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親歷東非宣佈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確診前後:疫情管控不斷升級 但口罩仍然“可有可無”

新華財經內羅畢3月22日電(丁蕾 馮燚偉)當地時間3月13日上午10點28分,肯尼亞衛生部長穆塔希·卡圭在肯首都內羅畢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該國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這是東非地區宣佈的首例確診病例。患者是一名女性肯尼亞籍公民,3月5日從美國經倫敦中轉返回內羅畢,3月12日晚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截至當地時間3月19日,肯尼亞累計確診病例已增至7例。

【見·聞】親歷東非宣佈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確診前後:疫情管控不斷升級 但口罩仍然“可有可無”

3月13日,肯尼亞衛生部長穆塔希·卡圭(中)出席新聞發佈會。新華社發(弗雷德·穆通攝)

在肯尼亞首例確診病例出現之前,2月28日,肯尼亞總統肯雅塔即宣佈成立新冠病毒應急委員會,並承諾2周內在全國各地建立多個隔離中心。衛生部門還通過電信運營商給用戶發送疫情防控信息,設立免費諮詢電話。隨著確診病例人數的增加,肯尼亞政府又相繼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疫情防控,包括取消所有大規模集會活動、暫停一些國家公民入境、強制入境人員進行自我隔離、學校全面停課、鼓勵在家辦公、鼓勵非現金支付方式等。

疫情對醫療衛生體系薄弱、近來又遭遇洪災、強降雨和沙漠蝗災的肯尼亞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在供給和需求的雙重擠壓之下,肯尼亞今年經濟增長速度料將進一步下滑。肯尼亞聖保羅大學經濟學講師愛德華·庫塞瓦認為,2020年肯尼亞GDP增長率預計降至5%左右。

超市搶購面油紙 口罩仍然“可有可無”

當地時間3月13日下午12點半左右,距離卡圭宣佈首例確診病例僅過去了2個小時,我決定驅車前往內羅畢市內一家大型連鎖超市採購一些日用品。一路上都有些忐忑不安,卻發現走在街上的民眾氣定神閒,生活依然照舊,彷彿疫情與這裡無關。

下午1點左右,我戴好口罩來到了超市入口,剛邁進大門,立即被眼前這幅場景震驚了:超市裡擠滿了採購的人,卻少有戴口罩的,等候結賬的隊伍繞了好幾個彎,有些家庭甚至動員全家老小分工採購,購物車一度成為緊缺資源,麵粉、食用油、衛生紙和消毒液幾乎都排在每個家庭購物清單上的首位。

當晚,“超市排長隊、貨架被掃空”刷屏了我的微信朋友圈。據當地媒體報道,3月13日當天,由於過多民眾搶購消毒用品,內羅畢一些超市甚至限制了購買數量。

【見·聞】親歷東非宣佈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確診前後:疫情管控不斷升級 但口罩仍然“可有可無”

3月13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一超市內,人們在採購生活物資。新華社記者 馮燚偉攝

肯尼亞政府很快也注意到了搶購醫用和生活物資的現象。3月13日下午,肯尼亞競爭管理局發表聲明,警告商家不要藉機哄抬物價和囤積居奇,違者將處以最高營業收入百分之十的罰款,並歡迎公眾對上述行為進行舉報。

據我觀察,目前內羅畢主要超市都已經恢復了正常秩序,民眾生活基本不受影響,但對於是否需要佩戴口罩的態度仍然是“可有可無”。這幾天,在商場銀行等一些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人仍然寥寥無幾,大部分工作人員雖然佩戴了口罩,但不是鼻子露在外面,就是類似圍巾一樣繞在脖子上,這種掩耳盜鈴的佩戴法,叫人哭笑不得。

亞洲人普遍認為,新冠病毒傳染性強、潛伏期久,佩戴口罩是防範病毒傳播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大多數肯尼亞人卻告訴我,他們的文化認為只有已經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此外,肯尼亞衛生部門宣傳的關於如何保護自己免受感染的建議內容包括勤洗手、跟人保持距離和儘量不出門,並不包含佩戴口罩這一措施。這或許解釋了為何目前在肯尼亞,戴口罩的人仍然是少數派。

