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1980年代的父母愛情

讀波德萊爾,就讓人想起19世紀中葉的法國,巴黎街頭,拿破崙三世的法蘭西第二帝國,聖母院大教堂和雨果,無產階級革命,和鮮血淋漓的死亡。壁壘森嚴的王朝,教廷,監獄,等級分明的工會,運動,劊子手,都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裡,而馬克思,和他的資本論,大浪淘沙般被歷史所留存,銘記,深切影響此後的世界百年,產生了社會主義國家,也奠定了以共產主義為終極理想的這種理念。

地久天長,1980年代的父母愛情

讀木心,便回到了民國,江南水鄉的生活,是我所熟悉的外婆的飯後故事裡的景象,街燈,酒肆,各種店鋪,打鐵的,走江湖的,不一而足。碼頭上是一排排的船,載滿本地的特產去往省城和更遠的大都會。戲臺那邊上演的是或古或今的琳琅劇目,大多是國產手機,很少有莎士比亞、萊辛、莫里哀等系列。鎮上,村裡,家家戶戶大多點煤油燈,和蠟燭,很少有帶電的。有錢的商賈賺錢了就買地,多僱傭幾個佃農,沒錢沒地方就更人打長工短工。這是上個世紀30年代南方特有的社會風貌,而今,是雲煙一樣渺遠的夢了,和記憶中。

地久天長,1980年代的父母愛情

外婆的記憶,後來有一部分變成了我的記憶,祖父母的記憶,也有一些被我所承載了下來,於是,我變得具體而豐富,可以時常回憶起往事,在腦子裡設想種種傳奇,無論戰爭的激烈,死亡如何洶湧。當解放軍來解放外婆的時候,她二十幾歲,獨自帶著兩個孩子,我的先外公被槍斃,因為和土匪廝混。年輕的外婆,被解放軍的指導員相中了,想讓她跟著一起去大西南,同時教她讀書寫字。而大舅和大姨的牽絆,無法讓一個母親獨行,去遙遠的西南邊陲,所以,歷史的轉身才有了我媽,以及我的存在。

地久天長,1980年代的父母愛情

後來的外婆,一生不曾提起那段往事,默默地生活,改嫁,養育七個孩子,和後外公一起。雖然她沒上過學堂,卻能讀書看報,也喜歡看電視劇上的道白。外婆還去過上海等地,孤身隻影,沒有一丁點的害怕和茫然。外公的病逝,已是接近80年代的尾巴,是我出生前的幾年。我爸和我媽,經媒人介紹。在一個黑夜裡,黯淡的看了對方几眼,便說定了終身,這也許是最美麗的謊言吧,兩個孤獨的靈魂和肉體,在燈光熹微的80年代末,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地久天長,1980年代的父母愛情

柴米油鹽,日子平淡而瑣碎,因為文化水平和眼疾,父親的打工之路充滿了坎坷,從上海到福州,從廣東到南昌。母親則是辛勤勞作,照顧我,也照料土地和牲畜,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從90年代一直到21世紀。父母簡單的情感經歷,不似愛情,卻比愛情更濃烈而淳樸,溫馨的離別,甜蜜的爭吵。每有口角之爭,都是父親首先敗下陣來,因為他愛母親,也體諒她。每一次從外地打來的長途電話,都是難得的隔空凝望,每一次過年的等待,是糖果、新衣,和久別的重逢。父母的愛情,如此真切,影響著我,和我的擇偶觀,也影響了我對世界的態度。

如今,我也為人父親,有了女兒後變得更加溫和了,雖然也會有小脾氣。如今,我也嚐到了父親當年的感受,身體力行著為人父母的責任,而父母的鬢髮斑白,昭示著歲月時時刻刻的磨蝕,鐫刻烙印他們風雨同舟的模樣。杭州三月,晴空萬里,櫻花爛漫,桃花盛放,玉蘭純潔,河水清幽,新的征程再次出發,沿著古老的時間之軸,翻山越嶺去探索,去追慕,生活片片歸來,雖不盡然是喜悅,依舊對喜悅飽含深情。

地久天長,1980年代的父母愛情


——文:劉焦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