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馬上一週半了,不學說話,教也不學,有什麼辦法讓孩子張口呢?

燕子愛做夢


一週半的孩子,至少會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樣簡單的稱呼了,如果排除病理性的因素的話,就和家長有很大關係,平時要跟寶寶多溝通。

二寶馬上一週半了,不學說話,教也不學,有什麼辦法讓孩子張口呢?

我家二寶在12個月左右,已經開始慢慢學說話了,走路也比較早。身邊的媽媽反饋說,一般家裡有二胎的,孩子學說話會更早一些,因為有大寶的引導。

一歲半的寶寶,應該已經學會使用名詞,現在這個時候,正是他學習語言積極性比較高的時期,要逐漸的引導他,讓他發現語言的趣味性,他也就慢慢的愛說話了。

首先,增加跟寶寶交流的機會。

可以跟寶寶唱兒歌、讀故事、朗誦詩歌等,讓寶寶熟悉媽媽的語調和語音。跟寶寶說話的時候,語速放慢,方便他觀察。

不建議用故事機或安撫玩具代替,寶寶還是要根據發音的口型,來學習說話,這點還是真人更好一些。

其次,一對一的溝通。

家裡人多對著寶寶說話,他光看人就已經眼花繚亂了,根本沒辦法精準判斷,到底誰在跟他說話?

所以,建議家長在教寶寶說話的時候,最好一對一的進行,方便寶寶集中精力學習和查看。

再次,給寶寶表達的機會。

有些家長比較“靈動”,寶寶想要什麼,馬上能明白,只要一個眼神或一個手勢,立刻就滿足他。這樣寶寶根本就不需要說話,也沒有表達的慾望。

所以,家長可以假裝看不懂,不知道寶寶要幹啥,有意識的引導,他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最後,認真傾聽並給予肯定。

寶寶剛開始學說話,可能說的不是那麼標準,有些我們甚至聽不懂。這時候家長就要認真聽,仔細辨別,在他發音部標準的時候,及時糾正。

跟寶寶說話,儘量使用標準的普通話,不說方言也不說“兒語”,比如“飯飯”要說“吃飯”,逐漸讓寶寶習慣,成人的表達方式。

在寶寶說對一個詞或者表達清楚的時候,及時給予鼓勵,你的肯定會讓他更願意表達。

孩子不喜歡說話,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其實好奇心很重,很喜歡錶達的。但12個月~17個月的寶寶,還只能使用少數詞語,知道它們的含義,不愛說話可能只是沒有意識到,語言的重要性。如果家長帶孩子檢查過,身體健康沒有隱患,就要在生活中,加強鍛鍊。小寶寶都是從開始的不會說話,到吐字清晰,一點點過來的。

二寶小時候說話也比較慢,雖然有哥哥帶他。有時候會很著急,就用動作表達。有次我給他看我的結婚照,他指著上面的人物,說:“爸爸、媽媽”。所以,孩子不愛說話,一般和父母的陪伴和引導有關,多陪他,慢慢他的話就多起來了。

1、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在寶寶6個月開始,就要添加輔食了,不僅有利於他的生長髮育,而且能鍛鍊到咀嚼能力,讓寶寶在學話階段,吐字更清晰。

如果口腔肌肉和咽喉,沒有得到鍛鍊,就不知道如何配合,說話時也不知道如何發音。平時給寶寶吃一些胡蘿蔔條、黃瓜條等,較硬的食物,鍛鍊他的咀嚼能力。

2、給寶寶聽兒歌。

在寶寶出生後,就可以給他放兒歌了,聽著兒歌培養語感,雖然他並不能聽清楚,到底唱了什麼。但長時間聽音樂,對語言發展有很大幫助,跟孕期做音樂胎教,是一樣的道理。

只要寶寶跟著咿咿呀呀的唱,有發音的動作,就不用擔心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障礙。

