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搶抓農時備春耕

央廣網長春3月22日消息(記者劉源源 通訊員吳爽 熊鷹 荊立志)眼下正是東北最繁忙的備春耕時節,地處東北平原腹地的糧食大省吉林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正在有序推進備春耕,力爭為全年農業生產打下良好基礎。

陽春三月,在我國糧食主產區的吉林省四平市記者看到,當地一方面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一方面也在有序推進備春耕生產,宣傳惠農政策,推廣農業科學技術,同時抓好農資市場的監督檢查,千方百計保障農業生產。在四平市鐵東區城東鄉小塔子村的永發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庫房裡,維修人員正在檢修農用機械。合作社理事長王大勇告訴記者:“我們現有大型拖拉機20臺,中小型拖拉機30臺,玉米收割機10臺,包括各種配套農機具,一共207臺套。近期,我們和化肥企業和種子公司都已經簽完訂單了,近期馬上就送到位。定了1000噸化肥,8000袋玉米種子。天氣適宜我們就開始春耕整地了。對託管農戶生產資料我們統一採購,每公頃土地農戶生產資料可以省下1100塊錢,這樣生產成本就下來了。”

記者看到,備春耕中,一批涉農企業正在全速加快復工復產。在吉林省禾冠種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工人們正在加工分裝玉米種子,副經理趙曉光告訴記者,現在種子日產量是1萬斤左右,疫情結束,日產量能增加一倍多:“現在已經生產了200萬斤,總量是500萬斤。種子質量我們有保證,完全能滿足合同需要。現在正加緊生產,等疫情緩解,我們就投放市場了。”

在四平首億農民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1080噸化肥和部分玉米種子已儲備齊全。儘管出於疫情期間,合作社的農資產品儲備卻未受到影響,這也給合作社的農民吃了棵定心丸。山門鎮大窪村農民康桂芳告訴記者:“種子、化肥都給送來了,給我們服務到家,我們放心了,不用自己去採購。”

今年,四平市鐵東區計劃農作物播種面積達31.15萬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傳統農作物,計劃投入備春耕資金10156萬元,現已籌集6317萬元。目前,各項農資供應已基本到位。

在吉林省東部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各市縣推出了“備農事”網上直播課堂,依託各地“智能雲管理”平臺、縣融媒體中心“現場雲”平臺等進行同步直播和推送。專家完成授課,農民有疑惑,點擊“連麥請求”,就可以和專家“網上面對面”互動交流。每堂直播課內容都可以錄製回放,也可以通過各村“鄉村大喇叭”循環播放。圍繞種子化肥真假鑑別、新技術新作物推廣、科學施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畜禽疾病預防、農業貸款政策等內容,目前,僅安圖縣每天就有超過6000人同步在線觀看學習。一個月來,全縣已經對180個行政村的農民進行了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