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單位不按照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繳納違法嗎?如果違法反映給哪個部門?

金馬騰飛2020


很多網友反映,企業沒有按照國家規定基數給職工繳納社保。但是,究竟應當以什麼為基數給職工繳納社保呢?很多人莫衷一是。

實際上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職工上年度的工資水平給職工繳納社保。

工資總額應該怎麼算?

是應發工資、實發工資還是平均工資?亦或者其他什麼名目。

實際上我們的工資內容,在1999年國家統計局的規定中就有明確。工資總額一般包含6大部分:分別是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很簡單,大家也很理解。

獎金指的是,用人單位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

津貼、補貼是隻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者額外的勞動消耗原因支付給職工的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

加班、加點工資很簡單,就是加班費。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主要是指,工傷及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假、喪假、事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等等,按照國家規定應該支付給職工的工資。另外,法定節假日的工資實際上按照國家規定,不需要工作也應當支付工資待遇。

這些公司都是應當支付的,也就是說應發工資。社保和公積金個人應當承擔的部分,都算作工資總額範圍內的。

工資總額不包含的部分

其實按照國稅總局《關於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有關問題的通知》,工資薪金總額不包含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以及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企業負擔部分。

職工福利費是指尚未實行管辦分離的社會職能企業內設福利機構發生的設備和人員費用,職工衛生、保健、住房交通等發生的各種補貼和非貨幣性。比如供暖補貼、防暑降溫費、困難補助、救濟費、交通補貼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喪葬撫卹費、探親假路費等等,也屬於職工福利費。

勞動保障維權

目前,如果企業存在違法行為,職工應當主動向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舉報。勞動監察部門會根據責令企業提報的有關證據材料和查實的具體內容,對企業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進行責令補交。

如果用人單位拒不補交相應的差額,勞動監察部門還可以對其進行瞞報基數差額的1~3倍的罰款。

所以,處罰行為還是非常重的。大家可以主動去投訴舉報。

當然大家心裡也有一部分顧忌。擔心會被企業穿小鞋甚至辭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沒有去投訴維權的原因。勞動監察的受理有效期是用人單位違法行為結束之日其兩年內,我們有兩年的時間可以充分考慮。如果單位的違法行為是長期存在的,那麼受理有效期是從違法行為結束之日起開始計算,所以時間更充裕。對於職工來講,如果打定維權的主意,那麼就要儘量蒐集好有利於自己的證據,防止企業否認。

相對而言,對於違法違規企業,還是大家主動站起來維權的好。畢竟,沒有按繳費基數繳費,利益受到損害的還是我們個人。


暖心人社


當然是違法的。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一般來說,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不過也有繳費上下限。

其中,本人工資水平低於當地平均工資60%的,按照60%下限繳納;本人工資水平高於當地平均工資3倍的,按照3倍上限繳納。

根據上述規定,你的平均工資在當地平均工資60%和300%之間,單位就應該按照你的個人平均工資來給你繳納養老保險。

如果單位不按照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繳納養老保險,就是違法違規的行為。

舉個例子,假如你的工資水平是每月5000元,當地平均工資是6000元,相應的繳費下限是3600元,繳費上限是1.8萬元,你的工資在3600和1.8萬元之間,單位應該按照5000元繳費基數給你繳納養老保險。

如果單位沒有按照5000元,而只按照3600元的下限給你繳納養老保險,那麼毫無疑問是違規的,這屬於少繳社保。


未如實申報繳費基數違法違規

社保繳費基數要如實申報,如果沒有如實申報,故意給員工少繳、漏繳養老保險,則屬於違法行為。

現實生活中,很多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為了節省開支,減少用工成本,不按職工平均工資繳納社保,故意按照社保繳費下限繳納社保,這會讓職工的商社保權益受損。

對於這種未如實申報社保繳費基數,而且拒不整改的企業,是要受到失信聯合懲戒的,也是要受到法律規範和處罰的。


可以向勞動監察和社保部門反映

如果遇到企業不繳、少繳社保的情形,職工是可以依法維權的, 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或者社保部門投訴舉報維權。

具體可以撥打12333社保服務熱線,來投訴反映和舉報。也可以撥打12345市民非緊急求助熱線反映問題。

如果解決不了問題,可以向法院起訴單位,所以你要保存好勞動合同、工資賬單等證據。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關注。


思之想之


不違法,按規定就是根據個人上年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的,只有處於上年平均工資的40%-300%以外的必須達到40%或者300%,社保部門負責審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