3、給寶寶看動畫片。

寶寶對動畫片的喜愛,可以說是天生的。雖然他看不太懂故事情節,但只要感興趣,他就會跟著裡面的動畫人物說話,比如汪汪隊立大功、超級飛俠、小豬佩奇、巧虎等,都適合在寶寶學說話的階段,給他看,刺激語言發展。

Tips:每天給寶寶看電視時間不超過20分鐘,且儘量保持1.3米以上的劇烈,避免對視力造成影響。

總之,寶寶學習語言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好的,還需要家長多引導。個體存在差異,當寶寶說話晚的時候,不用太擔心。多陪伴、多傾聽、給寶寶表達的機會,只要他身體健康且沒有語言障礙,很快就能“侃侃而談”了!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凌晨媽媽育兒


我兒子一歲半的時候也不說話,跟說話早的孩子相比,確實會讓大人焦慮。我當時也比較焦慮,但我兒子一直到一歲10個月才說話,目前來看,語言能力連早教中心的老師都稱讚。分享下我的經驗,給大家參考。

孩子不說話,請父母先反省自身。

說話這個事情是順其自然的。

我有個朋友,孩子兩歲一個字都不說,她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好幾次了,醫生都說沒事,讓家長多多給孩子說話。後來跟她聊天,發現兩個事情。

第一,她幾乎沒有給孩子讀過繪本。家裡繪本都沒有幾本。第二,跟孩子說話少。她覺得孩子小,聽不懂啊,很少跟孩子聊天。每天都是一些基本的吃喝拉撒睡日常話。然後,孩子兩歲了還不說話,她慌了。

當家長著急孩子不說話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先反省自身,而不是想辦法去逼孩子開口。開口早晚是會開的,根本原因才是關鍵。

在說話這個事情上,不要用教的態度

大人的焦慮會傳染給孩子。焦慮的時候,往往面對孩子會少了很多耐心。如果父母總是想著教,會適得其反,會讓孩子更不想開口說話了。

一歲半不說話,是跟那些說話早的相比,確是讓大人不安心,但我想還沒有到焦慮的地步。每個孩子的節奏不一樣,我們不能拿著一把尺子度量孩子,幾個月要會什麼,幾歲要會什麼學什麼。

作為父母,在孩子的問題上,先反省自身,然後再找孩子的原因。如果父母每天花時間陪孩子游戲,給孩子讀繪本,孩子一定會在某一天,給你驚喜的。

建議多陪著孩子說話,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有說話的興趣,才有強烈說話的願望。


琛琛媽咪


只是一歲半的孩子,不會說話似乎也沒什麼異常吧?我覺得這個事父母也不必著急。關於孩子的成長,有很多事都是水到渠成的。

想當年我家的孩子也是那樣,而且,寶寶到了三歲了,依然是不會說話,連簡單的發音都不會。

不過我們也不急,因為從各方面來看,我家孩子並沒什麼不正常,而且在某些方面表現得還相當優異。我們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自然就能把語言應用自如。

後來直到上幼兒園,她都還不會說話。不過,也可能是在幼兒園的環境更加適於學習說話吧,她進步神速,很快就學會了。

只是現在想來,說她完全正常似乎也不算,因為我覺得她在語言方面是真的毫無天賦,比如現在上小學一年級了,但是學拼音的時候就顯得很吃力,我們花費了很大的精力才讓她糾正過來。

如果,孩子一直不會說話的話,那麼我們就反省一下孩子周圍的環境是怎麼樣的,有沒有為孩子營造相應的環境呢?大人們有沒有儘可能多地跟他說話,以及儘量多是讓孩子聽到別人說話?

如果環境沒問題,那麼可以再反思一下孩子的性格,是外形型的還是內向型的?如果是內向型的,可能說話就會比較少,因為表達慾望不夠。那麼,我們就儘量多地跟孩子溝通,想方設法去引導孩子開口說話。


家有N寶


你說什麼?

小孩一週半就會說話了?

