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篇》請問您是怎樣理解的?

聿劍培訓師


“孝悌也者,其與仁之本與”,語出《論語•學而篇》。意思是: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姐妹,這就是仁道的根本所在。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每一個做子女應盡的擔當和義務。孝敬父母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孝敬父母不僅僅是給予他們的生活保證,同時在精神上也要讓他們的心裡得到安慰和溫暖。經常培伴著父母,問長問短,拉拉家常,說說自己工作上的事,談談後來生活與工作上的想法和計劃。讓父母心情舒暢,幸福快樂。

對父母的孝敬,還體現在自己的遵紀守法,誠信做人。如果違法亂紀,坑蒙拐騙,就引起父母的心理不安,擔驚受怕,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同時珍惜自己的生命和身體健康,如果病痛在身,父母將會招急萬分,甚至終日以淚洗面。萬一是白髮人送黑髮人,既是家庭頂樑柱的倒塌,也是父母的滅頂之災。一個人在社會上多方面的優秀和健康的身體,才是對父母真正的孝敬。

兄弟姐妹,手足之情,血脈相連,永遠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關愛他們就是愛護自己,和諧相處,其樂融融。長哥當父,長嫂當母,尊敬兄長,理所應該。有事共同商量,誰家有困難,幫他一把,共同擔當。有時候的家長理短,有所小矛盾,有是在所難免,相互解釋清楚,言和一笑,重歸於好。兄弟姐妹的家和萬事興,這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孝敬。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主要體現在“仁者愛人”。從愛護自己的家人做起,到關愛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這就是“仁”的終極目標。只要人人都有著仁慈博愛的仁愛之心,我們的社會到處洋益著和諧友好的氣氛,並穩定而有序地發展,這就是國家的長治久安,政通人和的和平盛世。

孝悌並不是簡單的家庭之愛,而是有著社會與人生的雙重意義。孝悌是一個人的家國情懷,是修身齊家,兼濟天下,四海之內皆兄弟。


朱八戒CC


很高興受邀來回答這個問題。

“孝悌也者,其我為仁之本與”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篇》第二章,孔子的弟子有子說。

“仁”是儒家學說的基本概念,是孔子人性結構的理想,孝悌是“仁”的根本。朱熹《論語集註》:“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悌)。”從構字法來看,“孝”字上面是個“老”,下面是個“子”,兒子在下,老子在上,兒子尊養老子,為“孝”。孝是對長輩的愛,悌是平輩之間的愛。孝悌,就是處理好家庭內部的關係,使家庭和睦相處,也就是齊家,這是儒家治國平天下的起點。

孝就是晚輩要對長輩孝敬,是處理長幼關係的方法。怎麼孝?生則養之,但又不是簡單地讓長輩吃飽,如果這樣,就與動物沒有多大的差別。與動物的區別就是不但要讓長輩吃好,多替他們操勞,“事父母,能竭其力”,不要給他們以臉色,即“色難”,而且還要自我完善。

曾參就認為孝的落腳點是“立身”。不奉養父母是不孝,但是,不上進,不幹正事,不幹好事,讓父母擔心、蒙羞也是不孝,不愛惜自己的生命,讓白髮人送黑髮人,父母年老無養同樣也是不孝。所以要加強德的修養,從方方面面完善自我,讓父母放心、順心。

那麼,死之後呢?要“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要有一份感恩的心去緬懷先人給予的一切,關鍵是“不違父志”,繼承他們的遺志,把未竟的事業完成。

孔子主張對父母“無違”,但不是對他們的所作所為無條件的承擔。《韓詩外傳》記載:曾參犯了過錯,他的父親曾皙就用棍棒打他,他就任父親痛打,把他打昏了過去。他醒來後不是關心自己傷到什麼地方和傷到什麼程度,而是起身先問曾皙身體是否不適。魯國的人都認為曾參這樣做是孝順,是個大孝子。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孔子,孔子對他的弟子說,不要讓曾參去見他,人們包括曾參都不理解這是何故。孔子說,曾參呀,你沒有聽說舜是如何做人子的嗎?舜的父親用小棍打他的時候,他就受了,當大棒打他時就逃跑了。孔子責怪曾參,在他父親暴怒的時候毒打他,他不逃走而是忍受父親的痛打,是不正確的。可見,孝不是無條件的服從。

悌是處理兄弟姐妹關係的方法。一個家庭中,平輩的關係最難相處,因為是平輩,總想事事、處處、時時講公平,吃一點虧就不行,互不相讓的事情難免不發生。如果都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就會有矛盾,大家庭就會被攪成一鍋粥。所以,儒家講求兄長要愛護弟弟,弟弟要尊敬兄長,這樣,大家才能互相謙讓,和睦相處。

