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李佳琦們”買房? 年輕人第一套房勸你看準這一點

前幾天買房君剛說過這陣子是買房窗口,隔壁群就炸了。上週上海民辦學校搖號政策一處,無情地撕碎了很多人僅存的一絲幻想——啥也別想了,

從小學到初中,民辦學校百分百搖號。

這麼一來,公辦優質教育資源更珍貴了,買房君正想著跟大家聊一聊小學到初中學區房的事兒,莫名其妙地被幾個媽拉進了小群,被迫研究了好幾天的上海各區教育質量和學區房優劣,這下更有心得了。看著房子都不錯的幾位老母親悔不當初的樣子,買房君還是先提醒年輕人,選學區房太有講究了,切勿急躁!

說在前面:即使你還是單身狗,適當規劃一下將來也極有必要。畢竟換房不是換傢俱,成本還是挺高的。


01 後悔藥第一劑:跟著“李佳琦”直播買房,別被顏值衝昏頭

VR看房、直播賣房最近大熱,聽說地產界“李佳琦”們最近真的生意大火,但你真的瞭解過自己的需求麼?跟著直播買下的房子,五年、十年之後會不會後悔?

跟著“李佳琦們”買房? 年輕人第一套房勸你看準這一點

買房君覆盤了一下這些後悔的老母親的槽點:

“當年買房的時候,就是一個彭于晏一樣的帥哥中介哦,天天給我發照片,我看這房子顏值高、中介顏值也高,性價比更高,那時候買房為了結婚,偏偏少想了這一茬!”Brandy說。

“我們的房子是先生單身時候買的,他一個小夥子想的太簡單了,房型一般、位置稍微偏一點,但價格便宜,就被銷售噱進了啊!現在你看看,上個學開車也不是、走路也不是,小升初本來想搏一下民辦吧,又搖號了!!!這會兒我在看初中學區房呢,才發現要首付7成!”正在置換的Kelly也相當無語。

和她們不一樣的是Lucy,“我結婚前買房不要太謹慎哦,對口的幼兒園、小學都是這一片的名校、小區景觀特別好,房子外觀設計有範兒,周圍配套也高大上,當時被銷售說的,覺得自己簡直是人生贏家啊,現在一個搖號政策讓我心塞到現在。”

總結下來,怪自己當時太年輕。

第一次買房到底要注意些什麼?第一劑後悔藥就是:

不能被銷售帶節奏,要給自己劃重點。

1. 我有多少現金?

2. 我能撬動多大的槓桿?

3. 在能夠承受的總價裡,地段、學區、商業配套、樓層房型,如何排序?

4. 如果出現矛盾(就是總價不夠了),必須犧牲一個,如何做出抉擇?

二手房的話,還需要不同時段去目標小區走走,物業的服務怎麼樣?鄰居們素質如何?

這次疫情是面很好的照妖鏡,相信大家對物業服務和鄰里素質都有深刻的體會,打個比方,疫情期間小區裡有人不牽繩遛狗,不帶口罩瞎跑,物業還視而不見的話,最好繞道。

還是那句話,小區好不好,要靠自己體驗,在預算範圍內,儘量挑更好的。

買一手房,要問清楚物業公司,然後儘可能多地打聽該物業的口碑

這關係到你未來十年生活是不是愉快,或者置換的時候能否換來更多的資金。


02 後悔藥第二劑:打算結婚生子的,“學區”要素趁早考慮

Kelly的先生是當下很多單身買房人士的縮影:考慮了結婚,但並沒有想過“學區”的問題,畢竟自己還是個孩子,從結婚到孩子上學少則8年多則10多年,誰會想這麼遠呢?

但該來的還是會來,Kelly嫁給了一(you)表(fang)人(you)才(che)的老公,走過無拘無束的二人世界之後,一頭神獸蒞臨了他們家,並且常駐不走了。又過了幾年,小區附近的幼兒園接送也算方便,就在買房的第12年,神獸上小學了。

跟著“李佳琦們”買房? 年輕人第一套房勸你看準這一點

小學和家的距離不尷不尬,小區太大,神獸和老人揹著書包走到學校大概要25分鐘;開車又太堵,花的時間比走路還長。本來還有兩年時間熬一熬就畢業,搏個好點的民辦初中(就在家附近)也算出頭了,但是政策堵上了考民辦這條路,對口的菜中實在不忍直視......如果有後悔藥的話,Kelly夫妻一定會搶先灌上一壺。

如果當初Kelly先生在周邊幾個小區裡多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另一個小區不僅離小學更近了、對口初中也完全上了一個檔次,單價稍微高一些,但是完全可以犧牲一些面積來配合預算。現在不甘心的Kelly這周開始走上了尋找初中學區房的艱難道路,“為什麼艱難?我要先置換,扣除提前還貸之後,這些現金還不夠,但貸款只能貸3成,我換來換去只為讀個書,房子面積可能還要縮水。”

在這裡還要提醒一下,“學區”概念在上海不同區域概念不同。比如浦東小學和初中都是戶籍對口,而楊浦區公辦初中是學籍對口,徐匯則一部分按照戶籍搖號vs一部分按照學籍對口,具體要看居住區域。所以即使在買房時腦子裡有了這跟弦,還是要為自己列一份詳細清單(

買房君稍後會專門聊一聊各區的學區細節),以免和不專業的中介一起掉進坑裡。

03 後悔藥第三劑:單學區房不如雙學區 獨苗名校不如成片好學校

其實Kelly和Lucy面臨的問題差不多,都是在小升初環節遇到了障礙,所以有條件的話,還是要考慮得更長遠一些,提前規劃“雙學區”,這是買房君的第三劑後悔藥。

說一個特別拉仇恨的案例,一個朋友家有二胎,坐擁“三學區”房,從幼兒園到初中,都是這一區域最好的學校,兩個孩子一共可以用6輪。更可氣的是家裡哥哥已經初中畢業,房子是幼兒園時候買的,價格是現在的1/20。當年他們著實認真考慮了小學+初中的規劃,但是學區範圍內的房齡都偏長,的確犧牲了一部分居住的舒適度,換來了房價上漲+學區的雙贏。

需要提醒下:買房不是抗“疫”,作業也不能完全照抄。特別是浦東,畢竟還有“公辦劃片搖號”的傳言。

所以獨苗名校不如成片好學校,更抗風險。

你不是李佳琦,李佳琦的房和你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你的第一套房很可能關係到你的下一代。


第一套房指南:用理性的判斷,尋找人生第一套房

關注“知識星球“:買房?第一套房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