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現在喜歡詩的人還多麼?為什麼?

雖遇不可求


現在,喜歡詩的人還是很多的。

詩歌是文學類很重要的題材。它是浩瀚的文學百花園中一顆星閃閃發亮的星。因此,自古以來,喜歡詩詞的人很多,寫詩的人也很多,如著名的《唐詩三百首》中許多詩流傳百世,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念念不忘。

現代人寫的詩分兩類:

一、律詩絕句

雖然,現在講普通話,說白話文,對詩歌的要求也沒過去那麼嚴格。但是,現實生活中,一些詩詞愛好者依然追求古詩中的韻律,推敲詩句中每個字的平平仄仄,讓其對仗工整,韻味十足。

五言律詩四十個字,七言律詩五十六個字,五言絕句二十個字,七言絕句二十八個字。論字數都是幾十個字,要平仄工整,合乎韻律,就得一個字一個字的推敲,還要表達意思準確,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苦思冥想,佳句難求,實在不易寫好。

儘管寫好律詩和絕句很難,卻依然有人就好這一口,每天沉浸、陶醉在詩中無法自拔。

各地作協都有詩詞協會,定期組織聚會,交流詩歌寫法。還舉辦詩詞大賽,質量好的給以獎勵。

二、現代詩

在律詩絕句基礎上,現代人加以改進,於是現代詩誕生了。中外許多寫現代詩的人。比如,余光中的《鄉愁》、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舒婷的《致橡樹》、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現代詩沒有古詩要求那麼嚴格,可用長短句來表達。現代詩講究的是意境美,朦朧美,哲理美和音律美。

無論古詩還是現代詩,都注重“意”和“象”的有機融合,講究景中含情,情中有景的審美意象。

三、詩的語言簡潔

現代人每天忙忙碌碌,空閒時間閱讀大部頭小說的很少,讀短小精湛詩詞的卻很多。讀詩的人多了,寫詩的人自然多起來。

如今,自媒體時代,“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及許多報刊雜誌,每天發表的詩歌數不勝數。

詩,靈感來了,可一揮而就。可表述生活,可講述故事,可描述景物,可抒發情感……只要你願意寫,想動手,即可寫詩。


靜聽花解語


作為同樣和您喜歡詩的一員,回答這個問題倍感榮幸。就我而言,自小便喜歡詩,不僅喜歡讀,同時也喜歡寫,而且我身邊也有很多喜歡詩的人,大家通過各種平臺互相切磋交流,共同傳承發揚詩之魅力。

至於為什麼喜歡詩?《毛詩序》曰:詩者,志之所知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事實上,詩乃文學之祖、藝術之根,但無論古體詩、近體詩還是現代詩,都和其他文學體裁一樣,均為情感表達的方式。那麼我們獨獨喜歡詩,我想可能是因為詩更加講究格律,注重高度凝鍊和集中表達,無論對仗工整還是字數押韻,都像做人做事一樣,對內存在某種規矩,對外卻釋放多重唯美,所以說我們喜歡的“詩”並不只是在“詩”裡。

我從初中開始,便嘗試書寫古體詩和近體詩,從高中開始,在校園報上發表現代詩,後來開始涉獵豪放詞,自創“話記”體,至今未曾筆輟,在此冒昧附上拙作《水調歌頭》,以期拋磚引玉:男兒正俠少,縱馬任逍遙。踏遍山河,卻是人間走一遭。盡問武林同道,會盟天下豪雄,歃血死生交。心懷節義氣,手把絕命刀。城樓月,沙場雪,夢中號。風吹弱柳,斷腸紅葉寄雲霄。回首向來何處?他日扁舟泛底,方覺浪驚濤。似懂還非懂,無招勝有招。”當然,也希望通過今日頭條和更多喜歡詩的朋友多多請教、多多交流,謝謝!



橫川先生


詩從形式上可以大致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任何藝術的發展都依賴它存在的土壤,依賴於所處的大環境。中國詩歌有著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歷程。文字沒有創造出來,人民就從勞動、歌舞當中創造了詩歌。

隨著物質財富的增長,精神文明、素質文明都沒有跟上節奏。現如今,雖然仍有不少人喜歡詩歌辭賦,已無法與過去相提並論。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多元文化的蓬勃發展、外來文化的衝擊,以上林林總總的因素無不影響詩歌的發展。社會風氣從改革開放前的娛樂貧乏極端走向另一個日漸腐化的極端。加上娛樂節目宣傳、拜金明星及網紅的推波助瀾,社會已經達到“笑貧不笑娼”、”只敬羅衫不敬人”的地步。導致人們對詩的欣賞水平也不如以前。很多寫詩的大多是屬無病呻吟類型的、剪切一堆古詩華麗詞藻拼湊的、沒有批評或根本就不敢批評的、毫無悲天憫人的…所謂詩人!如干部體、打油體卻得到吹捧。

創作土壤及受眾、市場都決定中國詩歌未來的發展前景暗淡。

《 論大多數文人》

略有文采卻無文膽,略有文化卻無文心,略有文憑卻無文品,略有文風卻無文德…精於文致而近乎文奸!為鬥薪折腰為卑職折節…甚位尊賤隔忘苦胞苦民於九霄雲外…


中華主義


感謝提問,我是冷暖瀟逸。

現在喜歡詩的人很多(對於大眾群體相對比較是少。兩者並不矛盾),但詩在整個文化展現當中,屬於非主流,顯得並不十分熱門。

這是由於詩的社會作用與侷限所決定的。

認清詩是什麼?

