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時期在維護領土完整上有哪些可圈可點的貢獻?

第二層皮


北洋時期是指從1912年2月15日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開始到1928年6月8日國民革命軍進入北京城為止這段歷史時期。我們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北洋時期和北洋政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用一位偉人的話說”只有人民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事實上在北洋時期於政府層面之外還有著更為波瀾壯闊的社會環境演變:這一時期頒佈實施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主憲法,至少在形式上第一次在亞洲締造了一個民主共和國並使民主自由的理念深入人心;這一時期誕生了第一架中國製造的飛機,生產出了中國第一艘萬噸級輪船;這一時期日後改變中國命運的革命志士們正處於成長時期......包括晚清時期、北洋時期、國民黨時期的中國近代史屈不屈辱?當然屈辱。混不混亂?當然混亂。毫無疑問那是一段積貧積弱的屈辱史,然而我們千萬不要忘記另一點——那個時代也是無數仁人志士為改變中國命運而奮鬥的時期,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中國的近代史絕不僅僅只是一段屈辱史,同樣也是一部奮鬥史,正是在中國人民的奮鬥之下才使這個民族在1949年迎來了鳳凰涅槃一般的新生。那麼具體到北洋時期中國人有沒有為捍衛領土完整奮鬥過抗爭過呢?答案是有的。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之後中國並沒邁向富強,反而陷入到外有列強窺視、內有軍閥混戰的混亂局面。這一時期中國的邊疆領土危機並不比晚清時代有多少緩和,可能在局部地區還出現了更為嚴峻的現象:沙俄勢力就趁中國爆發辛亥革命之機進入外蒙扶植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宣佈獨立,獨立後的外蒙甚至在沙俄的策動鼓勵之下一度出兵入侵內蒙古,但被北洋政府擊退。面積狹長地域遼闊的內蒙古由於還處於相對比較原始的盟旗制度治理下,對反擊沙俄和外蒙的入侵十分不利。1914年7月6日北洋政府將清政府時期處於盟旗制度治理下的內蒙古地區拆分為綏遠、察哈爾、熱河三個特別區並設置都統管轄,與此同時袁世凱也沒停止清末移民實邊、開墾蒙地的政策。在沙俄策動外蒙獨立的同時英國也加緊侵略我國領土西藏:1912年英國及其煽動的西藏地方分裂勢力發動叛亂並侵入川西藏區,1913年6月袁世凱政府在出兵進剿後將位於如今四川省西部的甘孜、雅安、阿壩及西藏東部的昌都等藏民聚居區整合為川邊特別區以強化對當地的控制力度。1913年10月北洋政府派代表到印度西姆拉參加“中英藏會議”(又稱西姆拉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代表麥克馬洪提出了中國政府不得駐兵西藏、西藏內政暫由英屬印度政府監督等諸多無理要求,然而均被北洋政府嚴詞拒絕。1914年7月2日英方對北洋政府下達了最後通碟,但北洋政府仍始終拒絕簽約,於是英國方面在第二天私下和西藏噶廈政府的代表倫興夏托拉簽訂了《西姆拉條約》並炮製出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從而將我國西藏地區9萬平方公里領土非法劃入英屬印度。這份條約從一開始就遭到了北洋政府的抵制“凡英藏本日或他日所籤之約或類似之文件,中國政府一概不能承認。”三天後北洋政府又向英國政府聲明:“中國政府不能擅讓領土,致不能同意簽押,並不能承認中國未經承諾之英藏所籤之約或類似之文牘。”

