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發麵快?

細水長流170517260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下面我來具體分析一下:

什麼叫發麵

所謂發麵,我們吃的包子、麵包這些鬆軟,組織充滿氣孔的麵食製品,都是發麵做的。

發麵的原理呢,是把酵母這樣的微生物,放養在麵粉這樣的營養基中,給他們溫度溼度。這些酵母就會吃掉一些澱粉(糖類),然後排出一些乙醇和其他有芳香味道的醇,還有二氧化碳。這樣,麵糰中就充滿了二氧化碳的小氣泡,麵糰變軟,飄散出『發酵的味道』。這樣的麵糰做成包子、饅頭、麵包,麵糰中的空氣在加熱的時候膨脹。包子神馬的,就百變胖胖的長起來啦~~

發麵的奧義

所以發麵的奧義就是養殖酵母菌嘛!而酵母菌繁殖的規模和:最初的數量、溫度、溼度、酵母菌的飼料豐富度、時間都是正相關的。儘量給酵母君一個舒適的成長環境吧~

1、保質保量放酵母

天然酵母是高級班的玩法,這裡只討論酵母粉。就是在超市可以賣到的安琪酵母之類。

活性乾酵母(酵母粉)是一種天然的酵母菌提取物。作為人類的好朋友微生物,它自己,以及繁殖過程中回產生多種維生素。所以稍微多放一點,最差的結果就是面發過了。一般來講,250g麵粉用3g左右的乾酵母粉就差不多了,就是半斤麵粉,大半湯勺酵母。另外,畢竟酵母菌是活的,選生產日期近一些,開封時間短的青壯年酵母菌效果更好哦。

2、先前戲 別偷懶

其實直接把酵母和麵粉混合再加水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紳士的姿勢應該是,先用少量溫水把酵母充分溶化,靜止三到五分鐘,激活酵母。再把酵母液倒入麵粉中。

3、加點飼料:糖

很多面包的方子裡會寫,糖,鹽。除了增加甜味,糖還作為飼料餵給酵母。鹽主要是和蛋白質結合改善麵筋的。然而直接讓鹽接觸酵母,你會得到醃酵母,不會得到發麵團。

4、溫水和麵

酵母的活躍溫度是在30°-40°。溫度低酵母君哆哆嗦嗦沒心情生兒育女,超過50度就直接燙死了。人體溫度是37不到,用手摸一摸不涼不燙就正好可以用了。

5、放在溫暖潮溼的環境裡

最佳發酵環境是:溫度30-35度,溼度70-75%。夏天放在沒有空調的房間裡就差不多。冬天可以找個保溫的泡沫箱,在發麵盆旁邊(或者上面下面)放一盆60-70度左右的熱水。如果你把面盆和熱水接觸,你會得到一盆燙麵。沒有保溫箱的,找個大蒸鍋一樣的。居爺家則有具有發酵功能的蒸箱。

6、二次發酵

包好的包子和揉好的饅頭彆著急進鍋。在適合發酵的環境裡再發酵十五分鐘。畢竟你包啊揉啊會失掉一部分的氣孔。

當然,其他促進發酵額技術諸如水的比例啊、揉麵和麵團整形(就是整理形狀)技巧啊


下面是省時省力的發麵演示:

原料:

  1. 麵粉 500g

  2. 乾酵母 5g
  3. 白糖 8g
  4. 溫水 370ml
  5. 雞蛋 1個

不用花很多時間和力氣揉麵


發麵過程:

1、麵粉與白糖拌勻。乾酵母兌入30度左右的溫水化開,靜置五分鐘後,加入到麵粉中。再加入剩下的水。

2、用筷子畫大圈攪拌成棉絮狀態

3、然後用『抓』的動作把棉絮捏在一起

4、抓著麵糰蹭蹭盆邊

5、差不多是個團就行了,不用揉的很光滑。放在『雨林環境』中先發酵15分鐘。

靜置的過程中水分和麵粉也回充分的融合,你揉啊揉半天也是這個效果。但是充分揉麵會產生更多的麵筋。麵筋就是蛋白質拉成的網,如同氣球皮。足夠多的氣球皮才能承載更多的氣體。這個是進階的內容,我們大致瞭解一下,反正這會兒不揉麵,一會兒還是要揉麵的。