在古代,孝悌不單純用在家庭中,還要延伸到社會。曾參在《孝經》中說:“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父子就是上下級關係,延伸為君臣關係。過去,當官的就喜歡稱自己為父母官。兄弟是平輩關係,延伸為同事關係、朋友關係。在家庭中能夠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長期的家庭薰陶,長期的心理暗示,必然影響一個人到社會上的心理、行為。在家聽慣了父母、兄長,在社會上也就會聽從上級的命令,與同事、朋友和諧相處,自然就不會做出大逆不道事的,也就是“犯上”“作亂”者“鮮矣”。

“仁者,愛人。”(《孟子·離婁下》)如何愛人,愛人先從愛自己的親人開始,親子手足之愛是人的本能,這既符合人的天性,又比較容易做到。在此基礎上才能推己及人,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論語·顏淵》)。孝、悌兩種情感是出自血緣親情的自然紐帶,孝是縱的要求,悌是橫的規範,一縱一橫,把家庭的道德秩序編織成一張緊密的經緯網。只有處理好了長幼關係、平輩關係,一個家庭才能和諧。所以,儒家認為孝悌是仁之本。

這樣的回答不知是否讓你滿意?


丁小的時空


這句話是孔子的學生,有子講的,意思是,孝和悌,不就是做人的根本嗎?用一個“與”字,表疑問語氣,可見有子很謙和,說話留有餘地。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友愛兄弟姐妹。從表面意思看,指這些是做人的根本。

不過,我認為這句話還有更深刻的含義,下面咱們來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強調,不要誤解了孔子,認為做人必須要守住孝悌,這也是有條件的。

什麼條件呢?孔子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你做父親要有做父親的樣子才行。這也叫父慈子孝,兄恭弟愛。如果你不小心,做錯了事,父親脾氣暴躁,拿一根大棒過來,你該怎麼做?是接受懲罰嗎?孔子的學生曾參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曾參站著沒有動,好在他父親下手也不是太重,沒有造成重大的傷害。孔子知道後,很生氣,認為曾參應該撒腿跑就是了。孔子對待孝悌就很靈活,不是什麼事都順從,尤其對你產生傷害的時候。我國農村有句老話叫仇人出弟兄,尤其是有家產的人家,兄弟為分家產,對簿公堂的也不少,更不用說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隋煬帝弒父登基了。看來孝悌是很複雜的,很難做到的。

朱熹是怎樣解說的呢?他強調了孝悌是行仁的開始。一個人連家人都不愛,還能指望他愛別人嗎?

朱子認為仁是性,孝悌是用也。孝悌是仁的表現,行仁應該從孝悌開始。什麼是仁呢?仁者,愛之理,心之徳也。君子凡事應專用力於根本,根本自立,則其道自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人要培養良好的思想情操,要從家庭開始,從孝親開始,畢竟,百善孝為先。

結束語: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行孝不能等待。


江湖夜雨92


在孔子看來,不管是什麼人,都應該把孝順父母放到第一的位置,一個人如果不孝順父母的話,他就什麼事情都辦不成。這種觀點對不對呢?我認為這裡也有個辯證法的問題。孔子講的孝順往往專指對父母百依百順。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都是這樣一個概念。一個人如果不順從父母的意志,那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是大逆不道。人們之所以會這樣理解“孝”的概念,與封建專制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對於皇帝而言,大臣們不聽他的話就是大逆不道,因為封建皇帝往往把“孝”與“忠”的概念混為一談。其根本目的就是利用人們無條件的“孝”與對封建專制者的愚忠掛起鉤來,以便於維護封建統治。但是,我們要說的是,在今天的年輕人看來,大多受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他們會對父母的話有選擇地聽,或言把父母的話做了雙向的理解,有精華也有糟粕。並不是什麼都一味無條件地服從,而是有鑑別地汲取或揚棄。但是,不管怎麼樣,孔子核心思想中的“孝”並沒有被放棄,百善孝為先的整體概念依舊被大多數人所認同。



李寶臣libaochen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也”《論語.學而篇》,其中含義: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出處:出自春秋時期孔子的《論語 學而篇》。