1911年的辛亥革命很快波及到位於祖國西陲的新疆:革命黨湖南人劉先俊等在伊犁策動起義,殺死伊犁將軍志銳,起義後滿清治下的新疆省滅亡,隨後新疆伊犁臨時軍政府成立。新疆巡撫袁大化見軍政府勢大,於是推薦楊增新為新疆都督,自己則轉而出逃。1912年楊增新和軍政府議和,新疆都督府與新疆伊犁臨時軍政府合併。然而新疆的局勢並未就此穩定下來:民間秘密結社的幫會組織哥老會以及當地的穆斯林極端主義分子利用清朝滅亡、民國初建的混亂局面起事;與此同時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在沙俄支持下公然宣佈獨立並武裝入侵新疆,一度侵佔科布多。楊增新面對內憂外患的亂局集中全力先攘外而後治內:他首先傾竭省庫經費出兵支援與科布多相毗連的阿爾泰,外蒙當局的幕後支持者沙俄見狀發出話聲稱要出兵干涉,楊增新遣軍駐防託察汗通古同沙俄針鋒相對。沙俄見訛詐不成,又出兵伊犁、阿爾泰,試圖以此迫使楊增新屈服。民國二年(1913年)11月袁世凱政府同沙俄駐華使館簽訂《中俄聲明文件》和《中俄聲明另件》,將科布多割讓“獨立”的外蒙古,楊增新對此斷然予以拒絕。對內部的各類起義楊增新則一面進行收撫,一面又重兵鎮壓並在各路起義勢力之間離間分化。俄國十月革命後新疆的局勢更加動盪:蘇俄紅軍和白軍的交戰導致眾多哈薩克族難民湧入新疆,部分戰敗的白軍也攜帶武器進入新疆。楊增新出於人道主義精神將這些難民安置,但要求他們在踏上中國土地後必須解除武裝——這樣做主要是基於兩方面的目的:其一是擔心他們攜帶武器在中國土地上生事;其二是為了避免介入紅軍和白軍之間的爭端。1920年沙俄白衛軍在被紅軍擊敗後攜帶大量武器裝備逃入新疆。並向楊增新提出假道新疆進攻蘇聯的請求。對此楊增新斷然予以拒絕並大力圍剿已進入新疆的沙俄白軍。楊增新治理新疆一直巧妙地使用縱橫術:對內他在各民族各派系之間盡力維持平衡;對外則周遊於英、俄等國之間。1928年6月20日楊新增通電歸順南京國民政府,宣佈改旗易幟。新疆的改旗易幟和東北的改旗易幟成為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名義上統一中國的兩大基本標誌性事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極力主張參戰,以便在戰後以戰勝國身份修改之前與列強簽訂的不利於中國的條約。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宣佈”自即日起與德、奧兩國進入戰爭狀態“,同時宣佈以前與德、奧簽訂的一切條約一律廢止。對中國的參戰協約國方面進行了一定回應:同意中國暫緩五年償還庚子賠款,德、奧的賠款則永遠廢除;同意中國增加5%的關稅;天津租界區周圍20裡內允許中國軍隊暫時駐紮。段祺瑞還專門成立了一支部隊打算用於參加一戰,然而還沒等這支軍隊赴歐參戰段祺瑞就在北洋軍閥內部的權力鬥爭中失勢。1918年6月底段祺瑞的心腹愛將徐樹錚段祺瑞一手創建的準備參加一戰歐洲戰爭的參戰軍出兵外蒙。事實上此時正是中國收復外蒙的最佳時機——外蒙獨立是由沙俄一手扶植的,但沙俄在一戰中遭受重創並由此相繼引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此時俄國國內沙皇政權的殘部、效忠臨時政府的勢力以及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三方混戰,協約國集團也成立了干涉蘇俄革命的干涉軍。很顯然在如此形勢下俄國根本無力干預外蒙事務,不過沙俄留在外蒙的殘部依然存在,徐樹錚收復外蒙所面對的並不是來自俄國政府的干預,而是留在外蒙的沙俄白軍殘部以及外蒙的獨立勢力。另外日本此時想趁機填補沙俄留下的權力真空,於是在外蒙首府庫倫(今烏蘭巴托)設立辦事處並暗中給沙俄白軍殘部和外蒙的獨立勢力提供支持。徐樹錚進入外蒙後最先遭遇的不是外蒙正規軍,而是由日本扶植的兩股土匪武裝——外蒙本地的富升阿和出身布里亞特人的白俄軍官謝苗諾夫。徐樹錚利用兩股勢力之間的矛盾分別用蒙語和俄語給雙方各寫了一封信——內容均是聲稱願協助其消滅另一股勢力。結果富升阿和謝苗諾夫被徐樹錚的反間計成功煽動,以致於徐樹錚不廢一槍一彈就得以坐收漁利。於是徐樹錚趁勢進入外蒙收復庫倫。外蒙活佛自知不敵,而支持其獨立的俄國目前又指望不上,於是外蒙總理巴德瑪多爾濟前往日本駐庫倫辦事處尋求支援。不過徐樹錚早已料到這點,於是事先給日本駐庫倫的代表松井打好招呼:“限駐庫倫的日軍3小時之內將武器移交於我方並撤出庫倫,否則後果自負”。在徐樹錚的壓力下松井交出了武器並率部撤離庫倫,於是外蒙方面希望從日本獲得支援的打算落空。外蒙方面見俄國、日本皆指望不上,只好向仍駐留在外面的沙俄白軍殘部求援。徐樹錚認為:白俄騎兵機動性強,戰鬥力也強於北洋軍,但由於俄國的內部問題已使其無路可退,因此導致軍心不穩,極易分崩離析。於是徐樹錚在白俄軍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三處伏兵並告誡士兵不必過多糾纏,只需擊斃一些俄軍即行撤退。白俄軍在接連遭遇三處伏擊後徐樹錚又親率一支騎兵從其背後殺來,一時間白俄軍陣腳大亂,四散逃去。在這樣的局面下活佛趕緊召集所有外蒙王公貴族商討出一個秘密對策:外蒙軍隊暫且按兵不動,待北洋軍鬆懈後即刻發兵叛亂。儘管徐樹錚並不知曉外蒙活佛和王公會面的具體情況,但他對可能出現的變故是有所提防的,於是他當即在庫輪城外安營紮寨,而不急於入城。待一切準備就緒後徐樹錚派出一支由80輛大型卡車組成的車隊載著士兵們入城,所有卡車均用黑布覆蓋,庫倫人只聽到裡面士兵的說話聲,卻看不見士兵的面貌。士兵們將武器顯露在外——全是德式槍炮。車隊駛入袁世凱當年在西郊修建的軍營“紅城”,此地有北洋軍把守,無人敢近。士兵們跳下車來,隨即又換乘車輛再上演一次入城儀式——如此不斷循環往復的入城式令庫倫人傻了眼,一時不知北洋軍究竟來了多少人,裝備有多少先進武器。被入城儀式震驚的不只是普通庫倫人,還有外蒙高層。然而還沒等他們從震驚中清醒過來徐樹錚就邀請他們前去赴宴,此時早已被嚇破膽的外蒙官員們哪還敢推託?當他們走進徐樹錚的軍營後徐樹錚當機立斷扣押了外蒙總理巴德瑪多爾濟,在徐樹錚的壓力下外蒙王公們不得不表示廢除之前中俄蒙之間一切條約,外蒙全境迴歸中國。

