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選擇60%和選擇100%繳納,養老金差距會很大嗎?

_記憶中窺見


隨著社會保險意識的普及,大家越來越意識到養老保險的重要性,也知道退休後養老金的多少與在職期間繳納養老保險的情況息息相關,那麼,到底不同的繳費標準對養老金的影響有多大呢?按60%和100%兩檔次繳納,領取的“退休金”差別大嗎?

實例說明

由於機關事業單位繳納養老保險是從2014年10月開始正式實行的,至今只有四年半的時間。其工作人員在2014年10月前的工作年限,符合條件的均可看作視同繳費年限,用實例不太好證明差異有多大。而實行養老保險改革的企業,最晚的在1996年1月也開始執行了,所以,用企業的繳納情況來證明這個話題更好一些。

正好筆者手中有兩位在黑龍江省繳費的實際數據,我們來看一按60%和100%繳費,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差異有多大。

數據一:1996年開始在黑龍江某國企工作的工人,因工資較低,自1996年至2019年以來,一直以該省社會平均工資的下限,即社平的60%繳納養老保險,至2018年12月末,個人帳戶有本息餘額21918.43。

數據二:黑龍江某國企基車間小組長,雖工資也不高,但根據該企業“土政策”,為基層管理者增加了福利,即班組長一直以社平工資100%為繳費基數繳納養老保險,自1996年至2018年12月末,個人帳戶有本息餘額39367.89元。正好為我們提供了驗證的數據。

以上兩位的個人賬戶金額均為繳費22年實際數據,我們以兩人同時在2019年1月退休的男性,之前無視同繳費,男性,計算一下養老金:

數據一退休時的養老金為4735(1+0.6)/2*22*1%+21918.43/139=991元/月

數據二退休時的養老金為4735(1+1)/2*22*1%+39367.89/139=1325元/月

根據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按60%和100%兩檔次繳費22年領取的養老金差異的比例吧=(1325-991)/991=33.7%。

養老金的替代率

由於各省的社會平均工資不同,所以單純地比較金額的參考意義不大,說到這裡,就不得不得養老金的替代率的問題。養老金的替代率,可以理解為養老金與退休前工資的比率。

就拿前面提到的這個繳費標準而言,如果工作時按實際工資數據繳納養老保險,那麼,按社平60%為繳費基數的人,他退休前的繳費基數(工資)應為2787元,養老金為991元,那麼替代率為991/2787=35.56%;按社平10%為繳費基數的人,他退休前的繳費基數(工資)應為4645元,養老金為1325元,那麼替代率為1325/4645=28.53%。

從中可以看出,養老金的多少與實際繳費基數並不相同,而且與人社部門公佈的數據也不相同,這是為什麼呢?

這裡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社部門公佈的養老金替代率一般是指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除以當年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得到的。

再有,本例中的數據繳費年限僅為22年,所以替代率要低於人社部門的數據。但不論怎麼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是肯定的,但是,繳的越多,實際的養老金與繳費基數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

如果用數據顯示,通過估算,如果按社平的60%繳費35年,養老金約為退休時的社平工資47%左右,而如果養老保險繳費增長五倍,即按社平的300%為基數繳費,養老金的替代率約為社平工資的180%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