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為什麼趙雲不被升職,直到劉備死?

三農阿娣


大家好,我是拖鞋,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我們應該明確,劉備不是沒有給趙雲升職。根據是《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記載,趙雲自跟隨劉備以來,先後被封為牙門將軍、翊軍將軍、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可見在劉備生前,趙雲不僅升官了,還被封了侯。

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

但是為什麼會給人錯覺,趙雲的官職一直不高呢?因為相比於蜀漢其他名將,趙雲的官職是比較低的,下面我們看一下劉備生前對五虎上將的冊封。

關羽,前將軍。

張飛,右將軍,遷車騎將軍。

馬超,左將軍,遷驃騎將軍。

黃忠,徵西將軍,與關羽同列。

趙雲,鎮東將軍。

官職排名按照四方將軍>四徵將軍>四鎮將軍。

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先主為漢中王,拜飛為右將軍,假節。章武元年,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

先主為漢中王,拜超為左將軍,假節。章武元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犁鄉侯。

遷徵西將軍。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

可見,在劉備生前,趙雲的官職的確不高,但並不能說明趙雲的能力不行,我認為導致趙雲官職較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戰功較少。根據《三國志》記載,趙雲在跟隨劉備後,職位是劉備的騎兵隊長,負責保護劉備安全,幾乎沒有獨自領兵作戰的記載,最大的功績是在長坂坡救少主劉禪,但這並非是戰功。隨諸葛亮入川時,一路基本沒有遇到反抗,所以也沒有顯著的戰功。而相比之下,關羽張飛從劉備創業初期就一直鼎力相助,關羽獨自鎮守荊州,樊襄之戰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張飛在漢中大敗張頜,獨當一面。黃忠定軍山斬曹魏名將夏侯淵。

2、沒有背景。這也就是上文中沒有提到馬超的原因了,馬超雖然在西蜀的戰功也不多,但馬超在入蜀之前就擔任過東漢的偏將軍一職,早年更是殺的曹操割須而逃,名滿天下,其實早已屬於一方諸侯,歸順劉備後當然官居高位,此外,馬超在西涼少數民族一帶很有威望,劉備封他高官的原因也是向憑藉馬超的名聲北上發展。

3、職責不同。

劉備早年到處漂泊,屢戰屢敗,手底下關羽張飛尚不能發揮實力,更別提趙雲,所以趙雲只能做劉備的護衛。到了平定巴蜀後,劉備集團人才濟濟,也未對趙雲予以重任,而劉備去世後,在隨諸葛亮北伐時,趙雲的確還是體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但劉備生前,趙雲的確沒有發揮的機會,這也是職責不同所導致。

綜上所述,趙雲一直官位不高的原因用現在話說就是業績少,沒背景,同時也與崗位職責有關。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為您解惑,也歡迎各位前輩交流、指正!


劃過天空的拖鞋


一是出身布衣.趙雲不得重用,很大的一個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門望族。這與中國歷史上產生於西漢後期,東漢時達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門閥制度”有關。漢末亂世,群雄並起,門閥制度也受到衝擊,但其生命力極為頑強。袁紹貴為十八路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決定因素。三國之中,曹瞞對門閥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稱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戰將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韋、許褚是草莽豪強,徐晃、張遼、文聘是降將。而劉備早期無人可用,顧不上講究門第。但臥龍一到,這套玩意兒就又活了。魏、蜀、吳三國,蜀漢對門閥制度的堅持是最明確的,趙雲也就倒黴了。劉備稱帝,群臣上賀表,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諸位知道領銜的是誰麼?“徵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沒別的原因,“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趙雲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連名字都不能列在賀表上。

二是不諳政治。劉備平定益州時,欲大賞封地,諸將默然,只有趙雲諫曰:“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今安居夏業,民心方定,不宜奪之為私賞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劉備只得大喜從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漢的滿朝文武得罪盡了。沒有野心,不懂得鞏固自己的勢力,沒有自己的親信家將,在那亂世之中,廣張羽翼是何等重要得。關張自成一黨,家將眾多,如關平,周倉等,馬超世代公候,投劉備時又是帶者全部家將,黃忠曾為長沙太守,親信也肯定不少。獨有趙雲。。。。向來是單槍匹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輕了。