俄國相繼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後出現了沙皇政權的殘部、效忠臨時政府的勢力以及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三方混戰。這時正忙於同德、奧作戰的英、法兩國為遏制俄國革命的蔓延決定干涉蘇俄革命,但由於分身乏力而不得不尋求幫助,正是在這樣的局面下英、法兩國開始策動美、日等國加入到干涉蘇俄革命的行列,中國北洋政府也在這一時期收到了英、法的邀約。和英、法、美、日等國所不同的是:中國無意對蘇俄革命進行干涉,但北洋政府最終還是選擇出兵,這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大目的:在1858年之前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三江皆為中國內河,然而隨著《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的簽訂已使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成為中俄界河,本來即使是根據不平等的《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而言:作為界河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是中、俄兩國船隻都可以通航的,但實際上沙俄卻壟斷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通航權,甚至連屬於中國內河的松花江也只能通行俄國船隻。與此同時滯留在俄國遠東地區的100多萬華僑也面臨著俄國內戰的威脅,一時間大量告急求援的電報被傳遞迴國內。北洋政府深知此時出兵正是解決外蒙問題和三江航行權問題的最佳時機,同時武裝護僑的任務也刻不容緩,然而這時日本跳出來極力阻擾中國出兵外蒙和西伯利亞——這是因為日本也想趁俄國內亂之機將自己的勢力擴張到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北洋政府頂住日本的壓力決定出兵西伯利亞武裝護僑並藉機解決三江航行權問題:1918年7月18日陸軍第九師先遣部隊官兵661人在團長宋煥章帶領下從北京出發啟程奔赴海參崴,至10月26日已先後共有6批2000多名陸軍官兵乘火車經哈爾濱赴海參崴。與此同時海軍將領林建章率領當時中國海軍的主力戰艦“海容”號奔赴海參崴,東北的奉系軍閥張作霖也在同一時間抽調兵力進駐圖們江。進駐海參崴的中國軍隊牢牢把守著海參崴到東北的撤僑通道,在當時俄國內戰最激烈的伊爾庫茨克一線有3萬多名被困華僑通過這條通道順利回國。中國軍隊在當時的各國干涉軍中被公認為軍紀最佳——中國軍隊從不像其他干涉軍那樣騷擾當地人民,一心只為保護僑民和維護航運權。由於日俄戰爭的緣故俄國人對日本人懷有敵視心態,以致於常有零散日軍小分隊遭紅軍游擊隊消滅,相比之下中國軍隊幾乎與蘇俄紅軍沒爆發過沖突,所以也沒什麼戰鬥損失。在1920年協約國從俄國遠東撤軍的過程中北洋政府也撤回了駐紮在海參崴的部隊,不過在此之後中國船隻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三江的自由通航已成為常態。

1919年1月18日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方的協約國代表們齊聚法國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巴黎和會,然而這次會議卻無視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的訴求而執意將戰前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特權(包括作為租借地的青島及膠州灣地區)轉交給日本,中國代表因此拒絕在條約上簽字。在隨後於1921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上中國得以利用美、日兩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衝突實現了收回青島和膠州灣主權的目的,但日本仍得以在山東保留一定特權。1924年北洋政府與德國簽訂《中德協約》,兩年後又與奧地利簽署《中奧通商條約》。中國通過這兩個條約從德、奧兩國得到8400萬元的戰爭賠款,確認了中國在戰爭中所獲德國船隻的產權。自從1917年8月14日對德、奧宣戰以來中國政府就宣佈收回德、奧租界,廢除對德、奧的庚子賠款。十月革命後北洋政府又電令各地方政府“對於所駐俄領均應停止待遇”,1924年北洋政府宣佈廢除清朝時期沙俄在中國取得的一切特權並於1925年3月收回漢口、天津的俄租界。同年北洋政府趁英國巡捕開槍打死示威學生釀成“五卅慘案”的時機收回了廈門英租界。1927年北洋政府又與比利時就收回天津的比利時租界問題展開談判,然而還沒等談判結束北洋政府就被南京國民政府所取代。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尷尬。

因為軍閥本身就是分裂國家的產物和表現,北洋軍閥時期雖然名義上維持了國家統一,實際上仍是四分五裂的狀態,而且因各路軍閥的縱橫捭闔,國家陷入永無止境的傾軋和紛爭之中。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北洋軍閥的愛國帶節奏,就好比是問秦檜為何如此精忠報國?這不止讓秦檜本人尷尬,更是在打全國人民的臉。

從1912年3月國父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位,袁世凱繼任大總統並將首都遷往北京,北洋政府確立統治開始,各北洋軍閥實際上是列強的在華代理人。為了自身靠山的利益,或者自己的小算盤,各軍閥除針對其他軍閥,還直接針對其他列強,這在客觀上維護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

應該說,雖然是借力打力,但在積貧積弱的北洋軍閥時期,各軍閥能有如此努力,已實屬不易。而在1912年3月到1928年12月前後共16年的時間,北洋軍閥在維護國家領土完整方面,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貢獻:

1、參加一戰,收回德國租界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第三個年頭,美國作為世界經濟霸主終於參戰,加入協約國陣營。美國的參戰使戰爭的天平迅速向協約國傾斜,在勝負已判的情況下,時任北洋政府總理的皖系軍閥段祺瑞力主參戰。

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宣佈對德奧宣戰,並利用有利的外交形勢收回了天津和漢口的德租界,這是我國第一次主動收回外國租界,增強了民族自信心。隨後的1922年,北洋政府正式收回青島和膠州灣。

不僅如此,北洋政府還收回郵權,這是維護國家主權的一個重要步驟。

一戰結束後,北洋政府還以戰勝國的名義參加了巴黎和會,雖未取得理想成果,但作為我國政府在國際社會的第一次高調亮相,北洋政府此舉意義重大。

除了一系列宏觀的成就,北洋政府作為戰勝國,還拆除了德國侮辱我國的克林德碑,改為公理戰勝碑。

2、出兵蘇俄,提升國際影響

1917年的十月革命,標誌著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政權的誕生,也讓所有的帝國主義極度恐慌。為撲滅無產主義革命的熊熊烈火,剛剛打完一戰的各帝國主義再次迅速武裝起來,同仇敵愾地出兵干涉蘇俄革命,支持白俄軍隊。

