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加速雲上“新基建” 天寧區工業互聯網駛上快車道

危中尋機,疫情之下,工業互聯網等新經濟找到了發展壯大的機遇。正在打造“三新”經濟新高地的天寧區,現已集聚航天雲網江蘇公司等工業互聯網企業50多家,抗疫期間他們在供需對接、產能提升、物資統計等方面發揮了強大的線上整合作用。

疫情“大考”加速雲上“新基建” 天寧區工業互聯網駛上快車道

一大早,新疆錦泓潤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程小龍,千里迢迢從新疆趕到位於天寧經濟開發區的找紗網科技有限公司,瞭解線上紗線交易的新模式。

新疆是全國最大產棉基地,程小龍所在的企業年產棉花3萬噸,受疫情影響,棉花價格從年前15000一噸跌到了現在的11000一噸。為謀求發展,企業希望再往下游走市場,把棉花紡成紗線,並轉戰線上平臺尋找商機。

“我們從來沒有做過棉紗的貿易,今天是第一次,也來對他們這個平臺瞭解一下。”新疆錦泓潤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程小龍告訴記者。

疫情“大考”加速雲上“新基建” 天寧區工業互聯網駛上快車道

經過五年的平臺建設,數據積累,找紗網已經在垂直細分領域建立了自己的數據庫和數據研判成果,目前集聚八萬多的註冊用戶,成為中國最大的紗線供應平臺。疫情發生以來,平臺已促成線上交易超5億元。

常州找紗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員張雲飛介紹:“在成交量的增長上就意味著大家的備貨在增加,行業的復甦在增加,把開工率提上來,這樣可以滿足下游的正常的需求。”

“我們今年的重點是向上遊做拓展,把上游生產供應商的數據化採集加到我們平臺上,然後提升我們平臺的週轉率和資金使用效率,今年我們的目標是70億人民幣的銷售。”找紗網科技有限公司CEO頊棟告訴記者。

在保障復工復產、促進恢復產能過程中,應用平臺提供更為高效的“智能決策”。去年落戶天寧區的蘇州鉅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紡織實時大數據”為核心概念,打造紡織織造廠領域的專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已為1600多家紡織公司完成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24萬臺織機完成設備上雲;並在復工復產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實現人員共享。

“像以前一個紡織工人只能管20臺織機,那我們這套系統把它可視化了,就每個員工在負責哪個織機實時的生產效率,實時的織機的效率可視化,那這樣我們可以達到一人可以管到50臺織機。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們會超過50萬臺織機接入的一個數字化升級。”蘇州鉅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葛金寶說道。

疫情“大考”加速雲上“新基建” 天寧區工業互聯網駛上快車道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依託工業互聯網促進傳統產業加快上線上雲。工業互聯網已成為數字時代的基礎設施之一。當前,從政府到企業,都開始重新認識、思考工業互聯網的價值。

“從我們專業角度來看,今年是雲製造、雲協同、雲辦公的歷史性機遇,是元年。我們也會針對這種情況,更好的做產品研發,抵禦突發事件,探索新的生產生活的模式。”航天雲網數據研究院(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大鵬表示。

天寧區工信局副局長萬俊認為:“一方面精準招引,招引這些符合我們需要、有能力的工業互聯網服務商,能夠對本地的產業能夠帶來賦能。第二方面,全面推進兩化融合,推進智能改造來幫助這些工業互聯網企業來尋找新的業務、新的市場。在2020年,光天寧區就要啟動200家規上工業企業,進行兩化融合貫標,200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那麼在這背後其實是需要大量的工業互聯網生態服務企業來進行支撐。”


CBS新聞中心記者:高玉 唐薇薇 伊宏輝 殷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