那麼厲害?是不是葫蘆娃啊?

你一定要回憶一下你的大寶什麼時候會說話的

這個時候,Ta會哭,特別是餓的時候,身子溼的時候,或者感到不安全的時候。

我們要留心各種各樣的情況。

按時給吃的,按時檢查小孩的身體。

小孩都害怕孤獨,所以,他們喜歡大人抱他們,所以這時候陪伴很重要。

至於說話,不用急嘛,以後他們唧唧喳喳的時候,你不要煩啊。

但是,跟小孩聊天是有必要的,儘管他們不會應答。

這時候的聊天方式,基本上就是“胡說八道”,當然,以讚美為主,因為,當我們讚美的時候,我們的表情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要以為小孩不懂,就說他們是“狗剩”之類的。

這時候,放些輕快的音樂也是培養孩子的語音識別能力的方式。

今天先跟你的小孩談論吃的


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影響寶寶語言發育的原因

1. 智力問題 如果寶寶既不會表達,也不能理解大人說話的意思,還表現出除語言發展落後外的其他不良症狀,包括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發育異常。

2. 自閉傾向 表現為孩子不喜歡和人交往,喜歡自己玩自己的,目光對視差,語言發育落後。需要在正規的醫院檢查明確。

3. 聽力障礙 寶寶總是呼之不應,但是家長和寶寶肢體交流,寶寶就能明白。那麼寶寶可能是聽力方面異常。家長要帶寶寶到耳鼻喉科檢查明確。

4. 語言環境 可能是源於缺乏鍛鍊的機會。

5 高危因素 寶寶出生時有窒息缺氧,顱內出血、腦損傷等,這也是影響寶寶後天語言發育的主要原因。

6 發音器官的病理因素 如寶寶不會說話或說話晚”可能與舌繫帶過短、顎裂、唇裂及鼻部、喉部等疾病有關,需到專科門診排除。

1歲半寶寶的語言發育表現

主要表現為開始說話,能聽懂簡單的指令,初步理解日常生活用語。一歲半的寶寶大概可以說出50個詞,並能表達“媽媽抱抱”“吃果果”等碟子或簡單句。但是在語言發育的初期,多數男孩比女孩顯現更長的言語緘默期,男孩在18個月之前以聽和理解為主,1歲半至2歲言語能力大爆發。

這個月齡的寶寶語言發育問題,多與語言環境有關。

1 可能是源於缺乏鍛鍊的機會。比如,大人和寶寶的語言交流較少;周圍環境中的語音氛圍太複雜、嘈雜;

2 寶寶常接觸的大人中有人使用不同方言;

3 寶寶缺乏語言表達的意願和興趣等。

家長可以按照以下建議引導寶寶的語言發育

1豐富的語言交流

建立對寶寶語言發展的新認知。成人不要誤認為寶寶還不會說話,也聽不懂你在說什麼而“少言寡語”,要在全程護理與照料寶寶生活的過程中,充滿關愛之情地與寶寶輕柔的說話。說話時的聲調可以模仿寶寶的發聲、音調,回應寶寶的咿咿呀呀並激勵寶寶進行更多“說”的練習。

2 回應與互動指導

和寶寶互動交流有技巧。其一,跟隨寶寶關注的事物,用親切、淺顯易懂的語言回應感興趣的事物,包括命名、說明用途,描述事物主要特徵等。其二,成人根據寶寶指向、視力範圍內的物體,與寶寶進行積極的言語互動。其三用語言描述日常活動,包括成人正在做的事情、寶寶正在做的事情,彼此看到的事物、感受到的情緒體驗等。其四,成人與寶寶回應與互動時,說話要慢(語速和表情略誇張一點兒),且有停頓、重複。

3 語言發育需要的背景

兒童的早期的語言發展,首先需要發生在人際關係背景中,也就是說盡量生活化,看到什麼就和寶寶交流什麼。養育照料中豐富的語言刺激與寶寶聽的經驗,有利於寶寶的更早的咿呀學語。寶寶聽到的日常生活詞彙越多,能夠說出的詞彙也越多。


