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書法,你覺得一些現代人超越古人了沒有?

行著茶酒之路


中國的書法作為文化載體,他主要起到傳承的作用,在傳承中發展,不要動不動就談超越古人。

書法作為藝術是不斷髮展和完善的一個過程,從夏商周時代的甲骨文,到秦漢時期的小篆、隸書、章草書,再到魏晉時期楷書、行書、今草書,乃至以後魏碑、唐楷,再後來宋元明清每個朝代都有自己對前古人繼承和發展,每一個歷史時期都在中國書法史留下了獨屬於自己那個時代的藝術氣息。

隨著時代的進步,書法用品種類繁多,可供書家選擇也越來越多,表現的書法藝術的手法也層出不窮,到了今天我們書法藝術進入展廳和藝術長廊。這是前人沒有的一種表現形式,只能說我們需要在我們這個時代,留下獨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烙印!





博勤董老師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認為現代人沒有在書法上超越古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與您共同探討:

1,書法的在魏晉時期就達到了藝術高峰,後人已然難以逾越。比如王羲之,有誰敢說誰的書法成就超越王羲之嗎?單從技術層面就鮮有與其並肩者,更別說氣韻和格調了。唐代出現了顏真卿,他另闢蹊徑,可以說找到了書法審美的另一條路線,但他也是學王羲之出來的。王和顏作為書法史上的兩座高峰,至今無人可望其項背。

王羲之《蘭亭序》(馮承素摹本)


2,文化差異。現代人接受的教育模式實際上不同程度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這與古人自小誦讀四書五經是截然不同的。而書法的土壤正是中國的傳統國學。離開這片土壤,自然不容易再開出絢爛的花朵。

顏真卿《祭侄文稿》


3,社會原因。古代社會,成為書法家的門檻其實非常高的。首先得富有,這樣你才能獲得名家真跡,不然怎麼臨摹學習?歷史上許多大書法家除了是文人學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裡不差錢,做官的居多。有個別貧困潦倒的也多是家道中落,自幼生活還是富足的,否則沒有機會讀書認字呀。當今社會,節奏很快,年輕人作為書事業的中堅力量。往往揹負著超越他們能力的重擔。這使得許多有藝術創作追求的青年書法家為了生計去教書,去辦班教學,沒時間投入到藝術創作中。沒有大自在的內心,何來大自在的作品,又談何超越古人呢?古人似乎永遠都比我們自在灑脫。

蘇軾《黃州寒食帖》


4,選拔體系,書法展覽作為目前最權威的選拔體系,它的標準往往讓許多書法愛好者趨之若鶩。這個標準下選出的展覽作品多數都是對古人的生搬硬套,鮮有創意。如果這個權威的選拔體系的審美標準依然陳舊,那麼它選出來的所謂能代表這個時代的優秀書法家有什麼資格與古人一較高下呢?

楊凝式《韭花帖》


5,大師都是一波波來一波波走。不止書法,文學、哲學、科學等等學科都是如此。教育模式,價值觀、人生觀從小的建立都太重要了。

米芾《苕溪詩帖》


我很希望,有當代書法家能超越古人,但事實如此。不過,我們對書法的熱愛不會因此而改變,我們期待下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希望那時你我年華未老!


掩墨山房


超越?這超越二字何從談起呢?

“思君思國思社稷”就一定比“縱情山水養閒情”更強?

還是說獲得更多人喜歡的就一定更好?

字有千萬形,意有千萬種。我們根本無法去界定兩件同樣美好的東西,究竟孰優孰劣。

例如我個人喜歡現代文,喜歡簡體字,因為它們簡單明瞭,卻依舊能代表我們中華文化,不失漢字之風。我毛筆字一般,但是鋼筆字就不是書法嗎?古人會用鋼筆嗎?當然,不可否認,古人用毛筆寫出來的字本就大氣磅薄,暗含天地至理。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化這個東西,它天生就不是拿來比的。你可以借鑑,可以表達你自己,但是請不要總想著和誰去較量。

就算文采可以比,有學得好的和學得不好的,但是隻有思想境界或內在結構才能決定一個人和一件物品的真正品質。空有華麗的外表而沒有靈魂的,都不可能成為經典。

不僅是書法,甚至包含所有藝術,現代沒有超過古代,古代也從來不能代表所有,過去了的終究過去了,我們緬懷,我們珍惜,但我們不能盲目得認為成了絕唱的就一定比新出爐的好,別忘了,寫出這些的也是人,本質上是相同的。可問題還得就事論事。

我們不貶低古人,也不妄自菲薄。所處世界環境不同,思維方式與立意也不同。不能比!





瀝酒淺酌


現代人的書法想超過古人,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學習書法,首先要學習古法帖。取法乎上是自古以來,共認的必須尊守的一個規矩。學習書法不像其它的技藝,徒弟可超過師傅。就學書而言,古人云,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取法乎下則下下矣。意思是徒弟跟著師傅學,能學到老師的一半就不錯了。徒孫能學到徒弟的一半就不錯了。徒弟徒孫各學老師的一半,到徒孫這一代學到第一個師傅的書法二分之一乘二分之一,就剩下四分之一了。這說明學習書法不能學當代人的字是完全正確的。同時也說明現代人的書法是不可能超越古人的。

人們尊稱張芝為草聖,鍾繇為楷書之祖。又稱王羲之為書聖。後人學書者都是從他們那裡學來的。試問,自古以來,誰超過他們了?誰又敢說自己超過二王鍾張了呢?

有人會說,書法比賽總會有人出類拔萃,鶴立雞群,這怎麼說?這很正常,這與每一個人的天斌,努力程度有關。即便是同一個老師所教,也不一定水平就都一樣。我們現在看到自古以來有很多人的書法確實很好,那也只能是他們在健承前人的基礎上努力學習的結果,他永遠也不可能超越鍾張二王!


譚雲協


在我看來,古代書法無法超越。

但為什麼有很多人都覺得現代人的書法比古人好呢?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我覺得至少有三個原因:

第一,我們說古人難以超越,主要是在文化、理念、情趣等層面上難以超越。但是,在形式、材質、展示方式、裝飾性等方面,都是可以超越的,甚至已經遠遠超越。而普通大眾往往關注不到文化、理念、情趣等層面的東西,更多關注形式上的東西,導致出現誤判。

第二,今人創作理念有意無意都會迎合現代大眾的什麼取向。比如,把西方審美理念、現代審美理念融匯到書法之中,這樣的作品可能缺少一些古意,卻能贏得一些大眾的好感。

第三,個人學識問題。書法博大精深,要看懂書法、理解書法是很難的,出現誤判在所難免。

但我認為古人的書法無法超越。





R自媒


很幸運同你量討這一問題,我個人認為,當代書法並不是沒有人超越原古作品,而是時代不同了,追求的東西不一樣。原古時代的偉人,發篇作品是經過深思熟慮,反覆追求相同類作品。所以到今天傳下的,是最上層的極品,他肯定會受人尊敬。今天的作品,多數是出於自身發揮。不能同它與原古並論,因時代不同,貧困和幸福時寫出的東西是決對不一樣的。對藝術的認識和追求,觀點有差別,文學高深的會追求值量,文學少的會看熱鬧,我是看熱鬧的那種,望多才多藝者涼解!


求學知



硬筆毛筆書法


沒有😭


祿和書話


永遠都超越不了,莫噴我


用戶8228381749871


永遠超越不了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