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出現動物界“香妃”:與同伴打架很凶猛,遇到天敵一溜煙跑了

墨脫深藏於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雲霧和密林之中,地勢北高南低,形似蓮花,雨量豐沛,自然生態保存十分完好。在墨脫的密林裡,生活著一種十分罕見的瀕危野生動物,那就是黑麝。

墨脫出現動物界“香妃”:與同伴打架很兇猛,遇到天敵一溜煙跑了

黑麝與其他麝科動物一樣,天生自帶香囊,能分泌出名貴的麝香,但卻比其他麝科動物更為罕見。一支探險隊進入墨脫密林,多番尋找,只在林中發現了黑麝的糞便,未能見到黑麝本尊。

墨脫出現動物界“香妃”:與同伴打架很兇猛,遇到天敵一溜煙跑了

01確立時間最晚的麝:體型比馬麝小,四肢卻更粗壯

黑麝於1981年由中國學者發現並命名,是確立時間最晚的一種麝。是中國特有的動物,也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黑麝,又叫黑獐子、褐麂、獐子,門巴語中又稱“拉那”,藏名譯音為“拉瓦納波”。

黑麝擁有麝科典型的外貌特徵,無論雌雄,頭上都不長角,卻長了一雙大耳朵。後肢總是比前肢長,臀部渾圓,高於肩部,站立時後高前低,所以看上去總是翹著屁股的樣子。

黑麝體長為70-80釐米,體重7-9千克。比馬麝矮小,但卻比馬麝壯實,尤其是四肢,比馬麝的更粗壯,蹄也較大。

身上覆蓋著黑褐色的毛髮,粗硬且疏鬆,長度約2釐米。體毛覆蓋全身,有一定保護作用,當它在密林中穿梭時,不會被灌叢或荊棘劃傷體表。

脖子上有一抹黃白色的斑紋,也就是頸紋,彷彿圍了一塊圍巾。背部中央,帶有深橘黃色。

通體黑褐色的黑麝,睜著大大的眼睛,就像生活在森林裡的精靈。黑麝的嘴是黑色,雄性還會長出白色的細長的犬齒,長約10釐米,伸出嘴唇外,猶如獠牙。

墨脫出現動物界“香妃”:與同伴打架很兇猛,遇到天敵一溜煙跑了

02動物界的“香妃”:通過分泌麝香“談戀愛”,麝香珍貴如夜明珠

雄性黑麝的肚臍下面,有一個橢圓形的袋狀物,那就是天生的香囊。黑麝不僅四肢比馬麝粗壯,就連香囊也比馬麝的大。

香囊外面覆蓋著濃密枯黃的毛髮,皮膜很軟,在光線的照耀下,呈現出斑斕的油彩色。

香腺包圍在香囊附近,香腺中分泌出麝香的初香液,進入香囊之後才形成麝香。麝科動物長香囊,分泌麝香,是自然生理現象,因此被稱為動物界的“香妃”。

黑麝分泌麝香,香味持久,是與同類傳達信息的化合物。特別是在繁殖期,雄黑麝就是通過分泌的麝香,找對象,與雌性“談戀愛”。

雄黑麝通過麝香,吸引來雌黑麝,這是一個充滿了香味的“邂逅”,如果彼此看得上眼,接下來就是結婚生娃,繁衍後代。動物之間的情感,通常很純粹。

黑麝不僅用麝香來“談戀愛”,還會用麝香來標記領地。當雄黑麝的香囊分泌充盈,還會有遺香的現象,它們會以腳踏、爬、擠的方式,使麝香溢出,遺留在土地或摩擦在樹幹上。

這種麝香是黑麝自己剔出來的,是極難得的珍寶,在古代珍貴如夜明珠。

麝香又被人們稱為寸香、臍香、當門子,正是因為麝香是天然的名貴香料,香味持久,人工不可複製,所以黑麝遭到人為獵殺。

墨脫出現動物界“香妃”:與同伴打架很兇猛,遇到天敵一溜煙跑了

03膽小謹慎,卻喜歡單獨活動,總在黑夜外出遊蕩

黑麝通常喜歡待在海拔3000-4400米之間的寒冷、潮溼的針葉林線附近,還包括冰雪覆蓋的山坡,以及多懸崖峭壁、密林、灌叢地帶。

喜歡在黑夜外出遊蕩、活動,在晨昏時候覓食,膽小機警,謹慎多疑,卻不喜歡群居,非繁殖期總是單獨活動,很少結伴。

一般在1000-1500平方米左右的範圍內活動,它的窩總是在比較隱蔽,或比較危險的地方,如果不是有灌叢遮擋處,就是在懸崖危險處。

與別的麝科動物不同的是,黑麝如果遭到較大的驚嚇,逃跑之後,並不會再返回原處,而是另找安身之處。可見,黑麝並不十分眷戀舊巢,它或許會瀟灑地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黑麝生活的地方植物種類豐富,四季都有青草綠葉,所以黑麝多食植物的花、漿果、鮮嫩枝葉、根莖以及苔蘚、菌類植物。

研究人員還曾在發現貝母、苔草和杜鵑等。由於多食新鮮嫩綠植物,黑麝每天排糞的次數較馬麝多。

此外,隨氣候的變化,黑麝有垂直遷徙的習慣。說白了,就是在不同的季節裡,尋找最舒適的,食物最豐美的地方過日子。

墨脫出現動物界“香妃”:與同伴打架很兇猛,遇到天敵一溜煙跑了

04與同伴打架很兇猛,遇到天敵一溜煙就跑了

黑麝生活在溼潤高山峽谷林區,不僅具備的爬山攀樹的能力,可以在陡峭的懸崖上行動自如,還能茂密的灌叢內靈活穿梭。

之所以能具備這些技能,是因為黑麝擁有小巧而靈活的身軀,以及發達的四肢,較長的後肢,能幫助它攀登。

據觀察,雄麝在發情季節,與同類雄性競爭比較激烈。雄黑麝的獠牙較為發達,也是它唯一的武器,在“搶親”現場,獠牙就能派上用場了。

在爭鬥中,它們會從喉嚨裡發出恐嚇的聲音,會獠牙刺傷對方,還能以兩條後腿站立用較粗壯的前蹄去登踏對方。

相比之下,黑麝是麝科動物中較為兇猛的一種。但是,黑麝的獠牙能對付同類,也能嚇唬嚇唬比它弱小的小動物,但是面對獵食動物,卻無能為力。

別說大型猛獸了,就算是小型食肉動物來襲,黑麝也無力正面對抗。所以在與同伴打架時,表現很兇猛的黑麝,遇到天敵時一溜煙就跑了,在第一時間逃之夭夭。

黑麝會通過陡峭的地形,或者灌叢、懸崖等地形來逃脫獵食動物的追捕。遇上難應付的天敵,還會聰明地曲線逃跑,或者繞圈跑,迷惑天敵的視線,藉機逃生。

墨脫出現動物界“香妃”:與同伴打架很兇猛,遇到天敵一溜煙跑了

黑麝分佈圖

結語

數量十分稀少,分佈狹窄,僅分佈於雲南北部的高黎貢山、貢山和西藏東南部的墨脫、察隅、米林、波密、林芝等地。

導致黑麝瀕危的主要原因,就是人類為了獲得麝香而大量捕殺黑麝。目前,種群數量嚴重下降,十分不利於這個物種的繁衍,面臨絕種的危險。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動物志、科學大觀園、西南山地、中國林業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