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當中的曹劌,後來怎麼樣了呢?

騎蝸牛走高速


曹劌在史書中出現一是論戰,二是劫持齊桓公。既是軍師又是刺客,文武雙全。當然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裡的提到的是曹沫,在《管子》裡則是曹劌。那麼重要的就是看看他們是不是一個人了。我認為是,原因如下:

第一,兩個人出現的時間僅僅相隔3年。在春秋時期,人物名字的記錄經常有出入,同樣是魯國的重臣,同樣的事蹟,記錄有出入。

第二,春秋時期,姓和氏很重要,兩個人的重複出現只能是一個人。

所以,曹劌就是曹沫。


近朱者黑


曹劌這個人,頗有幾分神秘色彩。左轉中一種出現過兩次,中間還相隔十餘年。很有點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意思。

曹劌的身份問題。

按照《曹劌論戰》中的表述,曹劌應該是一個沒有官職的沒落貴族。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短短几句話,包含豐富的信息。

“公將戰,曹劌請見。”魯莊公即將和齊國作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而且很順利的就見到了。說明曹劌的身份不一般,絕對不是普通的平民,而應該是有貴族身份的士。

但曹劌這個貴族,又是沒落貴族。從他和鄉人的談話就能看出來,曹劌不是“肉食者”,沒有什麼職權,對於國家大事本不應參與。

有人考證,曹劌可能是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鐸之後。這就扯得比較遠了,相隔四百多年的時間,誰也說不清楚。就像劉備說他是中山靖王之後一樣,時間太過久遠,誰能說清楚?

曹劌論戰以後去了哪裡?

可能是歸隱山林了。

曹劌論戰是公元前684年,十三年以後,公元前671年曹劌再次勸諫魯莊公,勸他不要到齊國去觀看祭祀社神。這一次魯莊公沒有聽他的。

從公元前684年到公元前671年,這中間13年的時間,竟然沒有記載關於曹劌的任何事蹟。很有可能是因為,長勺之戰獲勝以後,曹劌淡泊名利、迴歸田園。

為什麼我們推測他會迴歸田園呢?因為從曹劌論戰中,我們能夠深切感受到曹劌對於“肉食者”的鄙視和憎惡。他之所以出山助戰,不是為了建功立業、一展抱負,而是出於對魯國的熱愛。等到國家讀過難關,他不願意與“肉食者”為伍,還是會回到田園。13年以後,魯莊公要去齊國觀看祭祀社神,曹劌認為這樣很不妥當,會損害國家利益,所以再一次站出來進行勸諫。

勸諫失敗以後,曹劌心灰意懶,迴歸田園,從此不問世事。


上將噯福斯


曹劌(guì),一作曹翽。生卒年不詳

春秋時期魯國(今山東菏澤)人,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鐸之後,著名的軍事理論家。魯莊公十年,齊攻魯,劌求見請取信於民後戰,作戰時隨從指揮,大敗齊師,一鼓作氣之典出於此。

曹劌這個人,只出現在《左傳》和《國語》裡。《史記》裡面沒有他的名字。《史記》裡面有一個曹沬,而且和曹劌出現在同一個時期,又同時出現在魯國。所涉及的事情,也是齊魯之間的爭鬥。因此,有學者認為,這個曹沬就是曹劌。但是曹沬是一個將軍,又是一個刺客,其行事作風,與曹劌顯然是不一樣的。認為兩個人就是一個人,似乎不太合理。不過,《左傳》裡面記載的這個曹劌,其前後的行事作風也不統一。

一鼓作氣之典,著名的長勺之戰的勝利

魯莊公十年(前684年),齊桓公不顧管仲的竭力勸阻,派鮑叔牙率大軍伐魯。此前,齊、魯幾次交戰,魯國都被打敗。這時,一直隱居的曹劌求見莊公,主動提出為抵抗齊軍出謀劃策。魯國勝利後,莊公問曹劌為何直到齊軍第三次擊鼓進軍時才要下令出擊,曹劌說;“打仗主要靠士氣,而擊鼓就是為了鼓舞士氣。第一次擊鼓進攻,士氣旺盛;第二次再擊鼓進攻,士氣就已經衰落了;待到第三次擊鼓進攻,士氣已消失殆盡了。而我軍卻是一鼓作氣,勇氣十足,當然就把對方打敗了。”莊公又問:“為什麼齊軍逃走了,你不讓馬上追趕呢?”曹劌說:“大國之間交鋒,虛虛實實,齊軍雖退,也要特別提防有詐。我察看後擊。”莊公十分佩服,說:“你是真正的軍事家啊!”立即拜曹劌為大夫。

