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記到底怎麼樣?是不是真的那麼平民化?我有些質疑

方方日記到底怎麼樣?是不是真的那麼平民化?我有些質疑


我在家被關的這些日子,老公喊我看方方日記,我問:方方日記是啥啊!老公說:一個武漢作協主席出名了,她的日記得到了追捧。我說:那有什麼?又不是我寫的,她出名,我又沒出名,看她寫的幹什麼?老公點著我的腦袋:你啊,就不喜歡去看別人寫的東西,怎麼寫好自己的。

我不想理老公的話,因為冠狀病毒的陰霾一直在城市上空徘徊,我不出門,也只感興趣在家做做操之類,然後擺弄幾段文字在微信上,其他熱門,真的免為其談。

說實話,我沒飽覽群書也沒有文化底蘊,發現自己可以寫東西,到能坐下來靜靜寫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每完一篇詩或文字也沒有任何想法去找地方發表。因為我淺薄,就還沒到給我這張面子造聲勢的時候。

一個本屬於練兵練手的階段,即便碰運氣能發表,自己也無深刻內涵,沒炫耀的資本,何必去硬給自己臉上貼金呢?

方方日記到底怎麼樣?是不是真的那麼平民化?我有些質疑


反正想到什麼寫什麼,眼裡看到的都有想法去創作。也是有意思,我無心插柳,去年柳卻綠過一回,我與閱文集團簽約一本小說,寫了五十萬字。算是目前最有自豪感的事。可是很衰,沒流量,白喜歡一場。作品撲街,有什麼可說的呢!講實話,我自己都沒完整看過一遍自己的作品,撲街是很失落的,我安慰自己,無人問津是作者撲街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我想到了方方,大概她的作品也沒逃過撲街的命運和無人理睬吧,若沒有方方日記,天下人也無人識得方方吧!

更何況,方方作為作協主席這麼多年,在文學海洋裡遨遊總是在水裡,從未在岸上看過風景,忽然,名震四方,不去乘勝追擊,不是錯失時勢造英雄的局面,於是方方日記一發不可收拾。

方方日記到底怎麼樣?是不是真的那麼平民化?我有些質疑


但直到昨天,因為看到朋友圈有一個人對方方日記轉上了,我終於打開鏈接一睹芳容連續看了幾篇日記。

原以為方方日記會讓我有震撼的感情,不知怎麼,我看得沉重,也許,第一篇閱讀“方方日記:有人試圖要挾警方對我進行打擊嗎?(3月12日)”所看到的就象一種憤青而沒有吸引我的文字,讓我想接近方方的步伐在後退。

緊接著,我又看了一篇“方方日記: 記住,沒有勝利只有結束(3月10日)”基本上是採訪的內容方方作答了。

看了兩篇,我完全沒有好感,反而有了想法,寫寫對方方的感受。也許,我只看了兩篇,感情是片面的。於是,又隨意看了幾篇,還是那種印象。

我又憋不住了,索性寫一點點,方方日記於我之感,到底怎麼樣?

方方日記到底怎麼樣?是不是真的那麼平民化?我有些質疑


第一,關於文字

畢竟,方方作為湖北作協主席,文字必定是流暢的,這種文字,符合老百姓的故有思維,通俗易懂。加上文字內容,富含了老百姓喜歡的時事焦點,噴出火花。

方方用了老百姓慣有的簡單想法,直抒胸臆,不拐彎抹角,敞開肚子喝啤酒一般讓人燒得臉通紅,如酒逢知己千杯少,抱成一團恨見晚。

第二,文字裡看到的扇動性

為什麼我覺得文字流暢,接近真實生活卻又不喜歡看呢?

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也是一個不藏著掖著的人,但不喜歡用扇動的思維來評判悲催的人和事。在我看到方方日記為數不多的文字,大多是影射體制和對官道的不滿,但是文字力度又達不到魯迅那種“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境界,看著彆扭,思著不爽。

文字裡在拉攏百姓的同時,卻又獻媚社會體制,無意於違法。左右不是的自圓其說太多。

第三,不能接受批判的聲音

在方方筆下,提及極左反對她的筆墨很多,請問什麼是極左?難道沒有一點反對方方的聲音,就不極左了。

我至今不明白,你憑哪點給人扣上極左的帽子,極左到底是什麼。

方方明明是在眾多聲音中,自己發出了一種聲音,為什麼別人發出聲音,你就認為不能發出。

方方甚至驕傲地認為,她本就是筆桿子,若別人與她對,只會讓人甘拜下風,這也太高高在上了吧。她說,她打架不是人對手,筆桿子沒有誰是她對手。我看了撲哧一笑了。

第四,關於你寫警察那篇我談一下

人,其實都有私慾的一面,哪個不想在辦事情的時候找熟人,若要排隊,不必排,若要押金,不必交的方便呢?

恐怕是一頭豬都知道要到槽裡去尋食,才不會餓死。

武漢圍城期間,你找了警察尋方便,一個解釋又一個辯解的為哪般,真為那位輔警說話嗎?其實,不過是一場即要立自己牌子又要賺自己面子的解脫罷了。好漢做事要好漢當,顯擺幾個文字讓人白看瞎擺拍,真沒必要。

沒有一點讓人去幫忙的意思,沒有一點在特殊時期動用一點關係的是真正平民百姓。

既然,你也說是老武漢連認識一個警察都不能那還不叫白活,所以,這種私事做了,承認就是,又不違法,有什麼不可擔當。

我反感的開始正是從這裡來。

第五,負面因子太多

看方方寫的,負面感情太重,夾著了她這幾十年的經歷,在六十五歲的年紀可以一併爆發,而且有人看,算光宗耀祖一回。

作為作家,能夠出名,是夢寐以求的事情,既然走到了全國上下都知道了方方,那文字就得緊跟上。

方方抓住老百姓對體制上的不滿,猛的鑽社會牛角尖,哪裡有縫哪裡鑽,我終於知道蒼蠅喜歡鑽有縫的蛋,因為臭啊!

方方日記到底怎麼樣?是不是真的那麼平民化?我有些質疑


對於後一代,作為前輩,要用積極向上的理念展現社會好的一面,而不是為滿足自己私慾無的放矢亂扯。

從古至今,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絕對都存在不平等,中國也是在被剝削被壓迫的不平中走到今天的國富民強,早幾日,看了火燒圓明園,看到八國聯軍的惡行,真的覺得恥辱。反過來,又覺中國走到今天不容易啊!

方方日記到底怎麼樣?是不是真的那麼平民化?我有些質疑


但是,烏雲過去了,太陽出來了。

任何人,只是過客,不必憤怒走過一程路,笑著回首更瀟灑。

別怪我質疑方方接近平民的動機不純,因為方方的文字即不能象魯迅的文字裡比如出現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等耳熟能詳的文字那樣深刻揭露現象,她就永遠在我可以敬重的作家之外,離真正有影響力的作家很遠。

正如,她自己在3月10日的日記,沒有勝利,只有結束。其中訪談關於社會責任感,她似乎不在乎,那我也更不在乎日記所述。

疫情結束,方方日記也將不會有牛角尖記錄,一切又當沒發生,包括日記不久將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