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方言中的幽默因子

神木方言中的幽默因子 | 喬彩霞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神木方言如神木人一樣,樸素、自然又不失生動形象和幽默風趣,土色土香又能將感情表達的淋漓盡致。神木方言中飽含的幽默因子,說出來常常令外鄉人捧腹大笑。

比如神木有一首民歌《大紅果子剝皮皮》,歌詞是這樣的:

“大紅果子剝皮皮,人家都說我和你,本來咱倆個沒關係(嗨咿兒喲),好人擔了些賴名(哎)譽。一朵鮮花生得嬌,過路的君子瞧一瞧,有心回頭和你交(嗨咿兒喲),又怕傷了鮮花(哎)苗。高高山上一棵桃,青枝綠葉長得好,有朝一日桃熟了(嗨咿兒喲),抱住那桃樹搖兒(哎)搖。(唸白):你大你媽愛贏錢,給你尋了一個老漢漢,又抽洋菸又耍錢,倒糟鬼誤了你的青春好年華。麻雀雀落在黃蒿林,二不愣後生跟一群,死皮賴臉地說長短,挨刀子貨,我看他們不是些正經人。大紅果子大紅果子剝皮皮,人家都說人家都說我和你。本來咱倆本來咱倆沒關係,砍腦鬼,好人擔了身賴名譽。這位大姐你笑嘻嘻,我莫非((好像)在哪裡見過你,如果大姐你不嫌棄,我看咱乾脆結成個一對對(乾姊妹)。三月裡桃花抹嘴嘴,剝了皮皮流水水,咱二人相好一對對,乾妹子,你看這日子(呀)美不美。

這些唸白中的你大、倒糟鬼、砍腦鬼、二不愣後生、賴名譽是不是聽了讓人忍俊不禁呢。

再比如神木人罵人的話:“倒糟鬼媒人好吃糕,把奴家掇在個鄉圪嶗。磁腦鬼公公糊腦孫漢,水牛角婆婆門上站”刻畫了幹盡壞事的媒人,窩囊廢公公,糊腦孫丈夫和刁鑽婆婆的鮮活人物形象。而“死哈人蘭,報喪蘭”用誇張的手法形容一種懊惱的心情,意思是“事情咋會這個樣子呢”;“把你個灰個泡”“你個灰人”用一種親切的口吻數落對方,相當於普通話的“你真傻”;“和尚啊,姑子呀,把你們慫慫接蘭,這麼簡單的題你們都不會做,你大你媽給你們吃的大米白麵都倒在茅坑蘭?”你千萬別誤會,和尚、姑子是神木老師對學生的愛稱,更親暱的稱謂是:“孩兒羔羔,老命兒”,

這也是老師在學生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情不自禁地摸著得意門生的骷子(頭)發出的由衷讚美。

講一個發生在辦公室裡的笑話,話說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老師們上完課在樓辦休息,德高望重的杜老師一邊抽菸一邊笑著問同事們,你們今天回去吃什麼飯呀?來自佳縣的小高說:“奧回去吃炒麵,早上就把面和好了,現在回去肯定醒好了”,杜老師嬉皮笑臉地問:“你老公公上來蘭,吃炒麵?”,小高說:“嗯,和我婆婆開學就上來蘭,給照應孩兒呢”。話語未落,杜老師和幾個神木籍男老師都笑的前仰後合。原來神木話吃炒麵是有典故的,神木人,你懂得。

來自清澗的小李說:“額回去吃黑楞楞呀,吃完還要接客去。”,杜老師恍惚地看著小李說:“天大大呀,你老漢讓你接客哩?”,小李淡定地說:“讓哩,不讓他自己接,接的是他媽”,杜老師如釋重負地說:“那就好,還以為你接的客是你老公公呢”。小李說:“那有什麼,老公公上來也是我接,我老漢不會開車”。杜老師又是一陣壞笑,原來神木話的接客就是風塵女子以錢為交易的一種不正當行為。來自綏德的小周說:“我今天不回家吃飯了,串門子克呀”,杜老師怒目圓睜:“天大大呀,今個是咋來來,這些和尚姑子都造反呀,大白天就串門子呀?”,小周說:“我來神木快半年了,還沒有見我老鄉,今天下午正好沒課,過去串串”,神木話串門子也是有特殊內涵的,你也懂得,估計和量黃米是等意詞。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神木方言是不是很幽默呢?