三是時運不濟。據陳壽的記錄,趙雲先屬公孫瓚,時在初平二年(191年)。《三國演義》裡趙雲首次出場時就是一個救主於危難的形象,後來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續著這一角色。直到建安五年(200年),趙雲與劉備重逢於鄴城(今河北臨漳),正式開始了追隨劉備的戎馬倥傯的生涯。,投劉備時,是在劉備最危難的時期,根本無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劉備都是是寄人籬下,因此趙雲屢屢充當警衛長的角色。等到劉備開始有兵可用了,已經是十數年後了,誰都習慣了趙雲警衛長這一職位,因沒有統兵經驗,蜀漢又將領眾多,自然也就沒有統兵機會了。一直到蜀漢後期,諸葛亮實在無將可用了,才派趙雲為主將上陣。那時的趙雲,已經是滿頭白髮了。。。。

當“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愴還在燕趙大地上盤桓,500年一個輪迴,又有一位剛猛的壯士崛起在燕趙這片熱土上,他帶著本郡“義從吏兵”投入到一場轟轟烈烈的興復漢室的運動中。只是,這位壯士在歷史上留下的是“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的俊朗形象,他豪放的一聲“我乃常山趙子龍也”的威嚇一洗前輩勇士的悲愴。雖然壯志最終未酬,但他見證了一個帝國從崛起到衰落的整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神勇和忠誠已足以使他不朽。

三國之後的西晉時期,盛行門閥制度。門閥士族在政治、經濟上享有極大的特權,操縱“九品中正”的選官制度,在政壇造成了“公門有公,卿門有卿”以及“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

趙雲不得重用,很大的一個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門望族。這與中國歷史上產生於西漢後期,東漢時達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門閥制度”有關。

漢末亂世,群雄並起,門閥制度也受到衝擊,但其生命力極為頑強。袁紹貴為十八路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決定因素。三國之中,曹瞞對門閥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稱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戰將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韋、許褚是草莽豪強,徐晃、張遼、文聘是降將。而劉備早期無人可用,顧不上講究門第。但臥龍一到,這套玩意兒就又活了。魏、蜀、吳三國,蜀漢對門閥制度的堅持是最明確的,趙雲也就倒黴了。同時,孔明的任人唯親,也是史有定論的,馬謖、楊議就是例子。難怪在孔明當政的後期,蜀漢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了。

劉備稱帝,群臣上賀表,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諸位知道領銜的是誰麼?“徵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沒別的原因,“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趙雲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連名字都不能列在賀表上。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趙雲是政治鬥爭失敗者。劉備平定益州時,欲大賞封地,諸將默然,只有趙雲諫曰:“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今安居夏業,民心方定,不宜奪之為私賞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劉備只得大喜從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漢的滿朝文武得罪盡了。

沒有野心, 不懂得鞏固自己的勢力,沒有自己的親信家將,在那亂世之中,廣張羽翼是何等重要得。關張自成一黨,家將眾多,如關平,周倉等,馬超世代公候,投劉備時又是帶者全部家將,黃忠曾為長沙太守,親信也肯定不少。獨有趙雲。。。。向來是單槍匹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輕了。

為官清廉。從劉備,孔明幾次欲大賞趙雲,趙雲不受或分賞諸軍,可見趙雲為官必然清廉。清官自然就沒錢籠絡家將,估計他也是蜀漢那些貪官的眼中釘。我在想,若是蜀漢統一天下,一班文官主政的話,恐怕趙雲更不好過。

第三個原因是趙雲時運不濟,投劉備時,是在劉備最危難的時期,根本無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劉備都是是寄人籬下,因此趙雲屢屢充當警衛長的角色。等到劉備開始有兵可用了,已經是十數年後了,誰都習慣了趙雲警衛長這一職位,因沒有統兵經驗,蜀漢又將領眾多,自然也就沒有統兵機會了。一直到蜀漢後期,諸葛亮實在無將可用了,才派趙雲為主將上陣。那時的趙雲,已經是滿頭白髮了。。。。

趙雲犯了為官的幾大禁忌,又時運不濟,故雖一生任勞任怨,也只能是死後封侯。當初若是投曹操,我想不至於如此結局。

關於趙雲的統帥能力。趙雲品性謙遜,性情冷靜,善內政,從擇定賢主,千難萬險,追隨不改見忠貞種看出,趙雲實有大智慧。若趙雲統兵,輔以一智謀之士,我肯定謀士之言他能聽得進。

