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的头两部贺岁片,都是通过今日头条带给我们的,相对于《囧妈》的口碑失败,大鹏主演的《大赢家》让已经久离电影院的观众们感到了一丝难得的惊喜。

2004年开始在搜狐视频做主持人,到如今拿了金马奖最佳短片创作奖,接连参演多部转型之作的大鹏,满打满算出道也已经有16年,提到他的演技有人觉得用力过猛,有人觉得十分惊艳,这些问题在《大赢家》中依然存在。

本文旨在依托在《大赢家》中大鹏的表现,来谈一谈他作为演员的转型之殇。

《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讨论《大赢家》始终绕不开的话题

相信不少看过《率性而活》的朋友,在看到《大赢家》的剧情简介时候,已经感受到了那种扑面而来的相似的味道,关于这一点,今天一天大家也看了许多的解释和说明,关于这两部影片的讨论已经很多,原本已经不打算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如果要讲《大赢家》,其他版本是一个很难绕开的存在,故简单发表一些观点。

《率性而活》和《大赢家》都只能算是翻拍,最原始的版本是日本的小说《永不结束的游戏》。

日本也曾改编过这本小说,影片由于略微冷门,看过的人并不多,基本上都是找得到片源,找不到字幕,所以更多的只能拿《大赢家》和《率性而活》来对比。


《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大赢家》整体上可能确实不如《率性而活》,为了能够加快节奏,影片去掉了很多人物塑造的细节,采用了国内惯用的脸谱化设计,为大鹏的角色安上一个严谨的名字配上几句旁白就说明了他的严谨。

大卫马梅的《导演功课》中曾经提到过:你永远猜不到为什么我刚才告诉你的内容对故事本身而言非常重要。

《率性而活》中通过郑度满极为认真的穿警服这个过程开始,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拦截了一辆违章转弯的车,得知对方是新上任的署长的时候,紧张的敬礼,然后继续开出罚单。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画面,已经为人们预示出角色本身的性格特点,相比于《大赢家》中采用的旁白解说,要更为鲜活。

《大赢家》最成功的点在于为这个舶来品融入了很好的本土特色,大鹏策划时候被朝阳大妈举报,对峙时候点火锅,以及代乐乐那句让领导先死,爷孙关系的递进等细节,都是影片在原故事基础上做出的很大突破。

《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并且在影片的最后,将韩版的黑色幽默和市长贪污这条暗线转化为了大鹏本身对于与社会格格不入的自白,对影片主题进行了一个拔高,直接对着观众抛出了:当你发现自己的欲望,超过了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的时候,千万不要踏上歧途的正能量宣言,让观众通过影片完成了从笑到品的递进。

在我看来,《大赢家》在近期的几部韩影改编中,可以算的上是比较成功的一部,优秀的故事基础,也让其的观赏度高过了上一部今日头条与我们分享的影片《囧妈》,这其实也充分证明,只要有一个好故事,我们的电影工作者,还是可以的。

详细解析大鹏在影片里的表现

大鹏真正被观众熟知的时候是他主持脱口秀节目《大鹏嘚吧嘚》之后,当这款节目抄袭《柯南秀》的节目片头,《柯南秀》为此还专门隔空喊话,表示如果对方没有好的后期,愿意为《大鹏嘚吧嘚》制作了一款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片头,这件事也可以说是该节目当时最大的热点之一。

随后大鹏也相继出演了一些并不热门的影片,一直到2012年,大鹏开始担任迷你喜剧《屌丝男士》的导演及编剧,借鉴德国热剧《炸弹妞》的制作形式,将中国的当时盛行的屌丝文化融入其中,凭借着此剧,大鹏可以说是真正走入了更多观众的视线。

‘屌丝’也因此成了大鹏身上一直摘不掉的标签,这种将某个演员跟某个角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行为,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并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一直到2015年,大鹏自编自导了自己的首部电影《煎饼侠》,从煎饼侠的剧情来看,本色出演的大鹏,一直强调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自己已经不想演屌丝了,想演英雄,但是市场并不看好他演英雄,大鹏在剧本中加入这样的情节,应该是有着自己本身的一些真实体验的。

此时的大鹏才刚刚开始踏上转型之路,《煎饼侠》中所采用的打破现实与电影的界限的手法,在大鹏之前的《屌丝男士》就已经多次采用,很多明星都会以真名客串,来塑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人设,让观众将角色和真人混为一谈,来制造意外的“笑”果,我们可以在《煎饼侠》身上看到很多《屌丝男士》的影子,所以大鹏那种突破的心情也自然而然的被人们所忽略。

《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后来大鹏客串了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中王公道这一角色,这个角色,我一直认为是大鹏从影以来最好的一个角色,从一个村长,到十年后的法院院长,大鹏对于一个小地方中年干部的细节表现拿捏的很准,角色气场随着职务的变化有着跟进式的发展,在当时看来,这个角色让不少网友对大鹏有了全新的期待,认为他是可以胜任演员这个身份的。