此時的干涉軍西線以英法為主,東線以美日為主,而日本因為近水樓臺先得月,是東線的主角,出兵最多。

因為日本正好是此時執政的皖系軍閥的靠山,所以北洋政府必然要唯日本馬首是瞻,日本的算盤是將北洋政府納入共同防禦體系,為日本在東北的利益鋪路。

但此時的俄國天下大亂,滯留的百萬華僑成為紅白兩方的魚肉,在這樣的情況下,海參崴中華總商會、黑河江北旅俄華僑會、伯力中華總商會、阿穆爾省華僑總會等華僑商會,緊急呼籲祖國派兵前來護僑,北京方面和張作霖都收到雪片般的求援電報。

在這樣的情況下,北洋軍閥頂住國內的南方革命政府和日本的壓力,於1918年3月20日由海軍部派出“海容”號巡洋艦起錨前往海參崴,並於4月16日到達海參崴,這是我國政府史上第一次護僑撤僑行動。

雖然是以支持白軍捷克軍團的名義,但北洋政府派出的4000多人和“海容”號巡洋艦在海參崴為保護僑民,不惜和白軍以及支持白軍的日本軍隊開火,極大震懾了當地迫害華僑的行為。隨後“海容”號巡洋艦和“飛鯨”號商船護送1165名華僑起錨返航煙臺港。

因北洋政府不失時機地出手,打亂了日本侵略東北的企圖,同時在事實上收回了中東鐵路,極大維護了我國在東北等地的主權。隨後列寧宣佈廢除1896年之後的對華一切不平等條約,但事實上這些權益早已基本被北洋政府收回,列寧不過是順水人情罷了,而這順水人情也還是他們的緩兵之計。

3、奪回蒙古,維持版圖完整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趁火打劫,奪走我國外東北和外西北等共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而噬土成性的沙俄又將目光瞄準了蒙古。

19世紀末,沙皇尼古拉二世制定了臭名昭著的“黃俄羅斯”計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沙俄煽動蒙古高層分立,從此我國再度失去蒙古157萬平方公里,連帶19萬的唐努烏梁海。

北洋政府建立後,袁世凱積極爭取保住蒙古,除擊退蒙古對內蒙和新疆的侵略外,還不斷和沙俄談判,使蒙古保持了高度自治的地位。

一戰後,沙俄崩潰,蘇俄在激烈的內戰中自顧不暇。在這樣的情況下,皖系軍閥徐樹錚於1919年2月積極備戰,準備武力收復蒙古。1919年10月,徐樹錚率領東北邊防軍第一師,計步兵二旅、騎兵一團共4000餘人,乘80多輛大卡車從多倫諾爾向庫倫進軍,拉開了北洋政府收復蒙古的戰幕。

因為失去了靠山,在徐樹錚的武力威懾下,蒙古軍隊望風投降,1919年11月,徐樹錚進入烏蘭巴托。 隨即徐樹錚否定陳毅苦苦談判的《六十三條》軟禁哲布尊丹巴,迫使其臣服。

1919年11月17日,蒙古正式上書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呈請廢除中俄“蒙”一切條約、協定,回到中華民國懷抱!蒙古全境和唐努烏梁海再度回到我國版圖。

可惜,由於直奉戰爭爆發,皖系下臺,徐樹錚被通緝,僅僅兩年時間,蘇俄捲土重來,蒙古和唐努烏梁海得而復失。

4、改旗易幟,挫敗日帝陰謀

自日俄戰爭以來,日本就逐漸在東北佔據主動,並扶持張作霖雄踞東北,但張作霖並不是一個聽話的人,不願意完全受其擺佈,惱羞成怒的日本於1928年6月4日在瀋陽附近的皇姑屯火車站製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張作霖。

張作霖的死使奉系軍閥走到了歷史關口。因為此時的日本正密謀入侵我國東北,而同時南方的國民革命政府已經於1926年7月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先後消滅了直係軍閥吳佩孚和孫傳芳,佔據了南方的半壁江山。而在蔣介石進行了反共政變以及和汪精衛政府進行了“寧漢合流”後,南京國民政府再度北伐,目標直指奉系軍閥,張作霖就是在從北京撤回東北的路上被日本人炸死的。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接過了奉系軍政大權,複雜的局勢讓這個年輕人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張學良與南京國民政府進行了多次談判,最終於1928年12月29日通電全國,宣佈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

張學良宣佈改旗易幟,意味著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全國,對維護我國領土完整有巨大意義,也意味著北洋軍閥時代的正式結束,從此我國進入新軍閥時代。

而在短短16年時間裡,除了北洋政府在收回租界,結束“國中國”的狀態進行了巨大努力,除利用十月革命收回俄國的天津、漢口租界,還在1925年五卅慘案後收回廈門英租界,並從1927年開始與比利時開始收回租界談判,至1931年3月正式收回天津比利時租界。

另外,針對1914年英國單方面炮製的“麥克馬洪線”,粉碎了日本企圖滅亡我國的“二十一條”,在維護國家主權方面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北洋政府統治時期指的是從1912年2月15日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開始,到1928年6月8日國民革命軍進入北京城止!

北洋政府是中國繼清朝滅亡後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的中央政府,而事實上該中央政府並沒有傳說中的那樣柔弱不堪,它在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方面是作出努力和一定貢獻的。


1、拒絕承認英國企圖分裂中國的《西姆拉條約》,強調西藏是中國領土!

辛亥革命爆發後,英國策動西藏部分反動分子叛亂,企圖分裂西藏。

在英國要挾下,1913年10月,北洋政府派代表到印度西姆拉參加“中英藏會議”,即臭名昭著的“西姆拉會議”。

英國殖民頭子麥克馬洪提出了一個所謂的解決方案,即規定中國政府不得駐兵西藏,“西藏內政暫由印度政府監督”,這一無理要求遭到北洋政府的嚴詞拒絕。

1914年7月2日,英方對北洋政府下達了最後通碟,但在北洋政府強硬的態度下,於3日私下裡和“藏方代表”倫興夏托拉簽訂了《西姆拉條約》。

但是該條約遭到北洋政府的嚴厲拼擊,拒不承認,“凡英藏本日或他日所籤之約,或類似之文件,中國政府一概不能承認。”

6日,北洋政府又向英國政府聲明:“中國政府不能擅讓領土,致不能同意簽押,並不能承認中國未經承諾之英藏所籤之約或類似之文牘。”

可以說,在英國的軍事威脅下,北洋政府是非常強硬的。

即使英國後來又炮製出所謂的“麥克馬洪線”,一直都不被此後的中國政府承認!2、收復外蒙,打消了蒙古部分王公企圖分裂的陰謀!