為將者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條件是能使士卒用命。故名將吳起親自替士兵吸膿,為得就是能使士卒用命。而趙雲,做戰英勇,每每身先士卒,最難得的是,有大賞又不獨自享受,而是分與諸軍。這樣的人不是帥才那什麼樣的人才是帥才? 三國9中像張飛這種常常醉酒鞭打士卒的人居然都有84的統帥。。。。

統兵作戰經驗尤為重要,而經驗是需要積累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天生的將軍。若是趙雲一開始就定位在統帥的位置上,我以為他的統兵能力不比關羽差


locj浮魚


趙雲當時在劉備的定位後勤外加保鏢,三國裡面描述的趙雲大多都是跟隨劉備遇到的事兒,七進七出,為了救阿斗捨命相拼。所以在劉備看來他就是貼身侍衛。


華嚴


一個保鏢頭子,主公升哪他升哪,絕對也是升職,曹操的典韋,許褚,哪個差了。許攸被殺了也沒啥事,這就保鏢頭子,升職與否都是實力派。還要升什麼官,能得到主公的信任就足夠了,況且也不是沒升官,一直屬於內官系列,屬於嫡系中的嫡系。


驚覺五千年


大家好,我覺得趙雲不得重用有好幾個原因,下面我一一列出,不對之處歡迎指正。

第一個因素:沒有背景,當時士族門閥制度非常牢固。

漢末,門閥制度也曾經受到衝擊,但其生命力十分頑強。袁紹當時是十八路諸侯的首領,不是袁紹有多少才華,而是“四世三公”的身份才是決定性因素。

在當時,曹操個人是對門閥最不感興趣的。他稱袁紹的“四世三公”是“墳中屍骨”沒有什麼可忌憚的。而劉備在創業的初期根本就無人可用,根本顧不上什麼背景或者關係。但諸葛亮因為是荊州士族,所以三顧茅廬後諸葛亮一到,又開始按照背景來排座次了。劉備稱帝,按當時禮儀群臣都要上賀表的,大家猜猜排第一位上賀表的是誰呢?是馬超!沒別的原因,世代公侯就是最大的原因,包括馬超徵西大將軍,都亭侯封賞也是因為世代公侯。當時的法正排第二位,諸葛亮排名第八,子龍呢?在排列的180個人當中,連名字都不能列在賀表上。

第二個因素:政治鬥爭的失敗者。

劉備當時攻佔益州時,想要給大家賞賜封地,其他人都非常開心,只有趙雲不太同意而且還說:“益州的百姓人民,多次遭到戰爭的侵害,農田住宅都在戰亂中不在了;現在我們統一了益州應該歸還給百姓,讓百姓安居樂業這樣民心所向才能更好的做好以後的發展。不太適合拿過來用作我們私下的賞賜。在這裡我們看的出來趙雲依然是忠君愛國的好青年,所說的話句句字字都是為了蜀漢的發展,當然劉備只得大喜從之。但是就因為趙雲這一句話,已把滿朝文武全部都得罪乾淨了,一句話影響了別人的利益。

趙雲沒有什麼大的野心,也不會私下裡邊去用權勢鞏固自己的地位,而且也沒有自己的親信家將,在當時的亂世當中,手下親信一大堆是非常重要的。關羽張飛二人可以說是一個派系,家將也特別多,如關平,周倉等,馬超本人又是世代公候,當年投奔劉備時帶了全部家將過來,黃忠曾經也是長沙太守,親信和家將也自然不少的。唯獨趙雲兄,向來做事都是單槍匹馬,連長坂坡都是一個人去一個人回來,做事做人單槍匹馬那麼在朝中做事說話也就人微言輕了。

第三個因素:運氣差

劉備最危難的時候無兵可用,剛好當時投奔劉備,看到趙雲勇猛且不魯莽適合貼身來用,一直到劉備拿下益州,劉備都是安排趙雲充當警衛長的角色。等到劉備兵將比較多了,有人可用時已經是十數年後了,大家所有人也習慣了趙雲作為警衛長的職位,因為長期沒有機會帶兵作戰,蜀漢中期將領也比較多,就更加沒有帶兵作戰機會了。一直到劉備去世,到了後期,諸葛沒人可用了,想到了趙雲,讓趙雲為主將帶兵打仗。而那個時候的趙雲都是滿頭銀髮了。

第四個因素:性格過於耿直

劉備伐吳,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也是他,直接頂撞上級領導。前期的劉備後期的諸葛亮幾次想要賞賜趙雲,趙雲都不接受賞賜或者接受了之後又把賞賜分賞給下面的軍士們,這一點看得出來非常的耿直,賞賜都不要更不要說收禮或者徇私。這樣肯定沒有多少錢籠絡別人打通關係,而且在那些蜀漢的貪官眼中,應該也是欲除之而後快的。

