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本书提供重要参考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的魂魄。据统计,我国各历史时期的长城分布范围广泛,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共15个省(区、市)的404个县(市、区),遗存总计43000余处。

推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本书提供重要参考

(修复后的丹东市宽甸县虎山明长城东端起点)

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正式启动了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具有国家或国际意义的文化资源、文化精神或价值观,兼具爱国教育、科研实践、娱乐游憩和国际交流等文化服务功能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然而,由于长城区域跨度大、点位分布多,保存环境复杂,在过去一段时期,人们对于长城文物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认识不够,各类损毁长城的事件屡见不鲜。

推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本书提供重要参考

(丹东市虎山明长城城楼)

要建设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首先就得弄清长城的"家底",消除目前存在的"误解",提高民众对长城遗址的认识,才能为建设提供准确依据。

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书《东北古代长城考古调查与研究》近日成功入选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拟资助项目。该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东北地区古代长城的历史与现状,帮助人们正确清楚地认识了解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建筑。该书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永谦从事长城考古调查研究工作成果60多年的集大成者,书中既有其数十年实地调查积累的第一手资料,又有条分缕析的研究成果及实地调查拍摄的大量照片。书中成果丰硕,内容全面,见解独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推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本书提供重要参考

(丹东市虎山南面半山处明长城战台遗址发掘工作)

推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本书提供重要参考

(阜新县小乌拉哈达村南山北坡燕北外线长城墙体断面)

特别是书中收录的500余幅照片,从千余幅照片中精挑细选出来,全景式展示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中划定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及其中的战国、秦、汉长城,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西夏、辽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等。对于研究长城历史,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而言,此书是不可多得、弥足珍贵的参考凭据。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许多照片所反映的古长城遗存如今已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已不复存在,此书就有了为史留据之用,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推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本书提供重要参考

(建平县烧锅营子乡蛤蟆沟北北梁上长城)

冯永谦是辽宁考古学界最早从事长城调查和研究的学者之一。1956年10月,他去辽宁省建平县调查张家营子辽墓和硃碌科辽墓,第一次看到了古长城,从此一直关注古长城历史研究。在其考古生涯中,冯永谦用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去调查研究古长城,走遍辽宁、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深入实地勘察各地的长城遗址。为了验证所发现的遗址是否准确,他往复来回不知走了多少路,沟里坎下、山顶崖边,都留下了他的考古足迹。辽宁省的绥中九门口长城、丹东虎山长城,就是冯永谦发现的。三十多年前,这两处长城早已毁坏,仅存遗址,荒凉破败,无人问津,后来通过冯永谦之手,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进行考古发掘,从荆棘遍地的乱石层中找到残迹,经过缜密考证而重新修建起来。

推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本书提供重要参考

(绥中县蔓芝草段明长城)

冯永谦对长城沿线长期系统的考古工作成果,对长城历史文化保护全面、科学的深入研究,都汇聚于《东北古代长城考古调查与研究》一书中。该书在给国家做战略决策提供基础材料的同时,更能进一步推广长城文化的传播,让人们在欣赏长城美景之余,能够领略长城历史文化的内涵,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将有助于全面提升长城文化保护传承的能力和水平,使其经济发展外延和文化内涵利用都将得到全面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