之役等中國近代的重要戰爭中隨處可見克虜伯大炮的身影。及至到了民國建立,已經在中國的國防戰線上服役了幾十年的克虜伯大炮老當益壯,依然活躍在軍閥大戰、抗日戰爭中,八一三淞滬大戰中,吳淞炮臺上的國軍士兵就是操著克虜伯老炮在抗擊日軍,克虜伯大炮質量之好可見一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9月,日軍進犯廈門,胡裡山炮臺上配備的克虜伯大炮發出怒吼,一炮擊爛日軍一艘輕巡洋艦"若竹"號。此後8個月內,日軍未敢再犯。

翻閱史料期間,有這樣一段記載讓筆者鼻子泛酸,眼眶泛紅。李鴻章在德國期間,專程訪問了德國克虜伯公司。

那時候,中國有一批留學生在克虜伯公司學習射擊技術。李鴻章在公司負責人的陪同下,前去看望這批留學生。李鴻章勉勵他們:

"克虜伯新式大炮最為精奧,只要苦心研究,操練、演放、修整諸事趕緊苦學,必得其秘。中國沿海南至瓊州,北至營口,具有建置禦敵之炮臺。我之老矣,不能效力國家,將來伐謀制敵、禦侮保國之重任皆落諸位雙肩!"

寥寥數語中,不難看出這位帝國的修補匠所面臨的艱難處境,雖然帝國已然腐朽,但他還是對新生力量寄予了深切的厚望,而中堂大人一行所要做的便是用自己已無多少氣力的雙肩去盡力支撐這個岌岌可危的帝國,給新一代留下足夠成長的時間。可中堂大人沒有想到的是,列強是不會給你成長時間的。

現如今,我們成為製造業大國,實現了軍工獨立,所有重要的核心部件都是我們自己製造。我們擁有完整軍工體系並且能獨立研發遠程攻擊性武器。不僅如此,我們不少性能絕佳的武器也走上了外銷之路,受到不少國家的青睞。

前世不忘後世之師,我們雖未見證過那個風雲動盪的時代,沒有看到先輩們為了國家而做的努力,但是至少如今的盛世,我們的雙肩必將扛起!


歷來現實


1937年9月3日,日本海空軍進犯廈門。廈門海防胡裡山炮臺在指揮官何榮冠的指揮下,率先開炮迎擊,一發命中,重創日軍驅逐艦若竹號,其他兩艘軍艦見若竹號受重創,連忙夾帶若竹號向外海逃跑。

胡裡山炮臺乃是1888年李鴻章搞洋務運動時,從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大炮,當時一共買了328門,只有兩門安置在胡裡山,其他大部分安置在旅順、大連、威海、煙臺等環渤海地區。

不言而喻,清政府購買這些克虜伯大炮的首要目的,是拱衛京畿。

克虜伯大炮擁有280毫米的口徑,炮管長11.2米、重44噸,最大射程近20公里,炮彈3公里內可穿透65.8mm的鋼板。在當時,擁有質量過硬的克虜伯大炮就相當於擁有“真理”,李鴻章採購克虜伯大炮,不失為明智之舉。

從半個世紀之後,胡裡山炮臺一彈將日軍驅逐艦若竹號打成重傷也可看出,克虜伯大炮的威力的確不俗。

“克虜伯”這個漢譯名字(原名kruup),也出自李鴻章。

在中國,克,意味著克敵制勝;虜,則指代蠻夷番邦;伯,是一種貴族頭銜。克虜伯三字,無疑寄託了李鴻章的厚望。

不過,克虜伯大炮的短板也非常明顯——巨大、笨重、操作複雜。

因此,這個笨重的大傢伙自安置海防開始,一直都是在戰略上威脅敵人,真正發揮實戰效用的機會不多。

從購買克虜伯大炮到重創若竹號,更是過去了近半個世紀!