如果做貼身侍衛,得罪人沒關係,但是如果統領大軍或者守衛一方水土,必然要和很多官員要走動處理關係的,如果處不好關係,工作就不好開展,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可能讓耿直的趙雲處理這些關係恐怕要比讓他七進七出還難。

第五個因素:沒有派系自成一派

對劉備來說,學會制衡之術是自己權利更加鞏固最為簡單的方法,從古至今帝王大概都是如此。冊封官職或者賞賜,不是對於一個人來說的,而是對於後面的集團而言。黃忠,魏延,諸葛亮在當時都是荊州派,關羽張飛是劉備的嫡系,代表原北方集團,李嚴,嚴顏,馬超他們幾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派系,單單是趙雲比較尷尬,和每個派系都有關係但是不是任何一個派系。作為不拉幫結派的人來說,主公是不擔心他背後做什麼的,但問題就在於沒有關係,出事了也沒有人幫忙。所以劉備在封賞時,重要的幾個官職是要給幾大派系的頭,讓幾大派系相互制衡的,就是因為派系制衡,所以漢中沒給張飛,而是交給了魏延。


趙雲犯了幾個為官的忌諱,又運氣不好,所以雖然是對待工作任勞任怨也只能是死後才被封侯。當時如果說去了曹營,估計結局可能不會是這樣的。趙雲品性謙遜,性情穩重冷靜,從選擇劉備到最後一生千難萬險追隨不改,就可以看出,趙雲的品性著實讓人欽佩。但是官場不是簡單做好工作就能風生水起的。以上個人拙見,歡迎提出意見。


有李行天下


三國時,為什麼趙雲不被升職,直到劉備死?


三國時期,趙雲一直是蜀國的一員猛將,但是為什麼卻不被升職,直到劉備駕崩都沒有升職呢?按理說,趙雲的事蹟,以及智勇雙全,作為五虎將之首也是綽綽有餘,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說一下趙雲的事蹟


趙雲曾經屬於公孫瓚的部下,在軍閥混戰時期認識了漢室宗親劉備,從此追隨劉備,匡扶漢室。趙雲忠心耿耿嗎,跟隨劉備獎金30年,趙雲參加的重要的戰役有: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可以說是戰無不勝,這些戰績放在何處都可以封侯拜相。


至於為何沒有晉升到相關的官職,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1、趙雲不是劉備的本部


趙雲,曾經跟隨袁紹、公孫瓚、最後才是忠心於劉備。當然不是趙雲本身不義,只是沒有遇到明公。但是在外人看來,換兩任主公,可以接受,但是換三任主公,不得不讓人有些顧慮。雖然趙雲不像呂布那樣,背棄自己的主公,招人謾罵三姓奴家。但是畢竟曾經跟過三任主公,也不會有比較好的名聲。劉備是君王,雖然喜愛趙雲,但是卻不能做大用,因為君王有君王的想法,不會感情用事。忠誠度是其一。



2、趙雲的出身


這第二點呢,就是趙雲的出身問題。趙雲的出身,就是沒有出身,家裡沒有任何背景,名不見經傳。在那個時期,家族背景是很重要的,就比如劉備為什麼是匡扶漢室?董卓與曹操就是漢賊?正因為沒有一個漢室的背景,所以董卓與曹操才被稱為“賊”。


趙雲也是如此,自己沒有背景,再苦再累再勇猛,在升職方面也沒有優勢,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趙雲之後後來的馬超到來,都比趙雲地位要高。但是趙雲在民間是比較偉大的。


3、性格問題


趙雲此人雖然有勇有謀,但是性格比較直爽。關羽被東吳殺害之後,劉備想要攻打東吳報仇。趙雲勸大家不要衝動,應該先攻打曹操,那樣孫權自然臣服。趙雲說的很對,但是卻違背了劉備的意思,劉備那個時候可是皇帝,身份尊貴,被趙雲這麼一說,更不能給趙雲更大的官職了。


總結:


綜合以上幾點,結合起來就是趙雲為何不能升職的原因,說起來也比較讓人為趙雲鳴不平。但當時人們的思想就是如此。


這裡是竹韻筆談

感謝查閱


竹韻筆談


被劉備當成保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