原文節選: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白話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我的理解是孔子時代的儒家思想教育的學生非常懂得禮貌,在學校裡尊重師長;在家裡孝敬父母順從兄長,那麼將來也是國家的可塑之材;棟樑之材。所以說報效國家的人就是孔子"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這句話就是人的根本,道理淺顯易懂。孔子老師之偉大教誨有著現代人也要尊循的道理,莫齒難忘孔子老師的字字句句的話語,能做到這些實屬不易,但尊師嚴教出弟子。所以大家都不要忘記孔子老師的名句"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也"受教之心深刻在記憶的腦海中,孔子老師稱之為也是當今的恩師,孔子老師的儒家思想很是深入人心,孔子老師的真理名句印刻在心裡,當今的儒家思想可以引用《舊唐書·魏徵傳》"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本。(圖片Cr瀏覽器)





Eleazarchen


孝悌,也稱“孝弟”;意思是: 孝順父母,敬愛兄長。 《論語·學而》在說到“孝悌“時,是這樣解釋的: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這是說什麼呢?就是說,一個秉持孝悌的人,一個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人是不可能犯上作亂的——不去犯上作亂,這就是“仁”的基礎,也就是做人的本分。

孔子一生中所渴求的社會秩序是這樣的: 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各自安分守己,明白自己在家裡或者在社會活動中的地位,不要僭越(出軌)才是。

在孔子的時代,是沒有法律去約束這些家庭成員之關係的,沒有《婚姻法》也沒有諸如公民守則之類規範公民行為的條例;

所以家庭成員之間,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完全依靠道德去規範,這個道德規範就是“孝悌”二字;如果做好了孝悌,也就是符合了“仁”的標準。

孔子的這個標準應該是當時衡量社會成員的“金標準”——一個人如果不去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話,也就是“不仁之人”;說白了,根本就不是人!

從孝悌開始,其後才是忠信禮義廉恥;一個連爹媽都不懂得去孝順,連自己的兄長都不去敬愛的人,怎麼可能指望他做到“忠、信、禮、義”呢?那就只能是不知廉恥之人了。


閒看秋風999


我是清風巖塘,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理解什麼是“仁”?

《說文》:“仁,親也。從人二。”《孟子•梁惠王下》:“仁,人也”,那麼,仁應該是人的道理;而兩個人在一起,就會產生彼此相處的問題,人際關係於是發生了。仁,就是維繫人際關係的道理,所以“從人二”。一個人獨處,自無所謂人際關係產生。人與人相處,是最難的事、最麻煩的事。因此,“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有價值的部分,也是儒家的核心價值觀。

其次,我們要理解為什麼說“孝悌是為仁之本”?

在一個家庭中,處理人際關係,首當是父母兄長。孝,就是孝順父母,悌,就是尊敬兄長,這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也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古人講“以孝治天下”、“忠臣必出於孝之門”,孝是君臣士庶所共同遵行的至德。

程子曾說:“孝弟,順德也。”孝弟就是“孝悌”。一個人能孝悌,心情自然會和順,自然就不會做出犯上、作亂的悖逆、爭鬥的事情。政治上沒有亂臣賊子,天下自然太平,所以要天下太平,就得提倡孝悌之道,以期家家孝悌、人人和順。

第三,孝悌仍然是當今社會遵行的基本道德標準。

孝悌不僅是血緣和親緣關係的一種體現,其在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孝既源自於人們的道德情感,又貫穿於人們道德情感發展的全過程,影響著人們的道德行為。所以提倡和發揚孝道,不僅有利於強化每個人的家庭責任感,同時也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感,關係著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家庭就和睦,社會就和諧。因此,儒家的孝悌思想,在當今社會也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果喜歡,請點贊支持!歡迎討論!


清風巖塘


孝者,以子事老,悌者,以心待下,以子之心,事上待下,此承上啟下也。

仁者,天地所生,承天應地,大道也。

夫仁以孝顯,孝以仁本也。



凡行記


從本意上講: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

這是講立身之本,其實,何止是立身之本,還是立國之本,在家當孝子和在朝當忠臣是一個道理。孝順爸爸,就會服從領導,服從領導就不會犯上,不會犯上就不會作亂,不會作亂,天下就太平了。這是孔子的邏輯。孝弟是古代家庭倫理的核心概念。“仁”是孔子思想裡最核心的概念。孝弟是基礎。


楊柳145822138


懂得孝梯的人,很少有犯上作亂的人。這是仁的根本。

勇而無禮則亂!一個人有了能力不要去做犯上作亂的事情。封建倫理有其弊端。道德傳統也不是束縛。但就現實而言,父母對子女的愛多一點,還是子女對父母的孝多一點?

子女長大了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目標。父母的教誨懶得聽了,公司裡年輕人成長了,能力強了,長翅膀能飛了。這是好事!但是別把自己的根本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