被克虜伯大炮重創的若竹號,又是怎樣的角色呢?

1921年,若竹號在日本川崎造船廠動工,次年竣工下水。它的標準排水量900噸,航速35.5節。其主要特點就是輕便、快捷,機動性強。因這一特點,若竹號在日海軍主要擔任警備任務。

與克虜伯大炮誕生時的同時代軍艦相比,若竹號在速度上有絕對的優勢——甲午戰爭中,清日雙方時速最快的軍艦吉野號,也只有22.5節。以若竹號的速度,說它“來無影去無蹤”,一點也不為過。

普通的岸防炮想要打中這樣的快速移動目標,真真有點兒難。

縱向來看,若竹號與胡裡山克虜伯大炮相比,超出了不止一個時代。從實戰表現來看,即便過去了半個世紀,克虜伯大炮的威力依舊。

須知,這些克虜伯大炮乃是清政府斥巨資購買,每門大炮的至少2萬兩白銀,而當時清政府購買的北洋水師主力艦定遠艦、鎮遠艦加起來也才340萬兩。

清政府為了鞏固京畿,僅從克虜伯公司購買大炮,就用了600萬兩白銀。加上為這些大炮構築炮臺、培訓炮兵、解決吃喝度用等開銷,則清政府的花費將十倍不止,而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才7500萬兩白銀。

清政府花了這麼多錢,克虜伯在晚清動盪的時局中,表現如何呢?

1894年,清日甲午戰爭中,李鴻章一手創建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傾力打造的炮臺防禦體系幾乎沒怎麼發揮作用,守炮臺的士兵便不戰而逃。

六年後,悲劇再度上演。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固若金湯的環渤海炮臺陣地的代表大沽口炮臺,僅僅堅持了6個小時,失陷。駐守炮臺的近千名清軍官兵陣亡,敵軍僅陣亡255人——守城戰爭打成這個樣子,真真是對不起清政府花的那麼多銀子。

讓八國聯軍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當他們登上大沽口炮臺,驚奇地發現,這裡竟然有96門克虜伯大炮、84門德式速射機關炮、3萬支毛瑟槍和來福槍、以及無數的彈藥;而侵華的八國聯軍僅有83門各式火炮。

如果守城清軍能夠合理利用這些槍支彈藥,八國聯軍很難登陸。

結果呢,清軍擁有這麼多先進的大炮,依舊沒能拱衛京畿,甚至還把京畿丟了!大沽口等一系列海防炮臺,也在戰後被拆除。

縱觀清末的對外戰爭,說清政府“花做多的錢,挨最痛的打”,真真不為過。

克虜伯大炮的威力如此之強,在渤海灣安置了上百門這樣的“真理”武器,清軍在甲午戰爭中為何還會落得慘敗?

或許有一點可以揭示其失敗的原因:李鴻章出訪歐洲,受到克虜伯公司的熱情款待,克虜伯承諾李鴻章,如果清政府從他們這裡購買軍火,將給他3釐的回扣。僅僅購買克虜伯大炮這一項,李鴻章就拿了43萬馬克回扣。

窺一斑而見全貌,清軍之慘敗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只可惜,克虜伯大炮無罪,卻要替大清國的衰亡背黑鍋。有一種說法就是,買這麼多大炮也沒發揮什麼作用,還不如用來買軍艦,這樣就有可能贏下甲午海戰!