6、再拿出來揉啊揉,揉十五分鐘,揉的麵糰光溜溜的。然後接著在『雨林環境』中發酵一小時左右。

8、麵糰發酵好的狀態是:麵糰體積膨大至原來的1.5-2倍左右大、用手指在中間戳一個窩窩。這個窩窩要是回縮,就接著發酵。如果塌陷了,就是發過了。(下圖上的點點是全麥麵粉的麩皮)

9、麵糰拿出之後接著揉揉揉。接著分割成小團,包上餃包子餡。包好之後再不那麼冷的環境下二次發酵十分鐘。就可以上鍋蒸了。


一個充分發酵和發酵不足的對比照:

右邊那個是著急,沒有二次發酵的產品。。。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夫愛町傑


怎樣發麵快?我經常心血來潮的臨時決定蒸蒸包、蒸饅頭,由於沒有提前和麵發麵,要趕在飯點吃在嘴裡,時間就很緊張,慢慢的我就總結出一些技巧竅門,可以快速發麵,即使在寒冷的冬季,40分鐘至一小時左右面團就能發酵好了,保證從和麵、調餡開始,你能在1.5-2個小時之內吃上暄軟可口的蒸包、饅頭、花捲等。下面的包子就是我上週末的時候蒸的,上午將近11點的時候決定蒸包子吃,12:45左右暄騰的大包子就出鍋了,非常蓬鬆柔軟。


麵糰發酵過程實際上是酵母菌繁殖、發酵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及麵筋組織的過程,其發酵速度取決於酵母菌活性,而酵母菌的活性主要受溫度、溼度、滲透壓大小的影響。而一般來說,影響最大的一個方面是溫度,酵母最適宜的發酵溫度大概在30度左右,過高過低都不利用酵母發酵,我們可以通過控制麵糰發酵的環境溫度來加快其發酵。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若過度的人為縮短髮酵時間,追求快速發酵,會影響最終麵食的口感和味道。因為內部組織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成熟,麵筋的強度不能很好的撐起氣室結構,在蒸的過程中很容易塌餡,蒸出來的包子饅頭等則不夠蓬鬆、香甜,內部組織也不夠細膩。所以在時間允許的範圍下,要儘量給麵糰充足的發酵時間。

夏天本身麵糰發酵就很快,想快速發麵的話只要酵母稍微多放一點,就能明顯的加快醒發了;春冬季等比較寒冷的時候麵糰發酵比較慢,需要一些竅門來幫助快速發麵。


快速發麵的方法與技巧:


1、適當加大酵母用量。同樣的條件下,酵母用量多則發麵快,這個不需要多解釋。

2、酵母可先用溫水化開,靜置三五分鐘,先恢復其活性再用來和麵,更利於麵糰快速發酵。

咱們現在用的乾酵母用起來非常方便,直接把酵母粉放在麵粉裡攪拌均勻,再倒溫水和麵也可以;先把酵母用溫水化開用來和麵也可以。但是在您想快速發麵的時候,最好是選用第二種方法。先將酵母溶解在溫水裡,讓其恢復活性,以加速繁殖,這樣有助於麵糰快速發酵。

3、一定用溫水和麵。酵母發酵最適宜的溫度大概在28-30度之間,過高過低都不利於其發酵,水溫最高不要超過37、38度,可用手試一下,溫熱不燙手大概就是這個溫度了。


4、和麵時加少許白糖或鹽。糖或鹽會影響我們前面提到的”滲透壓“。糖或鹽選一種放就可以了,相對來說糖對酵母滲透壓的影響最大。

但是並不是放的糖越多發酵越快,糖與麵粉的比例要控制在5%以內,超過這個比例反而就起反作用了。我們家常做麵食比例不用非常精確,時間久了憑經驗約摸著放就可以。


5、保持潤溼的發酵環境。溼潤的環境有利於酵母的發酵。寒冷的季節是比較乾燥的,我快速發麵時一般會先用一塊乾燥的棉布蓋住麵糰(防粘),上面再覆蓋一塊溼潤的棉布,最後再用小棉被或鍋蓋等蓋嚴實。


6、麵糰不要太硬。酵母菌的繁殖需要水分,麵糰太硬了不利於發酵。


7、保持溫暖適宜的發酵環境。這一點其實是快速發麵起效最明顯的。麵糰和好後放入盆內,用第4步的方法蓋好後,找一個比面盆稍小的盆倒入溫水(40度以內,不能過熱),將面盆放上(注意面盆底部不要碰到水,否則會將酵母燙死)。最外面用棉被等厚實保暖的東西包住放在陽光下或者溫暖的地方。也可以直接用蒸鍋燒好溫水,將面盆放進去放在陽光等溫暖的地方~方法很多,可以靈活運用。

