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華山論劍,裘千仞不比“五絕”差,為何不敵金輪法王

直插雲霄鐵掌峰,鐵掌峰上鐵掌幫。鐵掌幫的幫主正是裘千仞,他以鐵掌神功將曾經威震天南的衡山派打的一蹶不振,又帶領鐵掌幫經常與丐幫的叫花子為難,明顯不把北丐洪七公放在眼裡。這哥們號稱“鐵掌水上漂”,向來自負輕功天下第一,這一套鐵砂掌也是裂碑開石威力無窮!

很多人認為裘千仞的武功絕對不亞於“五絕”,那麼這個裘千仞究竟能否超越“五絕”呢?既然他那麼強,後來怎麼被金輪法王給打殘了呢?

缺席華山論劍,裘千仞不比“五絕”差,為何不敵金輪法王

鐵掌水上漂裘千仞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位裘千仞先生並非無慾無求,他也極度熱心於爭奪天下第一的稱號,只因錯過了第一次華山論劍,他一直心中耿耿。而當時的天下“五絕”正是誕生於第一次華山論劍。說起這個華山論劍,就不得不提《九陰真經》。

當年這部《九陰真經》重現江湖,引起紛爭不斷。一代武學“大牛”王重陽,立足華山第一峰,要與天下豪傑喝杯茶,講武論劍。大家事先約定好,看誰最能打,最能打的那個人可以擁有《九陰真經》,其他人則不能再覬覦。於是,華山之巔,各路英豪一展拳腳,最終王重陽藝壓群雄,一舉奪魁!同時呢,稍次一點的四個人卻是不分伯仲。他們四個和王重陽一起就被列為天下“五絕”,號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個哥們笑傲江湖,算是五行齊全,不多不少。

缺席華山論劍,裘千仞不比“五絕”差,為何不敵金輪法王

五絕

五絕名震江湖,裘千仞卻成了滄海遺珠,心中老鬱悶了。於是躲在家裡加緊苦練,對著一鍋沙子雙掌翻炒,爭取第二次華山論劍再去一爭高下。其實,當年王重陽華山論劍,請帖也送到了鐵掌幫。只是裘千仞覺得自己幹不過王重陽,於是就沒有赴會。後來王重陽坐在九陰真經上升天了。這天下第一的稱號又會花落誰家呢?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這四大天王最被看好,他們四個也都摩拳擦掌,均覺得捨我其誰。裘千仞名氣沒有那麼大,實力卻很強,他當年只是覺得幹不過王重陽,對於剩下的四絕,他可是全不認可的。郭靖在君山之巔見過裘千仞的鐵掌神功,鋒銳狠辣,精妙絕倫,覺得其武功不在五絕之下。

四絕之中唯一一個讓裘千仞不放心的是南帝段皇爺。原因也很簡單,王重陽生前把自己的先天功傳給了段皇爺。也不知道當年王重陽是否吊打過裘千仞,反正裘千仞就是這麼忌憚王重陽

。為了牽制段皇爺,裘千仞偷偷摸摸的進了段皇爺家裡,對著劉貴妃襁褓中的兒子就是一巴掌,打完小孩還哈哈大笑,真是一個變態。這一巴掌能把一個嬰孩打成半死不活,可見其掌法之高明。裘千仞想要以此讓段皇爺救人消耗功力,這樣他就能穩穩地在第二次華山論劍的時候拿下天下第一了。

缺席華山論劍,裘千仞不比“五絕”差,為何不敵金輪法王

裘千仞

裘千仞自覺是滄海遺珠,

其實滄海遺珠的另有其人,這個人就是老頑童周伯通。周伯通離開桃花島後,既有自創的空明拳,又有雙手互搏術,還有九陰真經加成,武功真的是登峰造極!裘千仞遇到周伯通之後,天下第一的夢又破碎了。周伯通各種虐他,一隻手也能打的他狼狽鼠竄。所以,裘千仞是絕對幹不過老頑童的。其實,當時能幹過老頑童的又有誰呢?四絕都不是對手。如果真的再評天下第一,還是會花落全真教!

四絕都對《九陰真經》動心,這裘千仞卻看不上,他覺得自己的鐵掌神功天下無敵。這麼看,好像他真的能凌駕於四絕之上。其實,後期的四絕之中一燈大師是最強的,裘千仞肯定幹不過。至於其他三個,裘千仞是可以與之匹敵的。裘千仞的真實水平至多也就是如此。

缺席華山論劍,裘千仞不比“五絕”差,為何不敵金輪法王

金輪法王

至於後面神鵰時期,裘千仞以一個絕頂高手的身份,竟被金輪法王打殘,是有其原因的。裘千仞在第二次華山論劍的時候,被洪七公一番話訓斥的無地自容,更是想起來打小孩的卑鄙行為,真是惶愧無地。後來被一燈大師點化,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慈恩。可以說,這個時候裘千仞的銳氣已經不復當年。他心底的殺念在絕情谷的時候差點再次爆發,幸虧黃蓉睿智,裝瘋狂笑,勾起他深深的罪孽感,最終使他恢復理性,殺念再次被壓制。

所以與金輪法王對戰的時候,裘千仞絕對不是武力巔峰的時期。但是金輪法王不一樣,金輪法王自從敗在楊過玄鐵重劍之下後就回到老家,用心修煉龍象般若功,終於大成,其功力相當牛叉。即使如此,裘千仞與金輪法王之戰也是持續了一天一夜,最終裘千仞才被打殘。可見,裘千仞雖然敗於金輪法王之手,也無損其武學高手的形象。

缺席華山論劍,裘千仞不比“五絕”差,為何不敵金輪法王

慈恩大師

裘千仞雄才大略,把鐵掌幫帶上巔峰,可惜心術不正,竟然為金國六王爺賣命。他為難丐幫破壞抗金活動,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賣國賊,有損大義。他武學上也能達到很高的成就,可是實在不夠光明磊落,為了能夠贏得天下第一的稱號,竟然採取卑劣手段去套路對手段皇爺,瑛姑與周伯通的兒子也因此夭折。這是裘千仞一生最大的汙點。

在華山之上,裘千仞覺得大家都一樣,誰不是殺人無數,誰也沒有資格指責誰。結果洪七公站了出來,說道,他手下殺過二百三十一人,人人其罪當誅,生平未曾錯殺一人。這一份凜然正氣,當場就把裘千仞驚呆。裘千仞後來跟隨一燈大師出家,心中一直深藏一份罪孽感,那就是殺了一個無辜的嬰兒。最後他自己也是一個半死不活的狀態,受盡苦楚,這何嘗不是因果循環的報應呢?最後,他吊著一口氣,終於獲得了周伯通和瑛姑的原諒,心中寬慰,撒手而去,算是獲得瞭解脫。

裘千仞的前半生是惡徒人生,後半生是囚徒人生,死後當是獲得新生!

缺席華山論劍,裘千仞不比“五絕”差,為何不敵金輪法王

一燈大師

一燈大師口誦佛號,合十躬身,說道:"慈恩,慈恩,你我名雖師徒,實乃良友,相交二十年,功過切磋,無日或離,今日你往生極樂,老衲既喜且悲。"

缺席華山論劍,裘千仞不比“五絕”差,為何不敵金輪法王

佛法無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