圖為若竹號模型

同樣的克虜伯大炮,在換了一群官兵操控之後,即便它落後了一個時代,依舊將日軍若竹號打得狼狽逃竄。

不得不說,仗是用武器打,決定最終勝負的,還是靠人。


記者李滿


李鴻章從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大炮有多牛?四十年後的抗日戰爭時,一炮擊爛日軍艦艇。

克虜伯大炮,在近代世界上的名聲是非常大的,可它在中國的名聲更大。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克虜伯大炮。

克虜伯大炮,它的口徑有280毫米,炮管長11.2米,重44噸,最大仰角可以達到30度,有效射程能達到19,760米,在3000米的範圍內,炮彈可穿透65.8毫米的鋼板。

它是由德國的克虜伯公司生產的。李鴻章於1871年訂購了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

第1批運到中國的克虜伯大炮共有114門。這114門大炮,全都被李鴻章裝備在了淮軍當中。這次共裝備完成了19個炮營,可以算是中國近代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炮兵部隊。

克虜伯大炮在中國的名聲非常大,不光是因為清王朝用它組建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支炮兵部隊,還在於1896年左右裝備在的克虜伯大炮,在過了40年後的抗日戰爭,這些大炮還可以使用,並且做出了大的貢獻。

1937年日軍進攻廈門的時候,裝備在湖裡山炮臺上的克虜伯大炮,只一炮,就打爛了日軍的一艘輕巡洋艦“若竹”號。

李鴻章為什麼選擇了德國的克虜伯大炮?

  • 清王朝派人到歐洲求個先進武器,卻遭到英法等國的領域,唯獨德國克洛勃公司熱情接待了他們。

我們知道,在中國的19世紀60年代左右,以李鴻章,張之洞等為代表的洋務派發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主旨的洋務運動。

洋務派們認為,要想使國家更快的強大起來,就要組建起一支強大的軍隊。而近代中國的軍隊戰鬥力低下的原因就是因為武器的落後。

所以,1866年清王朝派了一支選購武器的考察團到歐洲國家去考察。

本來這是一筆很大的生意,但不知為什麼,英國和法國等國都對他們很冷淡。唯獨到德國,他們卻受到了非常熱情的接待。

尤其是德國的克虜伯公司,那更是招待的非常周到。克虜伯公司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 克虜伯親自接見了考察團。這讓收到消息的李鴻章對克虜伯公司充滿了好感。

  • 克虜伯大炮在色當會戰中表現出強大的火力,讓李鴻章決心購買克虜伯大炮

就在李鴻章對克虜伯公司充滿好感,準備購買克虜伯大炮的時候,克虜伯大炮在普法戰爭中表現出了強大的威力。

在非常著名的色當會戰中,普魯士軍隊利用強大火力的克虜伯大炮使得法國軍隊損失非常慘重。

獲勝的普魯士軍隊僅僅損失了9000多人,而法國軍隊卻損失了12.4萬人。

聽到這個消息後,李鴻章這樣向朝廷做了如下彙報:

後膛裝藥槍炮最為近時利器。查格林炮一宗不能及遠,僅可為守營牆護大炮之用。惟德國克虜伯四磅鋼炮可以命中致遠,質堅體輕,用馬拖拉,行走如飛,現在俄德英法各國平地戰陣皆以此器為最利,陸軍炮隊專用此種,所需子彈之價格與炮價相等。”

至此,李和章確定使用德國克虜伯公司的克虜伯大炮。前面我們就說了,他一口氣採購了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

後來在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的時候,購買的外國艦船上所配備的大炮均為克虜伯大炮。

據統計,從1877年到1896年,清王朝共向德國克虜伯公司購買的克虜伯大炮約有2000多門之多。當時中國沿海主要城市的炮臺上,裝備的大炮,基本上都是克虜伯大炮。

可是,因為清王朝本身的腐朽,有如此威力巨大的克虜伯大炮,依然沒有擋得住列強的入侵,中國還是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當中。所以說,不管多牛的武器,真正要發揮作用還是要使用這個武器的人足夠牛。

大家認為,是不是這樣呢?


摯守靜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李鴻章為了實現富國強兵的口號,先後引進了大量的西方武器,其中之一就是普魯士德國的克虜伯大炮。那麼這款火炮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能夠讓李鴻章十分青睞呢?