詩大多隻是小情調,即使雄闊偉岸,也只是非常片面,不完整的,必須需要文字做為詳註解釋,往往曲高和寡。詩的發展與存在價值與社會現實有很大的關係。古人以做詩文為榮,從詩文前後兩字來看,詩往往比文章還要重要,那是時代文人需要詩來抒情,潤心,生活社會往往注重在詩中體現,一個單調簡單的社會,很多事情可以在詩中體現出來。

從社會進步的角度去看,現在社會分工細緻,任何一個專業細緻到只能用文字詳述,而詩歌沒有這麼一個功能。現時之專業論據,一篇文章可以沒有一句詩,但詩中可以體現與插入一篇論據嗎?

詩與社會作用結合不緊密,聊天可以不用詩,寫文章(專著)可以不用詩,詩失去了實用價值往往就被孤立出來了。

詩,只有思想(心靈)與遠方。而這些都是飄渺的,與生活中的油鹽醬醋沒有一點聯繫。現實生活,一個人可以沒有詩,但不能沒有油鹽醬醋。人可以沒有雅興,但必須面對生活。再一個,很多的詩,有些做作,一罈子醬酸味。扭捏作態,無病呻吟。稍有藝術成就的,就表現在風花雪月。

詩,真正意義上來講,只是詩人的詩。一是寫詩之人,二是愛詩之人。基於這兩者的情投意合,詩才不至於消失,只是寞落時而顯現。

人在生活,每一個人都有一顆詩心,只是面對人間煙火,大多數人的詩心往往被油鹽醬醋埋沒。

面對生活,詩詞之悲慘,就難於倖免了。


冷暖瀟逸


很榮幸參與這個問答:

社會是個大染缸,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各有喜好,有人喜歡時髦,有人喜歡遊戲等等,當然也有人喜歡詩詞,詩詞是文人墨客的精神食糧,也是一種對生活對社會的寄託或者嚮往!在這充滿了誘惑的當今社會里,喜歡詩歌的畢竟少了,分流了更多的興趣愛好領域,因此,我認為喜歡詩的人變少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一起共勉互粉!!



每日壹茶


相比之下,喜歡詩詞的人還不少,但懂詩的,寫詩的人不多了。

古代教育和現代教育體制不一樣,培養人才的目的和手段也都不一樣,所以結果也不會一樣的。古代人15歲之前幾乎把四書五經等古書都背了一遍,文言功底厚實,現代人就不行了,語文都學不會學不好,作詩那不是逼小鴨子上架嗎?


綠蟻紅泥醅酒


很喜歡,奈何早早輟學沒文化,只能看著別人出口成章顯才華,自己只有一句臥槽可以說。也許越讀書的人就會越愛學習,腹有詩書氣自華,咱也只有強行湊句不成文,徒惹笑話。



漸行丶漸遠


隨著整個文學的衰落,“詩”這種本身就比較小眾的體裁就更顯邊緣化了。但大浪淘沙,被時代潮水洗濯之後才更顯真心,我很敬佩現在仍然愛詩、寫詩的人,也會暗暗告誡自己,在創作詩歌的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會永遠有人愛詩的,它有著無可替代的魅力。


晶晶釀釀醬


對我來說,這個問題或許等於現在還有浪漫情節並能夠沉得下心的人還多麼?嗯,姑且不說古詩對於古文功底的要求,單純從現代詩而言,我個人認為,讀優秀的現代詩,十分需要沉下來的心境,能夠在一個安靜的環境裡,毫無戒備地讓詩人帶著裡在他的天馬行空的世界裡馳騁,上天入地,如果沒有放鬆、平靜的心情,很難摒除現代社會嘈雜的外界聲音,以及放下時刻保持的理性,讓感性在這一刻恣意。我相信心懷浪漫的人始終很多,但能夠沉心靜氣下來的人,或者說每個人沉心靜氣下來的機會,或許是少了。


送他如客cheri


現在喜歡詩的人還是很多的。無論是古詩詞或是現代詩。我身邊就有很多朋友包括我本來也喜歡詩詞,詩歌,也很樂意去購買這方面紙質書籍。

1、閒暇時光,讀幾頁詩詞,就能沉浸在詩詞的意境中美美地回味一整天。

2、詩詞簡潔,卻能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這一點十分重要,能讓人從生活的瑣碎和一地雞毛中抽離出來,感受到片刻的安寧和遠方。

3、喜歡讀詩詞的人,或許沒有都有一個自己渴望生活的世界和遠方。能安撫當下的心靈,不至於被淹沒在生活的洪流中。

4、詩中是凝結了作者的心血,我們能輕易地讀到別人費盡心思創作的內容,是很奢侈的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