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翼講“培訓+”是好企業新標準


3月21日下午兩點四十分,在中國學習技術大會上(線上),《中外管理》雜誌的李翼老師做主題演講:“培訓+”是中國好企業的新標準。這裡的培訓+,老師並未給出定義,我理解,應當是指更加深入經營、更加面向生態的一種學習培訓理念和模式。現將聽課要點及點滴思考簡記如下。

1.我們都回不去了。這是一個大的判斷。講到新冠疫情,李翼老師說,任何事情最重要的都不是其本身,而是其影響,目前就處於“黑天鵝巨翅籠罩”。疫情會改變很多,可以肯定,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我想,之前的種種規劃、謀劃,可能都需要重新考量了。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基本事實。你可以不理睬它,但無用。

2.關於如何面對變化。有句話我們耳熟能詳:變化是唯一不變的。老師引用了當之無愧的首席管理大師德魯克的話:沒有人能左右變化,唯有走在變化之前。也就是說,企業唯有充分激發人才動力與活力,打造面向未來的組織活力,才能更好地適應環境,決勝商業戰場並延續輝煌。在這個過程中,培訓+,是一個武器,對於個體及組織的能力塑造、能力重塑,意義重大。

3.關於華為大學。據老師講,任正非本人就是學霸型,堅持每週讀三到五本書。了不起。他的理念就是必須以學習來保證企業的快速成長,華為人愛學習,在業界也是出了名的。華為就是一個超級學習體。華為大學於2002年成立。任正非說,華為大學一定要辦的不像大學,因為我們的學員都經受過正規教育。你們的任務就是訓戰結合,賦予學員專業作戰能力。好多企業學華為,但學不到精髓,為什麼?華為文化如剝洋蔥,一層又一層,有學習西方先進文化的,有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最核心的層,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奮鬥者文化”。能悟透深處、踐行根本的不多。華為大學在支撐整個企業的能力塑造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4.關於培訓工作新定位。老師講到,企業培訓板塊的職能定位正在發生變化,不再是單純的人才培養中心,而是轉變為組織發展的賦能者。是企業生態的鏈接者、企業創新的推動者。我理解,培訓、企業大學,當然主業是生產人才,但越來越要基於戰略和文化來做,這樣生產人才的績效才會提高。這個提高體現在:培訓內容更精準地服務戰略,人才戰鬥力更強;培訓的過程和方式更貼近經營本身,生產人才過程同時也成為生產創新過程;培訓對象和範圍泛化、生態化,培訓本身成為營銷工作、經營工作的一部分。在提問答疑環節,老師強調了培訓工作應更加對培訓成效負責,應更多地採取訓戰結合思路。雖然他一再自謙不是專家,只是觀察者,但這個觀察顯然是極具專業力、洞察力的。

5.關於海爾、阿里、騰訊的培訓+。海爾的張瑞敏提出,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是著名的德迷、德粉。在其企業平臺化、員工創客化、用戶個性化的生態品牌戰略下,海爾大學在小微學院、創客學院等著力,致力於輸出創業創新雙創文化、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助力每個學員成為自己的CEO,打造開放的並聯交互平臺。其境界不可謂不高遠。馬雲創辦淘寶大學,又創辦湖畔大學,不能說僅僅是興趣和情懷。湖畔大學主要是探討如何讓企業活得更長。最近阿里又設立了本地生活大學,形成一個有梯度、更完備的體系。其所謀不可謂不宏大。騰訊講孵化、講連接,其青藤大學致力於為生態服務,與創業者鏈接。比如小紅書瞿芳、拼多多黃崢,就是獲得騰訊投資的案例。其智慧不可謂不精到。海爾、阿里、騰訊,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把培訓的視角從內部延伸到了生態。這可能是時代的一個客觀要求。

6.關於美團和本地生活的大學。美團大學於2019年10月15日成立,提出“十年千校一億人”計劃。將於1000所職業院校合作,涉及445座城市。美團大學下設學院有:美酒學院、袋鼠學院、美業學院、餐飲學院、結婚學院、閃購商學院、配送學院、客服學院。這個打造生態的創意,當然非常好。很快,競爭者也有了動作。據報道,今年3月17日(最近一週),口碑餓了麼宣佈成立阿里本地生活大學,未來三年,將輸出1000門精品課程,助力本地生活1000萬從業人員進行數字化能力升級和發展。本地生活大學將打造成為研究中心,將形成報告面向行業進行發佈,同時還將挖掘優秀商家案例。在產業教育上,將從細分行業的維度去搭建線上內容的培訓生態,首批會推出八個學院:餐飲學院、蜂鳥物流學院、新零售學院、醫美學院、綜合體學院、親子教育學院、麗人學院和婚慶學院。顯然這二者是在角力、比拼。對於我們來說,這當中有諸多可借之力,比如婚慶、婚禮,兩家都有類似的學院,再如餐飲,也是兩家都有,還有本地生活的麗人、親子教育,都可以建立合作關係。尤其是美團大學,可以在大學的合作層面與業務的合作層面打通,謀求更加暢通、更具價值的渠道資源。

7.培訓+對於化反有重要價值。化反,即化學反應。培訓可促進人與人的鏈接,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產生化學反應,可以做成許多事情。老師強調指出,打造終身學習體系、學習型社會,已是共識,但科技創新驅動、萬物互通互聯、經營跨界融合,才是新的時代特質。這些新的特質,我們正在發現和領悟中,比如5G會帶來什麼,還需拭目以待,一定會有很多想不到。萬物互聯,碼時代,也才剛剛開始。對企業而言,以培訓跨界支持經營跨界,必將成為好企業標配。培訓是天然流量來源,通過培訓去發展新客戶,是必然的策略。

(2020.3.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