克虜伯大炮原系普魯士德國的軍火商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生產的280毫米口徑大炮,炮管長11.2米,重達44噸,射出的炮彈可以在3000米範圍內穿透65.8mm厚度的鋼板,威力驚人。憑藉著這款性能優異的火炮,普魯士德國在歐洲戰場上橫掃奧地利和法國,讓人刮目相看。

而遠在德國萬里之外的清王朝,在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的教訓後,決定痛定思痛,發起了以“自強”為口號的洋務運動。

洋務派大臣李鴻章一直對於德國的火炮性能十分青睞,他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就給清廷上過疏,主張從德國引進性能優良的火炮,用以改善清朝水師的作戰能力。

為了引進先進的武器和技術,李鴻章曾先後派人出國考察,最後選定了德國。德國人對待李鴻章這個金主的態度十分友好,再加上李鴻章認為只有德國能夠對付法國(清朝曾與法國爆發中法戰爭),所以李鴻章說服清政府花大價錢在德國的造船廠買下了定遠艦以及鎮遠艦,這兩艘艦全是7000噸以上的鐵甲艦,後來就成了北洋水師的主力。

除了主力軍艦,在火炮方面,李鴻章也主張從德國引進,而他看中的就是德國的克虜伯大炮。

在普法戰爭當中,普魯士德國藉助克虜伯大炮的威力,以9000人擊潰了12.4萬法軍。在威力強大的克虜伯大炮面前,即便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軍隊也只能抱頭鼠竄。

當時在歐美列強之中,德國產火炮全用後膛,英國產火炮全用前膛,俄國的小炮多使用後膛、大炮則使用前膛,而大洋彼岸的美國還在採用老式的滑膛炮。經過一番分析,李鴻章認為清朝只有跟著德國火炮的方向走才有前途。

經過很長時間的考察後,李鴻章在寫給清廷的電報中說道:“惟德國克虜伯四磅鋼炮可以命中致遠,質堅體輕,用馬拖拉,行走如飛。”

在得到清政府同意後,李鴻章在1871年就和德國克虜伯公司簽下了訂單,進口328門克虜伯大炮。第一批大炮抵達清朝之後,就被投入了李鴻章的嫡系部隊淮軍之中。後來,清朝也將克虜伯大炮安裝到了北洋水師的軍艦上面,極大地提高了射擊能力。到了後來抗日戰爭爆發時,中國軍隊還在使用清朝從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大炮。


世界人文通史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當時李鴻章從德國購買的克虜伯大炮威力確實很強

他的有效射程達到了一萬六千米的距離,威力也一點也不小,在後面的抗戰中更是一炮

就擊沉了日本的巡洋艦。

在甲午戰爭當中,清軍其實對日軍也是造成了極大的傷亡,日軍當時也是付出了一萬多

人的傷亡,而清軍傷亡也有31000多人,這當中除了是將士有著很強的決心之外,最重

要的原因當時從德國購買了許多先進的裝備,特別是從德國克虜伯公司買來的大炮更是

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李鴻章其實很早就有購買裝備的想法,但是強大的英法兩國並沒有答應李鴻章的請求,

反而是德國克虜伯公司,十分熱情地接待了當時清朝的代表團,在雙方交談之後,李鴻

章就準備從德國購買328門大炮。

這些大炮的這個口徑也是不相同的,李鴻章也是得在自己的淮軍當中組建了一支專門的

炮兵部隊。並在此後的二十多年中,李鴻章一直的從德國買來了大炮,可能有兩千門克

虜伯大炮左右。

在1893年的時候,李鴻章就從德國買來兩門2口徑長達280毫米的大炮,威力十分強,

有效的射程也是達到了一萬六千米的距離,後來這兩門巨炮也是被安置在了胡裡山炮

臺。

在1937年9月的時候,日軍準備對廈門發起進攻,可是這裡的克虜伯大炮依舊好用,於

是就在雙方激烈的交戰當中,克虜伯大炮成功擊中了日軍的輕巡洋艦,並且讓他沉沒

了。不光是這樣,還成功重創多艘日軍戰艦。


江水趣談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先說下克格勃大炮多牛,答案是:很牛。


李鴻章在1871年訂購328門大炮,在1937年抗日戰爭這批大炮其中一門擊沉日軍巡洋艦。質量牛逼不,這門炮的戰鬥力在六十多年後還能發揮作用。六十多年啊!將近當時一代人的時間。

