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國由“大學擴招”變成“技校擴招”,資源傾斜技校,能培養出德國那樣的優秀技工嗎?

蕭子北唱衰西方


看了這麼多人來討論技工的問題,有的說中國缺技工幾千萬,需要技校擴招培訓,有的說以後得中國技工前途無量之類的,但是說這話提這些問題的人普遍不是技工群體。都是局外人,分析的不夠客觀真實。頭條上一提到缺少技工,就列舉發達國家的數據,什麼技工佔比例多少?待遇多少?外國技工終身不離職等等?真正的技工群體是沒辦法列舉這些數據的,脫離這個群體分析出來的問題都不夠深入客觀。 我本人不僅是一名近20年工齡的數控技工,還管理和培訓過很多公司的技工,地域廣東世界工廠,我的回答應該能有一定的代表性吧?說說我的看法;1,能成為技工的人並不一定是學歷高很聰明的人,但必須是熱愛這份工作的人,經得住枯燥乏味,吃苦耐鬧,細心鑽研的品質,腦瓜智商怎麼也得正常水平。2,技術是門經驗活,單純的理論沒啥用,高級技工也是靠多年的積累慢慢熬出來的,甚至需要一定的天賦的,否則幹多少年也是普普通通平平庸庸的,問題是有多少人能熬多少年?3,談待遇,社會認可度低是不爭的事實,你技術再好很可能找個老婆都找不到,這不奇怪。再需要全社會都要面對的問題是,技工的工資誰決定?老闆,對不?當勞動法規定最低工資標準2000元時,你見過有哪個老闆主動給到2100的?技工的工資待遇就是低價競爭,誰的技術好能力強工資低,這個崗位就給他,不服氣的另找門路,當然這也複合商人逐利的原側。這門行規頭條上根本就無人聽說。同時管理技工的那批人一般都不是技工你認同嗎?他們所有的管理手段全是如何壓榨出最多的效益,只是不同的私企程度不一樣而已(國企不在討論範圍),在發達國家會引起工會罷工的你信不?在中國只能讓更多的技工離開這個行業。另外我還沒見過身邊有哪位技工憑技術和工資在工作地能買房安家的。重點就是你努力學習技術不能提高自己的工資待遇,因為你說了不算,技工的天花板就是公司裡面找到比你更廉價的可以代替你的日子就到頭了,手段有的是,別跟我提勞動法,老闆有私人律師幫他研究。4,管理技工,年輕點的靠畫餅和雞湯,年紀大點的想辦法讓年輕的代替他,每天工作12小時。精疲力盡無精力學習充電,其實技工跟普工的生活處境是一摸一樣的,只是乾的工作不一樣,工資稍微高一點點而已。沒人願意幹導致行業缺人也證明了現實的殘酷。5,說了這麼多,其實道理很簡單,畸形的工會,勞動法,老闆的用工方式,社會的認可度導致人們遠離這個行業。國家和技校在這方面是沒有辦法改變現狀的,只能打個醬油。只有等到技工稀缺,影響企業生死存亡時,待遇技工自己說了算,或者從國外發達國家引進技工時,這些問題才會暴露出來。目前只是企業利益集團招廉價技工難,故意炒作而已,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yech1985


首先介紹下我自己,本人從事機械行業十六年,在國企,私企,外企都呆過。中專技校畢業,個人目前年收入差不多10萬左右。然後為什麼說左右呢?目前在外企負責設備維修,座標天津,全年下來靠工資的收入也就是6萬左右(扣除五險一金等)。剩下的就是平時在外面接點活,跑滴滴。就目前這麼多年我自己就覺得這個行業特別沒意思,每天身上特別髒,有時候辦公室的人從你身邊過都不樂意多看你一眼,所以現在我自己都討厭這個行業,之前遇到什麼問題還特別喜歡研究下,還看看這之類的書什麼的,現在就希望混著,什麼都不想幹,所以平時出門和別人聊天都不會說自己是在工廠上班的,我都會告訴人家我就是跑跑車,接點活之類的。我身邊和我同齡人基本上60%都轉行了,有的自己乾點小買賣,有的去賣保險,賣車,賣房,有本事的利用之前的關係有的就自己搞一個公司,或者小型加工廠。這個行業真的不行,收入少,社會地位低,最主要的當你一心覺得我想鑽研這方面的知識,但是你得收入沒有提高,並且當你和別人聊天時候,人家說的什麼你是什麼都不懂,所以到最後你得人脈越來越窄,如果收入有提高也行,就怕像我這種也不是大學畢業,學了半天人家也不可能給你太高的職位,然後多少年以後身邊連個朋友都沒有,所以我現在不太想鑽研這什麼技術,什麼問題,多接觸一些其他行業的人,多一些朋友,這樣你可能會發現更多的路,最後我奉勸看完的朋友,如果你是大學畢業,你學的這個專業,你也想從事這個行業,那麼一定要規劃好你的道路,條理清晰,一步一個腳印也會有發展。如果你不是本科畢業並且年紀小,或者沒從事過這個行業,那麼我奉勸你一句,別想了,這個行業你進來就算是掉坑裡了,只要你自己覺得自己頭腦還算機靈,快走去幹點別的吧!千萬別進工廠尤其是一線生產的操作工,根本就沒有人那你當人看。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本事,也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身邊連個朋友也沒有,也不想交什麼朋友,或者你家裡比較富裕,就想找個地方混日子,那你就可以去工廠上班,記住別在意收入多少,自己累了就休息,不想幹就不幹,誰說也不好使。最後再說一遍,這個行業真是特別沒意思!