1913年,外蒙古部分王公趁著國內政局不穩的情況下,在沙皇俄國的支持下試圖獨立,分裂國家。

此後北洋政府數此出兵,但因為國內紛亂,最後被迫於1915年簽訂了《中俄蒙協約》,同意外蒙自治,但必須在中央政府的控制下。

一戰後,鑑於蒙古再次要求獨立的情況下,北洋政府於1919年11月7日又一次出兵外蒙,並攻入庫倫,捉住了所謂“蒙古國”的“內閣理”巴德瑪·多爾濟,軟禁哲布尊丹巴活佛,全面否定了此前的《中俄聲明》。

這一年的11月17日,外蒙古愛國王公上書大總統徐世昌,呈請廢除俄蒙一切條約。

11月22日北洋政府取消外蒙古自治,並在庫倫設立了“中華民國西北籌邊使公署”,由收復外蒙的將軍徐樹錚駐守。

為此,遠在廣州的孫中山先生給予了徐樹錚“收回蒙古,功實過於傅介子、陳湯,公論自不可沒”的評價!

3、收回租界,開創了近代主動收回租界,加強主權的先河!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北洋政府以戰勝國的身份收回了德國在漢口、天津租界,收回了奧匈帝國在天津租界,並廢除了和德奧兩國之間的一切不平等條約,這在鴉片戰爭以後是史上的第一次。

1919年巴黎和會的召開,西方列強出賣了中國的利益,把青島和膠州灣轉給了日本,遭到中國代表的拒絕簽字;隨後在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上,北洋政府藉助國內外形勢迫使日本放棄了膠州灣,於12月10日正式收回了青島和膠州灣主權。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北洋政府立即電令各地方政府“對於所駐俄領均應停止待遇”,於1924年廢除了清朝時期沙俄在中國取得的一切特權,於1925年3月正式收回漢口、天津的俄租界。

1925年,北洋政府趁英國巡捕開槍打死示威學生,並釀成“五卅慘案”的時機,以保護英國僑民的名義收回了廈門英租界。

1927年,北洋政府和比利時談判,謀劃收回其在天津租借,為老蔣的國民政府在1931年3月正式收回天津比利時租界打下了基礎。

歷史就是如此,北洋政府沒有想象中的不堪,但不代表不對它進行批判!

北洋政府統治時期也是各路軍閥混戰時期,所以該政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國人的民族自信心,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百姓的苦難!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北洋政府在維護中國領土完整方面,功不可沒,比如拒絕英國人剝離西藏,拒絕炮製的麥克馬洪線;多次抵擋沙俄入侵新疆;出兵外蒙古,粉碎外蒙古自立;拒絕承認與日本簽訂的二十一條;確定被英國人佔領的,中緬邊界片馬地區是中國領土的主權;先後收回了青島、天津、漢口、廈門等地的租界。

圖為1914年西姆拉條約簽訂時合影,第一排坐者左三為中方代表陳貽範,左四為麥克馬洪。

清末民初時,13世達瀨流亡印度,於是英國人蠱惑下策劃西藏“自治”,強迫北洋政府簽署《西姆拉條約》,並承認英國人炮製的麥克馬洪邊界劃分線,當時北洋政府在威逼利誘和各方勢力強壓下,硬是沒有承認,袁世凱直接發話:民國承受前清領土,不能改更。所以英國人干涉西藏失敗。

圖為楊增新治理新疆時,與中外人士在迪化合影。

自從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沙俄一直未放棄染指此地,清朝滅亡後,沙俄支持黑喇嘛侵擾新疆阿勒泰地區,袁世凱任命楊增新為新疆督軍、省長,數次抵抗入侵,拒絕簽訂《中蒙軍隊停戰協定》,楊增新主政新疆17年,保衛了新疆安定團結。

圖為徐樹錚將軍。

1913年外蒙古在沙俄支持下脫離北洋政府獨立為大蒙古國,袁世凱雖數次出兵打了3年沒打下來,1915年在北洋政府強硬態度下雖然簽訂了《中俄蒙協約》,明確了外蒙古奉中國為宗主國,但還是要實行自治,北洋政府嚴厲拒絕後於1919年派徐樹錚率兵進入外蒙,廢除了一切俄蒙條約,外蒙古迴歸中央。

圖為《二十一條》時期北京政府內閣成員,從左至右為,司法總長章宗祥、外交總長陸徵祥、農商總長周自齊、內務總長朱啟鈐、交通總長曹汝霖。

一戰爆發後,日本以接收德國在山東一切權益,加上孫中山早年找日本人借了很多錢為藉口,向袁世凱勒索《二十一條》,袁世凱誓死不當第二個高麗拒絕要挾,多方談判後,改為簽訂了《民四條約》,大概內容是鞏固日本目前在華的利益,接收德國在山東權益,《二十一條》計劃破產。

圖為片馬地區集市照片,今為雲南瀘水縣。

清末時,英國人佔領了中緬邊境的片馬地區,清廷無力抵抗,北洋時雲南李根源將軍入滇西收復片馬、坎底,此地因地勢險要,雙方展開了長久的拉鋸戰,加上軍民眾志成城,1926年英國人被迫承認片馬為中國領土。

1927年北洋政府收回漢口英租界,將太平街改為江漢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北洋政府迅速收回了戰敗德國在青島、漢口、天津租界,收回了戰敗奧匈帝國在天津租界,並且廢除了一切和德國、奧匈兩國的不平定條約;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收回了沙俄在天津、漢口的租界,並廢除俄蒙條約;1925年因上海五卅慘案,收回了英國在廈門租界;1929年簽訂《中比通商友好條約》,第二年收回比利時在天津租界;1927年廢除同西班牙的《中西條約》,收回漢口英租界。


圖文繪歷史


關於這個問題,小編希望大家能記住一個人的名字,他就是徐樹錚!