洋務運動時期,李鴻章,張之洞在上書慈禧的奏摺裡面寫到:“中國欲自強,唯有學習西人的先進經驗,尤其是要學習西方以武器裝備為為主的軍事技術作為強大的後盾。因此,應當選拔人才,直接到先進的國家內部去學習。”

從1872年初,再到1875年末,清政府用了四年時間,在全國選拔了120名具有優秀才學,又天資聰穎的幼童,讓他們坐著蒸汽輪船,去美國留學。但是,中國面對當時虎視眈眈的日本沙俄,迫切的增強自己的實力已經是刻不容緩了。李鴻章首先將目光瞄準了當時最具有威力的攻堅武器,大炮身上。


李鴻章下定決心要徹底改革,那麼自然要引進最好的東西,在給朝廷的奏摺當中,如實彙報了克虜伯大炮的威力:

“後膛裝藥槍炮最為近時利器。查格林炮一宗不能及遠,僅可為守營牆護大炮之用。惟德國克虜伯四磅鋼炮可以命中致遠,質堅體輕,用馬拖拉,行走如飛,現在俄德英法各國平地戰陣皆以此器為最利,陸軍炮隊專用此種,所需子彈之價格與炮價相等。”

1870年李鴻章就一口氣向德國的克虜伯公司定製了328門大炮,有沒有回扣不知道,當時就將它們放置在沿海的炮臺上。還配置給了當時中國最大的西式戰艦“致遠”和“靖遠”上,這兩艘戰艦在甲午中日戰場上發揮了巨大的威力,擊沉擊傷多艘日本戰艦。


隨著清朝倒塌,不少軍隊設備設施也被民國所繼承,抗日戰爭爆發時克格勃炮已經遠遠算不上先進,但是裝備簡陋的中國軍隊只能使用這種大炮來佈置海防。1937年的淞滬戰場上,沿著長江一線的克伯格炮臺有效阻截了日軍軍艦沿著長江順江而下的攻勢,有一艘日本軍艦就被一炮擊沉,為抗日戰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儘管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令人吃驚的是克格勃大炮依然能夠發揮威力,不得不感嘆他們的質量好。


深貓


克虜伯大炮號稱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大炮,是路上炮臺中的王者存在,然而到了滿清手裡,還真就只是放放禮炮用的。

當年李鴻章在鎮壓完太平天國之後,深感武器裝備對於戰爭的巨大影響,所以李鴻章提出了建新軍,購置西洋裝備。


由此也就拉開了洋務運動的大幕,這場洋務運動以強軍為主,建立不少的軍工企業,購買了不少武器裝備。

像當時的北洋艦隊,就幾乎全部都是購買而來。這些裝備的維修幾乎都得靠他國支持,十分的被動。

而李鴻章痛定思痛之後,開始了建立自己的軍工工業,並且成功仿製了德國的克虜伯系列大炮。

其實也就是將生產線買過來,然後進行再加工生產,但是由於漢陽鐵廠的鐵水不合格,使得大炮質量難以保證。



為此在建設威海衛的海軍基地和旅順要塞的時候,李鴻章又斥資直接購買了德國最新式的克虜伯型號大炮。

按照李鴻章的設想,陸地炮臺加上北洋艦隊,足以捍衛京師。所以有人罵李鴻章甲午戰爭時期避敵保船,這其實是不正確的。


李鴻章只是清楚北洋艦隊實力不足以抗衡日本聯合艦隊,只有藉助陸地炮臺才有可能勝利。

然而當年甲午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先是從陸地上包抄了威海衛,先奪取了陸地炮臺,然後便是調轉炮臺轟擊北洋艦隊。