《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随后大鹏拍摄了《缝纫机乐队》,基于自己年轻时候搞乐队的那点梦想,在这部影片里,大鹏续了长发,从低层屌丝进化成了中层屌丝经纪人,故事的本质却没有变,小人物大梦想,人们可以笑得很开心,但是笑过之后什么都没有留下。

《缝纫机乐队》相比于《煎饼侠》来说,反而有些回落,观众可能已经习惯这种表演方式和剧情走向,大鹏也消失了一阵子,偶尔能看见一些客串,就是没什么大新闻,直到2018年的金马奖,大鹏突然带着一部自己的原创短片,拿下了当年的最佳短片,从《屌丝男士》到金马奖,这其中的辛酸不言而喻,大鹏证明了自己导演的成功后,将重点放在了表演身上,他还是希望将自己演员这个身份给落实,摆脱自己在荧幕上留下的固有印象。

《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大鹏从去年开始接连上映了三部影片《铤而走险》、《受益人》以及最近的《大赢家》,仔细对比发现这几部影片都属于黑色幽默的范畴,大鹏在影片也尝试做了一些改变。

在《铤而走险》和《受益人》中,大鹏都对自己的外部造型进行了极大地改变,还曾经将自己化妆成流浪汉的形象在街头卖唱,来为影片进行宣传。

此时的大鹏对于表演的摸索基本停留在了对于身体表面的摸索之上,好莱坞演员詹姆斯·纳雷摩尔曾经认为电影最基本的吸引力的一部分,是从观看演员表演中获得的在身体和有表现力运动之中的愉悦。

《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这种表演方式在早期的电影表演中,十分流行,可以看做是从舞台表演遗留下来的表演特性,演员更为追求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细节。

巴斯特·基顿可以说是个中翘楚,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可以说是建立在这种奇观表演之上。

后来格里菲斯发明了特写镜头,镜头拍摄的人物更为局部,演员也从肢体控制大师变成了控制面部肌肉和眼神的大师。现在来看很多演员都执着于这种表演方式,这一类演员普遍认为将自己折腾的面目全非然后在自己的表演中加入过多地动作细节来体现人物性格是一种更为轻松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的表演方式。

《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大鹏在《受益人》中的这种误区极为明显,他将自己进行外部造型的丑化的同时,会对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一些稍显刻意的设计,在影片中他会一直弓着背,在没有近视的情况下眯着眼,整个人的气质猥琐而又怂,与一个独自养育着哮喘病的孩子,在教唆中敢于杀妻骗保的角色很难联系在一起,导致人们在大鹏身上看到了不同,却看不到提升。

大鹏自己应该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到了《大赢家》,他并没有过多地通过外部造型来改变自己,并且会有效的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大多数时候,都呈现一种面瘫的状态。

《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另一方面,大鹏应该是想在韩国版极为较真的基础上,塑造出人物的多面性,影片中的严谨,情感表现更为丰富,时而严肃的要将演习进行下去,时而又会略显怂态的希望大家配合自己。’

结合他退伍军人的设定,其实大鹏的一些细节处理,跟刘烨在《硬汉》中的表演有些接近,而刘烨饰演的老三,是因为意外造成了脑神经损伤,才呈现出一种有些傻气的表演风格,这些傻气的行为放在严谨的身上,多少有些不合适。

《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这些情况可以看做大鹏目前最大的困境,在演员的转型路上,他尝试着不同的表演风格和塑造角色的方式,但是过多地方法尝试,反而容易让他脱离角色本身,造成一种游离感,也就出现了现在对于大鹏的演技评价两极分化的情况。

总结:

演技这个概念其实很玄学,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观众的直观感受来评价,在《受益人》中,柳岩出演的角色与自己的真实经历极为相似,在影片中柳岩的几次动情也就极具感染力,让人们在演员身上看到了更多的情感可能。

《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这种直观的感受,比较接近于现在“方法派演技”,它要求演员沉浸到角色中,吸取自身生活中的惊艳,使自己与正在表演的角色融为一体,不过方法派演技也容易走到一种令人震惊的极端,比如克里斯蒂安·贝尔,就曾以疯狂的自虐来让自己的身体如橡皮人一般随着角色而变化,这种疯狂的身体塑造,让人们忽略了贝尔对于角色本身的融入能力。

其实这也就是大鹏一直以来的问题,他的转型基本上卡在了对于身体表面变化的探索上,没有将自己更多的融入角色之中,变成角色,这种积极地改变让人看到了好的一面,但这种局限于表面的探索,也让人看到了坏的一面,认为这是一种用力过猛的行为。

《大赢家》成了赢家,大鹏却没有打败过去的自己,16年转型之路

《大赢家》是一部成功的影片,但是并没有给出大鹏这条转型之路的答案在哪,这种表演风格依旧不适合他,但是大鹏很聪明,能够自如的让自己尝试更多的风格,相信大鹏也一定会打破人们对他的固有印象,拿出一个真正经典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