史吧啦估大師


當一個技術工人能獨立養活全家(德國沒有計劃生育)的時候,不用這個擴招,那個培訓。人自己就會去學習更好的手藝,更精湛的技術,因為他能得到的更多。而不是當下這種人人都幹微商,各種群裡發鏈接找人砍價。60.70後為什麼願意做工人,因為衣食住行能在當時的環境下比其他人好。住房即使不能及時分配也總有盼頭,到月各種肉票布票能分發到手。現在做工人,單一個住房就很遙遠。


謝康123


不能,因為中國的社會環境和人們的觀念,不允許;德國百分之六十五的初中畢業生要上技校,他有它的生存環境,德國畢業生工資收入排序博士、碩士、技校、本科,最低的是本科生,他們認為本科生是半成品,既不是專家,也沒有技校生的實際技能,所以技校生的平均工資是3.5萬歐,本科生只有3萬歐,因此你要是上高中上大學必須得考上博士碩士,否則社會地位還不如技校生;這樣人們在面臨選擇時就要慎重評估自己最終能不能成為專家博士!而中國不是這樣的,你只要念個什麼三本,社會地位就遠超技校生,所以人們會千軍萬馬往一個方向擠,說死也不上技校,歸根到底是社會大環境導向的!


北斗58220014


就這種價值觀能培養出大國工匠那真的是笑話了,你看那個工廠不是血汗工廠,那個技工不是幹著又苦又累的工作拿著五六千塊錢的工資,說得不好聽一點還不如工地上的一個小工,我在機械行業幹了三十四年,工資才七千多一點,一身技術那又如何呢


十二月48號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我們的技校生有多少是真正想學技術的,絕大多數技校生是因為考不上大學而又想拿個文憑被迫上學,學技術需要踏實,而我們現在的年輕人過於浮躁,浮躁的背後又有太多的無奈,高房價,高醫療,高消費,讓大多數老百姓幾乎無計可施,呼籲社會學專家應該高度關注此問題,不知道說的對不對,希望大家多討論,少關注富翁,娛樂圈及一夜暴富,讓我們的年輕人在平和的心態下奮鬥,不要讓極少數人帶偏了一代人。


因為我的病是沒有感覺


人才培養問題說白了就是人力資源分配的過程。國家無數次說了,市場在資源分配中起決定性作用。技校生少根本原因是發的錢少 不是國家不重視,有人投資了技校,招不到人。為啥技術人員錢少,是因為企業掙不到錢,為啥中國技術企業掙不到錢?因為在產業底層,附加值低。那如何解決?提高研發能力,產業升級,等待下一次產業革命中佔據有利形式(當前以美德這些工業強國為主的產業革命 中國是追趕者,比較不易超越)。

另外,大家是不是對產業工人有誤解?在車間的技校生就是產業工人,那北上廣寫字樓裡的碼農,人力資源主管,財務人員算不算?即使他們有較高的學歷。酒店後堂炒菜的是產業工人,那管理人員,ceo是不是?在地裡勞作的老農是嗎?使用北斗導航的拖拉機犁地的農民是嗎?

別的義務教育階段,必須國家支付費用,產業工人培養階段,完全可以交給市場調節。何況,現在大學擴招不就是在培養產業工人嗎?非得技校出來的才算?


民兵連長9


轉型是正確的,中國人要禁止明星效應,阻止一夜暴富的不良風氣,修正地產經濟發展的歪風,讓多數人從事技能工作,才是強國戰略。

由於工薪階級工資有限,要調整消費物價,房價迴歸到合理水平,技工的8到10年工資買一套百平米住房,教育、醫療全免,幼兒六歲前每月䃼貼五百至一千元。

允許工人和農民自建住房,限制地產公司過度開發及壟斷行為。

讓技能工程人員得到最好的照顧,生產力才能提高,國家才能真正進入發達行列。


精彩薈生活


很不幸的告訴你,德國目前的技工並不優秀,過去二十年確實有一些優秀的德國年輕人報名讀技校,因為工作好找,學校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技工,但目前德國的經濟已經不如以前,很多年輕人都選擇讀大學來謀生,德國的技校目前很哀敗,所以很多東西要去實地看,而不要聽一些別有用心的中國人的美化!


imageboy


擴招只能是第一步,這屬於國家層面的鼓勵,接下來應該提高工資待遇,這屬於企業需要做到的鼓勵,但也要看企業的經營狀況,至於能不能有升職的機會倒並不重要,升職上去了也就不會再有心情和時間鑽研技術了,應該參考軍隊裡的軍士長,最高也就是個班長足夠了,但卻能夠受到從上到下所有人的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