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貨,古漢語“經濟”這個詞兒,被一個日本思想家給毀了

歡迎。

------------

大家好。每晚7點,我們上千人在金融吳教授的直播間裡談經濟,看起來很直切主題,但其實,這裡經濟兩字的本意,已經變了。

古代漢語裡,經濟是指經世濟民,整治天下,扶助百姓。《晉書·殷浩傳簡文(司馬昱)答書》:“足下沈識淹長,思綜通練,起而明之,足以經濟。”這裡,簡單一個詞,大大誇獎了對方非同一般的格局:能夠把個人抱負與為民造福結合起來。

溼貨,古漢語“經濟”這個詞兒,被一個日本思想家給毀了

范仲淹

寫到這裡,我腦海中冒出來幾十個中國古代先賢,都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經濟好漢,其言辭,其作為,其氣節,其文章,光耀千古。

經濟這個詞,確實太不一般了。

後來,經濟這個詞被“庸俗化”了,但這個過程,並不是被我國知識分子來操刀的。日本有個思想家叫福澤諭吉,在思考如何解釋英文的economy時,決定用漢字“經濟“來軟譯。中國白話文改革時代,新型知識分子很少,無力自建新文化大樓,大量詞語、概念從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導入,“經濟”也不例外。時光悠悠,於是古代漢語的經濟一詞的深意,也就從你我腦海中漸漸消失了。

現在你若隨便問一個年輕人什麼叫做經濟,幾乎100%的回答,都會與錢、與投資、與金融、與交易而緊密相關,而與為學人之格局,為官員之格局,為思想家之格局恐怕扯不上無關。

可惜了。

也行,更接地氣了嘛。

溼貨,古漢語“經濟”這個詞兒,被一個日本思想家給毀了

這就是我在直播裡說,天下有一堆金融分析員而很少有經濟學家的道理。至於投行裡、銀行裡封了很多首席經濟學家,那僅僅是個崗位稱呼,與績效、獎金相關,與這個稱號本身,是談不上什麼正經關係的。

我天天讀報告,但幾乎沒有在任何一篇投行分析報告裡看到作者深入談及民生,因此這樣的報告根本談不上經濟報告,頂多是一篇交易策略、掙錢綱要。當然,我沒有一點責怪這些“學家“的意思,經世濟民這個責任,當然不是普通人能隨便扛起的,必須得內心有這個認識,有這個包袱,也願意去為這個包袱去實踐,去擔當,去忍受。

今晚,吳小平的金融投資階梯大課,繼續聊聊“經濟“。談談幾個併購。我看到這幾天有個教育題材的公司表現兇猛,看看這個併購案是怎麼回事,什麼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