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起舞 國家電網或將整合充電樁大格局

“新基建”下,除了新一輪特高壓建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網”)把第二個重點方向瞄準充電樁。

3月16日,在國網黨組會議上,董事長毛偉明強調,要加快研究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

僅僅幾天前,國網突然發佈“尋找合夥人”活動,尋求與個人充電樁、樁群用戶、生產企業、場地方與資金方的合作,共建共享充電樁。可見國網已經開始行動了。

早年,國網曾掀起過一輪大規模充電樁建設。但經過十餘年發展,該公司的主要精力已從基建逐漸轉向能源互聯網平臺建設。

目前,國網車聯網平臺已形成全球覆蓋最廣充電網絡,累計接入充電樁45.7萬個,覆蓋全國總量85%以上。

這一平臺與南方電網、普天新能源、特來電、星星充電等21家運營商實現互聯互通。該公司聲稱,其以智慧充電、智慧出行、智慧能源構築的“智慧服務”體系,可以讓電動汽車用戶實現“一個APP,走遍全中國”。

充電樁市場的未來前景毋庸置疑。有機構預測稱,2020年,國內充電樁設備市場空間為1165億元,2025年將達到2378億元。

不過,國網在充電樁建設運營方面並不領先。截止到2019年年底,國網運營的充電樁數量僅為8.8萬個,遠低於特來電運營的15.2萬個和星星充電運營的13.0萬個。

但形勢開始出現變化。面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經濟下行壓力,“新基建”成為國家振興經濟的強心劑。

在此背景下,新掌門人毛偉明加快以特高壓、充電樁為代表的投資步伐,充電樁市場或將風雲再起。


大象起舞 國家電網或將整合充電樁大格局

01 爭流“新基建”

與加大特高壓投資規模一樣,國網加快充電樁建設也得益於“新基建”。

幾天前發佈的“尋找合夥人”活動就是“新基建”背景下國網在充電樁建設方面的首個動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經濟下行壓力下,各大央企和各省份最近密集推出龐大投資計劃。推出新一輪大規模基建的呼聲也在不斷增長。在1997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及2003年非典疫情中,基建曾是中國屢試不爽的應急之策。

這次也不例外。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選好投資項目,加強用地、用能、資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新基建”指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

初步看來,“新基建”七大領域中與國網直接相關聯的似乎只有特高壓。然而,實際上,國網在除了“高鐵與城鐵”建設之外的六大領域均有涉及。特別是對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早在十多年前已經開始佈局。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飛速發展。到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0.6萬輛,連續兩年超過百萬。充電樁產業也水漲船高。尤其在近幾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背景下,充電樁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新“藍海”。

《2019-2020年度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21.9萬個,其中公共樁51.6萬個、私人樁70.3萬個,私人樁佔比達57.6%。

根據公安部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81萬輛。

按照這一數據計算,目前的車樁比約為3:1。按照《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中規劃的“車樁比1:1”的要求,2020年要達到500萬輛的保有量目標,那麼就需要500萬個充電樁。

值得注意的是,充電樁建設與傳統基礎設施大不相同,已經形成一種新的業態。除使用新能源外,充電樁還有數字化新技術的加持。

新基建區別於傳統基礎設施的跑馬圈地,是傳統工業技術和數字化技術結合的一種新應用。更加註重充電設施的通訊技術、數字技術、智能網聯技術,讓樁聯網、車聯網加快融合。

而對國網而言,電動汽車和充電樁還在電網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電網包括輸電和配電部分,但隨著分佈式電源的接入比例提升,輸配電網絡的界限正變得越來越模糊。負荷側湧現出多種新設施,具備主動響應能力和雙向互動能力,從而使得用戶參與系統運行成為可能,如電動汽車和儲能已成為傳統電源與可再生能源外的一種靈活調節電源,也納入系統運行。

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逐步開展試點為負荷側調峰創造經濟可行性的同時,智能充電樁也為電動汽車參與調峰提供技術手段。這些都是新電改下國網轉型過程中的重要抓手。

然而,此前數年,國網的關注重點並不在充電設施建設上。

02 加碼充電樁

作為中國最早開展充電設施建設的企業,國網公共快充網絡建設始於2006年。

當年,國務院發佈《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優先研究新能源汽車。

隨後,國網率先開展電動汽車充換電技術研究、標準制定、裝備研製、示範工程建設,帶動培育了中國充換電設施產業發展。

三年後,國家出臺《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工程》政策,吸引眾多整車、電池、電機、稀土企業加入該領域。國網利用原有網絡優勢,在全國掀起充換電站建設浪潮。

到了2010年,國網充換電建設工程已覆蓋全國26個城市,其中建設標準化充換電站87座、充電機5179臺、充電樁7031根。當年,中國成為世界上電動汽車充電裝置最多的國家。

次年年底,國網與經營區域內所有273個省(市)政府簽訂了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建成243座充換電站、13283根交流充電樁,同時與國內外26家電動汽車及科研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當時,一位熟悉國網的電池企業負責人透漏:“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任何企業都不敢小覷國家電網的實力,其佔據著中國80%以上充換電站市場。特別是電池企業,均唯國家電網‘馬首是瞻’。”

然而,這場大基建很快陷入困境。由於中國新能源汽車剛剛步入導入期,其距離完全市場化還需相當長的路程。

彼時,機構市場調研也顯示,車企及消費者對於混合動力車表現出更多喜好。這導致因為無車可充,大多數充換電場所及設備處於閒置狀態。

2012年4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出臺。該文件指出,當前重點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

“有站無車”的現狀也讓國網在充換電站建設方面越來越“務實”,不再尋求“遍地開花”的戰略規劃,而是將“是否具備商業化及成熟運營模式”作為建站的前提條件。

2014年,國網開始調整戰略,從以建設充電樁為重點,轉變為與社會各界共同構建充換電網絡,構建互聯互通運營信息平臺的發展模式。

次年,該公司建設集設施監控、信息服務、資費結算、車輛服務、生活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車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全國統一接入、統一支付、統一服務。

隨後,國網又專門成立國網電動汽車服務公司,其主要業務包括車聯網平臺建設運營、充電設施建設運營、電動汽車租賃銷售、新能源及儲能運營等。

如今,國網電動汽車服務公司已建成全球接入充電樁數量最多、覆蓋地域範圍最廣的智慧車聯網平臺,未來還將在“十縱十橫兩環”基礎上,構建“十三縱十三橫三環”高速快充網絡。

由於充電樁建設前期的高投入,較早進入賽道的玩家們,要麼像國網一樣改變戰略,要麼倒在黎明之前。

2017年,國內約有300多家充電樁企業,但短短兩年後,50%的企業已經倒閉或退出這一行業,僅有30%的企業在盈虧平衡的基準線上掙扎。

目前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直面補貼退坡帶來的衝擊,而充電樁建設被納入“新基建”,則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

如今國網電動汽車服務公司已率先出招,正式開展“尋找合夥人”活動,且第一目標就瞄準了佔據充電樁總量六成的私人充電樁,足見其推動充電樁建設的雄心。

不過,不同於上一輪大規模充電樁建設中單純的“建樁”,此輪新基建仍是能源互聯網中重要一環。

大象起舞,充電樁市場競爭形勢或將面臨劇變。而對於國網相關設備商,特別是充電設備廠商而言,這無疑又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