為了摧毀陸上炮臺,北洋艦隊官兵不得不派出敢死隊去炸燬,犧牲了一百多名優秀水兵才得以摧毀部分炮臺。

可以說克虜伯大炮威力是有的,然而卻是最終成為了敵人的利器,這隻能說腐朽的國度,再怎麼先進的武器都是徒然。


小司馬遷論史


事實上,洋務運動的初衷就是因為在武器裝備方面落後於西方列強,所以遭到了西方列強多次侵略欺負之後,從西方引進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技術,從而能夠武裝自己,使自己的力量強大起來,能夠抵制外辱。



起初的時候,洋務運動那些人從西方引進了很多的槍炮。其中大炮引進了英國的阿姆斯特朗,也有德國的克虜伯,然後在綜合比較之後,李鴻章他們認為德國的克虜伯大炮非常的先進,並且質量過硬,所以在後期大量還引進了德國的這種大炮,在中國軍艦還有沿海,都有大量的裝備。



當然中國購買德國的武器裝備,事實上也有制衡列強的因素在裡面,因為當時英法等國家老是侵略中國,而德國屬於後起的國家,並且海軍力量不強,所以和中國之間的瓜葛比較熟。中國等在建立北洋海軍的時候,向西方列強購買強大的軍艦,而英國出於自身的原因,不願意將先進的軍艦賣給中國。中國後來買的很多先進軍艦都來自於德國,因為德國和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利益衝突,火炮也有這個因素在裡面。



在洋務運動期間,李鴻章先後從德國購買了300多門克虜伯的大炮。這些當時先進的大炮大量裝備了李鴻章的淮軍,同時也裝備了軍艦,還有沿海港口,守衛國家的安全。德國的軍工製作確實名不虛傳,這些大炮甚至在幾十年之後的抗日戰爭中都起了相當大的作用。1937年的時候,日本海軍侵犯廈門,當時已經服役數十年的克虜伯大炮一聲炮響,重創日軍的驅逐艦,最終將日軍趕走。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克虜伯大炮在近代世界戰爭史上,真可謂大名鼎鼎,不僅備受德軍的鐘愛,而且更是受到了李鴻章的追捧。為此,李鴻章不惜花費巨資在10年裡購買了2000多門克虜伯大炮,不僅將它作為晚清的岸防炮使用,而且還將其安裝在了北洋水師的艦船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克虜伯大炮就是近代晚清海防的代名詞。那麼,李鴻章為何如此喜歡德國的克虜伯大炮,還有就是這個克虜伯大炮到底有多厲害呢?萬萬沒有想到它竟然在抗日戰爭中大顯神威!

克虜伯大炮誕生於德國埃森的克虜伯公司,這是一種鋼鐵後膛大炮,口徑280毫米,炮管長11.2米、重44噸,仰角可達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每分鐘可發射1-2發炮彈,這真的就是一尊鋼鐵巨獸。這克虜伯大炮不僅看起來就令人膽戰心驚,而且實戰更是了得,克虜伯大炮在普法戰爭中大顯神威。當時,法國攻入萊茵河,普魯士阻擊法軍,本來實力懸殊,普魯士岌岌可危,但是克虜伯大炮的加入完全扭轉了戰局,使得這場戰爭反而變成了普魯士對法國的屠殺!在此戰,普魯士僅僅損失9000多人,而法國軍隊損失12.4萬人,戰損比達到了1:14。

