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米走路1小時趕場,就因為2分錢,竟然生意難成

2020年,中國大地上出現的特殊情況,讓全球矚目。

最近,有一段話,因為掛上李蘭娟的名字而瞬間成了熱搜,內容如下:

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不要讓年青人一味追演藝明星,演藝明星是強不了國的。年青人為什麼崇拜演藝明星?來錢多來錢快,給憑臉蛋不勞而獲。這次疫情,實業界科技界以億為單位捐贈,演藝界除了韓紅,演藝明星們並未踴躍捐贈,體育明星也沒見過幾個捐款的!以前成名了撈夠的都移民了。而國家的興衰要靠教育,科技,醫療!所以要樹立全民崇尚醫生,科學家,教師,軍人!是他們在支撐民族脊樑!

有網友表示不相信這話是李院士說的,除非有視頻為證,因為國級院士最基本素質是:只講奉獻,不索高薪,更不會隨便貶低其它行業。

或許是不是李院士原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上這段話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所以才能引來如此多的圍觀與共鳴。

飛花的短篇小說《賣米》,講述的是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同樣能引發我們對價值觀及社會分配等諸多問題的思考,主人公瓊寶和母親挑著沉重的米擔,在窄窄的田間小路上走1小時,趕場賣米,最終卻因2分錢的價格差不忍賤賣,選擇原路擔回。

讓人更加辛酸的是,小說的前面,特意標註了一段話,指出其內容不是小說,裡面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真實的。

挑米走路1小時趕場,就因為2分錢,竟然生意難成

圖:這一方熱土,與藍天一樣,都需要有人守護

一、瓊寶和母親,為了弄點錢給瓊寶的爹買藥,一大早挑米趕場

“寶”是當地對小孩子的愛稱。

瓊寶還在讀書,天剛矇矇亮,母親就把她叫了起來,說是今天逢場。

當地把集市喊成“場”,趕場就是趕集的意思。

鄉村的集市並非天天都有,今天恰逢有場,母親便張羅著和瓊寶擔點米去賣,好弄點錢給生病的瓊寶父親買藥。

米裝進谷籮後先稱了一下,一擔80多,一擔60多。

母親說瓊寶還是學生妹子,肩膀嫩,挑那擔輕的,她自己則一彎腰,先挑起了那擔重的。

從瓊寶的家到場上,不是太遠,大約只有4里路的樣子,但大多是窄窄的田間小路。

瓊寶和母親挑著米擔走不快,走上一段就要歇上一歇,因此足足用了一個鐘頭才趕到場上。

說是一大早,但天氣已經熱到不行,瓊寶和母親坐在扁擔上,拿草帽扇著,看著場上許多賣米的人,心裡不禁有些焦慮,不曉得誰會來買她們的米,也不曉得買少賣多的情況下,米能不能賣上一個好價錢。

果然,好不容易等到米販子過來,母親的心裡涼了半截。

她們遠比別家好的米,又白又勻淨,又篩得沒有一點沙,就這樣,每斤人家最高也只肯出到1.08元。

母親搖了搖頭,想著這也太便宜了吧,上場還賣到1.10元一斤呢,怎麼轉天就跌了2分呢?

臨出門前,爹披著衣服站在門口還特意囑咐過,除了讓她們路上小心點,便是交待自家的米好,千萬不能便宜賣了,如今,米價這麼賤,母親如何能接受?

母親沒有辦法面對這樣的現實,再說,眼看著天還早,無論如何,她也要耐心賭上一把,賭終於會有識貨的人,依著上場的價格,把她的米買走。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轉眼四周賣米的人漸漸都散去了,瓊寶和母親的米到底沒有如願脫手,到了最後終於散場的時候,兩人只能挑著米擔原路返回。

挑著擔子回程的時候,瓊寶覺得肩上格外地沉。

這不僅因為她搶先挑了重的那擔,更因為在外面曬了幾乎一天,來時又累了一程,種種疲勞加在身上,又念著僅僅因為2分錢的懸殊,就賣米不成,她和家人的經歷,何止是粒粒皆辛苦呢!

