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始發錢了,真香


國家開始發錢了,真香



告訴你,國家開始發錢了。


啥,不信呀?!來看下面的資訊。


3月13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向市民和困難群體發放總額為3.18億元的消費券。


緊跟著,寧波市政府宣佈,政府和企業將聯合推出1億元的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券。


國家開始發錢了,真香


一槍打響,多地相應。緊接著河北、四川等地,也紛紛效仿,幾千萬、幾億的發錢。


有人可能會說,優惠券有啥稀奇的,我手裡,還有一張蘭博基尼5元抵用券呢!


但這次政府自掏腰包發的優惠券,還真挺香;拿南京為例,分別有信息券,餐飲券,健身券和圖書券可選;餐飲券滿150抵扣100,可以吃一頓不錯的大餐了。


圖書券滿100抵扣50,線下買書、書店消費,相當於打五折,可以說是超級划算了。


國家開始發錢了,真香


政府發錢刺激消費,這事並不稀奇。


為了對抗這次疫情,早在2月26日,香港就率先給民眾發錢了,只要年滿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都可領取1萬港元,累計發放了1200億港元,


2月13日,澳門也瘋狂發錢,向每個居民發放3000澳門元電子消費券。


為啥發錢?是因為國家錢太多,多到花不完了嗎?當然不是,主要是為了刺激消費,拉經濟。


消費行業,是新冠疫情的最大受害者。


國家開始發錢了,真香


今年1、2月份,社零總額同比下降了20.5%。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達4194億元,下降43.1%;商品零售達4.79萬億元,下降17.6%。


一個字,慘!兩個字,真慘!


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分別是投資、消費、出口。


短期看,國外的疫情已經鬧翻天了,出口這匹馬也被拖累的病怏怏,實在跑不動了;投資已經砸下去了34萬億,這匹馬雖然吃了一大堆草料,但短期內,還需要臥床恢復元氣。


此時,可以重點搶救一把的,只有消費,所以國家就需要不斷的給草料。


從長期看,當前中國正處於從投資驅動型經濟、出口帶動型經濟向消費拉動型經濟轉變,近些年,投資和出口對經濟的貢獻率都有所下降,消費對經濟貢獻率逐年上升。


自2011年以來,消費的貢獻率超過50%,2018年,消費貢獻率達到76.2%。


國家開始發錢了,真香


這樣你就明白了吧,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看,消費都是國之重器,不容有一點閃失。


消費是一個“快槍手”,需求來的快,去的也快。


餐飲、住宿、旅遊、娛樂等消費具有不可補償性,今天沒有吃的飯,不可能等到後期補上。


所以需要儘快採取措施,把消費的潛力挖掘出來,讓這匹馬快快跑動起來。


從2008年來看,消費券的刺激效果很不錯。


金融危機之後,2009年杭州市共發放消費券8.2億元,產生了1~5倍的放大效應,杭州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4.93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5.8%。


2008年國家推出了“家電、汽車下鄉”政策,兌付率均超90%,兌付資金265.67億元,效果非常顯著,這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消費券。



國家開始發錢了,真香


商家給用戶發消費券,是為了促銷,為了賣產品。


政府發消費券,主要目的是拉動內需,刺激消費,利用“看得見的手”,對經濟加以干預。


消費券是一個很神奇的“發明”。


國家開始發錢了,真香


很多人都知道,你拿了它,就要多花錢。但絕大部分人,都會控制不住雙手,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甚至本身日子就過的緊巴巴,但看到優惠券,還是搶的飛起。


優惠券從誕生開始,就自帶光環,利用了人們“佔小便宜心理”和“損失厭惡”的心理。


雙11、雙12等網上購物節,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你說商家費那麼大勁幹嘛,又是領券、又是搶紅包的,直接一點,直接打8折、打7折,不好麼。


還別說,直接打折真不好。從邏輯層考慮看,兩種方式沒有任何區別。


但是從用戶心理角度看:“買家是想佔便宜,而不是去買便宜貨。”

同樣是以100元的價格進行購買,使用優惠券時買家的心理往往是:原來要花200元,現在只需要花100元,省了100元,媽耶!這可真是太香了。


而如果打折到100元,用戶想的就是:才賣100元,便宜無好貨、質量不會很差吧?!即便是用戶買了,也不會覺得自己佔到了便宜,甚至還會心裡發毛,自己該不會被坑了吧。


國家開始發錢了,真香


第二個,是利用了“損失厭惡”心理。


如果你一直想買某件衣服、想逛某個景區、想吃某個餐廳,過去一直沒去;但突然給了你100元的優惠券,這個暗藏在心裡的想法,可能立馬就被提上議程了。


100元多嗎?並不多,它本來並不屬於你,但當別人送給你後,你不用就感覺天要塌了。


人們失去一件東西時的痛苦程度,要比得到這件東西所經歷的高興程度更大。


在投資市場中,這種現象格外常見。


例如:你手中有兩隻股票,一隻漲了100塊,另一隻跌了100塊。現在你因急事需要用錢,必須賣掉一隻,那麼你會賣掉哪一隻?


國家開始發錢了,真香


根據調查顯示,大多數人會選擇賣掉上漲的股票。因為股票上漲是收益,賺了白不賺,一定要先落袋為安,卻沒有考慮它繼續上漲的可能性。


而股票下跌是損失,面臨損失大多數人是不可接受的,總希望它能漲回來避免損失,如果賣掉那損失就永遠不可挽回了。


事實上正確的操作應該是賣掉跌的股票,及時止損,不然損失越來越大的概率要更高。


國家開始發錢了,真香


有人可能會好奇,政府為啥不直接給商家降費、減稅呀,非要玩這麼多花,還搞起了消費券,嚶嚶嚶......


但其實,這才是明智之舉。


直接給商家減稅,操作難度上咱們暫且不考慮,就實際效果上,也不見得會好。


減稅是讓利給商家,消費者沒撈到好處。沒好處我憑什麼要花錢,飯啥時間吃不是吃呀?


國家開始發錢了,真香


但如果商家直接降價,會有效果,但等疫情過去,基於錨定心理,商家在恢復價格就難了。而且也不如使用優惠券,在“佔小便宜心理”和“損失厭惡”的雙重加成下,更有效。


沒有人可以逃得過“真香”定律。


只要你領了消費券,從大數據看,你就有貢獻消費券2-5倍面值的消費動力。


之前宅在家裡就是為國家做貢獻了,現在,抓緊消費,也是為拉動經濟努力了。


女俠的投資圈

2020想賺錢,跟上葉檀。把握核心資產投資機會,365天,每天多賺一點。

點擊下方圈子卡片,加入女俠的投資圈,一起談投資一起成長,拒絕當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