我用勞保口罩的那種紗布,裡面鋪層棉花做了床小棉被,專門用來醒面醒饅頭用,輕便又保暖,非常好用。你也可以試著用布頭或者紗布做一床。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怎樣快速發麵“的七點技巧,注意了以上七個方面,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在40分鐘左右發好面,讓您在一兩個小時之內吃上熱騰騰、暄軟香甜的饅頭或包子。


家常美食小廚房


第一,冬天發麵一定要提高它的溫度,最適宜酵母粉發酵的溫度是30多度,所以我們一定要提前用30度的溫水把酵母粉融化開,這樣再放入面盆中與麵粉混合才能夠均勻,更有利於促進發酵。

二,在發酵的時候也要創造30多度的溫度,把它放在鍋中燒上一盆水,等水溫達到30多度的時候立馬關火,這時再把面盆放入裡面隔水發酵,這樣發的速度就非常快了。

三,要把面盆密封包裹起來,因為在發酵的過程中,如果是隔水發酵不密封的話,很容易讓水分進入到麵粉中,這樣就非常稀了,所以一定要用保鮮膜包裹起來。

做到以上幾點的話,發麵速度是非常快的,最慢40分鐘,最快的話20多分鐘就能夠發滿盆了,非常方便快速,喜歡蒸饅頭的可以試一下這個方法。

這裡是鏟子愛廚房,我是球球媽,一個愛分享的美食博主,每天都會在頭條分享美食的烹飪技巧和製作方法,想要喜歡我的原創作品,記得點贊,關注和轉發哦,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感謝您的觀看!


鏟子愛廚房


大家好,我是悅食萌點,我今天回答的問題是:怎樣發麵會比較快?

現在是疫情時期,不能出門,所以大家都宅在家裡做起了美食,也有人開始學習發麵,做起了饅頭。別小看發麵做饅頭,它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成功的,尤其是在冬天,冬季寒冷,發麵的速度比較慢,有人忙碌的一天,也可能沒有蒸出滿意的饅頭。所以,冬天如何才能使發麵速度變快,是一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話題。

關於發麵速度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吧:

首先,發麵最好是使用酵母粉。

酵母是現在發麵普遍使用的添加劑,它發麵速度快,發麵的過程中一般不會產生酸味(面發好後就忘記的人除外,發酵過頭也會產生酸味。所以這裡指的是正常的發麵),而且用酵母發酵的麵糰蓬鬆性比較好,酵母的後勁也比較足,整形後的饅頭二次鬆弛會更快。

第二,酵母粉最好使用溫水融化開

酵母發麵的原理是:酵母遇到水分就會融化,融化後的酵母會被激發出活性,然後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不出來,就會在麵糰中形成小氣孔,然後麵糰就會膨脹,這個就是發麵的過程了。

所以,酵母用水融化後,活性就會馬上被激發出來,發麵過程就會變快。如果酵母直接放到麵粉中,再添加水進行揉麵,這也可以激發活性,但是由於麵糰中的酵母還是顆粒狀,它需要吸收麵糰中的水分將自己融化,從而激發酵母的活性,然後產生二氧化碳,最後才能發麵成功。這個發麵的速度就會變慢了,原因還是出在融化酵母的過程中。

第三,揉麵團最好是多揉一會

這個步驟呢是我最近總結的,我每次都是用揉麵機揉麵(因為我懶,不想動手)。剛開始機桶是冷的,我放進去麵粉、酵母水、和揉麵的水後,就開始攪打,慢慢的麵粉就變成了面絮,接著變成麵糰,然後繼續攪打,我就摸著機桶,什麼時候麵糰變得光滑的,機桶也變熱了,我才拿出麵糰,用雙手團圓後,放入盆中發酵。

別小看我用打面機揉的這個麵糰,它發麵只需要20分鐘,非常的快速。原因是酵母本來就是溶解的,而且再攪打面的過程中,麵糰會隨著不斷的攪打而變熱,酵母也隨著更快產生二氧化碳。也就是說,我把麵糰從機桶中拿出來的那一瞬間,酵母就已經在產生二氧化碳了,所以將麵糰放在盆中發酵,也就是給二氧化碳一個釋放的時間,20分鐘足以。

