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些農民不願意退出宅基地?

廣大視頻


筆者在鄉鎮從事過農村宅基地的有償退出、復墾利用工作,特結合工作的所感所想作如下答覆,本答覆的核心觀點是:

農村宅基地的退出必須以自願、有償、有序為前提,是否退出既取決於當事人的實際情況,也受政策和法律的影響和約束。同時,對農村發展的看好和留存對農村的念想,以及對退出政策和補償標準的觀望,也是一部分人不願退出宅基地的主要原因。

一、並非所有宅基地都是退出對象。宅基地事關幾億農民最基本的利益,是農村人員最基本的福利,是廣大農村群眾的安身立命之所。由於宅基地退出後不能再申請,如果一戶長期在農村居住的農民,把其唯一的宅基地退出了,那他何以為家、在哪裡居住呢。因此,農戶必須要使用的唯一的宅基地不是退出對象,這條底線任何時候都會堅守。而可以退出的主要是閒置、未利用的宅基地。比如,因歷史原因造成的一戶多宅、建新未拆舊、購買商品房居住後留在農村的宅基地已確定不再使用的,同時隨著空心房、空心村的不斷出現,閒置的、未利用的宅基地還將進一步增多。當然,房屋已滅失的宅基地,集體經濟組織將收回。

二、並非所有人都不願退出宅基地。老話常說,沒有絕對一致的事兒,也沒有一成不變的事兒。對於宅基地退出,有人願意,有人不願意,還有人想退卻不夠退出的資格。這裡拋開不夠退出的外,重點探索一下閒置、未利用的宅基地的退出情況。這種閒置、未利用的宅基地是否退出,各當事人的具體情況和對農村的發展看法,以及對退出政策的看法和補償的情況,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就筆者從事過的宅基地有償退出、復墾利用來說吧,把已閒置的、不能利用的“死”資源進行盤活,可以換得一部分現錢,而且還能納入城鎮社保體系,那麼對那些確有此類資源、年齡相對較大的農村老人來說,願意的程度還是較高,動不動一個鎮就復墾100多200畝,說明一部分群眾還是相當願意退出。另外,從宅基地試點地區公開的資料來看,有按10多20來萬元每畝的標準進行回購或補償的,最新的一起報道是拍賣價為50來萬左右的,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目前仍有不少人在退出宅基地。其實,就全國的情況來說,公開資料顯示有閒置宅基地3000多萬畝,這麼大的一個基數,在政策合理、補償到位的情況下,能把沉睡的資源盤活,其中自然會有一部分人願意退出宅基地。

最後,再次提醒的是,宅基地政策性很強,退出就不再擁有,一定要考慮清楚後再慎重進行處理。6

欲感受“三農微耕機”犁開土地的更多鄉土氣息,敬請關注@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衷心感謝閱讀和點贊。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為什麼不願意呢,其實很簡單的原因!以我自己為例子,第一點:我家的老宅我姥爺住,我爺爺奶奶住,我爸爸媽媽住,有到我這裡我和我媳婦住,以後沒意外還會給我兒子住!一座原本很破舊的三間老瓦房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現在終於變成了一座現代化的兩層小洋房,這裡面有幾十年的心血,幾十年的感情,幾十年的故事,幾十年的鄰里情義!以及幾百年來在這裡的根!!這些豈是說仍就扔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住在城裡沒有歸屬感!現代化的生活節奏實在是太快了!跟農村那田園生活比起來簡直就是噩夢!每天早早的起床為了一天的生計奔波勞碌,每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必須精打細算!反過來農村老家房前有水井屋後有菜園,忙時勤播種閒時懶賞月,這樣的生活不知多少人羨慕嫉妒恨!住在城市裡每天晚上都想的是等我攢夠了錢就回農村老家過這樣的生活!!這樣就帶來一個問題,靈魂無處安放!!!所以就沒有歸屬感!!

第三點也是比較現實的一點,住在城市裡住的是什麼房子🏠??我想百分之九十都是一百多平方的鴿子樓吧!農村呢?兩層小樓帶小院,活動空間都大了不少,另外現在的村村通工程基本已全面完工,不少人家都有能力購買一步小車來代步,比如我家以前騎摩托去趕集去城裡都需要差不多一個多小時,現在有了小車就是二十分鐘左右,大大的拉近我們的生活圈,所以你會怎麼選?而且現在的物質生活這麼豐富,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隨時隨地都可以買到!這方面城市已經沒有太大的優勢了!所以這是第三點。

第四點也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落葉歸根!家鄉始終是美好的!故土始終是難離的!這一點從每年的春節就可以看出來了!不多解釋了。所以鄉愁是記憶中那高掛的明月,是那月光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說給我們聽的每一個美好的故事!是我們記憶中那最美好的時光!是我們終生難忘的記憶!!!!

我覺得以上四點尤其是最後一點,是我無法找到離開我家鄉的理由,即使我有朝一日飛黃騰達又或者落魄街頭,我始終覺得那裡才是我的家!!!!我覺得不是我一個人這樣,而是所有的華夏民族的同胞都這樣,因為我們是有根的人!!!!!