公元前662年,莊公死後魯國大亂,慶父就是作亂者之一。

春秋時,魯莊公死了。季友和大夫們扶植班做了魯國的國君。公子慶父秘密聯絡魯莊公的夫人哀姜,謀殺了班,另立開為魯君,即魯閔王。一年以後,慶父決定自己當國君。他派人暗殺了開。慶父一連殺了兩個國君,引起魯國朝野的混亂,百姓紛紛起來反抗慶父。這時逃亡在國外的季友討伐慶父。慶父見事不妙,倉皇逃到莒。齊國大夫仲孫湫從魯國弔唁回來後,感嘆地說:“不除掉慶父,魯國就不能安寧。季友帶著申回國後,請齊桓公來定君位,立了申為魯國國君,即魯僖公。魯僖公按照季友出的主意,派人送禮物到莒國去,請莒國國君代為懲辦慶父。慶父走投無路,終於自殺。魯國的內亂才算平定。 後人常把製造內亂的人比作為“慶父”,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即源於此。

在魯莊公三十年,曹劌作亂,被魯莊公的兒子平叛

長勺之戰勝利後,莊公十分佩服他,於是立即拜了曹劌為大夫,並將女兒嫁給他。在莊公二十三年,那時候,魯莊公準備去齊國“觀社”,也就是一種祭祀祖先的儀式。當時曹劌不讓魯莊公去,認為這是不合禮(周禮)的。同時他還講了一通關於禮的道理。

《左傳》中並沒有說那時候曹劌任的什麼官職,但他既然一直留在魯莊公身邊長達十三年,那麼至少是一個卿大夫。在魯莊公三十年的時候,由於曹劌作亂,被魯莊公的兒子平叛,於是曹劌被趕到了莒國,不久在莒國生病而死。因為慶父也是被趕到了莒國,所以懷疑曹劌是加入到了慶父的叛亂隊伍,結果評定後,被驅趕並病死在了莒國。

莒國

莒國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己姓,建國於前1046年,建國君主是 己茲輿期。公元前481年,莒郊公亡國。在莒國有多少個國王,又分別是誰呢?

己茲輿期(前1046年)是莒國的始祖,三皇五帝中的少昊的後裔。

莒敖公 莒敖公又稱莒敖穆公、莒穆公,春秋初期莒國國君。

己期 莒茲丕公(魯僖公年間),又稱莒平公,是莒國第十三任君主。

己庶其 莒紀公,己姓名庶其,是莒國第十四任君主。

己季佗 莒厲公己姓名季佗,他是莒國第十五任君主。

己朱 莒渠丘公己姓名朱,出生於前608年,是莒國第十八位君主,在位一年。

己去疾 莒著丘公己姓名去疾,是莒犁比公的兒子,在位13年。

己狅 莒郊公己姓名狅,是莒國第二十任君主,在位38年。以後八世失考。


天使飛翔11111


曹劌的名字,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但是,這個人從哪裡來,最後又到哪裡去了,基本上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他簡直就像是一顆耀眼的流星,閃一下,就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曹劌論戰)

曹劌的來歷,有人說是曹叔振鐸的後人。曹叔振鐸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是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弟弟。周武王建國以後,給弟弟曹叔振鐸分封的地方是“曹”。也就是說,曹叔振鐸是曹國的第一代國君。

當時曹國的封地雖然不是很大,但卻是一處非常肥沃的地方。不過,這個國家一直沒有變大。到了春秋時期,也一直是小國。只能依附在一些大國身上,被欺負來欺負去。曹國的最後一個國君曹伯陽,突然之間想強硬一次,也過一把“稱霸”的癮,斷絕了與晉國的關係,還試圖進攻宋國。結果被宋國給滅了,曹國也就因此在歷史上消失了。

