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手機網癮,如何誘導他玩學習軟件?能代替遊戲軟件嗎?

純藍瀚海


中學生年齡小,自主意識不強,控制力差,一旦手機上了網癮,就有點麻煩,難以改掉壞毛病。

但是,也正因為是學生,所以家長有必要的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加以矯正,讓孩子走回學習的正軌。

1、主要以教育為主,根據孩子的興趣與愛好進行取捨,多些時間跟陪孩子,耐心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育。孩子心理、生理不是很成熟,容易入迷,同時也容易被更正,耐心教育還是有效果的。

2、儘量讓孩子遠離手機、電腦等媒介。沒有必要,就不要給孩子手機、電腦等數碼產品玩。沒有接觸網癮的工具,也是可以解除網癮的一個方法。

3、如果條件允許,父母也可以從英語動配音、古詩詞動畫作文、動畫趣味數學等對學習、教育有利的方向進行加以引導,讓孩子遠離遊戲。這樣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家長必須要付出很多時間和努力。只要為孩子的將來好,做家長的也是應該的。


我家湛江


已經形成網癮了,我首先要批評下家長。就像生病一樣,預防大於治療。既然已經形成了就不要指望十天半月就改掉,畢竟成癮也是一個時間累積的過程。如果孩子小,那麼有可能誘導他用學習軟件,前提是家長需要註冊個賬號跟他一起玩,就像王者榮耀,上千萬人玩與一個人玩哪個更容易成癮,顯而易見。如果孩子比較大了,還是家長跟他一起玩,制服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他認為無敵的領域,你比他強,你才有話語權。玩遊戲嘛,最讓人興奮的就是那種現實世界無法給予的成就感,在虛擬的世界裡他可以稱王稱霸,讓人膜拜。

再不就是極端的方式,讓他一直玩一直玩不能停,當然這個方法不推薦,除非他法起不到任何作用。


佛系蝴蝶


誘導談不上,只要遊戲做的好玩,在遊戲中學習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金山打字通》,一般人練習指法都是根據那個教程來,打打單詞和文章之類的,實在是枯燥無味。

《金山打字遊戲》是同樣的目的,但是做的就非常好玩,《警察抓小偷》《太空大戰》《青蛙過河》等遊戲都挺有趣的,就是作為遊戲來說內容還是不夠豐富。

早在幾十年前就有《金剛算術》這種寓教於樂的遊戲了,只不過國內知道的人可能不多。現在市面上還有一些諸如《腦鍛鍊》《XX答題》《中國式家長》等遊戲都是涉及一些知識問答的,這類遊戲確實可以起到教育作用。

只不過所謂的鼓勵真的只是聽到人們說,沒有看到什麼實質進展。遊戲開發商也是要賺錢的,不給予一定補貼真的沒有太多公司願意開發既好玩又有教育作用的遊戲。市面上那些教育類的遊戲作為遊戲來說真的有點無聊,不吸引學生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AGamer


這裡是喜愛遊戲的小白

學生沉迷於遊戲而不愛學習,這是許多家長非常頭疼的事情。但是家長又不像剝奪孩子的喜好,所以為了既能遊戲又能學習,誕生了所謂的遊戲學習軟件,這些軟件將學習的內容融合到遊戲之中,相比純粹枯燥的學習更能被孩子所接受。

那麼要說能不能用學習軟件來替代遊戲軟件,小白作為過來人,從小家長也給我找過許多學習軟件,例如背單詞的練打字的等等。說句實話,用學習軟件來替代遊戲軟件完全不可能。首先學習軟件,其主要目的還是以學習為主,而學習本來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沒有人學習不痛苦的,只有自己有毅力有決心自制力強才能學好。而學習軟件,只能起到輔助學習功能,並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那有人說,為什麼我的孩子特別喜歡用學習軟件呢?因為所謂的學習軟件,需要平衡學習和遊戲之間的關係,如果軟件做的不好,遊戲的元素偏重的話,就會造成孩子喜歡用但是實際學習效果甚微的情況。如果你的孩子特別喜歡使用學習軟件,那麼很有可能是軟件自身娛樂性太強而學習型不足,孩子拿他當做遊戲來玩了,這樣學習效果又會不是很好。

