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 II 娶媳妇:那时候婚房是三间大瓦房,不需要丰厚的彩礼


乡土散文 II 娶媳妇:那时候婚房是三间大瓦房,不需要丰厚的彩礼

小时候,每到腊月,我们就兴奋,因为要放寒假了。忙碌一年的农人终于闲了下来,在外打工的大姑娘小伙子也陆续回到村里。婚礼一般就集中在年前这二十来天,从腊月十六到腊月二十六,只要逢双日子,都是“好”,几乎每个“好”都有人家结婚。要么闺女出门(河南方言,出嫁的意思),要么小伙子娶媳妇。

闺女出门没什么看的。一大早正吃着饭,鞭炮一响,赶紧放下筷子跑过去,看到新娘哭红了眼,正准备上车。豫东地区风俗,女孩子出嫁要哭,因为从此离开父母,舍不得。闺女哭,做娘的也哭。终究还是上车走了,跟着三轮四轮拉着嫁妆,嫁妆都是些家具,被褥之类。走了,看热闹的人们就散了。

但是小伙儿娶媳妇就好看多了。一早起床,就听到办喜事的人家传来高音喇叭播放的音乐,喜庆得很。我们哪里还有心思吃饭!草草扒了几口,跟小伙伴咕咚咕咚跑过去,到地方一看,新媳妇还没到呢。院门上贴着大红喜字和对联,院子里砌了几个大灶,支着几口大锅,厨师是本村请来的,正叼着烟眯着眼在油锅旁炸肉炸菜。旁边帮着洗菜淘米切肉刷盘子的都是邻居婶子大娘嫂子,正嘎嘎笑着说着忙着,碗碟哗啦啦地响,油锅滋滋地响,锅底的火烧得正旺。

婚房是三间大瓦房,有的青砖,有的红砖,不久前才盖的,屋里刷得雪白崭新,录音机正放着时下流行的歌曲,被绑到树上的高音喇叭放大好几倍,大半个村子都能听见。猪在猪圈哼哼,狗在门口汪汪叫,老母鸡被小孩子追着撵着,惊慌失措,终于不堪忍受,愤然跳过墙头,飞到别家院子去了。

乡土散文 II 娶媳妇:那时候婚房是三间大瓦房,不需要丰厚的彩礼

九点多,太阳已升得很高,各路亲戚都来到了,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不知谁喊了一句:新媳妇来啦!鞭炮噼里啪啦响起来,人们都往大门口跑,小孩子跑得更积极,因为这时候会撒喜糖。红红绿绿的水果糖混合着彩纸一把一把从天而降,孩子们慌着去抢,手脚慢的都抢不到,手脚麻利的能抢三四个,抢到了剥开糖纸填嘴里,再去看新娘。娶亲的小轿车已被人们层层包围,新娘在副驾驶坐着,低着头,不肯下来。一个本家嫂子过去,拉着她的手下车。新郎带着新娘来到院子里,对着早已摆好的桌子磕了一个头,然后新娘来到新房的卧室里坐着,可不是一个人坐着,小小的卧室,小孩子年轻人能挤进去的都挤进去了,笑着,围着看新娘子。那时还不兴穿婚纱,新娘大多穿时髦的女式西装,颜色大红粉红浅绿都有,深蓝或者黑色的西裤,高跟鞋。头上挽着简单的发髻,后边别着红色的花,脸上是不化妆的。手里拿着两条绑在一起的小手绢,任凭周围的人逗她,甚至推她,都不抬头,不吭声,仿佛是个哑巴。

小时候看电视剧里结婚,新娘蒙着红盖头,跟新郎拜天地,有个人在一边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扶入洞房!我们那里不叫拜天地,叫上拜。等亲戚邻居到齐了,在堂屋门口摆个高高的方桌,上面放着个圆斗,里面放着麦子,麦子里插着一杆秤,寓意生活富裕,称心如意。圆斗前还有个方斗,也放着麦子,麦子里插着一炷香。桌子前铺着席子,席子上再放条被子,上拜时,主事的人站在桌子后边,拿着一张红纸,上边是长长的名单,都是亲戚邻居的名字,从近到远,从亲到疏地一个一个地念出来,被念到的人来到桌子旁,把拜礼钱放到一个洗脸盆里,多的一百二百,少的二十三十,然后新郎新娘给他磕头。