曹劌是不是曹叔振鐸,歷史上並沒有相關的記載。不過,曹劌肯定不是一個奴隸或者平民。奴隸或者平民,要見到國君,顯然是不可能的。當然也不是卿大夫及以上階層的。因為曹劌自己說了,“肉食者鄙”,這裡的“肉食者”,顯然指卿大夫及以上當官的那些人。這樣一算下來,曹劌當時的身份,應該是一個“士”。

也就是說,就算曹劌是曹叔振鐸的後人,但是到他那一代的時候,雖然曹國還存在,但曹劌已經是一個“士”了。

這裡的“士”,除了代表社會上的一個階層以外,還代表他是一個“讀書人”,讀過書,掌握著知識文化的人。

那時候,各國對“士”都是很重視的,因為“士”能幫助各國君王稱霸。所以“士”去見君王,君王肯定是會見他的。這種傳統,從春秋開始,一直延續到戰國末期,發展到後來,出現了養士之風極為盛行的“戰國四君子”。

(長勺之戰)

曹劌這個人,只出現在《左傳》和《國語》裡。《史記》裡面沒有他的名字。《史記》裡面有一個曹沬,而且和曹劌出現在同一個時期,又同時出現在魯國。所涉及的事情,也是齊魯之間的爭鬥。因此,有學者認為,這個曹沬就是曹劌。

但是曹沬是一個將軍,又是一個刺客,其行事作風,與曹劌顯然是不一樣的。認為兩個人就是一個人,似乎不太合適。

不過,就算是《左傳》裡面記載的這個曹劌,其前後的行事作風,似乎也不是很統一。為什麼這麼說呢?

“長勺之戰”中,曹劌的言行舉止,體現了他的兩個思想:一是“為民”,二是“謀略”。

當曹劌見魯莊公,問魯莊公依靠什麼來打仗的時候。魯莊公講了三點:一是敬神,二是關心部下,三是公正決斷老百姓的糾紛。曹楷認為,前兩點都不至於讓老百姓為君王打仗。只有公正為民,考慮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才願意為君王打仗。不過,曹劌也並沒有對魯莊公的“公正”進行很大的肯定,只是說“可以一戰”。說明曹劌認為魯莊公做得還不夠,只是勉強可以用此打仗而已。

(曹劌與魯莊公劇照)

曹劌在打仗過程中,使用了“謀略”。事實上,“謀略”相當於使詐,相當於不遵守戰爭中的遊戲規則,也就是不遵守周禮。因為那時候的戰爭,按照周禮,應該是堂堂正正的正面衝突。當敵方擂鼓的時候,自己這一方面也該擂鼓,衝殺過去。不過,曹劌等到對方擂了三次鼓才衝殺,因此打敗了對方。

曹劌這樣做,一方面是他改變了春秋時期的周禮。同時也是他對魯莊公待老百姓“不夠好”的補充。只有這樣,才能打敗敵人。如果真刀實槍地打,那麼,老百姓可能就沒有那麼願意賣命了。

當曹劌在這裡出現以後,後來又出現過一次。長勺之戰發生在莊公十年,這次事件發生在莊公二十三年,過去了十三年。那時候,魯莊公準備去齊國“觀社”,也就是一種祭祀祖先的儀式。當時曹劌不讓魯莊公去,認為這是不合禮(周禮)的。同時他還講了一通關於禮的道理。

《左傳》中並沒有說那時候曹劌任的什麼官職,但他既然一直留在魯莊公身邊長達十三年,那麼至少是一個卿大夫,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他當了魯莊公的卿大夫後,不知道是不是觀點發生了改變。在長勺之戰的時候,曹劌是很重視老百姓的,而且並不很重視打仗的禮儀,反而講究靈活多變。而現在卻為了禮儀的問題,阻止魯莊公去齊國的外交活動。不能靈活對待外交事務。這不知道是歷史記載有錯,還是因為曹劌成為“肉食者”以後,也變得“鄙”了。

(參考資料:《左傳》《史記》《國語》)