第四,發麵不但需要溫度,還需要溼度

發麵時,一般會蓋著蓋子或者蓋上保鮮膜,防止麵糰水分流失。發麵會選擇在溫暖的地方(沒有人會放在陰冷的地方發酵),溫度會使發麵的速度變快,而且還會使麵糰升溫產生部分水蒸汽,這就在給麵糰提高溫度的同時,也很好的給麵糰提供了溼度。所以,溫度是發麵的關鍵,溼度是“關鍵”的條件。

我認為冬季最適合發麵的地方是:先燒一鍋溫水,40度左右就可以,然後放一個篦子,最後將麵糰放到篦子上,蓋上大鍋蓋,就可以了。這樣一個溼度和溫度並存的環境中,酵母會快速的釋放二氧化碳,麵糰很快就發酵成功了。

很多人喜歡發麵的時候放入一勺白糖,其實糖也有助於酵母的發酵,但是我一般不會這樣做。因為發麵做好的饅頭吃進肚子後,會被胃蛋白酶溶解,變成糖分,然後通過小腸吸收,吸收不了的糖分就會被貯存在體內,如果在短時間內吸收不了,就會變成脂肪了,那就意味著要變胖了。饅頭在體內可以被分解變成糖,那如果再加糖,就會真的吸收不了,就會變胖了。再說了,糖吃多了畢竟不是什麼好的事情,能不加還是不加了。

我是@悅食萌點,定時分享美食,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見或者是建議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悅食萌點


關於發麵的問題,我也來發表一下我的意見。

因為本本身我是做麵點的,這個問題對我來說不難。

我覺得,要想發麵快,首先要了解發面的原理。

傳統的發麵方法,主要就是所謂的酵子,面起子,還有老面,現在的工藝發酵,就是用酵母,其品牌也有很多,比如說丹寶利,安琪酵母等。

麵糰的醒發,主要就是與麵糰發酵的環境有關,比如說麵糰發酵的溫度,溼度,還有發酵菌種的發酵力等。

現在的發酵方法,一般主要是用酵母,因為酵母發酵穩定,容易操作。一般和麵,都是要加入一定量的白糖,比如說500克麵粉,加白糖4克左右,因為酵母是有生命的的菌種,遇到白糖,就會發的快。

麵糰發酵的快慢,與酵母的比例,水的比例,水溫的高低,也有很大關係。比如說,天氣熱,溫度高,麵糰醒發的就快,冬天比較冷,溫度低,麵糰醒發的就慢。

這個,還是要看具體的操作。

最後,給大家一個發麵的基本配方:一般麵粉一斤500克,加水260到270克,酵母4克左右,泡打粉4克左右,白糖5克左右。一般天冷加熱水,水溫最高不能超過35度。




軍軍下廚房


現在北方基本上已經進入冬天了,如果做麵食,發麵通常要靠室溫。如果室內溫度高,那麼發麵就會快一些,如果室內溫度低,那麼發麵也會變慢。

在冬季,不少家庭主婦都為發麵慢這一問題感到困擾,發麵時間太長耽誤時間,所以在冬天經常在外面買饅頭吃,經常吃不到自己家做的。

其實,只要掌握了發麵的正確方法,那麼發麵真的是小事一樁。今天,就教給大家發麵又好又快的小妙招,讓冬天也能發好面,不用再為發麵時間慢而耽誤時間發愁了。

【食材的準備】

1、 麵粉500g

2、 酵母粉5g

3、 10g糖

4、 溫水適量

【發麵步驟】

1、 先在溫水中加入酵母粉和糖,等待15分鐘,如果水中全是泡沫,並且泡沫都鼓起來了,證明酵母水發酵成功;如果不是這個狀態,證明失敗,要重新開始,不然就會白白浪費麵粉。