其實,學習類的遊戲軟件二十年前就有了,但是發展至今仍然沒有太大的規模,遊戲模式還是那麼幾個,並且也一直不溫不火的狀態。從這幾十年的發展就可以看出,其實學習類的遊戲軟件,當做學習軟件來用的話效果確實不怎麼好,而當做遊戲軟件來玩的話娛樂性又不強,和純娛樂遊戲完全無法媲美。想讓孩子把學習軟件當遊戲軟件來玩也不是不行,多少也能學到一些知識的,不過想要完全成為遊戲的替代品無論從娛樂性還是吸引力上還是差遠了。

這裡是喜愛遊戲的小白,歡迎大家關注小白,小白會推薦好玩的遊戲給大家哦~

喜愛遊戲的小白


你好,我是老玩家JACKEY,我覺得大概兩種方法:第一是和學生聊下如果能玩學習軟件達到優秀,就可以玩多少分鐘遊戲,這種方法雙方都能接受。第二種就是強制性,就是把手機裡全鎖,或者直接刪。

如蘋果手機如下設置:

iOS 13 可以單獨設置“應用鎖”了?實際上是這個功能

1.打開 iOS 設備中的“設置”-“屏幕使用時間”,如果您是首次設置,需要選擇“這是我的 iPhone/iPad”。然後點擊“為屏幕使用時間設置密碼”,設置一個您能記住的密碼。

2.置完畢之後,點擊“ App 限額”。

3.點擊“添加限額”。

4.在列表中選擇您需要設置限額的應用。

此時我們可以發現,在 iOS 13 中,可以選擇單個應用設置限額了。iOS 12 只能選擇某一個類別的應用進行設置。

5.選擇應用之後,點擊“下一步”,然後設置可以使用的時間,設置完畢之後點擊“添加”進行保存。

6.設置完畢後可以回到主界面使用手機。在應用即將達到限定時間時,會發送通知告知用戶。

7.達到限額時間之後,打開應用我們可以發現出現相關提示。此時可以點擊“忽略限額”,來選擇繼續使用一分鐘,或輸入屏幕使用時間密碼使用更長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不知道密碼的情況下,只能不停的點擊“多一分鐘”選項繼續使用,但是不需要輸入密碼。這也是 iOS 13 中新增的一個選項,不確定後續是否還會進行改進或優化。還沒有升級測試版的小夥伴可以等 iOS 13 正式版出來之後再看看。

安卓手機(我用華為手機)

設置-安全-應用鎖


老玩家jackey


小孩天性是愛玩的,如果不看著他,限制他玩手機的時間,那相當於害了他。

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了,有很多的事情都可以在網上學習操作,但是小孩子在學基礎的時候還是少玩電子產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只能利用電子產品進行一些意志開發的測評,或是鍛鍊小孩左右腦的發育,但是並不要指望小孩能從手機端學到什麼真本事。學習沒有那麼簡簡單單的。

一直到現在很多人果然保持著看書本的習慣,尤其是一些有深度的書本,你有沒有發現,人們在看電子書的時候大腦是不經過思考的,也就是說你是記不住太多東西的,所以我們通常將電子書理解為小說。既然是小說那就是消遣時間的,跟學習談不上。

同時小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背誦詩詞啊,學習基礎的算法啊,這些靠書本和老師的講解足以,可以每天給孩子半個小時的世間玩手機上的益智遊戲進行發散思維。但是依靠手機去學習是不可取的,尤其在小孩控制力差的情況下,弄不好會增大網癮,同時增加近視的概率。


花豬西遊


如何戒掉手機網癮?

其實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如果他的網癮程度已經超過了你的忍受範圍。那麼你就得下定決心了,一定要做到狠、徹底,這樣才能戒掉他的網癮。


首先真得分情況,我不知道你學生的年齡,我估計是初中生(因為高中的規則是很規範的),再來我也不知道你是老師,還是家長。所以,我提的方法,你可以看看,用不用你自己做選擇。

方法一

注意力轉移法,顧名思義,就是用新鮮的有趣的東西去吸引孩子,孩子處於發育期的時候,需要多多運動,運動對於男孩子來說,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如果他對這項運動產生了興趣,那他會走出家門,會去外面的世界,回去與其他的孩子打交道,回去與人溝通。這是後他慢慢的產生了興趣,會積極的參與關於這項活動的任何方面。那麼他對運動花費的時間多了,對於手機的時間就會少多了。