張生全精彩歷史


曹劌是個沒落的貴族,他在齊國出兵進攻魯國的時候,毅然挺身而出,要向魯莊公建言獻策。

曹劌的同鄉問他幹什麼去,曹劌說,求見國君魯莊公抵抗齊國的軍隊。同鄉說,這些軍國大事有吃肉的人考慮,你操那個閒心幹啥?曹劌很理直氣壯地說,吃肉的那幫傢伙目光短淺,不能從長計議深謀遠慮。於是魯莊公接見了曹劌。

曹劌在會見魯莊公的時候問了一個十分厲害的問題——何以戰?憑什麼打一仗呢?這是很關鍵的一個問題。直到今天不論是任何一個國家打仗都要先問問自己何以戰?靠的是雄厚的經濟實力,還是依靠強大的軍隊,亦或者依靠上下同欲的戰鬥決心,等等。

這在古往今來的戰爭史上留下了一個永恆的話題,戰爭依靠什麼?魯莊公很輕鬆地回答,好飯好菜好衣服我不敢一個人享用,一定要分給身邊的人共同享受。曹劌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是沒有用的。

魯莊公接著回答,祭祀的貢品都是如實的報告給神靈,絕不敢誇大。曹劌說這種小小的誠信的,同樣不會得到神靈護佑的。魯莊公又說,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做到完全調查清楚,但是必定合情合理的裁決。

曹劌說,這是對百姓負責的做法,可以取信於民打這一仗。我請求跟著您一起出徵。於是曹劌就和魯莊公一起出徵了。

魯國軍隊一鼓作氣打敗了進攻的齊國軍隊,於是齊國軍隊就潰退了。魯莊公準備下令追擊的時候,曹劌連忙制止,然後爬上戰車前面的橫木上眺望潰退的齊國軍隊,然後又下車仔細觀察齊國軍隊的車輪印。然後說可以追擊了。

魯國軍隊追擊齊軍獲得大勝。魯莊公共回去以後問曹劌為什麼不在齊國軍隊潰退的時候立即追擊?曹劌說,齊國是個大國,高深莫測,我擔心他們的撤退是誘敵深入的計謀,所以我登高遠眺了齊國的軍隊,又下車查看了齊國軍隊的車輪印。

我發現齊國軍隊的大旗已經倒了,車輪印交錯雜亂,說明是真的敗了,不是陰謀。所以才請您下令追擊的。

這件事情說明曹劌的軍事才能十分了得,戰前能分析國家的整體形勢,找到支撐戰爭的道義基礎——取信於民,而不是取信於神或者取信於親。

在戰爭中,曹劌指出戰爭要一鼓作氣,不能拖延,否則銳氣盡失難以取勝。初步獲得勝利以後,曹劌並不得意忘形,而是審慎的觀察敵情,最後才做出追擊的決定。

這一切說明曹劌的確是深謀遠慮,既能考慮到國家進行戰爭的道義基礎,也能準確掌握戰鬥獲勝的最佳時機,還能考慮到敵軍可能的誘敵之計。

但是,曹劌是一個生卒年代沒有準確記錄的人,關於他的來歷,有傳言說曹劌是周文王姬昌第六子曹叔振鐸的後人,雖不確定究竟是不是,但曹劌肯定不是普通的平民。

相信這次戰鬥之後曹劌會得到魯莊公國的重用。在諸侯混戰的春秋時期,曹劌的傑出軍事才能是可以讓他大放異彩的。《左傳》沒有交待曹劌最終的結局,但有記載曹劌在魯莊公身邊長達十三年,結局應該不會差。


小小嬴政


後來死了啊,善終而死。

曹劌是春秋時期魯國人,魯莊公十年(齊桓公兩年,周莊王十四年),齊魯兩國爆發了長勺之戰,曹劌就是在這場戰爭中脫穎而出的,他為魯莊公出謀劃策,打敗齊軍,並留下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至理名言。


那麼齊魯之間為何會爆發戰爭呢?起因源自齊國的那場內亂,這裡面會涉及到一些人物,名字比較亂,我會盡量簡單講述,各位看官慢慢看。

齊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齊襄公被公孫無知殺害,並自立為君,齊國內亂,齊襄公的兩位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分別逃往魯國和莒國,但不久後,公孫無知被殺,兩位公子分別趕回國企圖繼位,最後公子小白先回到齊國,而魯莊公也派兵護送公子糾,但與齊國交戰後戰敗而退,於是公子小白便記恨魯國,小白繼位後(即齊桓公)無時無刻不想討伐魯國,一是報當年回國之仇,二是擊敗魯國完成自己的霸業。


