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越有越能算,越窮越大方”嗎?

黃蜂二師兄


這種情況的家庭,在農村裡到處可見。

有錢的人,繼續有錢,年年月月不停地,用智慧用忙碌,去獲得收益,促使錢財越攢越多,就好像永遠都沒有個知足的時候。

而沒有錢的人,也沒看出來他比別人輕閒,也是年復一年的,在奮鬥在拼搏。可就是好日子,與他無緣,甚至越來越遠。

其實這樣的貧富差距,也不是有錢人有個好命運,八字造就,天生就是富貴命。無錢的人,天生就是窮命。歸根結底的問題,就是兩個字“習慣”。

每個人的習慣如何,與遺傳血脈無關,他是在生活中日積月累所形成的,來源於身邊人的環境,以及還有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說白了,一個人的習慣就是通過學習而養成來的。

有錢人會過日子,以勤為本,以儉為榮,精打細算。有句老話,“寧可讓撇下,也不讓缺了”,渴望細水長流。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是點點滴滴的小事,也儘量做得完美如意。從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沒有錢人的習慣,當然反差很大,最主要的是不學攢錢,不想攢錢,更不愛攢錢。大手大腳顯大方,追求的是眼前的享受。手裡有錢了就想著法的花出去,才覺得得勁兒。在外表上比有錢人還闊氣,可是內心空虛,唱的是空城計。更追求超前消費。即便是有一些朋友,大多都是酒肉之交,危難之時更是避而遠之。

這樣的人,不但自己窮,也給子女帶了一個好頭兒,有人說富是一窩子,窮也是一窩子。這話很有道理,都把習慣演變成了很難改變的性格,並且生枝長葉又結果。

一個人不論你從事什麼職業,要有一個低調踏實的心態,有錢人不要嫌貧,沒有錢的人,更不要裝有錢。自己是半斤八兩,要心中有數,不要追求攀比。窮也一生,富也一生,錢這個玩意,多有多花,沒有也別顯大方,說不準還會害了自己。

文友請留言,共同探討。





研語涵


生活中的的確如此,越是有錢的人,把錢一分一毫也算得特精準像我鄰居家的大哥,在城市裡有車有房,而且了還開了一家藥店,逢年過節回家拜祖都是隻稱了二兩豬肉回老家,一家四口就蹭在我家吃兩天了,還得殺雞殺鴨招待,回城時還帶上鄉下的番薯芋頭。。。。父母也不好說,說是兄弟一場開心就好,偶爾一次還過得去,每年過節都如此,本來在農村就沒有什麼收入,打腫臉充胖子唄,真是應那句越有越能算,越窮越大方了。😂😂😂




廣西聯妹妹


我有個小弟排行老四有車有很有錢長年不回家,逢年過節,全家返鄉,長兄為父老嫂比母,情也至禮也到街房鄰里都說好,二哥也要叫三哥也要叫,吃喝幾天,車後冒煙走了,哥們無所為,幾個嫂子吵吵。會算會辦會落好,還真是這個禮兒。


用戶6323046789667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039916707b34f58a1b5b282015dccd1\

生活的生意


分人吧,不過你說的這這句話,大多數人會這樣。

“越有越能算”是因為很多有錢都是靠著辛勤勞動和付出辛苦才賺來的錢,他們深知錢來的不易,平時做生意和生活也是算計著過的,所以無論他們有多少錢也已經養成了習慣。

“越窮越大方”是因為本身也不是那麼富有,所以再算計也攢不出大錢,還不如對親戚朋友自己都大方些,這樣有利於親戚關係,朋友交際,同時也不虧待自己。如果在沒有生活壓力的前提下,這類人活的很舒服。


文欣betty


是的[吃瓜群眾]


精品手機動態壁紙


當然不是。

有的人因為會“算賬”,財富日積月累越來越多;有的人因為不在意細節,遇事不思考,得過且過,做事情總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財富從身邊悄悄溜走了卻沒有一點察覺。

長期的思維習慣導致一種現象即“越有越能算,越窮越大方”。

實際上是思想決定行動,行動體現思想,二者相輔相成,並且相得益彰。





娜些年紀


是的,


用戶4754832882436


商人是這樣吧,平民老百姓剛好相反【捂臉】


紫陶匯


人還是窮點好!你認得人,不像有錢人,十個有錢人,九個狗眼看人,不像窮人,十個窮人,八個認得人,剩下兩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