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的根基牢固嗎?

李煜說史


大家好,我是歷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關於吳國,相比於曹魏和蜀漢,它的根基相對還是牢固的。

1、孫家最早發跡也不是在江東而是在江西,孫策父親孫堅死後,孫策帶領舊部來到江東。

2、起初江東並不歡迎孫氏政權,孫策進行了血腥鎮壓,導致仇家四起,孫策也被仇家所刺而死,他死前意識到不改變政策和作風,孫氏政權就保不住。最終選擇孫權即位。

3、江東當時有三股勢力集團(淮泗將領、流亡北士和江東士族),孫氏政權建立主要靠的是周瑜為首的淮泗將領和張昭為首的流亡北士,一文一武共保孫氏政權。

4、孫權上臺後,及時調整治國方略,與江東士族利益捆綁,調整政權內部權利結構,讓出權利和利益,比如政權內部最重要的軍事指揮權由周瑜-魯肅-呂蒙最後交給了江東士族的陸遜手裡,任命江東士族首領顧雍為丞相。

5、陸遜和顧雍是本土士族的代表,代表了江東士族的利益此二人出將拜相後,士族子弟陸續在孫氏政權做官,人數眾多。

6、孫權將江東士族和孫吳政權利益,捆綁在一起,形成共同體,他們在抗擊曹魏和蜀漢的同時也是在保護自己的利益。

7、三國鼎立,相互牽制,此為天時;憑藉長江天險和江南富庶之地,此為地利;

總結:天時地利人和,吳國的根基還是很牢固的。這也是吳國在三國中治理的最差的,持續時間卻最長。




飛凡的小茶壺


“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孫吳本就出自江東,但根基離不開孫堅、孫策和孫權父子三人的接力打拼。

一、孫堅——“勇摯剛毅,孤微發跡”



從宛城到涼州再到荊南,孫堅率領孫家軍南征北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孫堅除長沙太守,拜烏程侯,實現了富春孫氏從漢末亂世底層的成功逆襲。

討董大戰,孫堅是真正的主角。董卓說:“關東軍敗數矣,皆畏孤,無能為也。惟孫堅小戇,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

陽人會戰,孫堅陳斬華雄,拒絕與董卓和親。攻取洛陽後,孫堅重修漢陵,掃除宗廟。由此可見,孫堅可謂天下第一忠於漢室之臣。

孫堅的討董功勳,為孫吳根基賺到了極其輝煌的政治資本。

二、孫策——“割據江東,策之基兆”



吳國的根基,離不開孫策的開疆拓土。興平元年(194)冬十二月,孫策率軍渡江開基。孫堅封侯在此,打回老家去,倒也無可厚非。

孫策之勇,絲毫不減當年其父孫堅,短短的幾年,孫策靠武力佔據了江東,對江東豪族的鎮壓也起到了穩固根基的效果

但是,也出現了許多布和諧的音符。比如被迫投降的會稽郡守王朗、豫章郡守華歆,實際上不服從孫策的統治,後來都以各種方式北返曹操。

比如廬江太守陸康,是吳中四大家族之首,遭到孫策的圍攻,至死不渝。會稽周氏三兄弟背後有袁紹、曹操的支持,一直與孫策為敵。

另一個不服孫策的吳郡太守許貢,則暗中和曹操來往,堅持作亂。孫策決定殺死許貢,通過肉體消滅來保證孫吳根基的穩固。

但是,這種簡單粗暴的殺無赦,給孫氏家族的命運埋下伏筆。正在孫策渡江北上,奇襲許都的時候,許貢的三個門客狙殺了孫策。吳國的根基搖搖欲墜。

三、孫權——“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



知弟莫過於兄,孫策在將死之際,其言也善:“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謝不如卿。”

孫策此時意識到自己的一個問題,就是決定孫吳根基的核心問題,那就是用人。依照孫策的遺命,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但真正讓孫權意識到影響吳國根基的,是其兄孫策舊部的不服從。比如孫室宗親孫輔與曹操暗送秋波,孫暠的烏程叛亂,尤其是廬江太守李術叛變,迫使孫權不得不放棄江北。

所以,孫權調整戰略方向,開始聘用江東大族。顧雍接替去世的北來人士孫邵,成為吳國第二任丞相,任職長達十九年。陸遜、朱桓相繼掌控軍事指揮權,一度成為吳國的核心將領。

孫權還與江東大族開展積極的政治聯姻,夯實吳國的統治根基。孫策一女嫁陸遜,一女嫁顧雍的兒子顧邵。孫權一女嫁朱桓的從弟朱據。孫權的所有這些,都保全吳國的江東根基。

總結:如果從孫權武昌稱帝起,吳國有五十二年的基業;如果從孫策渡江東征起,吳國有八十六年的基業;如果從孫堅起兵討黃巾軍起,吳國有九十七年的基業。

怎麼都可以說,吳國是著名的魏、蜀、吳三國最後一個滅亡的。所以說,吳國的根基還是很牢固的。

歡迎轉發、評論和點贊,請多多關注,謝謝。


閒將西話


吳國成為最後被滅國的。

陸氏掌軍之氏,曹魏都無法對長江防線形成有效突破,石亭一戰至少使曹魏五年內無力大規模攻擊東吳。

而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客觀上起到了牽制曹魏兵力的作用,使得曹魏無法集中兵力大舉伐吳。而且當時遼東公孫和淮南毋丘儉及一系列小叛亂表面當時曹魏對邊區控制力明顯下降。