就這樣,長勺之戰爆發了,長勺之戰魯國戰勝,這也是齊桓公爭霸道路上少有的戰敗,但事實上此戰絲毫不影響齊桓公的霸業,三年後,齊桓公再次整軍進攻魯國,這時候齊軍將士已經看穿了曹劌的這些計謀,在絕對的實力年前,曹劌已經無力抵擋,於是魯莊公割讓城池向齊國求和,兩國於柯地會盟。

但在會盟儀式上,魯國大將曹沫趁機劫持了齊桓公,要求齊國歸還魯國土地,有的歷史學家認為這裡的曹沫其實就是曹劌,假如曹沫就是曹劌的話,那曹劌的為人確實不怎麼樣,在《管子》一書中,作者就將曹沫曹劌視為同一人,此書記載了齊國國相管仲對曹劌的看法:

曹劌之為人也,堅強以忌,不可以約取也。

管仲認為,曹劌為人不怎麼樣,不值得信賴,更不能與之結盟,但是齊桓公不聽,堅決要去,結果就是被曹劌劫持了,而齊桓公呢,心胸開闊,畢竟他的心中裝的是整個天下,所以被曹劌這麼一鬧,也就不再讓魯國割地了。


如果曹沫就是曹劌的話,那曹劌的為人真的很狹隘,為了蠅頭小利而背信棄義,為人所不齒,但如果曹沫不是曹劌的話,就另當別論了,不過不管曹沫曹劌是不是同一個人,他都被魯莊公所信任重用,結局也是善終。


鹹魚閒聊


齊桓公欲稱霸,第一步就要壓制魯國,再威服諸侯。

因此,齊魯爆發了一場小規模的戰鬥——“長勺”之戰,曹劌也首次出現於史書中,他在戰場上幫助魯莊公打敗了齊國的軍隊。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劌)曰:可矣。遂逐齊師。”——《左傳·莊公十年》

(長勺之戰)

曹劌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歇”深諳“敵疲我打”的用兵之道,但是卻有違春秋時代的戰爭法則,說明了當時曹劌的名聲並不好。

那個時候流行的是“堂堂正正,列陣而戰”,兩國軍隊找個寬暢平坦地方,堂堂正正列陣而戰,一舉定輸贏,如果在戰鬥中抓獲了對方的國君,之後也還是要放回去的,這在當時被稱為義舉。

直到《孫子兵法》的出世之後,孫武在兵書中指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才在理論上將戰爭拔升到了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但是曹劌的“不按常理出牌”也並不能改變齊強魯弱的格局,魯國在之後三次敗於齊國。

齊桓公五(前681)年,伐魯,魯將師敗。魯莊公請獻遂邑以平,桓公許,與魯會柯而盟。魯將盟,曹沫(氵未)以匕首劫桓公於壇上,曰:“反魯之侵地!”桓公許之。已而曹沫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後悔,欲無與魯地而殺曹沫。管仲曰:“夫劫許之而倍信殺之,愈一小快耳,而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於是遂與曹沫三敗所亡地於魯。——《齊太公世家》


(挾持齊桓公)

在《齊太公世家》這一段記錄裡點出了曹沫三敗於齊,直到齊桓公五年,即魯莊公十三年,魯莊公割地求和。

史學家認為此曹沫(huì)即曹劌(guì),曹劌大勝齊軍,則必有封賞,到了十三年魯國求和,僅僅三年時間,魯國並沒有發生君臣相忌的記錄。

《管子》一書中,“曹劌之為人也,堅強以忌,不可以約取也!”,管仲曾經提醒齊桓公說,曹劌這個人沒有信譽,不講道義,也就此將曹沫和曹劌定為一人,本人認可這一觀點。

齊桓公與魯莊公定於柯地會盟,談判割地一事。齊桓公不聽管仲的提醒,結果在宴會上被曹劌用匕首挾持,不得不歸還了曾經侵佔了魯國的土地。

看來,曹劌還是一如既往地不按常理出牌啊!