歡迎大家幫我補充!謝謝!



1988大陽星


從農村走出去的人,在城裡有自已的房子,農村的老屋是他出生的地方,從小到大在老屋居住,周圍環境,小夥伴們,在心中是永存的。

人越老,越思念家鄉的人和環境,若是把老屋賣了,就等於賣了村子,還有一切。想家也回不來了,是很痛苦的。


一帆風順永遠開心


我的答案:大部分農民都不會願意退出宅基地!

原因如下:

一、沒有人願意做買賣祖產的不肖子孫!

1、中國人深受儒家傳統教育。宅基地,都是祖上,甚至數代祖上辛苦幾代人,留下的祖產!這樣的宅基地和老房子,是中國人對祖宗崇拜的精神圖騰。

2、買賣祖產宅基地,在鄉村的熟人社會里,會給人留下一個敗家子的印象。

二、根據法律,宅基地不允許自由買賣。

1、根據國家法律政策,宅基地是國家給農民的福利。

2、宅基地不允許自由買賣,宅基地使用權如果要賣,只能賣給本村集體和本村集體的村民。

三、宅基地價格很低,賣宅基地不划算

因為宅基地不能自由買賣,所以宅基地的價值很大,但是價格並不高!


跟城市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比起來,宅基地使用權的價格幾乎等於白菜價!

一套130平方的宅基地使用權,在鄉村,有時候附帶地上的老房子也就3-5萬賣掉了。這個價格在現在物價上漲的今天,很難有所作為。與其賣掉宅基地,還不如保留宅基地,讓農民在村裡有一個退路,有一個念想。

四、國家的趨勢,鄉村振興,宅基地的價值會越來越大。

雖然宅基地不允許自由買賣。

但是國家最近的法律《土地管理法》修改以後,明顯的呈現一個趨勢,即:國家希望激活鄉村的資產價值,讓鄉村沉睡的資產,主要是鄉村的集體土地,農地,山地等產生更大的市場價值!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鄉村的資產價值會越來越大!

既然市場看漲,這時候持有資產,是個更適合的選擇!

五、宅基地,是農民最後的退路,是心裡的港灣

農民在外打拼,不管是工廠就業,還是工地務工。

在老家有套房子,不管在外面打拼的成績如何,都有路可退!都有一個家!

這是國家農村穩定的基石!


海歸在縣城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落戶。農民一旦進城落戶後,留在農村的宅基地對於農民個人已經沒有價值意義。不能買賣,如果孩子變成城鎮戶口後,宅基地也不能繼承。那麼,為什麼有些農民不願意退出宅基地呢?

一、宅基地的補償過低

不願意退出宅基地進城落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對於宅基地補償過低。有些人常年在外面打工,早就已經回不去農村,這些人是想進城落戶的。但是宅基地是農民的重要財產,如果補償低的話,農民是不會退出的。根據一些調查顯示,如果宅基地退出可以置換到城裡的一套住房,減輕進城買房的壓力,農民工就會願意退出宅基地。因為城市的房價過高,確實讓工資不高的農民工望而卻步。

二、家裡人口多

農村宅基地都是自己蓋的大院子,有些院子住了幾口人。很多人家宅基地已經不夠使用,孩子結婚成家需要房子,如果再讓農民退出宅基地,補償費用不夠城區新買房價,那肯定老百姓一百個不情願。

三、進城後收入低

農民收入低,很多還是靠種地的收入來貼補家用的,也喜歡自己在自己家的院子裡種菜,種果樹。一旦進城落戶了怎麼種地? 住在城市裡,沒有菜園子,種地也麻煩。而且一般五六十歲的老人很少能在城市裡找到工作,又沒有退休工資,又不能種地。新農合一個月只有幾十塊錢,只能靠兒女!而很多老人為了不給兒女增加負擔,所以寧願留在農村老家做留守老人。


老碩和小悅


農民不願意退出宅基地,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錢的問題。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給補助的錢不多。如果補助的錢可以到城市去買套房子,那樣幾乎沒人反對。


2、生活不方便。有些還在村子裡種地,退出後如果沒有地方住,就會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這個也不是最主要的,如果給了滿意的錢,農民自己就會想辦法。


生態種植技術


宅基地是農民的根,把根留住幾乎是每個人的願望,想要農民自願退出宅基地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的宅基地很好理解,村民向村委提出申請,經批准後可以獲得宅基地,但要符合以下條件:一必需是本村村民。二符合一戶一宅政策,“一宅”很好理解,就是有一處宅基地,“一戶”可以理解為一個孩子,一家人有幾個本村戶口的孩子就可以申請幾處宅基地。三是要退出村莊規劃前已經使用的宅基地,這也是目前農村工作的難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建房沒有統一規劃,各家的宅基地大小不一,誰家兒子大了,,房了實在住不下才想到建房,房子選址都是就近,一般是自家的閒園子,建好一處就分家分出去一個孩子。大娘是63年嫁過來的,婚後和公婆一塊居住,有孩子後公婆讓她在家前的閒園子自己建房單過,歷經兩年才建成三間小房,不過好歹有個自己的小家,今年美麗鄉村建設,修路需要拆除一間房,其實這處房子早就沒人住了,只是老人家認為這是老輩留下的唯一財產,說什麼也不拆,到現在路也修不好,害苦了鎮裡村裡的工作人員。