2、 酵母水發酵成功了,基本就成功一半了。然後把發好的酵母水澆到麵粉裡,再加入適量的水,揉成麵糰。

3、 麵糰和好以後,蓋上保鮮膜,放到溫暖的地方

【溫度高的地方】

1、 家中如果有烤箱的,可以把烤箱提前五分鐘預熱,溫度設置到200度,然後把烤箱關火,把麵糰放進烤箱中發酵,大概20分鐘左右,麵糰就會發酵完成。

2、 家中有微波爐的,讓微波爐高火空轉6分鐘,到時間後,把面盆放進去,然後關上微波爐,等待半個小時左右,麵糰就會發酵完成。

3、 也可以在鍋中加點水,水溫燒到燙手時關火,把面盆放進去,蓋緊蓋子,放置30分鐘左右,麵糰就會發酵完成。

【注意事項】

如果家中有暖氣或者電褥子,可以放上去,但是注意不要溫度過高,不然麵糰也不會發起來的。


香甜王小羔


怎樣發麵快?影響發麵速度的主要原因有兩種1.發酵粉與麵粉的比例。2.發酵時的溫度是否適宜。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具體的發麵方法。

1.發酵粉與麵粉的比例

要想麵粉發酵快,首先我們應該掌握麵粉與發酵粉的比例。我們家發麵團的時候用的是小袋子裝的發酵粉,每袋重13克。一袋發酵粉可以發4至6千克麵粉。用32度至35度左右的溫水溶解發酵粉呈乳液狀或直接將發酵粉加入麵粉中,加入適量水揉成光滑的麵糰。

2.發酵時的溫度

麵糰發酵的最佳溫度是32度至35度。將揉好的麵糰放入盆中,蓋上保鮮膜。保持32度至35度發酵40至60分鐘即可發酵成鬆軟的麵糰。

注意事項

發麵的時候應該給麵糰蓋上保鮮膜或裝入塑料袋中,防止表面被風吹乾。

夏天的時候常溫情況下即可快速發酵麵糰。冬天天氣寒冷,麵糰不易發酵。可以將麵糰放在溫暖的地方使其快速發酵。

以上就是麵糰快速發酵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川陝美食坊


您好

首先說用酵母發麵是可以過夜的,之前我經常這麼做,每隔地方溫度不一樣,也因為懶不想把活一天都幹了,所以經常頭一天晚上發麵,第二天用

說一下酵母

酵母是一種真菌微生物,在有氧氣和沒有氧氣的情況下都能夠存活,發酵主要是利用了酵母的生命活動,產生二氧化碳以及一些其他物質,能夠讓麵糰發生一系列複雜的生物化學變化,變得蓬鬆柔軟,在整個發酵過程當中,酵母一直是處於活躍狀態。

麵糰在一定溫、溼度條件下,讓酵母充分繁殖產氣,促使麵糰膨脹的過程。當酵母菌在麵糰內部有氧的環境下,將澱粉轉化為糖並消耗掉的時候,會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這時,麵糰的體積就會膨大,就發了起來。

和麵用溫水。溫度在28-30度之間最好。但很多朋友家裡沒食品用溫度計怎麼辦?用手來感覺吧。別讓你的手感覺出燙來就行。特別提示:用手背來測水溫。就算是在夏天,也建議用溫水。當然你也可以用冷水,我只是希望發麵過程儘量短一些,能節約時間。

麵粉、水量的比例對發麵很重要。不少朋友總是說發不起來,可能是因為麵糰太硬了。水少面多,麵糰就硬,這樣的麵糰適合做手擀麵。水多面少,發出來的麵糰軟踏踏,成品口感差。什麼比例合適呢?我給個大致的配比:500g麵粉,水量不能低於250ml,即約等於:2:1的比例。/*某個新手親身證明2:1和出來的是年糕。當然,做饅頭還是蒸包子,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飲食習慣來調節麵糰的軟硬程度。同時也要注意,不同的麵粉吸溼性是不同的,還是要靈活運用。

活性乾酵母的生產日期很重要,過期的酵母失去了活性,就失去了酵母發酵的作用,切記。

二次發酵也很重要:在蒸之前,最好再進行二次發酵,生坯在蒸鍋中靜置約20分鐘-30分鐘左右,建議不要忽略這一步。經過二次發酵的饅頭或包子,蒸出來肯定會比缺少這一步的好。天氣熱,蒸鍋裡裝冷水,因為氣溫高容易發酵;天氣冷,蒸鍋裡就裝熱水,更有助於二次發酵。


TOTO爸


發麵想要發的快,有注意的以下幾點:

1.加入的酵母或者老面的量要適合

2.發麵時要保證溫度不可以過低,夏天發麵可以直接放在陽光下,要注意用保險膜封好盛麵糰的盆口,避免面表面乾裂,以及灰塵的落入

3.冬天發麵有暖氣的家庭可以把和好面放在暖氣邊,這樣也可以發的快,或者如果是地暖也可以直接放在地上,然後蓋上一層薄薄的小被子,起到保溫的作用

4.有些農村如果是燒火炕的,可以把面放在炕溫度較高的位置,同樣蓋上一層薄薄的被子,起到保溫效果

5.其次和麵的時候加入少許的白糖也可以加快麵糰發酵的速度。



犟犟說美食


怎樣發麵快?

