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掃墓有什麼要求?

用戶3967814478441


湖南的,應該算南方了。

俗話說一鄉一俗,我只拿我這個城市的掃墓來做答。別的城市請勿對號入座。畢竟中國地大物博,各種掃墓習俗確實很多很多。

清明當天,全家,必須是全家。也就是說當時在家的家人。你要是在外面工作沒回來,我們也不強求。全家出動去掃墓。這是人員要求。

掃墓得帶祭品呀!帶什麼呢。像我們這裡。基本帶的東西是酒一瓶,不論好壞,不論貴賤。但是必須是酒,水不行,飲料更加不行。帶三個小酒杯。陶瓷的,一次性的都行,得是個杯子的形狀。如果你要帶三個碗 ?那也行,你不嫌重嫌體積大的話。然後帶上香燭二根,紅的。煙香三根根,其實都是一次帶一把。鞭炮一盤,有的土豪也有扛一箱一百多的煙花的。最後是一沓紙錢,土黃色的那種。這個隨意,多多少少都行。

東西帶齊,人出齊。到了掃墓的地頭。我們都是土葬,所以去的地方都是荒草叢生的,最好還得帶把鐮刀砍草。不然引發山火,不好收拾。

先把三個酒杯擺上,酒,象徵性的倒一點。然後在墳墓的正前方插二根紅蠟燭,紅蠟燭後面插三根菸香,點上。然後借紅蠟燭的火點紙錢。

紙錢燃起來,這時候到了祭拜的時候。這也是有順序的。先是長子,然後長子的妻子,有兄弟的輪著來,按大小拜。子輩擺完了,就該孫輩了。也是長孫,長孫媳這樣的順序。到了重孫輩,也是排大小。

拜的時候還要像祖宗訴說自己新一年的願望,祈求祖先保佑,得償所願。

所有人拜完,開始燃放鞭炮。有煙花的土豪可以一併放煙花,總之這時候要響起來。

最後的最後,也是以前沒有的步驟。因為現在經濟發展了,很多地沒人種,都荒了,雜草叢生。所以得守著等紙錢燒完,防止引發山火。

祭拜完了,東西收一收,回家。


耳根不淨


我是典型的南方人,北方不知道,但是南方的話肯定是有區別的。

南方村落著名的特點是,士林群立,宗族聚居。通常一座村落只有一個姓氏幾十到幾百人聚居不等。(其實這裡面單指農村,而現在隨著農村人口流失,越來越多人前往大城市生活。

而今每年宗族組織的掃墓活動,已經很難再看到年輕人(20多30多的年紀)的身影。很多都是有中老年,也就是父輩代為執行。畢竟對於外地的務工者來說,清明假期並不是很長。往返的車費也比較貴。

早些時期宗族以字輩來排輩分,同一個村子幾百人往上追溯,或多或少都能有一些聯繫,就是說基本上全村人都是沾親帶故的關係,這樣就會出現某一個分支,他們的後人聯合起來祭拜某位祖先進行掃墓。然後這些分支歸總在劃到於一個先祖中。

其實不單單只是掃墓祭祀,每年還需要族老聯合起來進行派發任務,並且指定到某一戶人家進行聚餐吃飯,據我所知,這種活動大多數都是按照輪流進行的。也就是每一位人家都有可能輪上坐莊。這其中的所有費用由全村所有男丁共同承擔,通常是按每戶人家的男丁人頭數進行收費。

清明祭祖必須要用大型牲畜,大多數時候在祠堂裡都會殺一頭豬,裡面吃不完的豬肉是可以向每一戶人家分發的,只不過要另外收取費用。

其實由於近年來森林火災的管控越來越嚴重,每當到清明祭祖的時候,馬路上總會聽到巡視組車輛的警報聲,現在的氣氛已經明顯不如以前。


赴這一面之約


剛好我也是南方的,對於南方掃墓禁忌還真挺多的,

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服裝顏色

掃墓是對自己的祖先一種尊重與緬懷,所以我們需要在外界的修飾上來儘量的減少衝突,儘量穿一些比較素樸的衣服。這樣不會讓自己顯得格格不入,也會提現對故人的一種尊敬,不會顯得自己太耀眼

二,掃墓時間

我們靠海的地方一般要看潮水,水到了才能掃墓,否則就會不吉利,所以每年掃墓時間是不固定的,到點了人就熙熙攘攘。其他不靠海的這裡就是一早就要要去掃墓,時間比較自由

三,不帶孕婦以及寶寶

都知道上墳的時候陰氣比較重,如果按照這樣的想法的話,那麼更應該多多沾有陽氣才會使得陰陽平和。但其實這樣是錯誤的,因為兒童和孕婦都是新新孕育出來的生命,他們的身體還不足以抵抗陰氣。所以說最好能夠幾個成年人完成上墳的整個過程是最好的。

基本上就這些內容,最後掃完墓,午飯一般要吃乾飯,而且家裡要上貢品,家裡的牌位要上香以及拜拜,還有要有冥錢,來表示對祖先的緬懷


風水一脈


南方人掃墓要帶著肉類,餅乾,紙錢,香,鞭炮…


茶茶Tea


不管南方北方人去掃墓時,都會要求埋在墓裡的先人保佑他:不是要求升官就是要求發財的,有的還要求產一個排連的人丁!反正好的事情全往自己身上攬。包括本人掃墓時都想要求先人保佑自己能:丁財兩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