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李佳琦们”买房? 年轻人第一套房劝你看准这一点

前几天买房君刚说过这阵子是买房窗口,隔壁群就炸了。上周上海民办学校摇号政策一处,无情地撕碎了很多人仅存的一丝幻想——啥也别想了,

从小学到初中,民办学校百分百摇号。

这么一来,公办优质教育资源更珍贵了,买房君正想着跟大家聊一聊小学到初中学区房的事儿,莫名其妙地被几个妈拉进了小群,被迫研究了好几天的上海各区教育质量和学区房优劣,这下更有心得了。看着房子都不错的几位老母亲悔不当初的样子,买房君还是先提醒年轻人,选学区房太有讲究了,切勿急躁!

说在前面:即使你还是单身狗,适当规划一下将来也极有必要。毕竟换房不是换家具,成本还是挺高的。


01 后悔药第一剂:跟着“李佳琦”直播买房,别被颜值冲昏头

VR看房、直播卖房最近大热,听说地产界“李佳琦”们最近真的生意大火,但你真的了解过自己的需求么?跟着直播买下的房子,五年、十年之后会不会后悔?

跟着“李佳琦们”买房? 年轻人第一套房劝你看准这一点

买房君复盘了一下这些后悔的老母亲的槽点:

“当年买房的时候,就是一个彭于晏一样的帅哥中介哦,天天给我发照片,我看这房子颜值高、中介颜值也高,性价比更高,那时候买房为了结婚,偏偏少想了这一茬!”Brandy说。

“我们的房子是先生单身时候买的,他一个小伙子想的太简单了,房型一般、位置稍微偏一点,但价格便宜,就被销售噱进了啊!现在你看看,上个学开车也不是、走路也不是,小升初本来想搏一下民办吧,又摇号了!!!这会儿我在看初中学区房呢,才发现要首付7成!”正在置换的Kelly也相当无语。

和她们不一样的是Lucy,“我结婚前买房不要太谨慎哦,对口的幼儿园、小学都是这一片的名校、小区景观特别好,房子外观设计有范儿,周围配套也高大上,当时被销售说的,觉得自己简直是人生赢家啊,现在一个摇号政策让我心塞到现在。”

总结下来,怪自己当时太年轻。

第一次买房到底要注意些什么?第一剂后悔药就是:

不能被销售带节奏,要给自己划重点。

1. 我有多少现金?

2. 我能撬动多大的杠杆?

3. 在能够承受的总价里,地段、学区、商业配套、楼层房型,如何排序?

4. 如果出现矛盾(就是总价不够了),必须牺牲一个,如何做出抉择?

二手房的话,还需要不同时段去目标小区走走,物业的服务怎么样?邻居们素质如何?

这次疫情是面很好的照妖镜,相信大家对物业服务和邻里素质都有深刻的体会,打个比方,疫情期间小区里有人不牵绳遛狗,不带口罩瞎跑,物业还视而不见的话,最好绕道。

还是那句话,小区好不好,要靠自己体验,在预算范围内,尽量挑更好的。

买一手房,要问清楚物业公司,然后尽可能多地打听该物业的口碑

这关系到你未来十年生活是不是愉快,或者置换的时候能否换来更多的资金。


02 后悔药第二剂:打算结婚生子的,“学区”要素趁早考虑

Kelly的先生是当下很多单身买房人士的缩影:考虑了结婚,但并没有想过“学区”的问题,毕竟自己还是个孩子,从结婚到孩子上学少则8年多则10多年,谁会想这么远呢?

但该来的还是会来,Kelly嫁给了一(you)表(fang)人(you)才(che)的老公,走过无拘无束的二人世界之后,一头神兽莅临了他们家,并且常驻不走了。又过了几年,小区附近的幼儿园接送也算方便,就在买房的第12年,神兽上小学了。

跟着“李佳琦们”买房? 年轻人第一套房劝你看准这一点

小学和家的距离不尴不尬,小区太大,神兽和老人背着书包走到学校大概要25分钟;开车又太堵,花的时间比走路还长。本来还有两年时间熬一熬就毕业,搏个好点的民办初中(就在家附近)也算出头了,但是政策堵上了考民办这条路,对口的菜中实在不忍直视......如果有后悔药的话,Kelly夫妻一定会抢先灌上一壶。

如果当初Kelly先生在周边几个小区里多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另一个小区不仅离小学更近了、对口初中也完全上了一个档次,单价稍微高一些,但是完全可以牺牲一些面积来配合预算。现在不甘心的Kelly这周开始走上了寻找初中学区房的艰难道路,“为什么艰难?我要先置换,扣除提前还贷之后,这些现金还不够,但贷款只能贷3成,我换来换去只为读个书,房子面积可能还要缩水。”

在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学区”概念在上海不同区域概念不同。比如浦东小学和初中都是户籍对口,而杨浦区公办初中是学籍对口,徐汇则一部分按照户籍摇号vs一部分按照学籍对口,具体要看居住区域。所以即使在买房时脑子里有了这跟弦,还是要为自己列一份详细清单(

买房君稍后会专门聊一聊各区的学区细节),以免和不专业的中介一起掉进坑里。

03 后悔药第三剂:单学区房不如双学区 独苗名校不如成片好学校

其实Kelly和Lucy面临的问题差不多,都是在小升初环节遇到了障碍,所以有条件的话,还是要考虑得更长远一些,提前规划“双学区”,这是买房君的第三剂后悔药。

说一个特别拉仇恨的案例,一个朋友家有二胎,坐拥“三学区”房,从幼儿园到初中,都是这一区域最好的学校,两个孩子一共可以用6轮。更可气的是家里哥哥已经初中毕业,房子是幼儿园时候买的,价格是现在的1/20。当年他们着实认真考虑了小学+初中的规划,但是学区范围内的房龄都偏长,的确牺牲了一部分居住的舒适度,换来了房价上涨+学区的双赢。

需要提醒下:买房不是抗“疫”,作业也不能完全照抄。特别是浦东,毕竟还有“公办划片摇号”的传言。

所以独苗名校不如成片好学校,更抗风险。

你不是李佳琦,李佳琦的房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你的第一套房很可能关系到你的下一代。


第一套房指南:用理性的判断,寻找人生第一套房

关注“知识星球“:买房?第一套房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