大家好,我是希媽廚房,我的回答是:

我們平常吃的包子、饅頭等一般需要經過發酵才能達到鬆軟可口的口感,對於不經常做這類發酵類麵食的人來說,要把面發酵成功有些小困難,需要等待很長時間,尤其是冬天,發酵的速度變得特別慢,那麼要怎樣才能使發麵的速度變快呢?

發酵的速度和效果受到發酵的溫度、溼度、酵母的活性、糖的含量、鹽的含量、發酵的方法等很多因素的影響。

(1)我們先來說說發酵的方法:發酵的方法也有很多,以前,發酵一般用上一次發麵時剩下的老面發酵,北方人又把這塊剩下的老面叫做面引子,面引子的發酵速度相對比較慢,而且發酵時間一長,面就會變酸,所以,現在一般用乾酵母發酵的比較多,因為用乾酵母發酵特別方便,而且發酵更穩定,速度也更快。

(2)發酵的溫度:這裡的溫度包括麵糰發酵的環境溫度跟和麵團的水溫,做過包子的人應該都知道,麵糰發酵的速度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如果氣溫太低,發麵的速度就變慢,溫度太高,酵母就會失去活性,所以,發酵的環境溫度控制在26度到30度之間最好,這個溫度能夠讓發麵速度變快,在夏天,室溫發麵就可以了,而冬天就比較麻煩,最好有專門的可以發酵的工具如烤箱、麵包機等,可以讓麵糰處在恆溫的適合發酵的溫度中發酵,如果沒有這類工具,可以把面盆置於45度熱水中增溫發酵。

(3)溼度:溼度是麵糰發酵環節中除了溫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只有理想的溼度和溫度,麵糰才不會因為失去水分而變幹變硬,所以,除了麵糰本身和麵所需要的水,很多人發麵時(尤其是做麵包時)都會在發酵箱中放一碗清水來增加空氣溼度。

(4)酵母的活性:不同品牌的酵母,它的活性也不一樣,有的酵母發酵速度快,有的則慢,還有想要酵母的活性更高,建議不要直接把乾酵母粉加入到麵粉中,可以先用30度左右的溫水或者牛奶等液體,把酵母融化,再倒入麵粉中揉均勻,這樣酵母的活性會更高,記得一定要揉均勻哦。

(5)配料對酵母活性的影響:加適量的糖可以提高酵母的活性,當配方中的糖含量在0到5%時,是可以提高酵母的發酵速度的,如果超過這個比例,就會抑制發酵,所以白糖的比例不要太高。

有些麵包或者饅頭在和麵時需要加點食鹽來提高麵粉的筋性,讓成品吃起來更有嚼勁,但是食鹽也會對發酵速度有影響,所以,如果想提高發酵速度,食鹽可以不用加(除非有必要)。

既然很多影響發酵速度的因素都跟和麵有關,下面我提供一個發麵的配方,適合做包子,可以根據情況適當調整面團的軟硬程度,從而增減水的用量:

配方:麵粉500克、酵母5克、水250克到260克之間、白糖5克。

關於這個配方,我總結幾點:

①:這個配方,酵母的比例算是比較高的,夏天溫度高,酵母用量可以減少至3克,如果冬天發酵困難,也可以適當增加1~2克。

②:水的用量,不是絕對的,通常,水和麵粉的比例為1:2(在這個比例之間上下變化),因為不同的麵粉,吸水性不同,用到的水量也不同。

③:發麵用的水量也要看發麵的用途,如果是做饅頭,麵糰宜偏硬,水量就要減少,如果要做柔軟的發麵餡餅,麵糰宜偏軟。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幾個影響發麵速度的因素,發麵速度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不同的麵粉,或者加其他粗糧粉等等,發酵的速度都會不同,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變化。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歡迎在下方留言,感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