此戰之後,克虜伯大炮聲名遠揚,成為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巨炮。恰逢此時,清朝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李鴻章大規模地購買外國先進的武器裝備,威力巨大的克虜伯大炮自然引起了李鴻章的注意。隨後,清政府派了一個外交使團出使德國,得到了德國熱情的款待,這種有別於其它列強的尊重,給清政府帶了極大的好感。就這樣經過一番考察,清政府認為德國的克虜伯大炮不僅威力巨大而且價格也不貴,還負責培訓,用戶體驗極好。於是乎,在1871年,李鴻章向克虜伯公司開出了一張鉅額訂單——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並且後續一直繼續追加訂單,不僅將其作為岸防炮使用,而且還將其搬上了北洋水師的軍艦。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厲害的巨炮,卻並沒有在此後清軍的作戰中大顯神威。在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擁有大量克虜伯大炮的清軍,一敗塗地。那麼,為何在普法戰爭中威力無比的克虜伯大炮在清軍手中就成了一堆破銅爛鐵,難道是克虜伯大炮落伍了嗎?

當然不是了,當時的克虜伯大炮依然是非常先進的,即使在一戰中依然是德軍的主力,令敵人聞風喪膽。在清軍與帝國主義列強的作戰中,清軍的武器並不差,甚至比外國人的裝備還要好,之所以清軍不堪一擊,不是清軍武器不如人,而是清軍鮮有像聶士成一樣有死戰之心的將士,遇到洋人就不戰而逃,再好的武器又有什麼用呢?

雖然李鴻章購買了數量眾多的克虜伯大炮,但並沒有清軍與洋人的作戰中大顯神威,只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是克虜伯大炮子在抗日戰爭中大顯神威。1937年9月,在抗日戰爭時期,當年李鴻章購買的克虜伯大炮依然是我們海防的主力軍。當時,日軍進犯廈門,胡裡山炮臺上配備的克虜伯大炮發出了怒吼,一聲巨響,一炮就擊毀了日軍的“若竹”號輕巡洋艦,令日軍膽戰心驚,這是李鴻章萬萬沒有想到的!


密探零零發


早在清光緒年間,李鴻章為了加強沿海的岸防能力特意從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購買了四門280毫米後膛海岸炮,分別放置在閩江口電光山炮臺和胡裡山炮臺,目前僅存胡裡山炮臺一門。在當時那個年代,克虜伯大炮無論是從射程還是從威力上,都堪稱世界第一!其在30度仰角射程可達19760米。胡裡山炮臺建成後,共在1896年至1985年經歷了三次海戰,其中1937年9月3日日本艦隊進攻廈門時,守軍憑藉胡裡山炮臺成功擊退來犯之敵。

圖、胡裡山克虜伯巨炮的理論射程

胡裡山炮臺位於廈門市東南沿海地區,現在炮臺中僅存有一門德國克虜伯280毫米海岸炮,這也是現存19世紀世界上最達的海岸炮。這門克虜伯大炮全重87123千克,其中管重4.4噸,炮長11200毫米,炮尾管壁厚約500毫米,炮口管壁厚約80毫米。這門280毫米巨炮採用六層筒緊身管,能使身管壁內產生有效的應力分佈。其中在裝填藥室是巨炮最堅固的地方,該圓柱形藥室長2140毫米,壁厚約500毫米。

圖、胡裡山炮臺鳥瞰圖

胡裡山炮臺的克虜伯巨炮採用後膛火炮結構,每分鐘可以發射1~2枚炮彈,能夠連續發射數百枚炮彈。克虜伯巨炮為了保障擊發效率還採用提彈裝填系統和彈丸輸送系統,在戰時提單彈系統能快速將270~345千克的彈丸提升至2.85米高。從設計上看,胡裡山炮臺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炮臺結構為半城堡半城垣式。軍艦在外處難以識別,而炮臺內部則有暗道相同,利於堅守攻擊。

胡裡山炮臺威脅巨大,即使到了民國時期仍有較大威脅。胡裡山炮臺原有2門巨炮,其中一門在1958年的大鍊鋼鐵時被拆毀,先僅存一門,有興趣的軍迷可以前往一睹尊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