疫情管控加碼升級 供需雙重擠壓料衝擊增長

當地時間3月15日下午5點半左右,肯雅塔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佈肯尼亞累計確診病例增至3例,新增兩例均為首例病例在返肯航班上的密切接觸者。肯雅塔隨即表示升級防控措施,包括自3月16日起學校全面停課和鼓勵居家辦公。當天,我的微信朋友圈紛紛為“肯尼亞政府反應迅速”點贊。

學校停課的消息對於馬上四歲的隨任小傢伙而言,或許是個好消息,但對於我來說,卻一時有點有扛不住。剛帶娃來內羅畢時,正值學校一個月聖誕假期,一邊帶娃一邊工作一邊處理家務,“007”一般的滋味仍然歷歷在目。當天晚上,我收到了學校郵件通知說“停課不停學”,學校將立即開展網絡授課,第二天早上8點15咱們網上不見不散。

疫情對近來遭遇洪災、強降雨和沙漠蝗災的肯尼亞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作為東非主要經濟體,肯尼亞經濟發展依賴自然資源,農業是國民經濟第二大產業,佔國民經濟總量的34%左右,茶葉、花卉和咖啡是農業三大創匯項目。肯尼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肯尼亞出口茶葉、鮮切花和咖啡金額分別達1388億肯先令(約合13.88億美元)、1132億肯先令(約合11.32億美元)和231億肯先令(約合2.31億美元)。此外,肯尼亞工業以食品加工業為主,旅遊業是肯尼亞支柱產業之一,遊客來源地以美國和歐洲為主。2019年,肯尼亞旅遊業收入同比增長3.9%至1636億肯先令(約合16.36億美元)。

據悉,疫情已經對肯尼亞旅遊業和農業造成了嚴重影響。肯尼亞酒店與餐飲業協會CEO邁克·馬查里亞近日說,如果未來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旅遊業將受到重創。而據肯尼亞花卉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導致肯尼亞花卉出口額下降了80%。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產業鏈一度中斷也給肯尼亞大大小小的企業帶來了不小挑戰。在內羅畢市中心經營中國製造電器的一些商戶表示,庫存可能只能撐到4月底,如果屆時找不到價格合適的替代供應鏈,只能選擇關張。

【見·聞】親歷東非宣佈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確診前後:疫情管控不斷升級 但口罩仍然“可有可無”

3月13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一超市內,人們在排隊結賬。新華社記者 馮燚偉攝

2019年,中非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中國連續11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海關總署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我國對非洲進出口出現下滑態勢。按美元計價,中國對非洲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7.8%;其中,出口下降13.8%,進口下降21.7%。

IHS Markit聯合南非標準銀行肯尼亞分行公佈的月度調查顯示,2月肯尼亞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至49.0,錄得2年多來最低值。此前,肯尼亞1月PMI為49.7,自2019年4月以來首次處於榮枯線下方。

調查顯示,受制於國內現金流短缺和肯尼亞先令匯率貶值壓力,新訂單指數創下2017年11月以來的首次下滑,導致肯尼亞私營部門萎縮。此外,受訪企業表示,受燃料和食品價格上漲等影響,成本壓力升至6個月以來最高水平。

南非標準銀行集團肯尼亞分行經濟學家吉卜蘭•庫賴希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對肯尼亞出口減少,企業展開“自救”尋找新的供應鏈,但替代品往往價格高昂,企業面臨原材料短缺和成本上漲等問題,導致產出成本不斷上升。

受國內需求疲軟、洪災和強降雨等因素影響,肯尼亞財政部預計2019年經濟同比增長5.6%,較上年放緩0.7個百分點。

【見·聞】親歷東非宣佈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確診前後:疫情管控不斷升級 但口罩仍然“可有可無”

3月15日,在肯尼亞內羅畢,肯尼亞總統肯雅塔(前)在講話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佈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見·聞】親歷東非宣佈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確診前後:疫情管控不斷升級 但口罩仍然“可有可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