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散裝江蘇」

因為江蘇的很多城市,有自己的典故,例如“煙花三月下揚州”,“姑蘇城外寒山寺”,“夜泊秦淮近酒家”、“花果山水簾洞”、“水漫金山寺”……

再不然,也有很多出名的東西,比如“丹陽眼鏡”、“高郵鹹鴨蛋”(汪曾祺所寫,上過語文課本)、“盱眙小龍蝦”、“洪澤湖螃蟹”、“常州恐龍園”、“徐州羊肉湯”、“宜興紫砂壺”……

就類比於,我們提到溫州,會說“啊,江南皮革廠!”,提到青島會說“去海邊旅遊”,提到廈門就是“鼓浪嶼”,提到成都就是“網紅城市”,提到杭州是“西湖”。

別人問“你是哪裡人”,其實往往是想要了解一下地區,看看離自己近不近,有沒有近一步話題。所以,一要讓別人一聽就知道是哪裡,二要讓越細緻越好。落到江蘇這裡,大家都覺得“我老家挺出名啊,那個XXX不會有人不知道,一提他們肯定都知道”,所以就變成了大家都各自報地名。

雖然這種“咱們老家好像很出名”有的時候是個錯覺…但是,已經變成了大家的習慣,也能側面說明,江蘇的

我南京人,之前進了新項目組互相介紹。

同事A說:我是鎮江人。

同事B說:我是丹陽人。

我說:我是南京人。

於是鎮江同事親切的表示,我們算半個老鄉啊,我說是的是的,還和他親切的用方言聊了兩句。

隔壁東北的程序員(為什麼說是東北程序員,因為我不記得他是哪個省的了,他對外都說自己東北的)說:你們三個都是江蘇,不已經是老鄉了嗎?

過了會兒我們主策問到:丹陽不是鎮江的嗎?你們倆是同鄉啊!

A和B連連搖手:我們不是老鄉。

B解釋道:鎮江話和南京話互通,我們丹陽話接近常州話多一點。所以他們倆才是老鄉。

類似的事情,我換了公司之後,還是這樣。

其實我並不在江蘇本省工作,但是但凡江蘇的自我介紹,都是報市名,而且精確到縣級市,什麼高郵、寶應、盱眙、崑山、常熟....若是徐州人還會精確到沛縣豐縣一類....

真的遇上我們南京人,會區分六合人、江寧人、溧水高淳人、南京市區人...

和我們在一起呆久之後,身邊的浙江同事也紛紛表示,自己是杭州人、溫州人、麗水人、寧波人,不再用浙江人自居...

部分溫州同事也學會了精確到蒼南人、樂清人等等...

上海同事嘛,也一直是靜安區、嘉定區這樣自我介紹的。

別看我們江浙滬散裝,如果真的有人說了包郵區的壞話,江浙滬的人能聯合起來把對方噴到懷疑人生。

這大概就是霸道總裁的愛,我自己可以罵它,但是你們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