從此之後,曹劌便消失在了史書之中。但他能作為魯國大夫和魯莊公去柯地與齊桓公會盟,說明他也是能站到國家的決策層面。

(曹劌與魯莊公劇照)

而在曹劌沒有發跡之前,他本人應該也是“國人”的級別以上。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左傳·莊公十年》

春秋戰國時期,一個諸侯國的階層可劃分為國君、士卿、國人、野人、奴隸五個等級。

能夠去拜見國君並且有權力提意見的人最起碼是“國人”級別以上,因為國人是可以議政的,而野人和奴隸是不可以議政的。

比如,後來的鄭國子產在改革的時候曾經說過的“不毀鄉校”,鄉校就是國人議政的地方。

子產變革之初,便遭到了國人的極力反對,但是子產非常明白“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

但是周厲王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會被國人轟出國都。


(周厲王被轟出國都)

到底在春秋諸侯國中,國人到底具備有怎麼樣的權力和威力呢?

事實上,國人也是統治階層之一,他們擁有莊園、土地、家臣、奴隸和私人軍隊,只是多或少而已!

當他們聚集在一起爆發出來的力量,可以瞬間改變一時一地的政治格局。

而曹劌能夠見到魯莊公,說明了他肯定是國人級別以上,他去見莊公的時候,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說明了這個沒有留下姓名的“鄉人”也是同樣有議政的權力。


(曹劌見魯莊公)

由此可見,齊桓公九合諸侯太過耀眼,魯國從此之後,成了其附庸之國,曹劌再也沒有了像“長勺之戰”、“挾持桓公”這類改變時局的亮點,所以也沒有再出現在史書之中。

個人認為,曹劌對魯國有功,並且以他“國人”以上並且曾任過“大夫”的身份與地位,其結局應該是得以善終。

資料來自《左傳·莊公十年》

《齊太公世家》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句成語出自《曹劌論戰》,講的是魯國謀士曹劌,如何出奇謀戰勝齊國的故事。

論實力,魯國明顯弱於齊國的,而且當時齊國國君乃大名鼎鼎的齊桓公,謀臣是千年不遇的大智囊管仲,除了管仲,還有治國小能手鮑叔牙,實力不容小覷。


但是此戰,即長勺之戰,魯國僥倖地戰勝了齊國,之所以能勝,曹劌功不可沒,而曹劌功勞之精髓就在於“忽悠”之術。

說到底,“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就是忽悠戰術,或者說是詭詐之術,是歪門邪道,這在春秋時期,是被正統所不齒的。

春秋交戰方式,與現在區別很大,一般是雙方互派使臣,約定打仗的時間、地點、人數,待雙方各自準備妥當之後,然後擊鼓,雙方戰車開始正面衝鋒。

PS:戰鼓好比發令槍,槍響之後,運動員才能起跑。


戰車越來越近,到了射程之後,弓箭手開始互射,你來我往,這時候比拼的是射術,哪方射箭技術高超哪方獲勝幾率大,如果僥倖射中了馬或者馭手,那麼恭喜你,對方的戰車報廢了。

倘若沒有射中,那麼就要進行血淋淋的遭遇戰了,車上士兵用長矛互刺,這時候比拼的是武力值和運氣了。

戰車衝擊力很強,是春秋時期的重型武器,相當於古代的坦克,但其弱點同樣明顯,那就是靈活性太差,只能直來直去,不太容易掉頭、轉彎。

曹劌正是抓住了這一弱點,把齊軍整的很慘。


第一次擂鼓,按照慣例,鼓聲響起,雙方要開戰的,這邊齊軍戰車啟動了,但魯軍那邊紋絲不動。

齊軍被耍了一次,於是悻悻地退了回去,這一退陣型亂了不說,還要廢九牛二虎之力,把笨重的車移到之前的位置,再次擺好陣勢。

接著,魯軍第二次擂鼓,這一次,魯軍故技重施,齊軍又上了一回當,齊軍軍心躁動,疲憊不堪!

這魯軍啥玩意啊,不按規矩出牌啊!

