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出一款機器人,可以“生娃”?期待

阿達•黛拉•託列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對女人來說,生兒育女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同時也是極大的驕傲。生孩子是女人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事,也是最值得自豪的作用之一。”

日本推出一款機器人,可以“生娃”?期待


對於大多數女人來說,雖然生兒育女的過程中,也曾經歷過艱辛和不容易,但是當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都能感覺到一種責任感和充實感。

因為,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自己便從一個還是爹疼娘愛的孩子變成了,被另一個小小人兒的娘。那一刻,頓時感覺肩上有了責任,內心有了力量。

可是對於少部分寶媽來說。生下孩子的那一刻給予自己的不是責任個力量,而是喘不過氣的茫然。麗麗便是這樣一個寶媽。

麗麗的老公是一個妥妥的“媽寶男”,不但什麼事都是以媽媽為主,而且在媽媽的小心呵護中長大的他,也絲毫沒有責任心,在他心裡,有孩子和沒孩子的時候,區別不大,只是多了一個“爸爸”的頭銜而已。

至於養育,那應該是妻子的事情,自己的媽媽不就是普通伺候“小皇帝”一樣養大了自己嗎?怎麼妻子就天天嫌這嫌那,這麼矯情,女人不就是應該生兒育女嗎?

真為麗麗感覺到心痛,因為麗麗的老公就像一個還沒有“斷奶”的孩子,他對自己都付不了責任,更別說對妻子和孩子負責任了。可是,他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誰也不是鐵打銅鑄的,“女漢子”也是有承受極限的。

日本推出一款機器人,可以“生娃”?期待


麗麗在精神極度崩潰的時候,對老公說:

“你適合娶一個機器人,而不是老婆,你拿我當機器人了吧?”

不過,說起機器人,前兩天,在網上看到日本推出一種女性機器人。她和大家傳統認知裡,冰冷的機器人不一樣。外觀可以定製,而且有著恆定的溫度,剛好37度。

這種機器人,不但外觀和真人一樣,製作的特別逼真,能夠給人一種很不錯的視覺享受。而且內部結構也是非常強大,和真人差不多,甚至有人體的骨骼關節,像人一樣運動。更加神奇的是這個機器人,還具有“生育功能”。

能“生娃”?

當然就只是一種模擬展示生孩子的過程。不過,有那麼一刻,真心期待以後能有那麼一款機器人,能夠真的會“生娃”,會幫女人承受的所有痛和辛苦。

讓媽媽們不再經歷生育的辛苦和痛的撕心裂肺,也可以不用經歷生育後身體的巨大消耗。當然,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但是,如果家有男孩的,一定要提早給孩子“斷奶”,讓他能有挑起自己責任的勇氣。因為,一個沒有責任心的男人,等到成家立業,辛苦的不只是別人的的女兒,還有自己的兒子。

日本推出一款機器人,可以“生娃”?期待


​對男孩,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手

對孩子,尤其是男孩,一定要在應該放手的時候及時放手,因為,放手是給孩子一個成長的空間,不放手,他就永遠有一種依賴之心。就不能激發男孩體內可以被人依賴的感覺。

要有挫折教育

雖然很多時候,父母都在盡心盡力給孩子創造一條一路平坦的康莊大道。但是,要試著讓自己“心狠”一點,就會發現,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沒有一帆風順。

只有讓男孩現在面對挫折時候,練就一種永遠不被打敗的“小強”精神。屢戰屢敗,還能屢敗屢戰。這種品質才是孩子一生的“護身符”。

男孩要有責任心

就像文中的麗麗老公,如果在他從小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能夠逐步引導,從小培養他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他就不會在現在覺得妻子太矯情,不會大言不慚的認為女人就是生兒育女,伺候“媽寶男”老公,還要無怨無悔。

如果他有責任心,他會先承擔起丈夫的責任,爸爸的責任,不會讓妻子頻臨絕望,如果他有責任心,他也會承擔起一個兒子的責任,不會讓老母對他的一切運籌帷幄,不得放鬆。

總之,希望媽媽們能被溫柔以待,也希望在婚姻裡,夫妻兩個人都能夠彼此體諒對方的不容易,試著換位思考。讓彼此成為自己生命力的一種精神力量:

相濡以沫到白頭,有你在,即使直面死亡,我也從沒怕過!


日本推出一款機器人,可以“生娃”?期待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點兒媽媽,是一個二胎媽媽,左手育娃,右手執筆。用學習和思考的態度,努力走在做一個好媽媽的路上,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