北洋怪傑——徐樹錚;

徐樹錚(1880年—1925年),江蘇蕭縣(今安徽蕭縣)人。他13歲考中秀才,21歲從家鄉赴山東投奔袁世凱,從此開啟了他的軍旅生涯。25歲前往日本士官學校學習,回國後成為段祺瑞的心腹謀士。日後段祺瑞執政時期,更是成為當時北洋政府的核心人物,歷任北洋政府的陸軍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等要職。

其實,徐樹錚可以說是一位對近代中國有傑出貢獻的的北洋軍閥。他文武雙全,才華橫溢,活躍於民國初年的政壇之上,並在辛亥革命、洪憲帝制、張勳復辟幾個關鍵時期,極力輔佐段祺瑞擁護共和,捍衛革命成果,史稱“三造共和”。而徐樹錚最不可磨滅的,實際上還是在捍衛國家統一上面的巨大貢獻。

八千鐵騎入草原,二十二天覆外蒙!

清末民初,積貧積弱的近代中國飽受西方列強的欺凌。列強勢力不但染指我們的大好河山,還一再扶持分離勢力,妄圖分裂我們民族,而當時的外蒙古獨立勢力正是獲得沙俄和日本的支持。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沙俄因十月革命後國內動盪而自顧不暇;與此同時,日本也因朝鮮突然爆發31運動,而忙於調兵鎮壓。於是,徐樹錚便抓住這一機會,以自己的超人般的智慧與勇氣,發動對外蒙的收復戰。

1919年4月,徐樹錚主動向北洋政府請命,請求出兵收復外蒙古。同年6月,北洋政府正式任命徐樹錚為西北籌邊使,不久又將一戰的中國參戰軍改名為西北邊防軍,由徐樹錚指揮,揮師出塞,外蒙收復戰正式打響。

當時,深入外蒙地區的中國軍隊只有8000人,而外蒙地域遼闊,這點兵力顯然不足。於是,徐樹錚仿效諸葛亮“增灶之策”,一路上旌旗招展,大肆張揚,以循環進軍營的手段,讓外界誤以為他手中擁有數萬大軍。

在交戰中,徐樹錚採取各個擊破的戰略,首先將支持外蒙獨立的勢力逐一剪除。然後,他剛一進入烏蘭巴托,即與日本展開交涉,依據國際法慣例,將一百餘名日本士兵繳械,並禮送出境。

徐樹錚進駐外蒙後,對騎牆派勢力又採取強硬舉措,殺一儆百,迅速控制局勢。就這樣,徐樹錚以鐵血手段,先後處決了擔任叛亂政府首腦的外蒙活佛和曾經率軍禍亂內蒙的達木丁蘇隆,從而讓脫離中國七年之久的外蒙重新歸入到中國版圖。而整個外蒙收復戰,前後歷時才短短22天。

徐樹錚,在民初國家動盪,列強環伺的困境下,依靠自己超人般的智慧與勇氣,成功收復了外蒙近2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捍衛了國家領土的完整。他對近代中國領土完整所作出的貢獻,不亞於晚清民族英雄左宗棠。



這些歷史要讀


北洋政府在15年的統治時期,雖內部歷經奉系直系皖系等諸多軍閥戰亂,但並不像很多人認為那樣,北洋政府是帝國主義的代理人,肆意出賣國家主權和尊嚴。實際上,北洋政府歷屆政府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作出的努力和重大貢獻,值得肯定。

徐樹錚將軍收復外蒙古

1913年,在沙俄慫恿和支持下,外蒙古統治階層宣佈脫離北洋政府,建立大蒙古國,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政府堅決反對,並雖數次出兵打了3年沒打下來,最後被迫於1915年簽訂了《中俄蒙協約》,同意外蒙自治,但必須在中央政府的控制下。

一戰後,鑑於蒙古再次要求獨立的情況下,1919年11月7日,北洋政府派徐樹錚將軍出兵外蒙,並攻入庫倫,俘獲所謂“蒙古國”的“內閣理”巴德瑪·多爾濟,軟禁哲布尊丹巴活佛。外蒙古愛國王公上書大總統徐世昌,呈請廢除俄蒙一切條約。北洋政府於是取消外蒙古自治,並在庫倫設立了“中華民國西北籌邊使公署”。

徐樹錚將軍像

拒絕承認《西姆拉條約》,堅持西藏主權

清末,受西藏內部和英國殖民者慫恿,十三世達賴喇嘛流亡印度,英國政府為分裂中國,支持部分藏族叛亂分子策劃西藏獨立。並於1914年,私下與西藏方面簽訂了所謂的《西姆拉條約》。

但是該條約遭到北洋政府的堅決抵制,北洋政府向英國政府聲明:“中國政府不能擅讓領土,致不能同意簽押,並不能承認中國未經承諾之英藏所籤之約或類似之文牘。”對於後面英國政府炮製出的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北洋政府也是堅決不予承認,堅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

陸續收回外國租界,維護國家主權

鴉片戰爭之後,各國列強陸續在中國境內建立了數百個外國租界。一戰結束之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對一戰戰敗國在華的租界開始陸續收回。比如收回了德國在漢口、天津租界,收回了奧匈帝國在天津租界,並廢除了和德奧兩國之間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後,北洋政府積極運作,取消了沙俄在華的一切特權,並開始收回沙皇俄國在華的租界,於1925年收回沙俄在漢口和天津的租界。