言歸正傳,下面我介紹一下神木方言,追根溯源,神木方言是陝北晉語的一個重要代表點,具有山西、陝西和內蒙古晉語的過渡地帶的一些特點。神木境內的方言大致可以劃分為以神木、賀家川、萬鎮為代表的三個小片,後兩片也可合稱為南鄉方言。神木方言的三片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

神木方言是祖先饋贈給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神木特色文化的主要載體,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神木的一個符號。神木方言通過口頭傳承的表達手段,保留了大部分古入聲字,這在陝北晉語中是極為典型的。而南鄉方言所保留的許多古老的語言特徵,則可以和山西晉語、唐五代西北方音的特徵相互比較、印證、補充,大大豐富晉語研究的內容,進一步加深人們對晉語及其歷史的認識。神木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神木話的特殊歷史背景,神木方言內部的較大差異,又可為方言研究提供一個帶有過渡性和混合性特點的方言標本。當前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神府煤田的大規模開發和文化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神木方言正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一些古老的方言成分流失、變異越來越嚴重,年輕人對方言的聽說能力薄弱成為普遍現象。有鑑於此,神木縣檔案局於2015年6月全面啟動神木方言語音建檔工作,著眼於簡明扼要地記錄和描寫神木方言的傳統面貌,及時搶救方言資料,保護民族語言文化遺產,以守護歷史,傳承文明。記錄神木方言,留住祖先的聲音。

本次方言語音建檔,囊括了帶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故事(楊家將英雄傳奇故事和被譽為神木的阿凡提,民間的諸葛亮,聰明和智慧化身的傳奇人物《宋醜則的故事》)、民間各種酒宴上流傳的膾炙人口的酒麴和山曲、神木道情、神木婚俗—說喜詞、神木說書及當地用於交流的特有詞彙、諺語、歇後語、熟語、民謠與串話等自選文本,內容豐富,特色濃郁。同時通過前期大量的調研,選取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歷史久遠的神木城區為調查點,對規定文本的1000個單字、224個連讀詞語、1200個詞彙、64條短句及規定故事,以真人發音配以文本的方法把祖先原生態的聲音記錄下來,並將其分類、錄音、整理、存檔。

神木方言中的幽默因子 | 喬彩霞

一、神木熟語


1、一個錢沒花,吃了個傻飽。

2、一顆黑豆掐兩瓣/一個模子拓出來的。(意思:常用於形容兩個人長相或某物品一模一樣)。

3、一場糜子鋪就易(意思:比喻事情已成定局)。

4、一撲二砍頂生意(意思:冒失搶幹別人的活)。

5、一碗水倒在地上,攬不起來了(意思:事情已成定局,難以挽回)。

6、一個鍋裡攪稀稠(意思:在一起工作生活)。

7、人家等著嘞,你才品著嘞(意思:眾人著急等待,某人卻四平八穩不忙)。

8、七十的使喚八十的,沒大沒小。

9、三打打不出個響屁(意思:形容不善於言談)。

10、不看天氣吃涼粉(意思:比喻吃飯說話不看場合,不看對象)。

11、不走的路走三回。

12、無事人睡的安穩覺(意思:沒有事牽掛的人睡覺安穩踏實)。

13、只吃饃饃不念經(意思:比喻只要享受,不做工作的人)。

14、有也五八,沒也四十(意思:形容可有可無)。

15、沒本事還不省事(意思:形容自不量力)。

16、給你大說喜嘞(意思:形容說得好聽,不切實際)。

17、前趕不上,後攆不上(意思:做事怠誤,前後都跟不上趟)。

18、孩伢兒不哭娘不奶(意思:比喻你不遇到這事情你就不著急)。

19、梁裡一句,溝裡一句(意思:比喻說話東拉西扯)。

20、營生幹稠飯稀湯(意思:比喻乾的活很多,但供給的飯食卻很少)。

21、做慣甚的好作甚(意思:人做慣了哪一行就喜歡做哪一行)。

22、稀湯灌大肚(意思:喝得少了餓得快,喝得多了撐大肚)。

神木方言中的幽默因子 | 喬彩霞

二、神木諺語


1、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2、三月種瓜結蛋蛋,四月種瓜長蔓蔓。(指適當早種的瓜結得多,而遲種的瓜蔓長,結的瓜少而小)