所以說,不願退出宅基地是大家的共識,不要光說政策什麼的,要想想好的辦法才行。



奮鬥幸福515


我是“農村的小孩兒”,歡迎大家點贊關注!(以下內容僅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評論補充)

為什麼現在有些農民不願意退出宅基地?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是一個歸屬!所有農村人的一個歸屬!

我們在外面過的怎麼不好,沒錢沒房沒車,但是隻要我們回到老家,我們還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從土房子變成磚房,再從磚房變成小洋樓,那是幾代人的心血,也更是一家人情感的歸屬。

現在我們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都在外面打拼,忙的老家也都回不了,但是我們心裡還是時時刻刻想念著那個家,外面的金窩銀窩不如家裡的狗窩。

老了,回到農村,照顧自己那一點小菜地,小花園,柴米油鹽,種一點糧食,閒下來時,找上幾個鄰居坐坐,聊聊閒話,這其實是很多城裡人沒有的。都講究葉落歸根,難道老了,不該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麼?再說現在農村的房子也不必城裡面的差。

還有一點就是,宅基地是國家給所有農村人的福利,大家可以在上面建自己的房子,組成自己的小家。不管任何時候,這都可以牢牢的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如果真的有政策要搬遷或者怎麼樣,那隻能遵循政策。

任何時間,我們從任何地方回來,都會有我們的家,都會有老母親做好飯菜等你回來!


農村的小孩兒


為什麼現在有些農民不願意退出農村的宅基地?

我的觀點是:

農民農村的宅基地,是農民祖祖輩輩生存和遺留的家產,也是農民唯一的依靠。農村人有句俗語說的好,"討吃也要有個立棍子的地方″,指的就是這宅基地的重要。你要農民放棄自己的宅基地,那是一件很不容易辦到的事。

目前的情況看,農村裡的農民雖然有很多在城市裡買了房,可真正去住的又有幾個,完全是當前形勢所迫。兒子娶媳婦,孫兒上學讀書,城市的條件比農村優越。這些優越的條件,吸引了多少年輕的農民,放棄了農村承包的土地,常年在外打拼,為了在城市買個屬於自己的家,將全家人多年努力奮鬥攢得的錢,在城市裡買了房。可再怎麼農民畢竟比較貧窮,城市消費高,真的難以適應。

農村人在農村,勤儉持家。靠種地雖難致富,可也能自給自足。不像城市裡,水費、電費,衛生費,蘿蔔、青菜全部需花錢買。年輕人還好接受,老農民花錢就心痛。

農村有宅基地,那就是農民最大的安慰。農房雖然破,可也能遮風避雨,那是農民的根。有朝一日,落葉可歸根。農村的宅基宅院宅房,就是農民的″根據地″。

說了這麼多,一句話,農村農民的宅基地,就是農村農民家庭裡最值錢的資產。



李增喜3


宅基地是農民朋友的最後一塊保障了,並且農村宅基地與城市樓房不一樣。城市樓房現在產權是70年(到期可以延期)農村宅基地確實永久產權,產權歸集體所有。農民朋友把宅基地轉讓出去或者退出,都是短期行為,可以暫時能得到暫時盈利。但從長遠來看,等於飲鴆止渴。


一、我國的宅基地制度與城市土地制度是二元制結構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農村宅基地所有權屬於集體,並有集體分配;城市土地所有權屬於國家,具有商品屬性,可以買賣,現行制度規定是商品產權70年。

二、農村宅基地屬於農民的最後一塊保障,農民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買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拔腿離開農村還是需要一定的經濟保障,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城市落戶,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很多人是可以進城落戶的,但並不是說所有的農民都適合到城市生活,那些沒有什麼技能,在城市沒有固定工作場所和固定收入的人是無法在城市裡站住腳的。這些人最好的辦法是在城市裡打工,城市收入反哺農村,讓農村家過得更好。

三、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未來農村生活更加美好

未來十年,隨著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也是創業生活的樂園,城市不是唯一有夢想的地方了,再加上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高,擁有一批綠色淨土,擁有一片自產自吃的蔬菜地,是很多城市人的夢想,在過厭水泥鋼筋和人情冷漠的城市社會的情況下,追求一種自由自足的鄉村溫馨生活,會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正是因為這樣,很多有眼光的人看到農村的未來,不願意輕易的放棄自己的農村戶口和農村宅基地,再加上對故土的依戀和人與人不同的生活觀念,儘管當前城市的戶口和生活讓很多人羨慕,他們不會輕易放棄農村人的生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