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程小東的弟弟,很多人以為他是個配角專業戶,但戲外來頭不小

九十年代的港片和港劇讓人認識和記住了很多的香港明星,但也有很多十分面熟的配角你可能連名字都叫不上,今天筆者要說的這位影人就是其中一個。他曾在《古惑仔》系列電影當中多次出演戲份並不算重的“小龍”一角,讓很多觀眾以為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配角專業戶,但戲外的他卻來頭不小,其從事的是影視製作幕後一個比較“特殊”的職業——音效師,他名叫程小龍。

導演程小東的弟弟,很多人以為他是個配角專業戶,但戲外來頭不小

程小龍人稱“龍叔”,1954年出生在一個電影世家,其父親是知名導演程剛,著名導演兼武指程小東是他的親哥哥。

因先天對聲音較為敏銳,於是15歲時他進入邵氏電影公司做學徒學習音效製作,5年後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音效師,隨著後來參與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他也一步步坐上了業界首屈一指音效師的席位。

導演程小東的弟弟,很多人以為他是個配角專業戶,但戲外來頭不小

翻看程小龍的從業履歷,其成績可以用“輝煌”兩個字來形容: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李小龍的《唐山大兄》,《猛龍過江》,八十年代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倩女幽魂》系列,九十年代周星馳的《賭聖》,《大話西遊》,《食神》,《行運一條龍》,《喜劇之王》等等,無數經典港片的“音效”一欄都署著程小龍的大名,而從業以來,他也多次榮獲包括泰國電影節,丹麥電影節以及亞太影展頒發的最佳音響效果獎。

導演程小東的弟弟,很多人以為他是個配角專業戶,但戲外來頭不小

在音效設計上,程小龍具有“點石成金”的本領,譬如像報紙、鍋碗瓢盆這些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物件,到了程小龍手裡都能變成“特殊聲音”的來源——據說港片里人物中彈的音效,就是他利用報紙模擬發明出來的。

導演程小東的弟弟,很多人以為他是個配角專業戶,但戲外來頭不小

程小龍不僅僅負責為影視劇製作音效,他還擔任過影視視效設計師以及煙火設計師。從八十年代末開始,他的身影也頻繁活躍於臺前,其容易被人記住的角色除了《古惑仔》系列裡的“小龍”之外,他在1997年無線電視劇《刑事偵緝檔案3》中塑造的“喬隊長”一角,相信亦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導演程小東的弟弟,很多人以為他是個配角專業戶,但戲外來頭不小

但對於程小龍來說,演戲只不過是副業,其主業仍是音效製作。2001年,他將自己的事業遷至內地,並在北京開設了“龍音效”錄音室,一面承接了國內很多影視作品的音效設計,譬如《三峽好人》,《東北傳奇》,《雜技歲月》等等,另一方面也在致力發掘音效製作人才,培育新血,並在國內很多高校多次舉辦有關音效製作的學術性講座。為此,2016年中國郵政還將他選為“圓夢中國·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導演程小東的弟弟,很多人以為他是個配角專業戶,但戲外來頭不小

其實“龍音效”並不是程小龍第一次創辦自己的錄音室,早在八十年代,他就注資過“聖賢”、“富靈”和“三友”三間錄音室,將音效製作“產業化”一直是程小龍在做的事。

為了讓“音效製作”這門手藝能夠繼續傳承下去,程小龍帶出了不少徒弟,如今他們都已成為該領域數一數二的人才。在其徒弟當中,導演翁子光應該是最出名的,他曾憑藉《踏血尋梅》斬獲第35屆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導演程小東的弟弟,很多人以為他是個配角專業戶,但戲外來頭不小

2017年,他還受邀出席了第22屆釜山電影節並擔任頒獎嘉賓,可見“音效大師”的身份,讓程小龍在海外也有相當的知名度。

導演程小東的弟弟,很多人以為他是個配角專業戶,但戲外來頭不小

就在去年年初,程小龍在某社交平臺上貼出照片,稱自己的鼻子大動脈爆裂,所幸最後被醫生救回一命,總算是有驚無險。

導演程小東的弟弟,很多人以為他是個配角專業戶,但戲外來頭不小

相比導演,編劇,演員,音效製作是影視製作流水線上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行業,但同樣也是那麼的不可或缺,很難想象假若沒有音效,那麼影視劇中的故事氛圍還會不會渲染得那麼到位,因此“程小龍們”的幕後付出,一樣值得敬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