3、天旱不誤鋤田,雨澇不誤澆園。

4、飢猴年,餓狗年,要吃飽飯在豬年。

5、頭伏蕎麵二伏菜,三伏蔓菁長得快。

6、處暑不出頭,不如砍了喂老牛。

7、好種出好苗,好樹結好桃。

8、秋分糜子寒露谷,霜降黑豆沒生熟。

9、糜鋤尖尖谷鋤針。

10、小暑大暑,灌死老鼠;小寒大寒,凍死老漢。

11、小雪流凌一月冬,四十五天定打春。

12、天寒日短,不颳風就暖。

13、東虹葫蘆西虹雨,南虹葫蘆下大雨(虹方言為jiang,指東虹無雨,西虹有雨,南北虹有大雨)。

14、四月八,凍死黑豆莢。

15、早燒不出門,晚燒行千里。

16、旱蛤蟆上山遭水災。

17、雷雨三後晌。

18、過個冬,長一針;過個臘八,長個辣角;過個年,長個椽。

19、喝酒吃煙,快馬加鞭。

20、餓了糠也不嫌,飽了蜜也不甜。

21、人越窚越懶,嘴越吃越饞。

22、飯要給餓人吃,錢要給窮人花。

23、糧食一粒一粒上石,錢一分一分上萬。

24、五味俱全,缺不了一點兒鹹鹽。

25、酒壞君子水壞路,神仙也出不了酒的夠。

26、銀錢是個寶,花在哪裡哪裡好。

27、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一世窮。

28、一頓吃傷,十頓喝湯。

神木方言中的幽默因子 | 喬彩霞

三、神木歇後語


1、一進大門上炕嘞——沒院(沒怨)。(意思:雖然事情沒辦好,但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別人。)

2、十兩銀子——一錠(一定)(意思:表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3、千年的圪塄——死崖(死挨)。

4、半間房子打老婆——調不轉身(意思:比喻一些人不切實際,貪大求洋)。

5、三伏天穿棉襖兒——不是時候(意思:比喻機遇不到或錯過機遇)。

6、牛嚼山藥——圝圪蛋嘞。(意思:指責別人說話囉嗦,讓人厭惡)

7、天上掉下冷子——跌在誰腦上誰頂著。

8、半斤白麵四兩鹼——起了個歡,撲了個實(意思:比喻辦事積極性高,但結果不好)。

9、討吃的喝醋嘞——窮酸嘞(意思:諷刺一些知識淺薄的人裝斯文)。

10、討吃的吃了面——嘴不離水甕沿。

11、老鼠挨住米倉兒睡——一樣樣黑脊背。

12、莊戶人說話——一犁一把。

13、拉話不點燈——瞎說(意思:比喻說話不符合事實或不合倫理)。

14、圖賤拾老牛——患害在後頭。

15、爛皮襖兒裡裹珍珠——裝窮。

16、炮仗子跌在河裡頭——沒響了(意思:比喻現在正做的事情弄不成了)。

17、剃頭不㵍水——幹刮(意思:比喻不想付出,就想得到回報)。

18、圪膝蓋兒上打掌子——離蹄(題)太遠。

19、狼照羊羔子——一天比一天少。

20、煙洞上招手嘞——往黑路上引嘞(意思:唆使人做壞事)

21、拿上棍子叫狗嘞——越叫越遠(意思:比喻行為不妥,效果相反)。

22、聾子的耳朵——擺設兒(意思:比喻某種物品有樣子,但沒有實際價值)