方法二

人為控制,跟孩子約法三章,每天完成等等任務,才能去玩手機。比如說每天看三個小時的書,才能玩一個小時的手機。只有這樣做才能做到有效的控制

還有你說的讓還子脫離網癮,又對學習軟件產生興趣,還是不要在很小的時候,讓孩子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看完回覆一下。謝謝

書籍


陪伴


動手


betterthings


這個怎麼說呢,它是跟環境有關係的,如果說家長空閒的時間都在玩手機刷抖音,那為什麼小孩子不可以呢是不是?如果家長回來每天都是抽一點時間來看書,同樣的孩子也會受到影響。畢竟孩子模仿力是最強的,他也有自己的思維,你都可以玩手機,為什麼我不可以呢?對不對?首先家長要擺正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做不好的家長。


創客海哥聊趨勢


2018年,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實施網絡遊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遊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採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 

《2018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總結了中國遊戲產業整體狀況,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遊戲產業在整體收入上的增幅明顯放緩,收入達2144.4億元,同比增長5.3%,遊戲用戶規模達6.26億人,同比增長7.3%。其中,移動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339.6億元,同比增長15.4%,移動遊戲用戶規模為6.05億人,同比增長9.2%。

2018年遊戲行業一直處於寒冬,在如此現狀下,遊戲用戶卻一直在增加,沉迷遊戲的現象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為何會產生這種現象?對於這一愈演愈烈的現象該如何治理?《法制日報》記者採訪了業內有關專家。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從網絡遊戲本身來說,其符合孩子身心成長的特點,很多孩子可能只是比較愛玩,在這種情況下,適當的玩遊戲沒什麼問題。

“但是如果花在玩網遊上的時間太多,甚至不吃不喝、徹夜玩網遊,把網遊當成生活的重心,這就是典型的遊戲成癮,這樣會導致沉迷網遊者意志消沉以及其他興趣的喪失,嚴重的話甚至會影響其身心健康。”熊丙奇說。

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熊丙奇直言:“青少年在玩網絡遊戲時缺乏有效的引導。”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遊戲成癮有很多影響因素。從青少年的角度來說,他們的生活可能相對比較單調,自制力相對較低。其次,他們的人生目標相對不夠清晰。這兩點是青少年遊戲成癮的原因。

“究其背後原因,是因為現在大多數青少年從小就被家長安排,他們的自主機會太少、自主能力不強,這樣就形成了被動型人格,一旦有機會能夠自主一點,他們就可以忘記一切。這個現象表面看起來是一個人的現象,但是深層次來看與他所處的環境、生活經歷、周圍人對他的態度都直接相關。”儲朝暉說。

儲朝暉認為,避免遊戲成癮的關鍵不在於外在的規範和約束,而在於沉迷者本身。讓沉迷者從內心出發拒絕遊戲才是根本。讓一個人產生好奇的方向是多樣化的,可以讓他有豐富的生活,讓他的學習生活不再單調,讓他有自己願意學習的內容,而不是全部被安排好的。

“給他們一個學習的自主權,他們可以自己確定學習的內容、確定學習的方式、確定學習的進度,這樣能夠讓他們自我判斷、自我辨別、自己決策,慢慢引導是從根上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與此同時,家長也可以制定一些規範來管理孩子的行為,但最好是家長與孩子訂立一個相互信守的協議,家長首先不能失信。”儲朝暉說。

在熊丙奇看來,要通過政府、遊戲經營方和家長共同構思解決網遊成癮問題。

熊丙奇說:“家長的作用很關鍵,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如何玩遊戲、什麼時間可以玩遊戲。家長不能在工作忙的時候用一款遊戲打發孩子,而疏於對孩子進行引導,不然,孩子很可能在缺乏有效管理和有效引導的環境下染上網癮。”

熊丙奇認為,即便孩子玩網遊成癮,家長也不應批評打罵孩子,也不能希望一夜之間矯正成癮問題,而是要進行有效的引導。比如先引導孩子適當樂於其中,而不是沉迷於遊戲。其次,家長還要重視對孩子的生活教育,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不是隻能在遊戲中才感到有樂趣。


手機維修勝仔


設身處地想一想,換成你自己的你是玩遊戲開心, 還是玩學習軟件開心。 家長要學會理解孩子 現在學習壓力大,有空閒的時候適當玩一下還是有好處的,開發腦筋,鍛鍊敏捷度,而且現在電子競技也是正當職業了 還很賺錢,有的孩子有很高的遊戲天賦,實在學習不好玩遊戲也是個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