就在齊軍軍心躁動,陣型不整的時刻,魯軍第三次擂鼓,這次魯軍玩真格得了,顯然,這樣的齊軍不會是魯軍的對手。


此戰,魯軍打了大勝仗,但魯軍壞了規矩,玩陰的,破壞了戰爭禮儀,與其說齊軍戰敗了,不如說是被魯軍套路了!

不過,下次齊軍就變聰明瞭,也不按套路出牌了,後來,齊國就滅了魯國。所以說,曹劌是個耍小聰明的傢伙,因小失大,要玩智謀,玩陰的,他根本不是個,管仲分分鐘就能滅了他。

講了這麼多,曹劌後來怎麼樣了呢?

歷史沒有記載,《左傳》記載了這麼一件事:魯莊公要去齊國看祭祀社神,曹劌勸諫不讓去,說這不合禮數,如果子孫後代看到了,很丟臉。

魯莊公就回了一個字,滾!


一半秋色


在中學的課堂上我們習得一句話: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句出自於《左傳-曹劌論戰》中的經典語錄,奠定了曹劌在我們心中有大勇,有大謀的形象。

後來我們逐漸長大,滿懷理想與抱負,試圖讓這個世界因為有了我們而有一點點的不一樣,於是對那些勸阻我們的世俗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曹劌,一位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憑藉一己之力,指揮魯國軍隊以少勝多戰勝齊國,獲得了“長勺之戰”的勝利。後又“劫持齊桓公”,名留青史。

對於這樣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曹劌,他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根據《曹劌論戰》這篇文章的記載,我們知道當齊魯即將發生戰爭處在緊急備戰的時候,,曹劌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為了保家衛國,守護魯國的國土與百姓,曹劌準備進入都城,向魯莊公進言獻策。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後來曹劌向魯莊公提出了獲勝的幾代要點,無非是樹立魯莊公的誠信,團結百姓,最後鼓舞士氣。只有做好了這幾點,魯國在面對強齊的進攻時才有可能獲得勝利。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齊魯戰於長勺之地,魯莊公依舊聽從曹劌的戰略謀劃進行戰術調整。齊國三鼓之後,魯國軍陣終於捶動了戰鼓。魯國軍隊上下一心,奮力殺敵,最終大破齊軍,獲得了長勺之戰的勝利。



戰爭勝利之後,魯莊公勢必要按照戰爭爆發前制定的獎懲制度對有功者予以封賞。而曹劌以其不可磨滅的巨大戰略貢獻獲得了魯莊公的賞賜。具體獲得了什麼封賞,史書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


但是我們從後來發生的曹劌勸諫魯莊公不要去齊國看祭祀可以得知,曹劌在“長勺之戰”後是得到了魯莊公的重用,成為心腹大臣的。

而曹劌的最終結局也沒有記載,生卒年不詳。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弋北談古今


大家在歷史課本中都會學到曹劌論戰,曹劌是春秋戰國時期魯國的一個大人物,當時魯國比齊國弱小,但是兩國之間發生戰爭。當時齊國的國君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曹劌最後幫助魯國國軍擊敗了當時不可一世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



課本中當時提到曹劌只是一個普通的平民而已,並不是貴族的身份,所以一般情況下是沒有與國君去對話的權利。可能當時魯國的國君被現實逼迫得沒辦法,所以就發了求賢令,希望能有人幫他解決目前的危機。而曹劌在平民中素有賢明,被國君知曉,因此被招入宮中幫助國君出謀劃策,當然曹劌也很好地完成了這一使命。



曹劌具體的身份是什麼不得而知,不過從史書中的推測,曹劌雖然不是貴族,但也不是普通的平民。因為普通的平民是很難見到國君的,事實上他能夠和國君以及諸大臣一起論道,就表明了他絕不是一個普通的人。從史書上推測,曹劌祖上應該是非常的發達,但是到了他這一代地位已經不高,但至少還屬於士這一階層,並不是普通的平民。



在齊魯之戰中立下了大功之後,曹劌自然會被魯國的國君封為大臣。不過在後來的史書中,曹劌很少再見到,再出現的時候是在13年之後了。這個時候,當時魯莊公要到齊國去觀社,也就是祭祀祖先,曹劌勸說魯莊公不要去,不過魯莊公沒有聽他的。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