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豐縣東豐鎮灣龍河村“黨建+”鄉村振興模式引領鄉村善治


東豐縣東豐鎮灣龍河村“黨建+”鄉村振興模式引領鄉村善治

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創業平臺已經搭建,鄉村環境美麗整潔,幸福路上闊步前行……近年來,東豐縣東豐鎮灣龍河村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以“強組織、建項目、抓產業、富群眾”為抓手,主動探索“黨建+”的鄉村振興模式,助推鄉村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

東豐縣東豐鎮灣龍河村“黨建+”鄉村振興模式引領鄉村善治

“黨建+產業”搭建鄉村振興“生產基地”。灣龍河村大力發展棚膜經濟,建設食用菌現代產業園區,投資近1500萬元,建設辦公用房520平方米,冷庫380平方米,接菌室及生產車間800平方米,建設大棚200棟,其中,香菇大棚120棟、大球蓋和羊肚菌80棟。年銷售額近1000萬元,利潤100萬元左右,有標準化菌棒生產線,配備全國領先的生產加工設備,建設無菌車間,裝置先進的機器設備,採用全國最先進的菌種培養技術,實現了食用菌香菇菌棒的工廠標準化生產。帶動了10餘戶農民種植香菇,增加就業100餘人。

東豐縣東豐鎮灣龍河村“黨建+”鄉村振興模式引領鄉村善治

“黨建+創業”引領村民創收致富。全面推行“支部+合作社”黨建新模式,成立了“東豐縣豐龍薯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並註冊了“萬龍”牌商標。為方便菜品儲存和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於2011年投資140餘萬元建設半地下式儲藏窖一座,面積1400平方米,內設19個庫眼,可為村集體經濟每年創收5.5萬元左右。2018年爭取資金省級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資金30萬元,對儲藏窖進行改造升級,總容積約1500立方米,使儲藏窖產生的經濟效益達到近11萬元。灣龍河村充分發揮致富能手的優勢,在產業發展中帶頭示範,不斷引導村民增強致富能力,全村先後培育棚膜蔬菜種植、食用菌種植、“兩薯一菜”想種植、冰雪旅遊等項目致富帶頭人15名,在農民中豎起一面面帶頭致富旗,輻射帶動周邊農民就業100餘人,增加人居收入2萬元。

東豐縣東豐鎮灣龍河村“黨建+”鄉村振興模式引領鄉村善治

“黨建+整治”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提升。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村組幹部帶頭,實行分片包保、逐戶動員、逐人宣傳,發動黨員群眾共同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來,群眾自覺踐行“門前三包”制度,共同制定人居環境整治村規民約,全村累計評選出環境整治示範戶10戶,美麗家園50戶,美麗庭院10戶,乾淨人家217戶,有效的激發了村民環境整治的內生動力。

“黨建+幫扶”全力提升村民生活質量。建立幫扶結對工作制度,根據家庭收入情況、文明情況、家庭成員類別等情況進行精細化分類,將全村463戶村民進行三類分級幫扶,通過電話定期聯繫幫扶、入戶走訪幫扶、專人包保幫扶等措施幫助村民解決生活生產上的困難,累計徵集群眾訴求500餘件,為村民解決生活難題300餘件。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