此外,北洋政府時期還利用各種機會積極與其他國家鬥爭,陸續收回不少外國在華租界。


滄海拾遺錄


導讀:北洋政府指的是清朝皇帝退位以後,以袁世凱為首的晚清北洋軍閥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導地位的中國政府。從袁世凱開始到張作霖1928年在皇姑屯被炸死結束總計16年。北洋政府承接清帝退位後第一個非帝制政府。雖然依然充斥著種種腐敗、貪汙、戰亂,但是在維護國家領土完整上還是有一些可圈可點的表現。


承接大清王朝的北洋政府時期,正是列強爭奪利益進入白熱化的階段。為此列強根據各自的利益出發組成了同盟國、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一戰爆發了。北洋政府趁西方列強陷入歐戰之機,在收回部分租界、收復外蒙、廢除沙俄在東北特權收回中東鐵路等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圈可點的成就。

在維護領土完整上北洋政府的主要貢獻為:在沙俄國內政權動盪時期,北洋政府廢除和沙俄簽訂條約。收復外蒙,廢除沙俄東北特權;收回部分租界;抵制英國的《西姆拉條約》和所謂的麥克馬洪線等等。



收復外蒙、廢除沙俄東北特權

辛亥革命爆發後,大清王朝風雨飄搖。沙俄趁機策動外蒙古自治、獨立。1911年12月28日,外蒙古宣佈“獨立”,沙俄以蒙古保護者自居。沙俄因為參加一戰造成國內經濟危機,爆發了革命。當新生的蘇俄政權和以以高爾察克為首的沙俄舊軍隊內戰的時候無暇顧及外蒙古的時候,北洋政府迎來了收復外蒙的契機。

1919年北洋政府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授權軍方出兵解決蒙古問題。本次收復過程以皖系名將徐樹錚主導,率領軍隊武力驅逐敵對勢力。在1919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書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呈請廢除俄“蒙”一切條約、協定。外蒙古(包含唐努烏梁海在內)回到祖國懷抱。此時的北洋政府的總統徐世昌、總理段祺瑞,徐樹錚將軍的此次軍事行動維護了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無論徐樹錚其他方面怎麼樣,僅此一項就值得世人的尊敬。北洋政府趁機收復沙俄在天津和漢口的租界並廢除沙俄的領事裁判權。


積極主動收回租界

北洋政府雖然面臨著外交上列強的壓力,但是老祖宗的合縱連橫的策略還是用的爐火純青。所以在藉助一戰這個平臺,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在主動收回列強租界方面開啟了先河。作為一戰的戰敗國,德國投降、奧匈帝國崩潰。北洋政府理所應當的收回了德國在漢口、天津租界和奧匈帝國在天津租界。北洋政府取消德國在華駐兵權,廢除德國、奧匈兩國的領事裁判權。1926年取消芬蘭領事裁判權、協定關稅權。

在收回德國在德國和膠州灣的權益時,日本給我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這引發了青年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最終在付出重大代價的情況下在1922年收回了青島和膠州灣。(賠款和允許日本特權,電視劇《大染坊》的故事背景就發生在青島這一時期)1927年收回漢口英國租界和九江英國租界。

收回戰敗國和沙俄租界相對容易,但是相對軟弱的北洋政府無論是迫於壓力還是處於國家主權的需要收回英國、芬蘭、比利時等國的租界也算是維護主權的表現之一。


抵制列強強加的不合理條約

在收復外蒙的時候,廢除中俄蒙之間的分裂蒙古的不平等條約就不說了。北洋政府提出修改《中俄伊犁條約》,與蘇俄政府在1920年5月簽署新的局部通商協定,廢除了舊約中多數不平等條款。也是在同年,北洋政府廢除了沙俄的領事裁判權並收回了俄租界。

英國殖民政府從清朝末年就開始沿著英屬印度向北對清朝藩屬國和西藏進行蠶食。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政府風雨飄搖暫時顧不上邊疆地區。英國就抓住這個時機策動西藏部分反動分子叛亂,企圖搞所謂西藏“獨立”。在北洋政府成立後,英國邀請北洋政府到印度西姆拉參加“中英藏會議”。當時英國駐印度專員麥克馬洪居然提出西藏內政暫由印度政府監督這樣厚顏無恥的無理要求,並且要求中國不得在西藏駐軍。北洋政府斷然拒絕。惱羞成怒的英國和西分裂勢力私自簽訂《西姆拉條約》。


這種出賣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條約,北洋政府頂住了英國的軍事威脅斷然拒絕此無理條約。西藏宣撫使陳貽範特此聲明:“凡英藏本日或他日所籤之約,或類似之文件,中國政府一概不能承認。”北洋政府的決絕態度使英國殖民者的險惡目的徹底破產。我國領土沒有一寸是多餘的,一點也不能少。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北洋,即所謂中華民國北洋軍閥政府——當然,這其實是一種貶稱,正式講的話,那就是中華民國的正常時期,往後倒是非正常時期,因為非正常,所以才不得不停止選舉,搞國民黨的一黨制嘛,也正是因為後者,才有了反對國民黨一黨制的共產黨。

那麼說起來,北洋時期有哪些維護領土完整的貢獻呢?