新郎身上披着红,笑眯眯地磕,磕一个头,起来再作个揖。新娘子是不磕的,低着头,拿着小手绢,就那么站着。旁边几个小伙子按着她的头,踢她的腿,甚至把她推倒在地,新娘子爬起来,不笑也不恼,闹得再很,也不能恼的。新郎并不帮新娘,连看都不看一眼,新娘也不看新郎,俩人好像是陌生人。亲戚多的人家,上拜要一两个小时,新郎就要磕一两个小时的头。上拜还没结束,几个年轻小伙子早已准备好一条床单,等主事的人念完最后一个亲戚的名字,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把新郎新娘捆到一起,推到新房里。别的地方都是晚上闹洞房,我们那里都是白天闹。真是闹呀,他们把新郎新娘捆一块,让他们亲,抱,新郎新娘自然是不肯的,挣扎着,新娘的发髻散了,花也掉了,新郎也狼狈不堪。现在的人可能觉得这么闹不文明,但是不闹不热闹呀,结婚冷冷清清的,有什么意思,就得闹!关系越好闹得越厉害,闹得越厉害大家就越开心。记得有个叔叔结婚,闹得太狠,他的裤子哗啦一下叉到膝盖,露出里面大红秋裤。那一刻笑声差点把房顶掀翻,人们笑得捂着肚子跑出去,外边的人听到动静争着跑过来看,看完拍着腿大笑也捂着肚子跑出去,笑声惊飞了树上的麻雀。很多年后,此事仍被村里人一遍遍提起。

上拜和闹洞房,厨师和帮忙的人可不参与,他们忙着做菜呢。闹完洞房,菜也备齐了,开桌。不管是拿一两百还是拿二三十,吃桌可是全家五六口齐上,男人们坐一起,女人们带孩子坐一起,男女不同桌吃饭。那时候穷,老百姓平常是吃不起肉,上一盘菜,都抢着夹,小孩子够不着,都站起来。一盘菜一会儿就光了。手头再紧的人家,也要备几个“大件”:肘子,烧鸡,红烧鱼,蒸排骨,红烧肉,拔丝苹果等等。男人们喝酒,行酒令此起彼伏。女人带着孩子,大人说笑,小孩子闹。上菜的一般是刚才闹洞房的年轻小伙,手脚麻利,穿梭在桌子人群中间,托盘上汤汤水水滴滴答答,不时传来婶子大娘亲昵的责骂:你个不长眼的小兔孙,把油蹭我身上啦!

乡土散文 II 娶媳妇:那时候婚房是三间大瓦房,不需要丰厚的彩礼

亲戚多的人家,一轮待不完,有时要分两轮甚至三轮,直吃到两三点才算完。至此,婚礼才算完全结束。

但是对小两口来说,他们的日子才算正式开始。婚礼第二天,新媳妇脱下嫁衣,穿上平常的衣服,开始做饭洗衣扫地。过了年开了春,跟在男人拉的架子车后边下地干活。没出几个月,大了肚子,到了年底,孩子呱呱坠地。生了男孩,全家欢喜,生了女孩,都说没事再生。一年一个,三年生俩,不出几年,儿女齐全。一个个跟在爹妈身后,拖着鼻涕下地。

他们的妈妈,已经褪去少女的青涩,变成了个标准的农村妇女,腰肢粗壮,屁股浑圆,乳房丰满,走起路来一颤一颤,高门大嗓,笑声大老远都能听见,跟婚礼上那个拿着小手绢低头不吭声的女孩判若两人。有的性子泼辣,一吵架骂得公婆不敢抬头,砸了锅碗瓢盆;有的性子弱,老是被男人打得哭哭啼啼回娘家。再吵再闹,很少离婚。吵完打完,不几天仍是扛了锄头抓钩,跟在男人后边下地做活,仍旧把日子过下去。

妈妈说,她结婚时,爸爸花了六十二块钱,买了几身衣服,就把她娶回家了。婆婆说,公公娶她时,还没花那么多钱呢,也是几身衣服,一间小房子,有个自行车就算好的,婆婆的姐姐结婚,只有一个银镯子,一条小手绢。这是八十年代初。到了九十年代,娶媳妇得有院,盖三间瓦房,电视里录音机缝纫机,花几百买衣服,彩礼一两千,就把媳妇娶到家了。现在,娶媳妇得盖楼,得买汽车,彩礼少了十六万,多了二十万。要“好”(商量结婚日期)十万。结婚当天,上车礼十万,下车礼十万,再加上婚纱照酒席钱,娶个媳妇回家,至少得七八十万。即使爹妈能把钱拿出来,也娶不到媳妇,因为男孩多,女孩少。老家村里二十五岁以上没定媒的有二十多个,三十岁以上没娶媳妇得也有十来个,都不瘸不傻,光头净脸,就是没人说媒,注定有很多人打光棍了,爹妈都愁白了头。

如今过年,结婚的很少了。当年鞭炮齐鸣,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已成为我心中永远的记忆。


审阅:韩田梅

简评:有声有色地描述家乡娶媳妇的热闹婚礼场景和婚俗习惯及婚后生儿育女的生活状况,展现昔日农村,人丁兴旺的情景,笔锋一转又写到今日乡村昂贵的结婚彩礼及打光棍的日渐增多的社会问题。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