兒科醫生鮑秀蘭


初步感覺:您孩子的情況,有點像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首先,您孩子1歲半,不會說話,這個也在正常範圍之內,只是比一般兒童稍晚一點。

其次,導致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一般是智力發育障礙、自閉症、和一些生理原因。臨床上,80%以上都是智力原因導致的。

最後,我個人建議,您要是不放心,可以先帶孩子到專業語言康復機構做一個檢查和評估,如果沒有什麼問題,您就耐心等待,一般2-3歲孩子語言就自然發育正常了。如果有問題,必須給孩子進行專業的語言康復訓練,越早越好。





東方春光語言康復訓練


孩子不學說話的原因有很多。

1.首先我們看一下是不是遺傳基因的問題,自己的家族裡面看看是不是有不愛說話的或者是不大喜歡說話的人。

2.身體的原因,可以進行排除一下, 比如排除一下聽力。

3.心理的原因,排除一下是不是以前受過刺激,幾個月的時候咿呀學語,是否被人打斷過,然後導致心裡緊張或者是焦慮。

4.家庭環境的原因,家庭各成員之間的關係是否和諧也決定了孩子的語言發展,如果爺爺奶奶或者是父母經常因為一些事情而爭吵的話,會導致孩子心理過度緊張,不愛說話,從而用這種行為來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通過說話來進行溝通。保持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能夠和諧平等的交流溝通,有利於孩子語言的發展。

5.性格活潑的孩子喜歡多說話一點,他的語言發展可能比較好。性格內向的孩子不大喜歡說話,這跟性格有很大的關係。性格沒有好壞之分。

其實,一歲半左右的孩子年齡還是比較小的。在兩歲之前,孩子會慢慢的理解家裡人說的話。2~4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快速時期。所以家裡人不要過於擔心。家長也不要操之過急,我們要順應大自然的規律,順應孩子的成長的規律,順應孩子語言發展的規律。

作為孩子的撫養者,我們可以跟孩子多進行溝通,可以通過語調的變換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平常的生活中,要多和孩子說話,不斷的進行重複,幫助孩子理解語言的意義。我們可以根據孩子喜歡的玩具來找話題和孩子交流,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和孩子進行不同的遊戲。我們和孩子需要做的有很多。還有就是我們要及時放下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






子曰子曰1122


答:不急,晚開口孩子聰明!

1、正常情況下,男孩兩週歲開始說三個字以上的短句,女孩十八個月。

2、上次看到“訪談錄”,朱軍老師四歲開始說話,白巖松老師五歲開始說話。

3、如果孩子一切正常,那麼晚開口純屬合乎常理!


綏格格


這個不用急,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說話晚。要順其自然就好。只要他還能對周圍的聲音做出反應就沒問題。如果他不對周圍的聲音有反應,那就趕緊就醫,但不想你家二寶不會是這樣。不然你早就發現了。

多給他聽一些東西吧,小故事,好聽的音樂。你也要多和孩子說話,別管他懂不懂。到會說的時候都都會了。不用擔心。


散木17


先排除是否有生理疾病,這個只要父母認真觀察,客觀判斷,是可以得出結論的。就是平時除了不會說話,其他發育指標是否正常。

其次,觀察是否有心理問題。是否孩子特別膽小不願與人溝通?

再次,家長是否平時除了衣食住行不太關心和陪伴孩子?有沒有經常跟他說話聊天,是否讀繪本給他?

如果以上都沒問題,那孩子發育基本可以判定是正常的,只是說話晚。不必太著急,但平時要注意多和孩子溝通,多說話,鼓勵他表達。給孩子讀繪本,估計他發聲。

有的孩子就是說話晚,都是在積累。等一開口說話,就是個小話嘮,吧啦吧啦說個不停[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