23、鼻子流在眼窩圪坨了——倒流。

24、豁唇唇吃炒麵——吹打了個不敢看。

25、蹅上豆腐看戲嘞——試打軟硬嘞。

26、墊豚子掛在牆上了——畫是畫,是屎畫(死話)。

27、屁股底下生豆芽——一會兒一點一會兒一點。

28、黑七見了黑八了——黑對黑。(意思:比喻愁人相見,互相憎恨不說話)。

神木方言中的幽默因子 | 喬彩霞


神木說喜詞


(一)“謝媒人”段

給老賓公看酒嘞,禮有就對了。

你看賓公賓公,是兩下的威風。

不提賓公便是罷,提起賓公就有根由。

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下無媒不成親,賓公是兩家的成婚之人。

你看過去的城堡管媒,是四道街,八小巷,鐘樓洞是大街逛。

自行車腳蹬上,收音機是肩跨上,燒酒壺壺手提上,玩意兒班子緊跟上。

你看這有多麼的威風。

你再看[人家]黑老草地的管媒,是騎的騾帶的馬,身上穿的二哈啦,頭上又戴牡丹花,狐尾巴鞭子手中拿。

走得慢是鞭子打,打爛鞭子續疙瘩。

上坡好比竄天空,下坡好比滾流星,平地好比一股風,十里八里等一個蹤,蹬在青石板兒上還迸火花嘞。

你看這夠有多麼的威風。

且道咱山鄉管媒,是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鞋還磨爛個七八雙。

本應該是叫兩下的老主家給做一雙,也不知道是趕不及,也不知道是捨不得。

你看把老賓公牙給磨成禿蹄蹄,嘴唇磨成個銀皮皮,舌頭磨成個禿錘錘。

本應該是謝個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槽頭上拴的,槽底下蹴的。

天上飛的是鳳凰,地下跑的是黃羊,槽頭上拴的高騾子大馬,槽底下蹴的是豬羊。

也不知道是沒有價,也不知道是捨不得。

你看新貴人上山,是腰崖蛋圪嶗,蛋出顆黑老腦,掀圪掀不動,橫圪橫不動,十人萬馬是拿不動,騾子駕轅馬拉上,才是個剛拿動。

看他是臉大嘴寬,好像賓公的一員;看他臉大鼻子粗,好像賓公是金水珠;看他是毛長耳朵扎,兩隻眼窩實瞎瞎。

等了個九捎鍋還煮不下,要吃它是大四溝的柏材,活雞兒兔溝的炭,還得馬圈樑的一點兒紫皮蒜。

回到家裡,是老的吃,小的看,老婆跳踏,孩兒喜歡。

大小是個禮兒,長短是個棍兒,馬尾籮兒不沾風,實禮收上。

下來還有一盤子饃饃,不提饃饃便是罷,提起饃饃有根由。

膠泥地上迸裂子,今年想起個種糜子。

三月裡青,四月裡火,五黃六月糜子上了場。

連枷打,木掀揚,簸箕搓,口袋裝,驢驢馱,一馱馱在碾磨房。

大嫂推,二嫂籮,三嫂蒸的好虛饃。

大嫂偷了二斤面,二嫂墊了二斤黑豆麵,三嫂把個饃饃蒸成黑圪蛋,跌在碳圪嶗是看不見,拉開門是剛看見。

白是白糜子的,黑是黑結實的。

大小是個禮兒,長短是個棍兒,馬尾籮兒不沾風,實禮收上。

神木方言中的幽默因子 | 喬彩霞


(二)“安人”段(安桌子)


我給兩下的親親看酒嘞,禮有就對了。

山東到臨潼,鄉俗大不同。

豌豆圓來扁豆扁,蕎麵三稜子麥子尖。

十里鄉談不一般,攔門桌子頂門棍,把兩下的親親每凍了一陣又一陣。

本應該在三里以前,五里以裡,接下公關,擺下酒盅,提上茶壺帶上酒壺,來接待親親每,才夠個理。

你看因為我家人屈短,是主家跑不辦。

一朵蓮花就地開,東家請我告坐來,蓮花接在左半過,咱把親親每請在桌子上坐。

你看過去有錢人做事,是前庭後院,一明兩暗,磚包羅門,石板院,二細砂子銅車砌。

房上房,樓上樓,樓上又安張口獸。

金石獅子把大門,銀石獅子把二門,歪蹄子老虎把三門。

在大的安在樓上,在小的安在正房,剩餘的親親安在東西廊房。

回到家裡,是紅油桌子當炕安,柳木盤盤細花碗,象牙筷子擺兩邊。

單火香是定紙菸,雙火香是吃水煙。

毛攔定子玉攔煙,插著洋火還抽紙菸。

燒雞燒肉燒鴨子,海參魷魚糖角子。

你看待戚的是頭戴烏紗帽,身穿大紅袍,腰紟玉帶,腳穿朝靴,你看這有多麼地威風。

人常說,朝東看,東山一座駝峰山;朝南看,是呼家圪臺單家灘;朝西看,是五龍口子二郎山;朝北看,是陳家溝岔碾房灣;中間看,是窟野河還繞山轉。

神木本地我說完,再說神木的米糧川。

石窯院愛打架;李家陰灣陰窪窪;張板兒崖是個山岔岔;二十里墩會講話;韓家窪出了個韓老大;張家窪大柳樹,蔭涼照在解家堡,柳根盤在十里鋪,梢子還搭在高家堡,這就叫人的名堂,樹的蔭涼。

且道咱每窮人做事嘞,是就崖搬個桌,甲掐兒摳個土缽缽。

回家窄窯小炕,炕上安個小磨,逼得親親圪蹴小坐,要搬小磨還得親親每趴起射坐。

待戚的是頭戴爛氈帽,身穿爛皮襖,腰紟草繩,腳穿爛鞋,忽興淘扇戴起來,惹得親戚每有點兒煩惱。

不管咋樣,親親每,在大的也不要爭高論低,在小的也不要提壺把酒。吃上頓混飯,耳鼻起來,面向發財,恭喜。

通過了解這些神木方言,你是不是也覺得 神木方言很有幽默因子呢?


穿越浩瀚的歷史時空,神木這片神奇土地上歷經了滄海桑田的變幻,演繹了無數英雄志士的傳奇,譜寫了一串串激越豪邁的音符。這裡有侏羅紀恐龍的嘶鳴,有大森林到大煤田的演變,有石峁史前文明的光芒,有楊家將和神府紅軍英雄群體的壯志豪情,更有改革開放以來煤海驚世界、日月換新天的豪邁。而神木方言深藏於社會的末梢地帶,及時搶救和保護神木方言,任重道遠,迫在眉睫。作為檔案工作者,我們將努力發掘並延續神木方言的歷史傳承,保護其整體完備性,並在有效保存的前提下合理利用。


作者簡介:喬彩霞,清澗人,現供職於神木市檔案館,自幼家貧,勤奮好學,學有所成,好為人師,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十五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