首先便是袁世凱時期,此時中國面臨的最大威脅便是日本的步步緊逼,強迫其在《二十一條》上簽字。而當時的袁世凱,一方面是國力不足以抵抗日本的侵略,另一方面則是西方列強皆忙於歐戰,無暇顧及遠東。

最終袁不得不採取無可奈何的幾招策略,第一是故意洩露中日密談情況,引國人之反對作為一種壓力(當然實話實說,這個作用並不大),第二是在談判過程中竭力拖延糾纏,譬如後來被打成賣國賊的陸徵祥,每次開談都要先說十幾分鍾客套話,客套完又慢慢喝茶,喝完茶再慢吞吞地談內容,每講一句話還都要講究辭藻、出言文雅,實在拖不過就說報告大總統,如此這番,居然也能把兩國的談判從2月拖到5月,為袁世凱派人赴日摸清日本底線,發動國內報刊攻勢以及聯合美英俄等列強以對日本施壓贏得了時間。第三則是在談判結束之後,袁世凱還讓人寫了一本《中日交涉失敗史》,印了5萬冊,密存山東模範監獄。他對左右說:“勾踐不忘會稽之恥,最後終於打敗了吳國。那些咄咄逼人的人終有肉袒牽羊之一日,到那時,此書就可以問世了。“

其次是皖系段祺瑞,段祺瑞被視為親日分子,但實際上在二十一條談判之際他堅決反對,甚至主張對日一戰。而在自己上臺之後,他雖然親日,但實在講,沒有給日本太多真正的權益。而且他認為,中國被欺壓,無非就是手裡兵不行。所以打著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藉口,他訓練了一支嫡系部隊,練成之際,恰逢俄國爆發革命,失去對外蒙古的控制力,段祺瑞立即委派徐樹錚督辦外蒙善後事宜,一舉收復外蒙——這個在中國歷史課本上不說,卻是實實在在的。只可惜軍閥彼此內訌,最終蘇聯勢力捲土重來,外蒙又被奪去。

第三是奉系張作霖,老張能作東北王,實在日本出力不小,但張作霖畢竟不願做賣國賊,小處可讓,大處便不讓,今天說讓,明天便不讓,於是最終與日本關係崩裂,被炸死在皇姑屯。

所以可以這麼說,北洋軍閥盡力了,雖然沒成功。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1911年武昌首義爆發,成為了壓倒清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隨之而來的是長達20年度北洋時期。這段時間以袁世凱為首的晚清北洋軍閥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導地位的中國中央政府,北洋政府首腦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崩離析,皖系、直系兩大派系先後控制中央政府,一直到1928年6月8日,國民黨軍隊進入北京,北洋軍閥政府在中國的統治最後結束。

在北洋政府統治的中國,陷入了一片戰亂,府院之爭、派系之爭讓中華大地保守摧殘,也使無數中華民眾深陷水深火熱之中,但是在此國亂民弱之時,部分北洋的將軍還是有一些中華民族的氣節,做出了維護國家領土的事情。

第一、中國參加一戰,併成為了戰勝國。1917年北洋政府通過對德國及奧匈帝國宣戰,廢除了它們的治外法權,終止了向它們支付庚子賠款,還贏得了暫停向協約國支付庚子賠款的5 年期限。

第二、凡爾賽和約將德國在山東的權利交給了日本,北洋政府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強硬的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並在1922 年的華盛頓會議上,迫使日本無條件歸還山東權益並同意撤出山東。這是外交上重要的勝利,在弱國無外交的情況下,儘可能的據理力爭。

第三、取消一些不平等條約。1924年與蘇俄簽定中蘇協定迫使蘇俄放棄治外法權、在天津及漢口的租界和庚子賠款。1925年6月24日,北京政府要求召開華盛頓會議確定的關稅會議和法權會議,最後西方諸國承認中國享受關稅自主之權利,並允許中國國定關稅率條例於1929年1月1日發生效力。

第四、收復外蒙古。1919年10月,北洋政府乘俄國十月革命之機派大將徐樹崢出兵外蒙古。1919年11月17日,歷史永遠記住這一天,外蒙古正式上書中華民國總統,呈請取消“自治”,廢除中俄“蒙”一切條約、協定,回到中華民國懷抱。

北洋政府的幾個主要頭目,對日本或者西方列強也是防範很深。

袁世凱去世的時候說到“此日本去一大敵”。

段祺瑞在九一八事變後,拒絕與日本人往來,頗有操守。


吳佩孚得知南京大屠殺的消息後,為表示抗議,他整整絕食一天,吳佩孚的愛國情操與民族氣節為世人所敬佩。由於他堅決拒絕與日本人合作,拒絕落水做漢奸,因此招致日本人痛恨,招來殺身之禍。

蘇日雖將張作霖視成眼中釘,卻也不得不歎服張是個“壓不倒的小個子”。張作霖不肯滿足日本帝國主義的無理要求,最後被日本炸死。


帝國烽火


所謂北洋政府時期,指的是1912年大清滅亡後,袁世凱通過手中的北洋軍隊成功上位大總統所開啟的軍閥混戰的時代,這個時候中國中央政府名存實亡,對各地沒有多大的控制力,大大小小的軍閥各自為政相互攻伐,給飽經戰亂的中國人民又一次巨大的傷害。雖然北洋軍閥做了很多錯事,但是在這個時期,政府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還是做出了很大貢獻,比如北洋軍出兵收復外蒙古的行為就比後來的蔣介石要強上很多

外蒙本是中國領土,最早在元朝就直屬於中國中央政府管轄,忽必烈在此設立嶺北行省,後來清朝建立,在此設立烏里雅蘇臺將軍與當地王公一起管理行政事務,然而大清末年,滿清政府腐敗墮落,無力阻止沙俄對蒙古的侵略,在英俄的慫恿下,蒙古高層部分王公1911年驅除清朝官員,決定獨立。

獨立後的外蒙是由北洋軍收回的

1919年11月7日,由於俄國白軍與赤軍均陷入蘇聯國內戰爭而無暇顧及外蒙古,中華民國總統徐世昌和政府首腦段祺瑞遂決定出動軍隊外蒙,派徐樹錚率兵進入外蒙古庫倫,挾制巴德瑪·多爾濟,幽禁哲布尊丹巴活佛,並召陳毅回京,全面否定《中俄聲明》,立即用鐵腕政策迫使外蒙古放棄自治,外蒙古重新完全回到了祖國的懷有.。同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書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呈請廢除俄蒙全部條約,蒙古全境歸還中國。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