挑米走路1小時趕場,就因為2分錢,竟然生意難成

圖:米,粒粒皆辛苦的米。

二、瓊寶的爹和瓊寶的弟弟,為了米,另有曲折

小說《賣米》中,瓊寶和母親挑著米擔去趕場是主線,輔線是瓊寶的爹和弟弟。

原本弟弟毅寶也想和姐姐以及母親一起去場上的,十一二歲的弟弟毅寶,想著還能在場上吃到一根冰棍。

可是,爹爹阻止了弟弟毅寶,因為家裡需要他留下來放水。

放水,指的是把池塘裡的水通過溝渠引到稻田裡去,天熱田幹,若不及時引水入田,一年的收成就黃了。

瓊寶回到家中的時候,弟弟還沒有回來,直到天黑透了,他才光著膀子,扛著溼淋淋的鋤頭,拿著揉成一團的上衣走進家門。

瓊寶想不通弟弟為什麼打赤膊,外面日頭毒,沒有衣服可不把弟弟身上的皮曬爆!

弟弟嘿嘿一笑,悄悄把姐姐拉到一邊,讓她把自己的衣服偷偷洗了。

瓊寶不解地打開弟弟的衣服,嚇了一跳,上面斑斑點點的竟然全是血跡!

原來,弟弟在外面給自家田引水的時候,有人趁他不注意,攔截了他的水,氣不過的他罵了對方几句,沒想到對方上來迎面就是一拳,打在他的鼻子上。

毅寶的鼻子當時就出了很多血,對方嚇壞了,這才沒有繼續和他爭水。

這一回,田裡澆灌用的水,真可以說是弟弟毅寶用自己的血換回來的。

再說瓊寶的爹,之所以讓瓊寶的弟弟毅寶去引水,而不是自己去,除了前文交待的生病原因之外,更因為前一日他自己帶病去引水,虛弱的身子遇上酷熱天氣,直接中暑。

瓊寶的爹只能躺下,把放水的活兒交待給兒子毅寶。

在瓊寶的爹早先身體好的時候,為了自家的米能賣上一個好價錢,他甚至把米從家裡一路挑到城裡,那可是100來斤的米,足足30多里山路。

但是不如此,有什麼辦法?

家裡除了種地,沒有別的收入,不賣米,不想方設法將米多賣上一點錢,拿什麼供養一家的吃用,又拿什麼讓瓊寶和毅寶姐弟倆上學讀書呢?

挑米走路1小時趕場,就因為2分錢,竟然生意難成

圖:山路彎彎,對於有些人是風景,而對於一些人,它是苦難。

結語

有人列舉過普通人可以做的暖心小事,其中一件,大意是晚上下班的時候,如果看到路邊還有小販守著一堆蔬菜在售賣,就買上一把,可以的話,不要還價。

畢竟,大冷的天,又那麼晚了,誰要不是真需要並在意那點小錢,也不會守到那麼晚還不回去。

都說菜賤傷農,可是沒做過農民,沒見過面朝黃土背朝天時滴下的汗水,不會真的明白這句話的份量。

只靠坐在空調屋子裡生出來的憐憫之情,怎麼說也是蒼白的,至少缺少該有的厚重。

不是說坐在空調屋子裡的人就容易,這世界,各有各的不容易,只是,有些人,更不容易。

那些純樸艱難到近乎低到塵埃裡的農人們,日日與大地為伍,日日在大地上刨食求生,他們的汗水、淚水、血水,一點一滴流入大地,溶入大地,他們早已於大地密不可分。

他們,自身也如大地一般寬厚朴實,所以大地才能那麼慷慨無礙地接納他們,如同擁抱自己。

我們可以深情地親吻大地,擁抱大地,對於這如大地一般寬厚朴實的農人們,難道不可以同樣給予他們該有的尊重與熱情嗎?

趕場走1小時的小路,只因2分錢的差價,竟然又原路挑回,這樣的辛酸,真的不要再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