司馬昭伐蜀的成功則更像是一種偶然,蜀漢後期將才雖缺乏,但能戰之人尚有,由於朝廷決策層的軟弱和戰略上的無能才導致鄧艾竟然能奇襲成功,如果按照正常防禦戰略,即使漢中失守,退保劍閣,同時組織守軍扼守境內險要,同時巴西巴東隨時可以隨同東吳援軍配合夾擊魏軍,則此次伐蜀未必成功。

但一系列因素造成了蜀漢的亡國,蜀漢亡國時尚有兵十萬四千,成都不戰而降,一如當年的劉璋,並未遭遇足以致命的殲滅戰。

只能說是歷史的偶然,司馬昭為轉移國內政治壓力的伐蜀之戰竟一戰成功,這無疑為司馬昭提供了一定的政治資本,然而蜀漢則成為了悲壯的犧牲品,鄧艾,鍾會二人也被設局做掉,為司馬昭掃除了政治上的障礙。

如果此戰沒有滅掉蜀國,那麼以東吳後期的軍事力量,集中兵力三路南下,沿襲曹丕,曹休的軍事思想,恐怕先滅亡的就是東吳了。不過陸抗和羊祜的故事應該便不復存在了。



語言觀改變你的格局


熟讀《三國演義》和歷史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吳國是在蜀國和魏國之後成立的。

難道是吳國的根基不夠牢固嗎?我想不是這樣的。最起碼他要比蜀國的根基牢固的多。

第一,孫堅發家的地方是江北和江西。在這裡創建了他的孫氏集團。孫堅死後,孫策來到了江東。所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所以孫氏家族結交了當地的氏族,這也是陸遜能夠當上大都督其中之一的原因。這就是民心所向!!!

第二,就是天險,最直白的解釋,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比較經典的戰役,經過此一戰,孫權得一穩固江南的統治。為何能以少勝多?拋開領軍人物不說,最重要的地勢原因。

第三,就是人才,孫堅、孫策、孫權哪一個是白給的?周瑜,從歷史上來說,赤壁之戰最大的貢獻者莫過於他。魯肅,軍事才能雖不及周瑜,但戰略眼光是非常的棒。他所堅持的吳蜀聯盟是曹操不敢南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呂蒙,白衣渡江取荊州雖然這一仗給東吳惹了不少的麻煩,但是奪取荊州。還是利大於弊。陸遜,夷陵之戰,打的劉備丟盔棄甲。使其元氣大傷。最後還有一系列的老將韓當黃蓋之類的老將就不用說了更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當一個國家有天險,有地利有人和時便是強大的便是根基牢固的。無可奈何,後期的種種原因導致被滅。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吳國的根基還是比較牢固的。



玳玖


《三國演義》作為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魏蜀吳三足鼎立,逐鹿天下,其中魏國和蜀國都較吳國強大,到時吳國卻能在但是得歷史背景下在兩個強國之間分的席位,不容小覷。背後到底是什麼在支撐著他呢?

首先我們先分析一下時代背景,但是魏蜀吳三足鼎立,雖然魏國和蜀國都比吳國強大,但是他們兩個國家又都強不過另外兩個國家聯手。每當魏國或者吳國發展到一定實力之後,在強敵的壓迫之下另外兩個國家必然會選擇暫時聯手,共同抵禦敵人。讓自己的國家能生存下去。這是吳國能在三國時期堅持到最後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我們知道吳國地理位置很特殊,孫吳領有漢末揚州與荊州大部分地區及交州全境,水域縱橫依託長江天塹易守難攻,赤壁之戰就是很好的例子,想要攻打孫吳,只能通過長江赤壁,孫吳將領長年在水上練兵,水戰經驗豐富。以一當百。並且在三國時期孫權、孫堅、孫策父子三人知人善用,凡是以國家為先,以百姓為先,深得民心。使得吳國軍民一心國家凝聚力強。只是吳國能在三國時期堅持到最後的硬性條件。

最後一點,人們都說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能人輩出,吳國也不甘落後。其中周瑜,魯肅甘寧,黃蓋等等,他們是整個吳國的支柱,正式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才使得吳國在三國亂世中生存下來,如果說一個國家沒有好的領導人和好的將領,那僅僅依靠天塹也不能使得國家長久生存下去,劉璋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三國時期風雲際會,吳國身處旋渦中心,他自豪的長江天塹保住了自己的國土,但也限制了吳國發展的步伐,使得他雖然與魏蜀二國三足鼎立,但都是吳國聯合魏國對抗蜀國,或者聯合蜀國對抗魏國,並沒有像魏蜀二國一樣將自己的實力發展到空前的強大,只能在三國時期自保而不是爭霸。


locj浮魚


三國時代的吳國屬於偏弱的國家。偏弱的原因是他人口少。在三國時期,江南一帶不像現在是人口稠密的地區,那時候人很少的。孫權曾經派衛溫去臺灣,而衛溫去臺灣的目的就是掠奪人口。當然那時臺灣也沒幾個人。真正人多的地方還是在中原地帶,所以魏國是最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